发表于2025-05-22
陆一,日本东京大学教育社会学硕士,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通识中心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大学通识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对日本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均有深入的考察。曾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有关通识教育的论文数十篇。
以明治维新为起点,日本开始了其脱亚入欧的现代化进程;作为民族国家现代化的精神与思想基础,从吉田松阴开始的日本现代教育,其理念与实践,也已经积累了一个多世纪的或成功或挫败的经验。本书是对百多年来日本现代通识教育——日本名之为“教养教育”——的梳理与分析,一方面可供我们一窥日本现代化道路之深层思想根源;另一方面也可为我们正在实践的大学通识教育提供借鉴。
……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方足以语于新民之效。……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
——梅贻琦
教养与文明(增补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教养与文明(增补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应该更早看的!才不会对鄙校通识课与通识课本身有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教育目标与方式的发展轨迹真的非常有意思,常常看见我和周围人们或困惑、或无奈、或痛苦、或无所谓的影子一闪而过
评分##似乎很多人评价不错,但是我觉得实在槽点太多。第一,一手材料太少,大多是从通史或论文中引述的,包括参考文献中居然没列东大百年史那一套,作者还特别强调自己是在东大交流,资料上有优势,但反正我是真没看出来哪里“活用”东大的资源了。第二,论述太粗糙,结构和逻辑都连不上(按历史顺序讲下来不叫逻辑),具体论述中的槽点更是不胜枚举,实在不想说了。第三,很多引文特地标的“笔者译”,难道在书中翻译外文材料不是理所当然的么,还需要特别强调?第四,参考文献的分类混乱,人物传记、小说和研究论著归在一类里?第五,这插图也忒不清楚了吧。总之,感觉像是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在球台上打篮球。
评分 评分##心目中的小众女神,文如其题,日本通识教育小史,明白晓畅。
评分##虽是小史,但考据颇为细致,可读性强。
评分这几天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大体上说的是一位乘客坐公交车没零钱,然后被公交车司机所拒,让其坐下一班公交车。因为这点争执,乘客暴打公交司机,没想到公交司机竟然随身携带了刀具,将乘客捅成重伤。 在这起事件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就是这位乘客没打算坐车不给钱,而是身上...
评分##对社会现实和政策的概述,缺少深入专门的分析
评分##通识教育拥趸
评分教养与文明(增补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