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7
马库斯·苏萨克(Markus Zusak)
澳大利亚作家,1975年生于悉尼。代表作《偷书贼》于2005年出版,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超10年,先后被译为40余种语言,在国际上广受欢迎,2013年由好莱坞改编为同名电影。苏萨克于2007年获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普林兹奖。2014年,因其在青少年文学领域的成绩,获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玛格瑞特·A·爱德华奖。
《偷书贼》是澳大利亚知名作家马库斯•苏萨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它像《解忧杂货店》和《追风筝的人》一样,可以战胜孤独和恐惧,拯救身陷绝望的人,遇到这些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二战期间,九岁的德国姑娘莉泽尔和弟弟被送往寄养家庭。弟弟不幸病死在火车上。在埋葬弟弟的荒原上,莉泽尔捡到了一本对她意义非凡的书《掘墓人手册》。
来到慕尼黑贫民区的寄养家庭,莉泽尔夜夜抱着《掘墓人手册》入睡。养父为安慰她,每晚给她朗读手册的内容,还教她阅读。
莉泽尔发现书的诱惑比食物更难抗拒,忍不住开始偷书。书里的世界帮助她熬过了现实的苦难,她也开始为藏在地下室的犹太人和在防空洞避难的邻居读书,安慰那一颗颗惶惶不安的心。然而,无情的战火终于摧毁了这一切……
人类为何可以如此丑陋又如此美好,文字的力量为何可以毁灭一切,又可以璀璨夺目?《偷书贼》讲述了一个孤苦的小女孩如何凭借读书的力量,度过生命中艰难时期的故事,获英联邦作家奖,被评选为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年度图书、《出版人周刊》年度图书。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超10年之久,并被译为40余种语言。
偷书贼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偷书贼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最近比较懒,看了那么久才把这本书看完,503页,我超爱。 第一次完整地看完有关二战的书,体会到纳粹当时对犹太人的迫害,伤害的不仅是犹太人,还有许多关心犹太人的德国人民,战争对每个家庭的伤害,在我们这个热爱和平的年代没有直观体会,我只能说我们很幸运。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小女孩热爱书籍热爱文字,支撑着她挺过一次又一次死神的考验,即使在外面看来她最后失去了许多一无所有,她仍然用文字让内心变得丰盈而享受这份孤独。 第一人称的死神,我知道你带走那些灵魂的时候,他们都不想离开,却又不得不离开。
评分 评分 评分##苏萨克逼格确实不够高 本来挺朴实的故事被他低水平的装逼活活整恶心了 其实说到底 苏萨克的水平还是不够 还有 这本书太啰嗦了 跟流水账一样 很多事看完就忘 而且很多故事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铺垫好久后草草收尾 你哔哔一定是在逗我 作者绝对有骗稿费的嫌疑 再有就是我很不爽他剧透的行为 对 他在书里借着死神的话吐槽过自己 但我还是很不爽 这直接导致鲁迪最后得到的吻和汉斯之死的震撼力大大减弱 另外 死神都说了自己并没有拿着镰刀 这本书的封面还成心登着个拿着镰刀的死神 最后 我很不爽结局的安排 明明有那么多结局 苏萨克偏偏选了最差的 小女孩没有得到救赎 她没找到读书的意义 还失去了一切 亲友的牺牲仿佛没有任何意义 苏萨克一定是在逗我 亲友死后的故事苏萨克已经讲不下去了 因为他知道 这故事崩了
评分##阅读本书使我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有些是我宁愿记住的,而有些是我甘愿忘记的。我不是仅仅针对于书中的内容这么说,而是将本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的。 宁愿记住的 1.记住的两句话 “这个世界配不上他们。” 虽然这么说有些夸张,但我认为通过这句话完全可以看出作...
评分##结尾的一章几乎流着泪读完,人性的恶毒与美好都在战争里都被激发,文字救赎了心灵。
评分##当我开始读这本小说的时候,不知道它会把我领入什么样的故事之中,三种颜色的开篇让我觉得腻烦,因为它让我想起郭敬明;当我把这本小说读到一半,我喜欢上了鲁迪这个角色,可是作者不断地透露结局又使我恼怒;可是当我读完这本书,合上它,把它捧在手上,闭上眼睛,似乎听...
评分偷书贼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