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25
唐克扬,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建筑与城市研究者,写作者,建筑设计师。
策划“活的中国园林”(德国国家收藏馆,2008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意大利威尼斯,2010年),《气候》(武汉美术馆,2014年)等展览。
著有《从废园到燕园》(三联书店,2009年)、《树》(与巴士曼合著,中、法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等,2011年)、《癫狂的纽约》(译著,三联书店,2015年)、《美术馆十讲》(商务印书馆,2017年)、《长安的传奇》(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美术馆指南》(三联书店,2019年)等。
访古寻城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访古寻城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一个建筑史家眼中的名城古迹,并非发思古之幽情的对象,中国绝大多数地面上的古城都是人造的,很少能有原汁原味的重现,非但今天的中国如此,连隔海相望的东瀛也是如此,无论是唐招提寺的金堂、清水寺、东大寺都是经历过无数次改建、重建之后才形成今天的式样,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感觉日本的古建筑总是很新的原因,到京都、奈良去寻找盛唐,那可真是找错了对象。
评分##一切自古就有,一切又将重复。
评分 评分##立意是教人心动的古城寻迹随笔,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内容上的引用和兴发比较随意,大量空间概念上的解释更加迷离,不易为读者所吸收。私以为元上都和庞贝两篇最佳,而作者对故乡芜湖的抚今追昔也动人。 至少通过洛阳和长安的变迁,明白在今天按图索骥式的访古已无甚意义,不如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通过书本来摹想。
评分##一个建筑史家眼中的名城古迹,并非发思古之幽情的对象,中国绝大多数地面上的古城都是人造的,很少能有原汁原味的重现,非但今天的中国如此,连隔海相望的东瀛也是如此,无论是唐招提寺的金堂、清水寺、东大寺都是经历过无数次改建、重建之后才形成今天的式样,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感觉日本的古建筑总是很新的原因,到京都、奈良去寻找盛唐,那可真是找错了对象。
评分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有趣的topic被写得这么无趣……
评分##一个建筑史家眼中的名城古迹,并非发思古之幽情的对象,中国绝大多数地面上的古城都是人造的,很少能有原汁原味的重现,非但今天的中国如此,连隔海相望的东瀛也是如此,无论是唐招提寺的金堂、清水寺、东大寺都是经历过无数次改建、重建之后才形成今天的式样,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感觉日本的古建筑总是很新的原因,到京都、奈良去寻找盛唐,那可真是找错了对象。
访古寻城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