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7
耶林,以其不朽成就,得以与萨维尼、祁克并列,成为19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法学家,也是新功利主义法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不仅对欧洲,而且对全世界法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是他在世界范围内最引起轰动的作品。
潘汉典,我国著名法学家、翻译家。194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比较法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精通英、法、日、德、俄等多种语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比较法研究与探索,翻译了一系列著作与文章。2012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主要译著有《比较法总论》、《英吉利宪法》、《英格兰状况》等。
该书是根据耶林1872年春天在维也纳那场获得满堂喝彩的告别演说整理而成的。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内容上,这部作品都介于耶林《罗马法精神》和此后的《法律目的论》之间。在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之路上,《权利斗争论》在耶林法律理论发展过程中处于中间位置。该书一经出版,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并被翻译多种文字在各国广泛传播,目前已经有50多种译本。该书是耶林的代表作之一,是世界法学史上的名篇。
权利斗争论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权利斗争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原本是9.14傍晚看完的,但是忘了标记了。 老实说,整本书我看的有些糊里糊涂,就觉得语句有些难懂,后来看了看结尾,差不多是1948年就完成的翻译,也怪不得有些语句我现在读起来有些奇怪。但是不得不说即使这样,这本书也给了我不少启发。 确实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反感紧揪不放的诉讼,甚至称这种行为为诉讼癖,我以前也很迷惑到底该不该这样子,但是耶林“法律就是奋斗”“国民的权利是奋斗赢来的”“权利的伸张是对社会的义务”这些观点让我对如何处理法与现实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当然我的老师也在上课的时候告诫我们说法律只是处理事物的最后手段,要是能达成和解就尽量采取和解的手段。两者之间应该是不冲突的吧? 另外,整理者后记里记载的潘汉典老先生这样老一辈的治学精神真的让人敬佩。
评分##原本是9.14傍晚看完的,但是忘了标记了。 老实说,整本书我看的有些糊里糊涂,就觉得语句有些难懂,后来看了看结尾,差不多是1948年就完成的翻译,也怪不得有些语句我现在读起来有些奇怪。但是不得不说即使这样,这本书也给了我不少启发。 确实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反感紧揪不放的诉讼,甚至称这种行为为诉讼癖,我以前也很迷惑到底该不该这样子,但是耶林“法律就是奋斗”“国民的权利是奋斗赢来的”“权利的伸张是对社会的义务”这些观点让我对如何处理法与现实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当然我的老师也在上课的时候告诫我们说法律只是处理事物的最后手段,要是能达成和解就尽量采取和解的手段。两者之间应该是不冲突的吧? 另外,整理者后记里记载的潘汉典老先生这样老一辈的治学精神真的让人敬佩。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深度还原通过“斗争”伸张“法权”不仅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亦是对社会之义务这一本质,及其从罗马法精神承继至民族性权利的内在统一。
权利斗争论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