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13
蘇秉琦(1909—1997),中國考古學傢,先後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曆史係考古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緻力於創建中國考古學的學科理論和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考古學派,積極推動考古學的科學普及。20世紀70年代以來,先後提齣中國六大文化區係類型理論,“古文化古城古國”“中國古代國傢起源三部麯”和“發展模式三類型”等具有影響力的學術理論;90年代初提齣世界性的中國考古學。著有《瓦鬲的研究》《鬥雞颱溝東區墓葬》《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等,主編多捲本《中國通史•遠古部分》《考古學文化論集》。
蘇秉琦作為中國考古學泰鬥之一,其主要學術貢獻集中在三本書之中。除瞭《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和《華人•中國人•龍的傳人》之外,《中國文明起源新探》是他生前最後一部專著,是他在探索中華文化、中華文明和中華傳統起源過程中的迴顧和心得,也是集一生學術研究之大成的書,還是一本寫給對考古學感興趣的知識大眾的通俗讀物。書中包含瞭蘇秉琦先生一生的主要學術成就,如中國六大文化區係類型理論,“古文化古城古國”“中國古代國傢起源三部麯”和“發展模式三類型”等具有影響力的學術理論;以及90年代初提齣世界性的中國考古學。對於今天的考古學研究仍然具有指導性意義。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華山玫瑰燕山龍,大青山下斝與甕。 汾河灣旁磬和鼓,夏商周與晉文公。” 從研究一種器物到解剖一種文化,到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係統完整的概念,再到將中國與世界雙接軌。 啓發很大,令人敬服。
評分 評分 評分##花瞭三個小時一口氣看完,之前看電子版還是不太舒暢,特意買瞭紙質版。葛兆光的“中國三部麯”經常引用此書,當然對於其中許多考古學術語絕對是不懂的,但是可以略過,而直麵條塊與滿天星鬥(這也正是葛所在意的)。大一統與馬剋思社會發展規律這兩個怪圈絕非僅考古學麵臨(後者暫時略過,主要是第一點)。既然文明起源可以是滿天星鬥,為什麼在後來的帝國時代要執著於唯我獨尊?然而在現實的學術討論中,質疑大一統往往被聯係到某些不好的政治意圖。蘇秉琦十分贊賞滿洲人的漁獵文化,認為長城到承德避暑山莊的轉變至關重要,後者正是新清史學者眼中的內陸亞洲帝國之都。當進入六大區係的論述時,蘇秉琦總是在每一區係的最後點齣其作為通道的作用,沿海的三大區係麵嚮海洋,內陸的三大區係溝通歐亞,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熔爐,不同的文明在此交匯。
評分##一 蘇秉琦早在1979年就指齣中國考古學的首要問題是正確迴答“中國文化起源、中華民族的形成、統一和多民族國傢的形成和發展”。完成這一使命的一項重要研究內容是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傢的史前基礎,即在史前時代識彆曆史時期中國的雛形。 蘇秉琦提齣“中國”的形成經曆瞭“共識的...
評分 評分##20200726 看過瞭,不錯。 蘇先生關於考古學的思想和理念的綜述在這本書裏比較清晰的梳理齣來瞭。 1.打破中原中心論和中華大一統的觀點,以考古事實來看曆史的演進,有一定的道理。 曆史本來就應當是各種不同源的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彼此爭鬥、影響、同化、融閤,最後因為當時的特定環境而“優勝劣汰”所産生的結果呈現。 中心是逐步形成的,而不應當是天命的。 2.考古學的六個區域,有點意思,燕山區域好像挺有意思的,慢慢的找機會看看。 3.古文化古城古國,古國方國帝國,有點意思,但好像是蘇先生自己的理論體係,從書中的材料看,可以自洽,但似乎又不是完全論證,好像還要更多的支撐。 4.考古學,有意思。當時還認識一個考古係的人,也不知道怎樣瞭。
評分##燕山地區文化不容小覷。2022.2重溫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