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23
【作者简介】
鲁大维(David M. Robinson),美国柯盖德大学何鸿毅家族基金讲座亚洲研究暨历史教授、富布莱特学术交流基金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包括蒙古帝国史、军制史以及近代东亚的外交实践等。著有《帝国的暮光:蒙古帝国治下的东北亚》《匪徒、宦官与天子:明中期的政治叛乱与经济暴动》《乱中求治:韩国理学家郑道传及其时代》等。
【译者简介】
杨柳青,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
康海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现为出版社编辑。
明朝积极利用了各种媒体塑造并传播军事大典壮观场面,在信息科技尚未发达条件之下,皇帝希望借此与外界接轨,利用文臣诗赋的平台来传播圣君形象。虽然在政治上皇帝与廷臣之间冲突层出不穷,但是至少在明初时期,在颂扬军事大典这个问题上,他们的利益关系比较一致。到了明中后期随着政治文化变迁,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就排斥了大规模军事大典,将其描述为极其虚伪、毫无实质意义之举,军事大典很难起到展现皇帝魅力、彰显王朝军事力量的作用了。明朝军事大典同时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意义和功能,它是一种消遣方式、一种运动爱好和军事训练,也是一种政治符号、宫廷典制等。
——鲁大维
【内容简介】
与大多数帝国一样,明廷为展现王朝实力和军事力量,赞助了盛大的尚武活动。在明朝的头两百年,皇室田猎、马球比赛、射艺比武、骑术表演、校场阅兵和皇室兽苑数次激起争议,构成一个充满张力的领域。围绕它们,皇帝与重臣就统治者权力、君臣关系、尚武元素的作用等问题,展开明暗博弈,提出矛盾主张。鲁大维充分挖掘明朝的诗歌、散文和画作,在亚欧大陆近代早期历史的大背景下,以尚武活动为立足点,剖析明朝宫廷文化的变迁,并揭示了明与帖木儿汗国、莫卧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共性。
【本书荣誉】
《神武军容耀天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关于明代的君权、君臣关系,以及明在亚欧大陆统治模式中地位的认知。为检视明廷统治中的这个重要但长期遭到忽视的方面,鲁大维令人印象深刻地搜罗了大量史料,包括朝鲜关于明的记录,并把它们合理地组织起来。他致力于消除学术界中的“长城心态”,把明朝带入欧亚历史研究者的视野,促进了关于明廷和其他近代早期宫廷间的比较研究。
——施珊珊(Sarah Schneewind),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神武军容耀天威》把明朝放在亚欧历史的大框架下,强调了尚武文化对明廷统治权维系的作用。鲁大维阐明了尚武文化为何在历史记录中并不明显——因为现存文本大多出自持反对态度的文官之手。这种情形要求我们在每一个案例中都仔细阅原始资料,并深入理解相关政治语境,而就此方面来说,鲁大维的博学和知识面之广值得推崇。这本著作填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空白,极大地增进了我们对尚武展示活动,以及其对明朝武力展示——无论这种展示针对的是国内还是国外观众——的重要意义的了解。
——石康(Kenneth Swope),南密西西比大学
书中的叙述生动形象,又一次展现了鲁大维对中文原始史料和东亚学术成果的出色掌握。他清楚而具有说服力地提出了观点,让读者进一步认识了明朝朝堂和文人精英之政治生活,以及明廷所处的历史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性……
——韩慕肯 (Kenneth J. Hammond),新墨西哥州立大学
神武军容耀天威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神武军容耀天威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古代皇室常常举办各类娱乐活动,除了宴饮宾客、吟诗作赋这些相对文雅奢华的集会外,还包括许多武力类娱乐活动,比如田猎、马球、射柳等活动。明代皇室也是如此。这些活动在娱乐享受之余,是否有更多意义?这是美国历史教授鲁大维在《神武军容耀天威》中讨论的主题。 在鲁大维看...
评分一星给作者的文献功底,尤其是查阅利用了大量的文集。一星给作者不辞劳苦阅读分析了那么多令人作呕的台阁体诗文。除此之外,全书无足称道。作者没有定义田猎,以至于将其范围无限扩大,将巡边土木之战等“北狩”居然都视为狩猎,进而由此大谈田猎和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皇权合法性等等,简直可笑。对于皇帝尚武的传统,有些是来自儒家经典,比如大阅读礼大射礼等,有些沿袭金元胡俗,如射柳马球等,有些纯属皇帝个人爱好,比如武宗豹房等,作者根本不能将这些因素区分开来,交织在一起。最后作者认为明廷用尚武来定义和展现统治权力,纯属自己遐想,万历皇帝表示我虽然从来不挪窝,但是权力还需要展示?
评分 评分 评分##第96页,第39个注释,引用史料有误 其实本书还是一本比较中规中矩的实证性研究,发掘了一系列十分有趣的议题,而且勾勒得很清晰,明代皇室的尚武传统的确是一个鲜为人知却又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英宗的贸然亲征,武宗的反常行为,都不能简单归咎于个人能力与道德。 然而由此生发的观点,就实在是近乎臆想了,明代...
评分##思想史喜欢合称宋明,异族统治好并提元清。本书有意论证元明清三朝的内在延续,如果要把明代也视为亚欧大陆上统摄力强的帝国,难免不以元清特质为基准来勘测明代中的同质因素,最后落到“尚武”真是此思路的产物。作者试图将田猎、马球、大阅礼、异兽进贡等多种行为囊括在“尚武活动”下,难免有“概念泛化”的嫌疑。这种泛化的尚武活动通过明代文人的诗文以及实录记载得到佐证,尤其助于理解明前中期台阁体的制作策略与高级文官的制作意图,即诗文在尚武活动中彰显王朝实力与作者暗示与帝王个人关系,展现自身地位等。尽管画作中反映出参与武事的帝王形象与金辽元异族统治传统的遗留,但文人书写策略让尚武活动在儒家修辞中获得合法性。晚明尚武活动“文献不足征”让作者退回黄仁宇假设,即成熟文官群体对皇帝的限制。至于晚明尚武精神复兴,不知何据。
神武军容耀天威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