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5
項飆,1972年生於浙江溫州,1995年在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完成本科學習,1998年獲碩士學位,2003年獲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現為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德國馬剋斯·普朗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著有《跨越邊界的社區: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全球“獵身”:世界信息産業和印度技術勞工》等。
吳琦,《單讀》主編,前《ACROSS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記者,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下一次將是烈火》譯者。
兩代學人,跨越北京、牛津、溫州、杭州、上海五地,曆時三年完成瞭這場談話。從項飆教授的個人經驗切入,追索一係列超越自我的問題,其中涉及對中國社會半個世紀以來的變化、知識共同體、全球化與民粹主義、人類學方法論等題目的思考。這本書提供瞭一份對話實錄,也給齣瞭一種審視問題、 思維操練的方法——在自我泛濫的潮流中,如何給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創造性地建設身邊的小世界,在思想受睏的社會,如何迴答宏大的命題。
把自己作為方法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把自己作為方法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任何寫作都是一場對話,像閱讀一樣,永遠不應該成為私人的。項飆和吳琦的交談之所以精彩,源於他們都與世界有著深刻的對話,將對話形成文本,又喚醒瞭讀者生命中已經沉睡的思想。這本由對話匯集成的小書,給人的驚喜在於,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言語疊加下的批判與評論,而是人麵對...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雷濛·阿隆說,對話的社會是人類的關鍵所在。之前對訪談與對話之類的書並不感興趣,但在讀瞭馬爾剋斯的《番石榴飄香》和村上春樹的《貓頭鷹在黃昏起飛》之後,趣味也開始發生轉嚮,從而對雷濛·阿隆的這句話逐漸有瞭更為深刻的體認。 對話精神是一個健康良性的社會必不可缺的基...
評分##代序:自我是一種方法 沒想到這本書真的齣版瞭。從一開始有這個設想,到編輯羅丹妮和朋友郭玉潔介紹我和項飆老師見麵,甚至在三年來每一次談話直至尾聲,在齣版流程一點一點排除睏難往前推進的過程裏,我都始終抱有懷疑。在今天,這種懷疑好像正在成為一種日常、普遍的時代心理...
評分7 月 5 日,2022 年北京中考成績公布,海澱區 655 分以上的人數最多,超過瞭其他幾區的總和,被網友戲稱為“以一敵十”。 最近幾天,明星考編又引起廣泛討論,考編的普通人在一篇文章中被指代為“小鎮做題傢”,這個稱呼再次被提起。 在中國,考試一直被普通人視為跨越階層、改...
評分##睡瞭一覺,還是想給兩星。首先嚮吳琦說聲抱歉,吳琦的不少問題也是我想問的,遺憾的是,我幾乎沒看到一個擲地有聲的迴答。想要批評項飆不太容易(詳見長評),因為很多時候你需要替他歸納纔能知道他的觀點到底是什麼,以至於我常常分不清這是人類學傢的問題還是項飆的問題。但從本書及幾篇訪談來看,可以肯定的是,項飆所秉持的是一以貫之的反啓濛知識分子的國傢主義立場。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讀完本書再看評價,我感到空前的寂寞,並陷入中學時代經常會有的睏惑:難道不是全世界對瞭而隻有我一個人錯瞭?
評分把自己作為方法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