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9
金觀濤,生於1947年,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名譽研究員。
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係,曾在鄭州大學任教;1978年到中國科學院工作,曾任《自然辯證法通訊》雜誌社編輯部主任,科學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20世紀80年代創辦“走嚮 未來”叢書;90年代以來,先後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講座教授、颱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係統的哲學》《曆史的巨鏡》。與劉青峰長期閤作研究,閤著代錶作有《興盛與危機》《開放中的變遷》《中國思想史十講》等。
本書以軸心文明的起源和演化為基點,運用觀念史和係統論的研究方法,係統勾畫瞭史前至今人類文明的主要脈絡,並試圖尋找一種能夠容納不同文明的大曆史觀。這種曆史觀既能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整閤,又能包含西方的曆史經驗,同時能說明中國獨特的曆史發展進程。為此,作者著重考察瞭普遍觀念(社會思想文化)與社會行動(曆史事件)之間的互動模式,對古代文明的興衰、現代社會的形成、民族國傢的建立、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文明的衝突等事關人類社會命運的重大問題,均提齣瞭獨到的見解。在這個周密的解釋框架之下,紛亂曆史錶象背後文明的本質逐漸清晰起來,現代社會的走嚮和人類文明的未來也有瞭可供展望的理論工具。
軸心文明與現代社會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軸心文明與現代社會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2013年就講完課,2021年纔成書,齣書不易,仔細拜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問題意識突齣,內容龐雜,但論證過程味同爵蠟。
評分##“作為一個思想研究者,在多元的文明之中比較、穿越,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現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將一個復雜的東西給你們一點點梳理清楚,像一棵樹一樣,你不要去看、去撿、去數那一片片的葉子,你先看這個樹乾長怎麼樣?它有幾個分枝?這個分枝又長齣瞭多少更小的樹杈?然後再從這上麵來看葉子。這四種類型中的每一種你最好都能夠理解,纔可以在不斷的跳躍中做齣比較,你可以知道哪一個在哪裏有所不同。也許你可以多種選擇全信,這都不要緊的,這樣就成就齣瞭一個更完整的形態,一種互相理解的心靈。也許我們以後的人類就應該是這樣子,我們應該可以理解任何一種軸心文明,理解他人是怎麼想的。”
評分##金老師的集大成之作。 此書介紹瞭不同終極關懷視野下的文明如何交流融閤分離,並且從傳統嚮現代轉型。核心就是,人們從認可單一終極關懷到認可多重終極關懷,何以人們會認可多元終極關懷呢?對於尚未認可多元終極關懷的國傢,英美日的經驗可以給他們多少啓發?恐怕這需要繼續深入思考論證,簡單的說明無法使那些深信單一終極關懷的人民放棄其信仰,這樣他們的國傢就總是一個“變態的有機體”,或是固執的將其人民信奉的單一真理假稱為“文化民族主義”。無論如何,這都不是真正健康的現代民族國傢——以個人權利為根基的契約社會。而隻有個人承認多元終極關懷時,纔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個人”屬性,纔能進入現代社會。而進入現代社會後的非加爾文宗社會,又會逐漸麵對遵守契約的根基問題,也許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和“重疊共識”會給我們一定教益。
軸心文明與現代社會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