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2
卜正民(Timothy Brook),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2015—2016年度亚洲研究学会会长。曾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校历史学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中国近代史、全球史,并担任《哈佛中国史》主编。2005年获加拿大历史协会颁发的历史学奖项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加尔诺奖章,2006年获颁古根海姆奖。代表著作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
1976年,考古学家从大西洋圣赫勒拿岛附近的海域打捞上来一艘沉船的残骸,在其中发现了一批明代的瓷器。这些古瓷的故事要追溯到四百年前,当时的荷兰人戴着以北美海狸皮毛制成的帽子,不远万里乘船前往亚洲,用波托西的白银从中国人手中买下大量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运回欧洲贩卖。其中一艘货船在海战中被击沉,使那批瓷器得以跨越古今,重见天日。
同样跨越古今、令历史留驻其中的,还有荷兰的七幅油画与一件瓷盘。在本书中,著名汉学家卜正民从这些艺术品的细节切入,以维米尔等艺术家的作品中描绘的帽子、银币、烟管等物品及其流通为线索,梳理出17世纪在贸易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地如何逐渐从孤立状态走向接触,进而连接成一个交流网络。在这个全球化的黎明时刻,彼此陌生的文化开始相识、碰撞、融为一体。
卜正民是一个很棒的学者,这本书从荷兰画家维米尔的几幅画作说起,涉及十六到十七世纪荷兰的代尔夫特和全球贸易、这两个世纪之交明清交替、中国的寒冷和瘟疫、传教士来到东亚,还说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亚洲经营,荷兰人从海洋到达亚洲,甚至讲到“全球性流动现象重新界定他们(荷兰人)的世界观,还拓展了他们的世界”。维米尔的绘画,可能只是一个引子或者象征,不过通过这个小小的绘画,大大的世界历史就渐渐凸显了。
——葛兆光
《维米尔的帽子》是一部兼收并蓄的巧书。卜正民汲取维米尔画作的多处细节,引导读者出入17世纪世界贸易、文化交流的广阔世界。他以代尔夫特为中心,读者随之神游历史,旅途中可见瓷器、海狸毛皮和火器,碰上船难的水手与其同伴、银矿和马尼拉大帆船。这是一本充满惊奇乐趣的书。
──史景迁
维米尔的帽子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维米尔的帽子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在讀完《看得見的城市》後, 因為看不懂去找書評, 在<故事>網看到一篇書評, 有提到這一本《維梅爾的帽子》。 - 卜正民的書, 我之前讀過《爭扎的帝國》。這一次在台中逛一家獨立書店"東海書苑"時, 剛好碰上這本書, 也是有緣, 立即收入。細看下這是第二版, 第一版其實是在2010...
评分 评分##“人非孤岛,无人可以自全。” 1623年,英格兰诗人兼神学家约翰·邓恩身患重病,在这一时刻,他写下了《紧急时刻的祈祷》。在其中的第十七则《丧钟为谁而鸣》,邓恩写下了他最广为流传的佳句:“人非孤岛。” 邓恩写下这段文字时,他思索的是自己的灵魂状态,而非世界的状态;...
评分 评分##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的写作很有特色。他惯于以被人忽视的物品,或者不引人注意的事件作为切口,拓展深挖来探讨一个大主题。比如,他的《塞尔登的中国地图》,就是以一幅重新发现的地图,引出明代中国的制图技术,再引至东方的大航海时代。这部荣获马克·林顿历史奖的《维米尔的...
评分##“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运中” 顾城在《英儿》里这样写道。这话是写给他情人的,但气质却和本书有着某种契合:如果说全球化贸易在十七世纪最终开始结成一张网络,那么无论是维米尔的帽子还是波托西的白银,它们全部被结成在一张“因陀罗网”中,每一个...
评分 评分维米尔的帽子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