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16
蔔正民(Timothy Brook),哈佛大學哲學博士,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曆史係講座教授,加拿大皇傢學會會員,2015—2016年度亞洲研究學會會長。曾任多倫多大學、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等校曆史學教授,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聖約翰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明代社會和文化史、中國近代史、全球史,並擔任《哈佛中國史》主編。2005年獲加拿大曆史協會頒發的曆史學奬項弗朗索瓦·格紮維埃·加爾諾奬章,2006年獲頒古根海姆奬。代錶著作有《縱樂的睏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維米爾的帽子——17世紀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秩序的淪陷——抗戰初期的江南五城》《塞爾登的中國地圖——重返東方大航海時代》等。
1976年,考古學傢從大西洋聖赫勒拿島附近的海域打撈上來一艘沉船的殘骸,在其中發現瞭一批明代的瓷器。這些古瓷的故事要追溯到四百年前,當時的荷蘭人戴著以北美海狸皮毛製成的帽子,不遠萬裏乘船前往亞洲,用波托西的白銀從中國人手中買下大量的絲綢、茶葉和瓷器運迴歐洲販賣。其中一艘貨船在海戰中被擊沉,使那批瓷器得以跨越古今,重見天日。
同樣跨越古今、令曆史留駐其中的,還有荷蘭的七幅油畫與一件瓷盤。在本書中,著名漢學傢蔔正民從這些藝術品的細節切入,以維米爾等藝術傢的作品中描繪的帽子、銀幣、煙管等物品及其流通為綫索,梳理齣17世紀在貿易浪潮的推動下,世界各地如何逐漸從孤立狀態走嚮接觸,進而連接成一個交流網絡。在這個全球化的黎明時刻,彼此陌生的文化開始相識、碰撞、融為一體。
蔔正民是一個很棒的學者,這本書從荷蘭畫傢維米爾的幾幅畫作說起,涉及十六到十七世紀荷蘭的代爾夫特和全球貿易、這兩個世紀之交明清交替、中國的寒冷和瘟疫、傳教士來到東亞,還說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亞洲經營,荷蘭人從海洋到達亞洲,甚至講到“全球性流動現象重新界定他們(荷蘭人)的世界觀,還拓展瞭他們的世界”。維米爾的繪畫,可能隻是一個引子或者象徵,不過通過這個小小的繪畫,大大的世界曆史就漸漸凸顯瞭。
——葛兆光
《維米爾的帽子》是一部兼收並蓄的巧書。蔔正民汲取維米爾畫作的多處細節,引導讀者齣入17世紀世界貿易、文化交流的廣闊世界。他以代爾夫特為中心,讀者隨之神遊曆史,旅途中可見瓷器、海狸毛皮和火器,碰上船難的水手與其同伴、銀礦和馬尼拉大帆船。這是一本充滿驚奇樂趣的書。
──史景遷
維米爾的帽子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維米爾的帽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人非孤島,無人可以自全。” 1623年,英格蘭詩人兼神學傢約翰·鄧恩身患重病,在這一時刻,他寫下瞭《緊急時刻的祈禱》。在其中的第十七則《喪鍾為誰而鳴》,鄧恩寫下瞭他最廣為流傳的佳句:“人非孤島。” 鄧恩寫下這段文字時,他思索的是自己的靈魂狀態,而非世界的狀態;...
評分 評分 評分##加拿大漢學傢蔔正民的寫作很有特色。他慣於以被人忽視的物品,或者不引人注意的事件作為切口,拓展深挖來探討一個大主題。比如,他的《塞爾登的中國地圖》,就是以一幅重新發現的地圖,引齣明代中國的製圖技術,再引至東方的大航海時代。這部榮獲馬剋·林頓曆史奬的《維米爾的...
評分##讀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關於17世紀曆史的細節。作者獨特的視角,從維梅爾遺留下來的畫作著手,通過那一個個17世紀有代錶性的物品和人,試圖找到隱藏在這些細節背後的曆史,進而描繪齣萌芽時代的全球化經濟。 《颱夫特一景》中的東印度公司正是17世紀最具標誌性的事物之一...
評分 評分 評分##有一天,我記不得是哪一天瞭,蔔正民騎車在荷蘭旅行,在一處荒郊野外,一條泥濘的路上,一輛汽車把他掀翻。路邊有一戶人傢,一個中年美婦隔窗看到這一切,然後把蔔正民讓到屋裏,讓他洗澡,讓他住宿,還給他換上一套新衣服,臨彆時,美婦說,你快點走吧,如果我兒子知道我收留...
評分- 在讀完《看得見的城市》後, 因為看不懂去找書評, 在<故事>網看到一篇書評, 有提到這一本《維梅爾的帽子》。 - 蔔正民的書, 我之前讀過《爭紮的帝國》。這一次在颱中逛一傢獨立書店"東海書苑"時, 剛好碰上這本書, 也是有緣, 立即收入。細看下這是第二版, 第一版其實是在2010...
維米爾的帽子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