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5
【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四主将之一。哥伦比亚小说家、记者。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其他代表作有《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等。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Mario Vargas Llosa
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四主将之一。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36年出生于秘鲁阿雷基帕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50年被父亲送进军校。1953年考入秘鲁圣马可国立大学。六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6年《绿房子》问世。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1年被西班牙国王封为巴尔加斯•略萨侯爵。其他代表作有《城市与狗》《酒吧长谈》等。
---
【译者简介】
侯健,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西班牙语系副教授,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2022豆瓣年度译者。译有《从马尔克斯到略萨:回溯“文学爆炸”》《普林斯顿文学课》《五个街角》《艰辛时刻》《略萨谈博尔赫斯》《科幻精神》《萨拉米斯的士兵》《终了之前:萨瓦托回忆录》《沙漠中的战斗》《33场革命》等书。
【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唯一对谈!
★时隔半个多世纪后被寻回的文字,重温“文学爆炸”最初的盛况、最后的同框。
★空前绝后的巅峰对谈,理性与幽默、小说与人生的震撼碰撞,启迪读者的文学锦囊。
★另收录两位作家专访、照片集等珍贵资料。
---
★这本书里关于小说的见解肯定要比在任何文学院系里能学到的多。
这些文字看起来就像某场海难事故的幸存者,但我确信它们能启蒙、激励某位读者——也许还有某位未来的小说家。——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哥伦比亚当代作家)
★那场对谈连接了人生与文学、理论与实践、幻想与现实,介绍了许多关于小说和小说家的知识,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的叙事魔力渗进了整场对谈,没人注意时间的流逝。——阿贝拉尔多·奥贡多(秘鲁文学评论家)
★在半个多世纪后,在如此多文学之水从桥下流过之后,这本书带来了最重要的关键信息。——西班牙《国家报》
---
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盛况空前,巴尔加斯·略萨和加西亚·马尔克斯都还是年轻的小说家,他们在利马举行了一场怪异至极的对谈,像两只互相发问“进化是什么鬼东西”的年轻翼龙一样——这成为未来两位文学大师一生唯一的对谈。
1968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写信给巴尔加斯·略萨,拒绝出版社将对谈内容整理成书。从那时起,他已经想要刻意且谨慎地把自己打造成传奇了。
然而对谈还是少量发行了。此后,它成为加西亚·马尔克斯被盗版、影印和地下传播最多的作品。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终于与这些海难幸存者般的文字相遇,重回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重温“文学爆炸”最初的盛况、最后的同框。
两种孤独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两种孤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被寻回的绿房子与黄玫瑰的对谈,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评分 评分##都说文人相轻,但是略萨和马尔克斯的友谊破裂好像不是这么简单。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那记耳光究竟是因为什么,有说是两人长期复杂的政治分歧,也有传言是马尔克斯睡了略萨的老婆。不管怎样,读这本薄薄的小书时我多少是带着一点点八卦的心态,可是看完后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弗兰岑和华莱士。
评分 评分##最好的两部分:拉丁美洲小说,以及巴尔加斯 略萨在2017年时对加西亚 马尔克斯发表的评论。从对谈之中能够很明显地看到“文学爆炸”一代作家和“后 文学爆炸”一代作家之间观念上的差异,事实上,“文学爆炸”在整个拉美文学的发展中确立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准则,前提是必须承诺对“拉丁美洲人”这一身份概念的认同。其实《百年孤独》这样的作品是很难用确定的主题和严谨的文学批理论来框定的,一方面是由于它的世俗性,雅俗共赏,且充满趣味;另一方面,尽管拥有清晰的结构和流畅的叙事,加西亚 马尔克斯在创作过程中也没有刻意地借来框架支撑——它的诞生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的,浑然一体的构造。所以,这本书并不是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写作课,而是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宣言:野心,自怜,不安,去政治化,试图描摹现实的犹疑,趣味性。 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气味总是让加西亚·马尔克斯想起被盗版书坑害的命运。 最令作家苦恼的,不是中国加入版权公约前遍地流通的《百年孤独》,也不是刚出版便遭智利政府焚毁的《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更不是令报社关停、自己流亡海外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在他所有...
评分##都说文人相轻,但是略萨和马尔克斯的友谊破裂好像不是这么简单。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那记耳光究竟是因为什么,有说是两人长期复杂的政治分歧,也有传言是马尔克斯睡了略萨的老婆。不管怎样,读这本薄薄的小书时我多少是带着一点点八卦的心态,可是看完后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弗兰岑和华莱士。
评分##最好的两部分:拉丁美洲小说,以及巴尔加斯 略萨在2017年时对加西亚 马尔克斯发表的评论。从对谈之中能够很明显地看到“文学爆炸”一代作家和“后 文学爆炸”一代作家之间观念上的差异,事实上,“文学爆炸”在整个拉美文学的发展中确立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准则,前提是必须承诺对“拉丁美洲人”这一身份概念的认同。其实《百年孤独》这样的作品是很难用确定的主题和严谨的文学批理论来框定的,一方面是由于它的世俗性,雅俗共赏,且充满趣味;另一方面,尽管拥有清晰的结构和流畅的叙事,加西亚 马尔克斯在创作过程中也没有刻意地借来框架支撑——它的诞生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的,浑然一体的构造。所以,这本书并不是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写作课,而是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宣言:野心,自怜,不安,去政治化,试图描摹现实的犹疑,趣味性。 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气味总是让加西亚·马尔克斯想起被盗版书坑害的命运。 最令作家苦恼的,不是中国加入版权公约前遍地流通的《百年孤独》,也不是刚出版便遭智利政府焚毁的《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更不是令报社关停、自己流亡海外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在他所有...
两种孤独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