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6
作者
威廉·弗盧塞爾(Vilém Flusser),1920年齣生於布拉格的猶太傢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流亡巴西,晚年定居法國。弗盧塞爾以德語、法語、葡萄牙語等從事學術寫作,緻力於研究書寫文化的衰亡和技術圖像文化的興起,著有《邁嚮攝影哲學》《技術圖像的宇宙》等,作品被譯為多國語言,是與麥剋盧漢、基特勒、鮑德裏亞齊名的媒介思想傢。
譯者
硃恬驊,復旦大學文藝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計算機藝術與美學,著有《計算機藝術的形態發生》。
藍江、劉海龍、馬淩、薑宇輝聯袂推薦!
————————
無論是紙質書籍,還是電子文本,文字始終是我們錶達思想、傳遞知識的重要方式。然而,在這個日益圖像化的時代,書寫的未來將何去何從?我們是否會徹底告彆書寫,全麵進入技術圖像的宇宙? 基於書寫的人類文明又將走嚮何方?
在這 部長銷全球的經典著作中,弗盧塞爾以深刻的哲學洞察力,對書寫的本質和未來做齣瞭鞭闢入裏的分析。從手寫文字,到電腦鍵盤輸入,再到人工智能生成圖像,作者用冷峻乾練的文風提醒我們:書寫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當傳統的文字書寫不可避免地讓位於數字錶達時,思想和交流,乃至我們對世界的感知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學者及媒體推薦】
當我們今天已經習慣用敲擊鍵盤的方式來書寫時,弗盧塞爾似乎在用隨筆的方式發齣警告:我們通過敲擊在屏幕上實現的一閃一閃的電子顯像,正在埋葬人類幾韆年來通過手寫的筆鋒觸摸世界的方式,這種觸摸的喪失讓我們不再是之前的書寫主體,而是將我們重塑為數字符碼的衍生物。
——藍江(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
這是一本帶有懷舊氛圍的書寫的挽歌,弗盧塞爾認為書寫不過是樹木和計算機之間的過渡地帶。它的對象是未來的讀者,也就是今天的我們,那些明知書寫毫無意義,卻仍然書寫的人。這本關於書寫的百科全書以現象學的方法細緻地描述瞭各種書寫的姿態,試圖為書寫留下注定會被遺忘的記憶。作者認為與綫性思維、時間感、因果感和曆史感聯係在一起的書寫必將被圖像與數字(二者的完美結閤正是今天的短視頻)替代。意外的是,作者對書寫的衰亡並不悲觀,並號召我們應該適應和擁抱圖像與數字的世界。
——劉海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像弗盧塞爾的所有著作,本書有兩個隱藏的翅膀——存在主義與現象學。不像弗盧塞爾的其他著作,本書由20個與書寫有關的關鍵詞構成——每一個都追根溯源。本書1987年以德語首版,是一部哲學隨筆,超前於互聯網時代,發齣大呂黃鍾之問:書寫還有未來嗎?答案明確:顯然沒有。弗盧塞爾一嚮認為,人類經曆瞭三次傳播手段的飛躍,分彆是前曆史時代的傳統圖像、曆史時代的文本、後曆史時代的技術圖像。在20世紀後半期的文本時代,書寫隻有兩條齣路:迴到圖像或轉嚮數字,迴到錶象或轉嚮運算,令人意外的是,兩個方嚮神不知鬼不覺地融閤在一起,我們迎來瞭技術圖像的時代,因此,曆史被驅逐,遊戲占上風。這部反思性隨筆錶麵上麵嚮盲目樂觀者和縱情遊戲者,但弗盧塞爾在結尾處忍不住要將它獻給第三種人:明知書寫毫無意義,卻仍然書寫。這是一種老派知識分子的自況,也是一種海德格爾式的鄉愁,更是一種存在主義的姿態。
——馬淩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書寫對於今天的世界為何如此重要?那正是因為,麵臨生成式AI的席捲之勢,作為人類的我們幾乎已不再知道如何去寫,為何去寫,甚至是“誰”在書寫。弗盧塞爾的這部名作,不僅上承德裏達等法國理論傢對於書寫的原初思考,更是立足宏大的曆史背景,直麵緊迫的當下現實,對技術圖像、數字裝置、主體性等關鍵難題給齣瞭自己的銳利思辨。堅持書寫,這不僅是使命,或許更是拯救。
——薑宇輝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ChatGPT對人類獨創能力的挑戰,還將在2024年持續震蕩,我們或許應該迴過頭來,重新審視思想傢們在數字時代門檻前的躊躇,《書寫還有未來嗎?》正是從30多年前傳來的一聲迴響。
——做書(2024年值得期待的36種新書)
弗盧塞爾不僅對書寫的自動化有先見之明,他也預見瞭機器閱讀的進步。通過他的“可編程”文學概念,我們看到 “所有文本首先都被還原為指令,然後由人工智能進行計算”的種子,這就是後來的文本分析、主題建模和其他數字人文閱讀實踐。
——麗塔·雷利(美國數字人文研究學者)
弗盧塞爾絕對可以和麥剋盧漢、鮑德裏亞相提並論,他的作品對於一個高度依賴媒介的文化世界來說至關重要,作為一個有預見性和洞察力的人,他破譯瞭媒介裝置下傳播的物質性密碼。考慮到媒介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弗盧塞爾在這個領域內的工作,1970和1980年代的文化理論傢傾嚮於忽視媒介理論、忽視弗盧塞爾的思想,這是讓人失望的。
——馬剋·波斯特(美國著名批判理論研究學者)
弗盧塞爾找到瞭一種思考“技術與學術”的方法,使這兩個領域都變得簡單、易懂和優雅。最年輕的耳朵也能聽到一位戴著火紅眼鏡、留著灰色鬍須的先知在說話時逐漸産生的思想。
——弗裏德裏希·基特勒(德國媒介理論先驅)
我將弗盧塞爾的思考描述為一種 “自由泳式的思考”,這提供瞭一種可能性,讓“遊泳運動員”可以在紀律約束之外發揮創造力。
——西格弗裏德·齊林斯基(媒介考古學代錶性學者)
弗盧塞爾被越來越多的人視作當代媒介理論和媒介考古學興起過程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師,尤其是在德國,他是一個試圖在21世紀思考的20世紀人。
——《理解弗盧塞爾,理解現代主義》導言
書寫還有未來嗎?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書寫還有未來嗎?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如果說蘇格拉底悼念的是書麵文化時代那口頭文化的餘暉,那弗魯塞爾悼念的是不是數字圖像時代文藝文化的餘暉呢?如果果真如此,我們如此嚮往某種“見證曆史”的敘事的話,那麵對真正的見證曆史,我們又何必長籲短嘆呢?
評分##和已經齣版的中譯本相比這本小書的內容並不復雜,各段落議題都可以立刻想到相關互文。比如第一部分關於印刷文化的“查閱”思維,第二部分“寫入”的問題和藝術史裏的“看入”問題基本上是一樣的,口語問題可以直接讓人想到瓦爾特.翁。雖然在知識層麵上沒有什麼新東西,但弗盧塞爾寫的很有“思想”,能很明確的知道他想錶明什麼。弗盧塞爾大部分著作要討論的事是信息和載體之間的關係,因為信息和載體是“寫入”的關係,所以載體並不承載信息,“書寫”就不是“在……之上”的書寫,而是在對載體的改造(破壞和取消)中實現自身的存儲和可傳達性(所以這第二章寫到瞭信息對載體的“灼空”)。這種改造尚未被勘盡,就像雕塑藝術的當代變遷一樣,不再需要討論傳統藝術理論或者美學中的主體性問題(視角,位置和沉浸),而隻有行動和材料之間的工藝問題。
評分 評分##棒!弗盧塞爾三部麯已集齊~
評分 評分##!
評分##五星預告!
評分 評分##一本帶有懷舊氛圍的書寫的挽歌,弗盧塞爾認為書寫不過是樹木和計算機之間的過渡地帶。它的對象是未來的讀者,也就是今天的我們,那些明知書寫毫無意義,卻仍然書寫的人。這本關於書寫的百科全書以現象學的方法細緻地描述瞭各種書寫的姿態,試圖為書寫留下注定會被遺忘的記憶。作者認為與綫性思維、時間感、因果感和曆史感聯係在一起的書寫必將被寫被圖像與數字(二者的完美結閤正是今天的短視頻)所替代。意外的是,作者對書寫的衰亡並不悲觀,並號召我們應該適應和擁抱圖像與數字的世界。
書寫還有未來嗎?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