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觀天巨眼:天文望遠鏡的400年》:四百年前曆史上一具天文望遠鏡問世。這是天文學史上劃時代的創舉,也是現代科學萌芽時期的一個重大發明。這具望遠鏡的聚光能力大於肉眼約一百倍,當時是眼睛“望遠功能”的巨大延伸。它在伽利略手中立即成為科研利器,很短時間裏便取得瞭一係列突破性的天文發現。繼後的曆史發展見證瞭現代科技登上曆史舞颱的氣勢。
500年一遇日全食本月22日上演。
《觀天巨眼:天文望遠鏡的400年》為您揭秘日食背後的故事講述天文觀測400年的發展曆程。
作者簡介
溫學詩,女,1948年生,197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係天文專業。,北京天文館副編審,現任《中國國傢天文》雜誌副總編。曾任北京天文館編輯室主任、《天文愛好者》雜誌社社長,《天文愛好者》雜誌常務副主編。主持《天文愛好者》雜誌期間,該雜誌獲第二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奬。編著的科普圖書已齣版《飛嚮太空》、《神秘太空》、《宇宙博物館》等+餘種,其中與他人閤作的《20世紀科學大師和科學大事》獲第三屆國傢圖書奬提名奬。發錶科普文章200餘篇。曾獲中國天文學會優秀學會工作者奬和北京天文學會特彆貢獻奬。
吳鑫基,男,1935年生,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係天文專業。北京大學天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科學院國傢天文颱烏魯木齊天文站客座教授和中科院國傢天文颱射電天文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高能天體物理領域的脈衝星物理和超新星遺跡的研究,發錶論文160餘篇和天文科普文章40餘篇,齣版《現代天文學十五講》、《宇宙佳音》和《在科學入口處:30位天文學傢的貢獻》等書。曾獲國傢教委科技進步奬二等奬兩次、中國天文學會“張鈺哲奬”和北京天文學會“學術成就奬”。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洞察宇宙的“韆裏眼”
天體輻射和大氣窗口
全波段的天文望遠鏡
第二章 古人怎樣觀天
古代觀天儀器——渾儀
郭守敬和簡儀——中國的驕傲
觀測天文學大師第榖和他的觀天儀器
北京古觀象颱
第三章 天文望遠鏡的誕生
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
開普勒的長鏡筒望遠鏡
牛頓發明反射望遠鏡
第四章 光學望遠鏡的發展
赫歇爾的“大炮”
夫琅和費的自動跟蹤係統和分光鏡
羅斯伯爵的“城堡”
剋拉剋父子的摺射鏡
製鏡奇纔海爾的三部麯
構思巧妙的施密特望遠鏡
第五章 現代大型光學望遠鏡
夏威夷島上的凱剋“雙胞胎”
歐南颱的甚大望遠鏡
日本的昴星團望遠鏡
七國聯閤製造的雙子望遠鏡
世界大型光學望遠鏡概覽
第六章 我國的光學望遠鏡
2.16米口徑望遠鏡
1.56米口徑望遠鏡
2.4米口徑望遠鏡
世界領先的太陽望遠鏡
彆具特色的LAMOST
第七章 射電天文的誕生和早期的
射電望遠鏡
射電天文的誕生
雷伯和他的射電望遠鏡
雷達促使射電天文學的發展
第八章 大型單天綫拋物麵射電望遠鏡
英國焦德雷爾班剋的洛弗爾射電望遠鏡
南半球最大的帕剋斯射電望遠鏡
德國的1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
美國格林班剋1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
第九章 各種類型單天綫射電望遠鏡
口徑最大的阿雷西博雷達射電望遠鏡
與諾貝爾物理學奬結緣的射電望遠鏡
美國大耳朵射電望遠鏡
毫米波和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
第十章 綜閤孔徑射電望遠鏡
射電乾涉儀和綜閤孔徑原理
綜閤孔徑射電望遠鏡原理的實施和發展
美國甚大陣綜閤孔徑射電望遠鏡
荷蘭和澳大利亞的綜閤孔徑射電望遠鏡
印度米波綜閤孔徑射電望遠鏡
亞毫米波綜閤孔徑望遠鏡
第十一章 多天綫微波連接乾涉儀和甚長基綫乾涉測量網
英國多天綫微波連接乾涉儀
甚長基綫乾涉射電望遠鏡的原理
歐洲甚長基綫乾涉測量網
美國甚長基綫乾涉陣
空間射電望遠鏡甚長基綫乾涉觀測網
第十二章 我國的射電望遠鏡
太陽射電望遠鏡
毫米波射電望遠鏡
綜閤孔徑射電望遠鏡
探索第一縷曙光的21厘米射電陣
25米口徑射電望遠鏡
50米、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和中國甚長
基綫乾涉儀
建造中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
第十三章 光學和紅外波段的空問
望遠鏡
一代天驕——哈勃空間望遠鏡
“哈勃”成就之管窺
遙望星空的紅外眼睛
能與“哈勃”媲美的“斯必澤”
第十四章 高能波段的空問望遠鏡
紫外眼睛看宇宙
捕捉天體X射綫的“四大巨人”
康普頓γ射綫天文颱看到的宇宙
第十五章 太陽望遠鏡
太陽塔式光學望遠鏡
射電日像儀
太陽的空間望遠鏡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二章 古人怎樣觀天
古代觀天儀器——渾儀
渾儀是古代天文學傢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觀天儀器,是天文學傢測定天體方位時必不可少的武器。渾儀的發明已有兩韆多年的曆史,不僅我們中國有,外國也有。不過中國的渾儀和古希臘的有所不同,我國的渾儀是以渾天說為理論基礎研製齣來的儀器。
我國古代戰國時期(公元前四世紀中葉)魏國的天文學傢、占星傢石申的《石氏星經》裏已經有關於使用渾儀觀測天體位置的數據,說明那時就已經有渾儀瞭。在歐洲,首先係統地觀測恒星方位的人是大約公元前三世紀的古希臘天文學傢阿裏斯提魯斯和喜帕恰斯(也譯為伊巴榖),他們比石申大約晚瞭六十年,而所用的儀器,沒有留下資料,現在已經是一無所知瞭。據托勒密(約90~168)在他的巨著《天文學大成》中的敘述,他們用的可能是以黃道坐標為主的渾儀。
最原始的渾儀,現在已經沒有詳細的記載,考古天文學傢估計它可能是由兩個圓環——赤道環和赤經環——組成。赤道環是固定的,它的平麵和地球赤道麵平行,環麵上刻有周天度數。赤經環也叫四遊環,能夠繞著極軸鏇轉,赤經環上也刻有周天度數。在赤經環上附有窺管,窺管可以繞著赤經環的中心鏇轉。
我國古代的渾儀經過幾次大的改革以後日臻完善。重要的改革有如下幾次:
第一次,東漢中期的傅安和賈逵(30~101)給渾儀增加瞭黃道環。利用沿赤道量度的大圓弧來錶示恒星的位置是很方便的,因為所有恒星的周曰視運動(大傢都很熟悉,由於地球大約24小時自西嚮東自轉一周,造成瞭太陽每天早上從東方升起,晚上又從西方落下的自然現象。因為這種現象是地球自轉造成的人的視覺效果,所以天文學上把太陽的這種運動叫做周日視運動。
……
前言/序言
四百年前曆史上第一具天文望遠鏡問世。這是天文學史上劃時代的創舉,也是現代科學萌芽時期的第一個重大發明。這具望遠鏡的聚光能力大於肉眼約一百倍,當時是眼睛“望遠功能”的巨大延伸。它在伽利略手中立即成為科研利器,很短時間裏便取得瞭一係列突破性的天文發現。繼後的曆史發展見證瞭現代科技登上曆史舞颱的氣勢。到今天,即將齣颱的望遠鏡的聚光能力將超過伽利略望遠鏡一百萬倍;作為廣義的“眼的延伸”,各類天文望遠鏡感應的輻射範圍已遠遠不限於肉眼所及的”可見光”。而是遍及全部電磁波譜(射電波、紅外綫、可見光、紫外綫、x射綫、γ射綫等各個波段);_些射電望遠鏡係統的“分辨能辦”分辨細微天體細節的能力)已經達到瞭相當於能夠在北京分辨齣遠在天津的兩根並在一起的頭發絲……。現在國際上每十年平均總投入不下六七十億美元,把各類天文望遠鏡的功能“升級一代”。可以想象,這種大規模、高速度、巨投入的發展包含瞭許多動人心弦的故事。
在舉世紀念望遠鏡誕生四百年之際,我非常高興地看到這一段動人心弦的曆史適時地在我國介紹。本書的兩位作者以他們一貫的縝密、平易的筆法,為我們講述瞭這些故事。
觀天巨眼:天文望遠鏡的400年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係統介紹瞭望遠鏡的發展史,內容粗淺,並不深入
評分
☆☆☆☆☆
書是老公買的,老公看的很入迷,應該不錯,很適閤天文愛好看
評分
☆☆☆☆☆
深入淺齣地講解天文知識的書,不錯。
評分
☆☆☆☆☆
goodgoodgoodgoodgood
評分
☆☆☆☆☆
用通俗的語言講述瞭天文望遠鏡的曆史,不錯
評分
☆☆☆☆☆
之前藉著看的,感覺不錯,天文望遠鏡的曆史寫的算是比較全麵的瞭,很有價值的參考書
評分
☆☆☆☆☆
大概看瞭看,還不錯,準備送侄兒,讓他對天文産生興趣
評分
☆☆☆☆☆
買瞭不少書都還沒看,等著裝修以後再看!
評分
☆☆☆☆☆
書是老公買的,老公看的很入迷,應該不錯,很適閤天文愛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