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各大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师生学者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心理学入门经典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原心理学系)18位教授联袂翻译
《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上市以来累计重印70余次,持续热销70万册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方方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
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晓林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张侃教授
《*强大脑》节目嘉宾Dr.魏魏坤琳教授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部心理学经典教科书,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在美国及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美国ETS将《心理学与生活》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书。开创这本书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曾因其优异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而闻名世界,更因撰写《心理学与生活》和主持电视系列片《探索心理学》而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在用本书英文版作为教学用书。怀着对我国心理学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8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正如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中译本在国内出版的十余年来,累计发行70余万册,赢得了广大心理学师生及普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她不仅伴随着很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走上了心理学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之路,而且也帮助众多普通读者获得了宝贵的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与生活》首版于20世纪3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与时俱进,力图反映心理学新近的研究进展,同时保持其一贯的宗旨,即“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关注这门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可谓历久弥坚,历久弥新。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心理学与生活》原书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极具价值的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在中译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下来。另外,与心理学与生活教学配套使用的还有一系列丰富、独特的教学辅助资料和工具,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公司和培生教育出版公司合作,为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免费提供主要课件。
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本书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使其一直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推荐读物。
作者形象地将学习《心理学与生活》的过程比喻成一次“智慧的旅行”,选择她,相信你一定不虚此行。祝您好运!
作者简介
菲利普·津巴多是美国心理学协会(APA)前主席,科学协会主席委员会(CSSP)前主席,斯坦福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心理学导论课程长达50 年。在过去的38 年里,他撰写并与格里格合著了《心理学与生活》,以及配套的《教学指南》和《学习指南》。因为主持广受欢迎的PBS 电视系列片《探索心理学》,他被世界公认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这部电视系列片至今仍在美国和全世界的中学和大学课程中广为使用。津巴多不仅热爱开展和出版关于各种主题的研究,而且也热衷于教学和参与公众及社会服务活动。津巴多一直是许多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硕果累累、富有创新的研究者,发表了350 多篇专业论文、通俗文章和书中的章节,出版了50 多部著作。为了表彰他丰硕的研究成果,美国心理学协会向津巴多颁发了E. 西尔格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他还因为对人性的大量研究荣获瓦茨拉夫·哈维尔基金奖。津巴多目前在帕洛阿尔托大学心理学博士(PsyD)联盟项目任教,并在全世界发表演讲。他现在的研究关注英雄主义的心理学。
理查德·格里格,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在此之前,他任教于耶鲁大学,并在那里获得了Lex Hixon 社会科学杰出教师奖。格里格有关语言使用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已被广泛出版。其中有一系列研究探讨了有效沟通的心理过程。另外一个研究项目考察了读者陶醉于故事世界时体验到的认知和情绪变化。他的著作《体验叙事世界》(Experiencing Narrative Worlds)已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格里格是美国心理学协会(APA)和心理科学协会(APS)的会员。他还是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杂志的副主编。格里格是亚历山德拉引以为傲的父亲,亚历山德拉虽然只有18 岁,却已经为21 世纪的心理学与生活的许多方面提出了实质性的并且有价值的建议。蒂莫西·彼得森的指导和支持大大提升了他在长岛的生活。
王垒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1月就职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95.9—1996.8 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6.6—2003.12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Clifton 领导科学讲座教授(Chair Professor)(2002—)。慕尼黑大学人类研究中心研究员(2002—)。2005.1—2005.5 伯克利加州大学Freeman访问教授。伯克利加州大学Research Professor (2006.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导专家成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工作压力、职业枯竭示范研究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创新群体成员(PI)。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1—2013)。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应用心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
周晓林教授,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
精彩书评
90年代初,我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读本科的时候,当时心理学教材并不多,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我们在系图书馆就发现了这本书,图文并茂,思想前沿。2007年我回到北大心理系工作,在开设普通心理学这门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选取一本好的教材,把心理学的知识全面展示给大一的新生,于是就想到了《心理学与生活》。据我所知,在这本书的使用过程中,很多的老师和学生对她都有很高的评价。
——方方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
津巴多先生不仅是
目录
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 1
第2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7
第3章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43
第4章 感觉 72
第5章 知觉 101
第6章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134
第7章 学习与行为分析 159
第8章 记忆 191
第9章 认知过程 224
第10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259
第11章 人的毕生发展 284
第12章 动机 323
第13章 情绪、压力和健康 350
第14章 理解人类人格 384
第15章 心理障碍 416
第16章 心理治疗 448
第17章 社会过程与关系 479
第18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508
专业术语表 538
参考文献 563
人名和主题索引 609
精彩书摘
以下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第14章“理解人类人格”的“生活中的心理学”专栏:
为什么一些人会害羞?
最近的调查发现: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他们自己是“经常害羞”的人(Carducci&Zimbardo;,1995)。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害羞是一种令人不快的状态,与它所带来的积极效果相比,它对人格和社会后果具有更多的负面影响。另外一群学生说他们有“情境性害羞”,而不是大部分学生所具有的“气质性的害羞”。他们认为:如果他们在一定情境,比如:新奇、窘迫、社会压力下(如看不到前途、单独被拒绝或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上舞台给大家表演),“好像”会感到害羞。研究者对成年人的害羞进行调查,却惊奇地发现,那些“不害羞”的人在美国和其他受调查的国家中非常少(Zimbardo,1991)。
害羞(shyness)可以界定为一种在人际环境中使人感到不舒服和压抑的状态,它影响了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和是否能顺利达到人生目标。害羞可能是缓慢的和气质性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起作用,是自我概念的核心。它可能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到新环境后常感觉到的稍微有点沉默寡言和窘迫,但是它也可能会发展成为由于对人害怕而引起的极端恐惧(我们会在15章讨论这一社会恐惧问题)。许多害羞的人同时也是内向的人;他们采用独居的方式生活,没有社会活动。其他一些是“外向性害羞”的人,在公共场合表现活跃但内心是害羞的,他们喜欢参加社会活动,也有社交技巧来有效地完成这些活动。但是他们仍然担心别人是否会真正地喜欢和尊重他们(Pilkonis & Zimbado,1979)。
为什么有些人害羞,有些人不害羞?其中一个解释是天性。研究证据表明,大概有10%的幼儿“生来害羞”(Kagan,1994)。从一生下来,这些儿童在与不熟悉的人或环境接触时,显得不同寻常的谨慎和缄默。关于天性的问题,有一个更为复杂的解释。在儿童期,一些人被嘲讽,并且由于一时失误,成为大家取笑的对象。另外一些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这些家庭认为“被爱戴”是在竞争中由于外表美丽或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带来的结果。第三个解释集中在文化上。
害羞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比例最高,这是对9个国家和地区研究的结果。最显著的有日本和中国台湾,最低在以色列(Zimbardo,1991)。这些不同,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文化所强调的内容不同所造成的。在这些亚洲国家里,由于社会活动中的失败而屈从于权威,被认为是一种耻辱;而在以色列,由于冒险而被表面上责备一番,会被认为是一种鼓励(Pines& Zimbardo,1978)。第四个原因或许来自美国最近出现的关于害羞普遍性的报告:年轻人都被电子产品包围着,他们长时间独自一人看电视、打电子游戏、网上冲浪和发电子邮件,由此产生了社会隔离,减少了与人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过量使用网络会使人们感到孤独、隔离和更加害羞(Krautetal.,1998; Nie&Erbring;,2000)。
当害羞变得更极端化时,就会迫使人们的生活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使得一个人将其社会快乐最小化,使其社会不适和隔离感最大化。这里有几个给害羞学生的简单原则和策略,希望你们深入地思考,并尝试去做(见Zimbardo,1991):
◆ 要意识到,并不只有你一个人感到害羞。每一个你见到的人可能都会比你更害羞。
◆ 即使存在着遗传因素,害羞也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这需要勇气和毅力,就像你要改变一个存在了很久的习惯一样。
◆ 尝试对你所接触到的人微笑,并与他们进行目光的接触。
◆ 与别人交谈,大声说话,用最清晰的声音,特别是当你说出你的名字或是询问信息时。
◆ 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努力使自己第一个提出问题或是发表观点。准备一些有趣的东西去说,第一个去说。每一个人都会欣赏“破冰者”,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人认为你害羞了。
◆ 永远不要小瞧你自己。相反,想一下为了达到你想要得到的成就,下一步你要采取怎样的行动。
◆ 注意要使别人感到舒服,特别是当你寻找其他害羞者时。这样做会降低你的自我意识。
◆ 在你去通常会使你感到害羞的地方之前,练习沉思,放松,使思想集中到理想的状态。
如果你是个害羞的人,我们建议你采用上述办法,一些学生采用了这些方法,已经从害羞的桎梏中摆脱出来,生活中充满了新的自由。这是把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确实有所收益的例子。如果你不害羞,可以鼓励那些害羞的朋友和家庭,鼓励他们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Henderson&Zimbardo;,1998)。
……
前言/序言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其实人的生活首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和帮助。
人 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诸如,人的感觉是怎么工作的?人怎么能识别各种事物?人怎么能记住各种经验?人是怎样理解语言,又是怎样组织和表达语言的?人是如 何在信息加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所谓人那么有“个性”是怎么回事?人的情绪和“脾气”又是怎么回事?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吗?人的意识是 怎么回事?意识之外又有些什么?还有梦?人的智力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成分?怎么测量?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成功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不胜枚举。
心 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例如,人在独处和在群体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是社会心理 学所关注的。人的这些心理与行为是怎么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哪些受环境影响,哪些由先天遗传决定?这些是发展心理学要探讨的。在这些心理与行为的发 展中教育起什么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和改善人的发展?人们怎样才能学习、记忆得更有效?这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人在工作中和家庭中的行为 为什么不一样?工作是为了什么?领导是怎么起作用的?怎样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这些是组织管理心理学要研究的。今天的工业设计如何使人更舒适更有效?从仪 器仪表到工作环境怎样设计才能使人的疲劳或伤害减到最小,效率达到最高?这些是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关心的话题。人所不断发展积累的心理与行为会如何影 响人的经济行为?不同的人投资决策会有什么不同?人的感知、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人际互动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广告是怎么起作用的?这些是经济心理学 感兴趣的。人在地球和在太空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失重情况下人的心理和行为会有哪些变化?这些是航空航天心理学最关切的。运动员是怎么选拔和培养的?他 们在比赛的瞬间如何能承受各种压力?成绩波动是怎么回事?运动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可以控制的吗?这些是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人 的美感是哪里来的?审美活动有哪些心理特征?艺术创造是天才的特权?普通人如何能培养艺术家的气质和才干?这些是艺术心理学的领域。我们还可以举出更 多……总之,在人类活动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心理学问题,都需要心理学!这体现了心理学的博大!
有人总结说,世界有三大 谜:物质起源之谜,生命起源之谜,意识起源之谜。心理学恰恰是探索关于意识起源之谜的科学,而且,由于这第三个谜很大程度又和前两个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也 使心理学成为一个更加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也是一个使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的领域。这体现了心理学的重要!
科 学心理学1879 年诞生于德国,但在20 世纪初中叶,它的中心就移到了美国。在今天的美国,有3000 多所大学有心理学学位教育,不少大学每年主修心理学的学生超过千人;全美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学科是心理学;书店里书籍最多最丰富的领域之一是心理 学;社会对专业工作者需求最旺盛的领域之一也包括心理学……这体现了心理学这样一个学科在一个发达工业国家里所具有的影响。
我 国心理学起步并不晚。1900 年在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就已经有《心理学概论》的课程。1917 年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20 世纪20—40 年代已有相当一批在国外学成回国的心理学家在国内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心理学在20 世纪中叶后相当一段时期的中国处于被搁置甚至被封杀的境地,这使得中国的心理学大伤元气。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心理学得到复兴。经过20 世纪最后20 年的努力,我国的心理学终于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目前国内设立心理学系的大学已达到约60 来所,是20 年前的15 倍!但总体来说,我国心理学仍相对较弱,在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方面的积累仍很有限。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和普及成为我国心理学发展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而要做好 这方面的工作,优秀教材是关键。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 推荐为GRE 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也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优秀教材。不仅如此,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 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教育部高教司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迅速提高,多次倡议在一定条件下引用 外版教材,体现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教材改革的重点思路。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也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在国内推动引进外版优秀教材的工作,使得国际上 真正优秀的高校教材能为我所用,加速我国心理学高等教育的提高。而这也正是《心理学与生活》这本教材翻译出版的契机。
我从 1990 年开始就使用这部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著名教授津巴多博士(曾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所写的这部《心理学与生活》,作为我在北大心理学系讲授“普通心理 学”课程的教材,并一直跟踪它的发展,斯坦福每出一个新的版本,我就跟进一个版本。2001 年我在夏威夷的一个国际会议上参加由津巴多教授组织的一个专题研讨会,向他介绍了我们多年使用他的教材的情况,并建议翻译出版中文本,他十分欣喜并表示支 持。这促成了最后翻译这本经典教材的决心。
2002 年,我的好友,也是当年北大的同窗,多年从事出版工作的刘力先生几经努力,完成了这部教材最新版的版权引进工作,使得我终于有可能实现多年来的想法。于 是,这部经典的心理学教材,也是一部鸿篇巨制的翻译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可以说,《心理学与生活》这部教材的翻译工作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一项大型工程,也 是北大心理学系历史上少有的大动作。2003 年底,我召集系里部分教师开翻译动员会,全系共有18 位教授、副教授倾情出动,可以说,整个教材的翻译是北大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没有他们的通力合作和精诚奉献,就没有这部教材如此迅速地问 世。特别是王甦教授虽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仍欣然动笔翻译本书第一部分“前言”,其精神令人感动。更令人悲痛的是,这竟然是王甦教授的绝笔。他自2003 年2 月完成序言的翻译以来,一直身体不适,直至10 月3 日与我们诀别。这部教材的翻译凝聚有他的心血,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奉献!我们也以此部教材的翻译出版作为对他的永远怀念。
本 书各部分的译者依序为:前言,王甦教授;第1 章,王垒教授;第2 章,朱滢教授;第3 章,沈政教授;第4 章,吴艳红副教授;第5 章,韩世辉教授;第6 章,苏彦捷教授;第7 章,包燕副教授;第8 章,耿海燕副教授;第9 章,张亚旭副教授;第10 章,杨炯炯副教授;第11 章,周晓林教授;第12 章,肖健教授;第13 章,王垒教授;第14 章,王登峰教授;第15 章,甘怡群副教授;第16 章,钱铭怡教授;第17 章,张智勇副教授;第18 章,侯玉波副教授;人名列表和术语表由王垒和潘莹欣翻译。特别要感谢北大心理学系的许多研究生们,他们作为教授的助手作了大量的基础性或辅助性工作,为本 教材的顺利出版立下汗马功劳。尤其要感谢新曲线公司的刘力先生,他在版权引进乃至最后清样审定上花费了许多心血。还要感谢这部教材的编辑陈浩莺小姐以及美 术编辑陶建胜先生、排版制作李爱娟小姐,他们的工作使这部经典教材得到了最终的完美再现。
王 垒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2003 年10 月于北京大学燕园
心理学与生活(中文版 第16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59.30
评分
☆☆☆☆☆
要是有硬皮的更好了。有时候真怕内容好的书保存不好。
评分
☆☆☆☆☆
¥59.30
评分
☆☆☆☆☆
还可以,就是没包装好。
评分
☆☆☆☆☆
一直很想读的书。一年一度的618盛宴,终于等到你,清空了大部分的购物车,家里的书架又丰富了一些!没想到发到货速度可以这么快,依然是头天拍下,第二天到!有些是成册囤的书,还带有纸包装,感觉很棒!第一天囤了一部分书,第二天又囤了一部分……快递师傅不厌其烦的一趟趟给送书,给送货师傅点赞!不愧是我的京东!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
评分
☆☆☆☆☆
京东物流很快,书的质量也很好,非常满意。在豆瓣上看到的评论,果断的下手购买了它,预计10天看完,毕竟工作需要,再加上在学校里学的东西还给老师了,从新系统学习哈,准备回炉从造,这也是一边找工作一边学,为自己补充点能量。
评分
☆☆☆☆☆
春节期间买的,晚上十一点前下单,第二天下午就到了京东物流,值得信赖
评分
☆☆☆☆☆
活动价买了好几本,质量包装都没问题很好,一本巨著,好厚,只是想业余了解了解心理学,不知道能不能看完
评分
☆☆☆☆☆
心理学经典入门书籍,比国内的同类书好太多,内容详实行文有趣生动,配图齐全,写作者是美国心理学的权威大家,将来诺贝尔奖有有力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