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 35047-2015 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代替DL5073-2000)

NB 35047-2015 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代替DL5073-200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水电工程
  • 水工建筑物
  • 抗震设计
  • 规范
  • NB35047-2015
  • DL5073-2000
  • 工程标准
  • 建筑工程
  • 土木工程
  • 水利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行业标准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10075667371
包装:01
丛书名: 无
出版时间:2015-12-17

具体描述




NB 35047-2015 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代替DL5073-2000)
定价 37.00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开本 32
作者
装帧 平装
页数 133
字数 112000
ISBN编码 1551232637












《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 内容概述 本规范为指导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提供了全面、系统性的技术要求。其核心目标在于保障水电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可能造成的损失,确保国家能源供应的安全可靠。 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包括但不限于挡水建筑物(如大坝、拦河堤、闸门)、发电厂厂房、引水建筑物(如引水隧洞、渠道、压力管道)、泄洪建筑物(如溢洪道、消力池)、船闸、升船机以及其他附属水工结构。 规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安全性第一: 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置于首位,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并维持工程的基本功能。 抗震设防: 根据工程重要性、地震危险性以及区域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抗震设防烈度。 综合设防: 针对不同类型的结构构件和可能出现的地震效应,采取多方面的抗震措施。 经济合理: 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追求经济上的合理性,避免过度设计。 技术可行: 采用成熟可靠、经过实践检验的抗震设计技术和方法。 核心技术内容 一、 地震参数确定 本规范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水电工程的地理位置、场地地质条件以及地震活动情况,确定用于抗震设计的地震参数,包括: 地震危险性分析: 评估工程场地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并考虑地震的频率和强度。 地震动参数确定: 包括场地地震动反应谱、最大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等,这些参数是进行结构动力分析的基础。 场地土参数: 场地土的动力特性,如剪切波速、阻尼比等,直接影响地震波的传播和放大效应,对场地反应分析至关重要。 二、 抗震计算方法 规范提供了多种抗震计算方法,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复杂程度的水工建筑物: 静力法: 适用于结构简单、地震作用影响较小的构件,通过等效静力荷载来评估结构响应。 反应谱分析法: 基于场地地震动反应谱,计算结构的动力反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动力分析方法之一。 时程分析法: 采用真实的或人工生成的地震波记录,模拟结构在地震过程中的动力响应,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地震行为,适用于关键性或复杂结构。 非线性分析: 在结构可能进入屈服或破坏状态时,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 三、 各类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要求 规范针对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分别提出了详细的抗震设计要求,涵盖了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 1. 大坝: 土石坝: 重点关注坝体整体稳定性、边坡稳定性、坝体渗流稳定性以及与基础的连接等。提出了关于坝体填筑、压实、过渡料、反滤层等材料的要求,以及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混凝土坝(重力坝、拱坝、面板坝等): 关注坝体自身的抗裂性能、坝体与基岩的连接、坝基的整体稳定性、结构缝的处理以及泄洪建筑物与坝体的连接等。对混凝土的抗拉、抗压强度,以及钢筋的配筋要求都有明确规定。 其他类型大坝: 如堆石坝、土质心墙坝等,也有针对性的设计原则和验算要求。 2. 发电厂厂房: 结构体系: 强调厂房结构的整体性、刚度以及连接的可靠性。 设备基础: 对发电机、水轮机等设备的安装基础,提出了抗震设防要求,确保设备在地震中不发生位移或损坏,影响发电功能。 围护结构: 厂房的墙体、屋盖等结构,也需要考虑地震产生的惯性力和动力效应。 3. 引水建筑物: 引水隧洞: 关注隧洞围岩的稳定性,以及隧洞衬砌的抗裂和抗变形能力。 水工隧洞(压力管道): 对压力管道的抗震设计,特别强调了管道本身的强度、连接部分的可靠性以及穿越断层、滑坡等不良地质条件时的特殊防护措施。 渠道: 关注渠道边坡的稳定性,以及渠道与岸坡的连接。 4. 泄洪建筑物(溢洪道、消力池等): 结构稳定性: 确保泄洪建筑物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仍能正常工作,有效泄洪。 冲刷防护: 考虑地震可能引起的河床冲刷,以及对消力池等结构的影响。 5. 船闸、升船机等: 复杂结构: 这类结构通常结构复杂,包含多个活动部件,对整体协调性和抗震性能要求极高。规范对门叶、闸室、提升机构等关键部位的抗震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 四、 构件抗震设计 规范详细规定了各类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 基础和地基: 确保基础的整体稳定性和变形控制。 主体结构: 包括墙、柱、梁、板、拱等,明确其抗震承载能力、延性要求以及配筋细节。 连接节点: 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能够传递地震力。 非结构构件: 如幕墙、附属设备、管线等,也需要考虑抗震措施,防止其在地震中脱落造成次生灾害。 五、 材料与施工 材料要求: 对混凝土、钢筋等主要抗震材料的强度、耐久性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材料的可靠性。 施工质量控制: 强调施工过程中对地震相关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实际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 检查与监测 规范还对水工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运营期间的抗震检查和监测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包括: 场地地震监测: 监测场地实际地震动情况。 结构健康监测: 对关键结构的变形、应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总结 《NB 35047-2015 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作为水电工程安全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其内容涵盖了从地震参数的确定到各类水工建筑物的具体抗震设计,再到材料、施工和监测等全过程。本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水电工程的抗震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工程规范,不仅要具有科学的严谨性,更要具备前瞻性和指导性。NB 35047-2015《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到来,让我看到了行业在应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方面所做的努力。我希望新规范能够更加突出对极端荷载情况的考虑,例如超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以及多重灾害耦合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在设计理念上,我期待新规范能够更加强调“韧性”的概念,不仅仅是防止工程倒塌,更要确保在震后能够快速恢复功能,减少社会和经济损失。这可能涉及到对材料耐久性、连接节点的可靠性以及备用系统的设计等方面的更精细化要求。同时,我也希望新规范能够更加注重与国际先进标准的对标,借鉴其他国家在水电工程抗震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电工程的整体抗震水平,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评分

作为一名在水电工程领域有着数十年经验的资深工程师,我深知规范的更新对于行业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NB 35047-2015《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水电工程抗震设计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对新规范充满了期待,尤其关注其在一些关键技术参数的更新和抗震设计理念的深化方面。例如,在地震动参数的选取上,是否能更充分地考虑区域地震地质构造的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水工建筑物对地震动的敏感性差异?在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面,是否能引入更先进的分析方法,例如基于损伤力学的分析,以更准确地预测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实际表现?此外,我也非常关注新规范在智能化抗震设计方面的进展,例如是否能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设计提供更智能化的辅助决策,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这样一名常年在一线从事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原有的DL5073-2000规范,虽然曾经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地震风险认识的深入,其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逐渐显现。NB 35047-2015的发布,让我看到了行业在地震防护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它不仅仅是数字的更迭,更是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多变的水文环境,如何精准评估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一直是巨大的挑战。新规范的到来,预示着这些挑战将有可能得到更科学、更系统的解答。我尤其期待其中关于新型抗震材料的应用、减隔震技术的推广以及对极端地震事件的响应策略等方面的详细论述。这些内容如果能得到充分展开,将极大地提升我们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潜在的工程风险,为国家水电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入行不久的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应用尚处于摸索阶段。NB 35047-2015的发布,对我来说既是学习的动力,也是一种挑战。我理解规范的重要性,它是指导我们进行工程设计的最基础也是最权威的文件。原有的DL5073-2000,我曾经尝试阅读和学习,但总觉得有些地方理解起来不够透彻,尤其是在一些计算公式和参数的选取上,常常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新规范的出现,我希望它在保持原有严谨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注重条文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例如,在一些关键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上,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图文说明和案例解析,帮助我们这些新手更快地掌握核心内容。同时,我也希望新规范能够更加强调与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衔接,避免出现交叉或矛盾,使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加顺畅。

评分

作为一名研究机构的学者,我对行业标准的更新换代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NB 35047-2015《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问世,让我对水电工程的抗震研究领域充满了新的期待。旧规范在地震动参数的选取、结构反应分析方法以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等方面,都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我希望新规范能够吸收近年来全球地震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例如在场地地震危险性评价方面,能够引入更精细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在结构动力反应分析方面,能够提供更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指导,并考虑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新规范能够更明确地阐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引导设计者从关注结构满足基本抗震设防烈度,转变为关注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性能目标,如损伤控制、功能保持等。这样的转变,将有助于我们更科学、经济地进行抗震设计,实现工程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