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第2版)

哥伦比亚(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宝华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列国志》编辑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哥伦比亚
  • 南美洲
  • 历史
  • 政治
  • 文化
  • 经济
  • 地理
  • 旅游
  • 第二版
  • 当代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15215
版次:2
商品编码:1010428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列国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0-07-01
页数:45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哥伦比亚是拉美地区独具特色的国家。它不仅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地下资源、苦难的历史和光荣的斗争传统,而且有许多“少数”:它是拉美地区“少数”存在游击队活动的国家,它是拉美地区“少数”没有延期偿还外债的国家,它还是“少数”享有“黄金国”美誉的国家和毒品犯罪猖獗的国家。作者徐宝华研究员长期从事哥伦比亚国情的研究工作,是国内著名的哥伦比亚问题专家。
  《哥伦比亚》对从事外事工作的政府官员、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和一切关心国际问题的人士都是一本有益的读物。

作者简介

  徐宝华,1937年生,广东丰顺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拉美经济以及哥伦比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主要科研成果有:《发展中的“新大陆”——拉丁美洲》(主编之一,1990)、《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拉美国家进行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主编,1996)、《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合著,1987)、《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著,1991)、《西半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合著,2001)、《8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论文,1986)、《哥伦比亚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选择》(论文,1990)、《拉美地区一体化的几个问题》(论文,1995)、《拉美国家对外经济关系多边化趋势》(论文,1999)等。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国土和人民/1
第一节 自然地理/1
一 地理位置和边界/1
二 地形结构/2
三 河流与湖泊/6
四气候/11
第二节 自然资源/13
一 物产资源/13
二 植物/14
三 动物/15
第三节 居民和宗教信仰/16
一 人口/16
二 种族/17
三 民族/19
四 语言/21
五 姓名/21
六 宗教/22
第四节 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25
一 国旗/25
二 国徽/26
三 国歌/28
四 国花、国鸟和国树/28
五 首都/29
第五节 主要节日和民俗/29
一 主要节日/29
二 风俗习惯/33

第二章 各省、特区及主要城市/36
第一节 加勒比海沿岸各省/37
一 瓜希拉(Guajim)省/37
二 塞萨尔(Gesar)省/38
三 马格达莱纳(Magdalena)省/39
四 大西洋(Atl6ntico)省/40
五 玻利瓦尔(Bolivar)省/41
六 苏克雷(Sucre)省/42
七 科尔多瓦(Cordoba)省/43
八 圣安德烈斯和普罗维登西亚群岛(Archipi61agodeSanAndrOsyProvidencia)省/44
第二节 太平洋沿岸各省/45
一 安蒂奥基亚(Antioquia)省/46
二 乔科(Choc6)省/47
三 考卡山谷(ValledeCauca)省/48
四 考卡(Cauca)省/49
五 纳里尼奥(Narifio)省/50
第三节 安第斯山区各省/51
一 卡尔达斯(Caldas)省/51
二 里萨拉尔达(Risaralda)省/52
三 金蒂奥(Quindio)省/53
四 托利马(Tolima)省/53
五 乌伊拉(Huila)省/54
六 昆迪纳马卡(Cundinamarca)省/55
七 博亚卡(Boyac6)省/56
八 桑坦德尔(Santander)省/57
九 北桑坦德尔(NortedeSantander)省/58
第四节 奥里诺科地区各省/59
一 阿劳卡(Arauca)省/60
二 卡萨纳雷(Casanare)省/61
三 梅塔(Meta)省/62
四 比查达(Vichada)省/63
五 瓜伊尼亚(Guainta)省/63
第五节 亚马孙地区各省/64
一 卡克塔(Caquet6)省/64
二 普图马约(Putumayo)省/65
三 亚马孙(Amazonas)省/66
四 瓜维亚雷(Guaviare)省/67
五 沃佩斯(Vaup6s)省/68
第六节 圣菲波哥大特区及主要城市/68
一 圣菲波哥大(Santaf~deBogot6)特区/68
二 卡利(Calf)/70
三 麦德林(Medellfn)/71
四 巴兰基利亚(Barranquilla)/72
五 卡塔赫纳(Cartagena)/72

第三章 历史/74
第一节 古代印第安文明(1538年以前)/74
一 历史溯源/74
二 奇布查等部落的社会形态/75
三 奇布查文化的历史地位/78
……
第四章 政治/145
第五章 经济/206
第六章 旅游业/303
第七章 教育、文化、新闻、卫生、体育/331
第八章 军事/386
第九章 对外关系/404
附录/441
主要参考文献/447

精彩书摘

  (一)山区
  由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北部的圣马尔塔内华达山和东部的马卡雷纳山等组成。
  安第斯山区。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从智利的合恩角由南向北延伸,至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边境分成两条支脉,形成了帕斯托斯高原,之后又在帕斯托城北的火山区连在一起,由此再向北又分成三条支脉,形成哥伦比亚地形上所特有的三条科迪勒拉山脉:西科迪勒拉山脉、中科迪勒拉山脉和东科迪勒拉山脉。
  西科迪勒拉山脉主要由白垩纪的砂岩和汾岩组成,大体上同太平洋海岸线平行,从南向北穿过纳里尼奥、考卡、考卡山谷、里萨拉尔达、安蒂奥基亚、乔科和科尔多瓦等7个省,有几条支脉向北延伸至加勒比海沿岸和巴拿马共和国境内,全长1240公里,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下,其最高峰是贡巴尔雪山,海拔4764.米;其次是奇莱斯火山,海拔4748米。全国第二大城市卡利市就坐落在西科迪勒拉山脉东侧、考卡河的支流卡利河畔。
  中科迪勒拉山脉高峻雄伟,主要由古生代的结晶状的片麻岩和火山岩组成。它从南到北穿过纳里尼奥、考卡、考卡山谷、托利马、乌伊拉、卡尔达斯、金蒂奥、里萨拉尔达、安蒂奥基亚和玻利瓦尔等10个省,全长1000多公里,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火山多发地带。在中段有乌伊拉雪峰,海拔5750米;其次是托利马雪峰,海拔5620米;再次是路易斯雪峰和金蒂奥雪峰,海拔5450米。在西科迪勒拉山脉和中科迪勒拉山脉之间的陷落地段,是含煤的第三纪红色沉积层,考卡河就在这山谷流过。考卡河谷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于人们居住和农业耕作。

前言/序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
秘境探险与文明沉思:一部关于亚马逊雨林深处的未命名巨著 图书名称: 暂定为《绿影迷踪:亚马逊的心跳与失落的足迹》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一部地理教科书,也非单纯的自然史记录,而是一场深入亚马逊流域腹地,对生态系统、原住民文化以及现代文明冲击进行深刻反思的田野考察实录。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坚韧的探索精神,带领读者穿越被誉为“地球之肺”的广袤雨林,探寻那些隐藏在浓密植被之下的古老秘密与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 全书分为“河流的絮语”、“树冠的阴影”、“部落的低语”和“文明的边界”四个宏大篇章,结构紧凑而内容丰沛。 第一篇:河流的絮语——生命之源的律动 本篇聚焦于亚马逊河及其支流——这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系统。作者并未满足于描绘其壮阔的水域景象,而是深入到河流生态的微观层面。我们跟随一支小型考察队,学习如何辨识季节性洪水对两岸植被和动物迁徙的影响。书中细致描绘了粉红海豚的神秘行为,对巨型水獭的生存习性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跟踪记录。 更引人入胜的是对“黑水河”和“白水河”水文地质差异的考察。作者详细记录了不同水系如何塑造了截然不同的生物多样性,并穿插讲述了当地渔民代代相传的河神传说,这些传说不仅是迷信,更是对水文变化规律的古老解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篇对河岸带的微气候变化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展示了当地社区如何利用季节更替来规划耕种与捕鱼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平衡艺术。 第二篇:树冠的阴影——垂直世界的生物学奇迹 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本书将读者的视角从地面提升到高耸入云的树冠层。作者利用先进的绳索技术和临时搭建的树冠平台,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观察了数以万计的昆虫、鸟类和灵长类动物的生活。 书中描绘了“树冠层社会”的复杂性:不同物种如何争夺稀缺的阳光资源,以及高等捕食者(如角雕)如何利用层级结构进行伏击。作者通过对稀有兰科植物的长期监测,揭示了花朵授粉机制的精妙复杂性。这些观察不仅仅是生物学记录,更是一种哲学沉思——在如此密集的生命竞争中,效率和共存的界限在哪里?书中还包含了一段引人入胜的插曲,记录了作者团队发现一个可能尚未被科学界记录的真菌群落,其发光特性令人叹为观止。 第三篇:部落的低语——古老智慧的最后回响 这是全书最具人文关怀的部分。作者花费数年时间,与雨林深处几个相对孤立的土著部落建立了信任关系。本书极其审慎和尊重地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宇宙观以及对环境的独特理解。 我们学习了卡亚波人的植物药理知识,他们对雨林中数百种植物的药用价值了如指掌,这些知识是建立在数千年实践基础上的活态博物馆。书中详述了他们如何通过歌谣和仪式来维护部落的历史记忆和社会结构。作者并未将这些文化浪漫化,而是直面了现代化、疾病和森林砍伐对他们生存方式的毁灭性影响。一个关键章节,详细记录了一位年迈的部落长老在面对外来伐木者时的无助与坚韧,这是一种对“进步”的反思,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何为真正的财富? 第四篇:文明的边界——冲击、抗争与未来的选择 在本书的最后,视野回归到更广阔的现代世界。作者探讨了工业化开采、非法采矿和大规模农业扩张如何撕裂雨林生态的“皮肤”。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区域政治、跨国公司的利益驱动以及环保主义者之间的复杂角力。 作者不再是纯粹的观察者,而是成为了一个积极的记录者和参与者。书中收录了对几位致力于保护雨林的当地活动家的深度访谈,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记录着森林被焚烧的证据。本书提供了一个详尽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现实中落地的困境,以及如何将原住民的生态智慧融入到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中。 《绿影迷踪》是一部关于生存、记忆与责任的史诗。它要求读者放下已有的认知,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那片古老土地的呼吸,去聆听那尚未消逝的、关于生命最初形态的低语。本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人类在地球角色定位的深刻叩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哥伦比亚(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书,对我而言,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我一直充满好奇的国度。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以一种非常个人化且充满情感的笔触,描绘了哥伦比亚的方方面面。作者仿佛不是在写一本指南,而是在分享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旅行见闻和感悟。书中穿插着一些当地人的故事和回忆,这些真实的片段让哥伦比亚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充满了人情味。我能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他对哥伦比亚人民乐观坚韧精神的赞赏。从咖啡种植园的芬芳,到波哥大的城市脉搏,再到麦德林的转型故事,每一处描写都充满了温度和生命力。它让我不仅仅是了解了哥伦比亚的地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仿佛与这个国家建立了一种情感上的连接,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

评分

我向所有对哥伦比亚感兴趣的朋友强烈推荐《哥伦比亚(第2版)》。这本书的实用性毋庸置疑,对于计划前往哥伦比亚旅行的人来说,简直是必备指南。它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旅行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住宿、餐饮、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当地体验。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与当地人交流、如何品尝地道美食的建议,这些细节之处体现了作者对哥伦比亚的深刻了解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书中提供的行程路线建议也十分合理,兼顾了自然风光、历史古迹和人文体验,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而且,第二版在信息更新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包含了最新的旅行资讯和一些新兴的热门目的地,让我感觉这本书始终紧随时代潮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迫不及待地想要踏上我的哥伦比亚探索之旅了。

评分

我必须说,《哥伦比亚(第2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超预期。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拉美地区发展的朋友,我一直想找一本能让我全面了解哥伦比亚的书籍,而这本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局限于单纯的地理或旅游介绍,而是非常巧妙地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哥伦比亚图像。书中对哥伦比亚近几十年来在和平进程、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这对于理解这个国家当下以及未来的走向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回避哥伦比亚面临的挑战,而是以一种客观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展现了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性。这种平衡的叙述方式,让整本书读起来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它让我对哥伦比亚这个国家有了更成熟、更全面的认识,不再是刻板印象的简单叠加,而是看到了一个真实、复杂且充满潜力的国家。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作为一个对拉丁美洲一直充满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来说,《哥伦比亚(第2版)》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我穿越那片充满魅力的土地。首先,它不像很多旅游指南那样浮光掠影,而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哥伦比亚的历史渊源、文化根基,以及它如何从过去的阴影中涅槃重生,如今展现出如此多元且充满活力的面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哥伦比亚不同地区风土人情的细致描绘,从加勒比海岸的热情洋溢,到安第斯山脉的宁静古朴,再到亚马逊雨林的神秘莫测,仿佛都能通过文字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气息。作者的叙述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人文关怀,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让我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即使我还没有踏上那片土地,这本书也已经在我心中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对哥伦比亚的美丽风光、独特文化以及人民的热情好客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旅游目的地的书,更是一次关于理解、关于探索、关于发现的精彩旅程。

评分

坦白说,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购买了《哥伦比亚(第2版)》,没想到它带来的价值感如此之高。作为一名对南美文化艺术深感兴趣的学习者,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我一直想要的信息。书中对哥伦比亚的艺术遗产,从前哥伦布时期的黄金工艺品到现代艺术家的杰出作品,都有详尽的介绍和精美的插图,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的章节,简直是我的福音,它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马尔克斯的作品是如何根植于哥伦比亚的土地和文化土壤之中的。除了艺术,书中对哥伦比亚独特的音乐、舞蹈以及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的描述,也充满了感染力,仿佛能听到那充满活力的节奏,感受到那热情奔放的舞蹈。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它让我对哥伦比亚的文化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其艺术宝藏的欲望。

评分

书很专业 ,但内容实在是有些老

评分

不是我买的,还不知道呢!

评分

书很专业 ,但内容实在是有些老

评分

评分

不是我买的,还不知道呢!

评分

评分

书很不错~~~~~~~~~~~~~~~~~~~~~~~~~~~~~~~~~~~~~~~~~~~~~~~~~~~~~~~~~

评分

书很不错~~~~~~~~~~~~~~~~~~~~~~~~~~~~~~~~~~~~~~~~~~~~~~~~~~~~~~~~~

评分

感觉很好,精美的包装和外观,质量都很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