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第2版)

哥倫比亞(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徐寶華 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列國誌》編輯委員會 編
圖書標籤:
  • 哥倫比亞
  • 南美洲
  • 曆史
  • 政治
  • 文化
  • 經濟
  • 地理
  • 旅遊
  • 第二版
  • 當代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15215
版次:2
商品編碼:1010428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列國誌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0-07-01
頁數:45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哥倫比亞是拉美地區獨具特色的國傢。它不僅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地下資源、苦難的曆史和光榮的鬥爭傳統,而且有許多“少數”:它是拉美地區“少數”存在遊擊隊活動的國傢,它是拉美地區“少數”沒有延期償還外債的國傢,它還是“少數”享有“黃金國”美譽的國傢和毒品犯罪猖獗的國傢。作者徐寶華研究員長期從事哥倫比亞國情的研究工作,是國內著名的哥倫比亞問題專傢。
  《哥倫比亞》對從事外事工作的政府官員、研究國際問題的學者和一切關心國際問題的人士都是一本有益的讀物。

作者簡介

  徐寶華,1937年生,廣東豐順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拉美經濟以及哥倫比亞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的研究。主要科研成果有:《發展中的“新大陸”——拉丁美洲》(主編之一,1990)、《拉美地區一體化進程——拉美國傢進行一體化的理論和實踐》(主編,1996)、《拉丁美洲國傢經濟發展戰略研究》(閤著,1987)、《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閤著,1991)、《西半球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閤著,2001)、《80年代拉美國傢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論文,1986)、《哥倫比亞發展農村經濟的戰略選擇》(論文,1990)、《拉美地區一體化的幾個問題》(論文,1995)、《拉美國傢對外經濟關係多邊化趨勢》(論文,1999)等。

目錄

導言/1
第一章 國土和人民/1
第一節 自然地理/1
一 地理位置和邊界/1
二 地形結構/2
三 河流與湖泊/6
四氣候/11
第二節 自然資源/13
一 物産資源/13
二 植物/14
三 動物/15
第三節 居民和宗教信仰/16
一 人口/16
二 種族/17
三 民族/19
四 語言/21
五 姓名/21
六 宗教/22
第四節 國旗、國徽、國歌和首都/25
一 國旗/25
二 國徽/26
三 國歌/28
四 國花、國鳥和國樹/28
五 首都/29
第五節 主要節日和民俗/29
一 主要節日/29
二 風俗習慣/33

第二章 各省、特區及主要城市/36
第一節 加勒比海沿岸各省/37
一 瓜希拉(Guajim)省/37
二 塞薩爾(Gesar)省/38
三 馬格達萊納(Magdalena)省/39
四 大西洋(Atl6ntico)省/40
五 玻利瓦爾(Bolivar)省/41
六 蘇剋雷(Sucre)省/42
七 科爾多瓦(Cordoba)省/43
八 聖安德烈斯和普羅維登西亞群島(Archipi61agodeSanAndrOsyProvidencia)省/44
第二節 太平洋沿岸各省/45
一 安蒂奧基亞(Antioquia)省/46
二 喬科(Choc6)省/47
三 考卡山榖(ValledeCauca)省/48
四 考卡(Cauca)省/49
五 納裏尼奧(Narifio)省/50
第三節 安第斯山區各省/51
一 卡爾達斯(Caldas)省/51
二 裏薩拉爾達(Risaralda)省/52
三 金蒂奧(Quindio)省/53
四 托利馬(Tolima)省/53
五 烏伊拉(Huila)省/54
六 昆迪納馬卡(Cundinamarca)省/55
七 博亞卡(Boyac6)省/56
八 桑坦德爾(Santander)省/57
九 北桑坦德爾(NortedeSantander)省/58
第四節 奧裏諾科地區各省/59
一 阿勞卡(Arauca)省/60
二 卡薩納雷(Casanare)省/61
三 梅塔(Meta)省/62
四 比查達(Vichada)省/63
五 瓜伊尼亞(Guainta)省/63
第五節 亞馬孫地區各省/64
一 卡剋塔(Caquet6)省/64
二 普圖馬約(Putumayo)省/65
三 亞馬孫(Amazonas)省/66
四 瓜維亞雷(Guaviare)省/67
五 沃佩斯(Vaup6s)省/68
第六節 聖菲波哥大特區及主要城市/68
一 聖菲波哥大(Santaf~deBogot6)特區/68
二 卡利(Calf)/70
三 麥德林(Medellfn)/71
四 巴蘭基利亞(Barranquilla)/72
五 卡塔赫納(Cartagena)/72

第三章 曆史/74
第一節 古代印第安文明(1538年以前)/74
一 曆史溯源/74
二 奇布查等部落的社會形態/75
三 奇布查文化的曆史地位/78
……
第四章 政治/145
第五章 經濟/206
第六章 旅遊業/303
第七章 教育、文化、新聞、衛生、體育/331
第八章 軍事/386
第九章 對外關係/404
附錄/441
主要參考文獻/447

精彩書摘

  (一)山區
  由西部的安第斯山脈、北部的聖馬爾塔內華達山和東部的馬卡雷納山等組成。
  安第斯山區。位於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脈從智利的閤恩角由南嚮北延伸,至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邊境分成兩條支脈,形成瞭帕斯托斯高原,之後又在帕斯托城北的火山區連在一起,由此再嚮北又分成三條支脈,形成哥倫比亞地形上所特有的三條科迪勒拉山脈:西科迪勒拉山脈、中科迪勒拉山脈和東科迪勒拉山脈。
  西科迪勒拉山脈主要由白堊紀的砂岩和汾岩組成,大體上同太平洋海岸綫平行,從南嚮北穿過納裏尼奧、考卡、考卡山榖、裏薩拉爾達、安蒂奧基亞、喬科和科爾多瓦等7個省,有幾條支脈嚮北延伸至加勒比海沿岸和巴拿馬共和國境內,全長1240公裏,麵積約7.6萬平方公裏。平均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下,其最高峰是貢巴爾雪山,海拔4764.米;其次是奇萊斯火山,海拔4748米。全國第二大城市卡利市就坐落在西科迪勒拉山脈東側、考卡河的支流卡利河畔。
  中科迪勒拉山脈高峻雄偉,主要由古生代的結晶狀的片麻岩和火山岩組成。它從南到北穿過納裏尼奧、考卡、考卡山榖、托利馬、烏伊拉、卡爾達斯、金蒂奧、裏薩拉爾達、安蒂奧基亞和玻利瓦爾等10個省,全長1000多公裏,麵積約11萬平方公裏。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火山多發地帶。在中段有烏伊拉雪峰,海拔5750米;其次是托利馬雪峰,海拔5620米;再次是路易斯雪峰和金蒂奧雪峰,海拔5450米。在西科迪勒拉山脈和中科迪勒拉山脈之間的陷落地段,是含煤的第三紀紅色沉積層,考卡河就在這山榖流過。考卡河榖地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宜於人們居住和農業耕作。

前言/序言

  自1840年前後中國被迫開關、步入世界以來,對外國輿地政情的瞭解即應時而起。還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受林則徐之托,1842年魏源編輯刊刻瞭近代中國首部介紹當時世界主要國傢輿地政情的大型誌書《海國圖誌》。林、魏之目的是為長期生活在閉關鎖國之中、對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國人“睜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參考資料,尤其是讓當時中國的各級統治者知道“天朝上國”之外的天地,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師夷之長技以製夷”。這部著作,在當時乃至其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産生過巨大影響,對國人瞭解外部世界起到瞭積極的作用。
  自那時起中國認識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沒有停止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尤其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更以主動的自信自強的積極姿態,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與之相適應,不同時期先後齣版過相當數量的不同層次的有關國際問題、列國政情、異域風俗等方麵的著作,數量之多,可謂汗牛充棟。
秘境探險與文明沉思:一部關於亞馬遜雨林深處的未命名巨著 圖書名稱: 暫定為《綠影迷蹤:亞馬遜的心跳與失落的足跡》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一部地理教科書,也非單純的自然史記錄,而是一場深入亞馬遜流域腹地,對生態係統、原住民文化以及現代文明衝擊進行深刻反思的田野考察實錄。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和堅韌的探索精神,帶領讀者穿越被譽為“地球之肺”的廣袤雨林,探尋那些隱藏在濃密植被之下的古老秘密與當下麵臨的嚴峻挑戰。 全書分為“河流的絮語”、“樹冠的陰影”、“部落的低語”和“文明的邊界”四個宏大篇章,結構緊湊而內容豐沛。 第一篇:河流的絮語——生命之源的律動 本篇聚焦於亞馬遜河及其支流——這條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係統。作者並未滿足於描繪其壯闊的水域景象,而是深入到河流生態的微觀層麵。我們跟隨一支小型考察隊,學習如何辨識季節性洪水對兩岸植被和動物遷徙的影響。書中細緻描繪瞭粉紅海豚的神秘行為,對巨型水獺的生存習性進行瞭長達數月的跟蹤記錄。 更引人入勝的是對“黑水河”和“白水河”水文地質差異的考察。作者詳細記錄瞭不同水係如何塑造瞭截然不同的生物多樣性,並穿插講述瞭當地漁民代代相傳的河神傳說,這些傳說不僅是迷信,更是對水文變化規律的古老解讀。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本篇對河岸帶的微氣候變化進行瞭細緻的記錄,展示瞭當地社區如何利用季節更替來規劃耕種與捕魚活動,體現瞭人與自然之間微妙的平衡藝術。 第二篇:樹冠的陰影——垂直世界的生物學奇跡 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本書將讀者的視角從地麵提升到高聳入雲的樹冠層。作者利用先進的繩索技術和臨時搭建的樹冠平颱,以前所未有的視角觀察瞭數以萬計的昆蟲、鳥類和靈長類動物的生活。 書中描繪瞭“樹冠層社會”的復雜性:不同物種如何爭奪稀缺的陽光資源,以及高等捕食者(如角雕)如何利用層級結構進行伏擊。作者通過對稀有蘭科植物的長期監測,揭示瞭花朵授粉機製的精妙復雜性。這些觀察不僅僅是生物學記錄,更是一種哲學沉思——在如此密集的生命競爭中,效率和共存的界限在哪裏?書中還包含瞭一段引人入勝的插麯,記錄瞭作者團隊發現一個可能尚未被科學界記錄的真菌群落,其發光特性令人嘆為觀止。 第三篇:部落的低語——古老智慧的最後迴響 這是全書最具人文關懷的部分。作者花費數年時間,與雨林深處幾個相對孤立的土著部落建立瞭信任關係。本書極其審慎和尊重地記錄瞭他們的日常生活、宇宙觀以及對環境的獨特理解。 我們學習瞭卡亞波人的植物藥理知識,他們對雨林中數百種植物的藥用價值瞭如指掌,這些知識是建立在數韆年實踐基礎上的活態博物館。書中詳述瞭他們如何通過歌謠和儀式來維護部落的曆史記憶和社會結構。作者並未將這些文化浪漫化,而是直麵瞭現代化、疾病和森林砍伐對他們生存方式的毀滅性影響。一個關鍵章節,詳細記錄瞭一位年邁的部落長老在麵對外來伐木者時的無助與堅韌,這是一種對“進步”的反思,提齣瞭一個核心問題:何為真正的財富? 第四篇:文明的邊界——衝擊、抗爭與未來的選擇 在本書的最後,視野迴歸到更廣闊的現代世界。作者探討瞭工業化開采、非法采礦和大規模農業擴張如何撕裂雨林生態的“皮膚”。本書批判性地審視瞭區域政治、跨國公司的利益驅動以及環保主義者之間的復雜角力。 作者不再是純粹的觀察者,而是成為瞭一個積極的記錄者和參與者。書中收錄瞭對幾位緻力於保護雨林的當地活動傢的深度訪談,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記錄著森林被焚燒的證據。本書提供瞭一個詳盡的案例分析,探討瞭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現實中落地的睏境,以及如何將原住民的生態智慧融入到全球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中。 《綠影迷蹤》是一部關於生存、記憶與責任的史詩。它要求讀者放下已有的認知,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感受那片古老土地的呼吸,去聆聽那尚未消逝的、關於生命最初形態的低語。本書不僅是一次知識的盛宴,更是一次對人類在地球角色定位的深刻叩問。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嚮所有對哥倫比亞感興趣的朋友強烈推薦《哥倫比亞(第2版)》。這本書的實用性毋庸置疑,對於計劃前往哥倫比亞旅行的人來說,簡直是必備指南。它提供瞭非常詳盡的旅行建議,包括但不限於交通、住宿、餐飲、安全注意事項,以及一些鮮為人知的當地體驗。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如何與當地人交流、如何品嘗地道美食的建議,這些細節之處體現瞭作者對哥倫比亞的深刻瞭解和細緻入微的觀察。書中提供的行程路綫建議也十分閤理,兼顧瞭自然風光、曆史古跡和人文體驗,能夠滿足不同類型遊客的需求。而且,第二版在信息更新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包含瞭最新的旅行資訊和一些新興的熱門目的地,讓我感覺這本書始終緊隨時代潮流。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迫不及待地想要踏上我的哥倫比亞探索之旅瞭。

評分

我必須說,《哥倫比亞(第2版)》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驚喜遠超預期。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拉美地區發展的朋友,我一直想找一本能讓我全麵瞭解哥倫比亞的書籍,而這本正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沒有局限於單純的地理或旅遊介紹,而是非常巧妙地將曆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融為一體,構建瞭一個立體而豐富的哥倫比亞圖像。書中對哥倫比亞近幾十年來在和平進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方麵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進行瞭深入的分析和解讀,這對於理解這個國傢當下以及未來的走嚮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的是,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迴避哥倫比亞麵臨的挑戰,而是以一種客觀且富有洞察力的視角,展現瞭它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復雜性。這種平衡的敘述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讀性。它讓我對哥倫比亞這個國傢有瞭更成熟、更全麵的認識,不再是刻闆印象的簡單疊加,而是看到瞭一個真實、復雜且充滿潛力的國傢。

評分

坦白說,我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購買瞭《哥倫比亞(第2版)》,沒想到它帶來的價值感如此之高。作為一名對南美文化藝術深感興趣的學習者,我在這本書裏找到瞭我一直想要的信息。書中對哥倫比亞的藝術遺産,從前哥倫布時期的黃金工藝品到現代藝術傢的傑齣作品,都有詳盡的介紹和精美的插圖,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關於加西亞·馬爾剋斯和魔幻現實主義的章節,簡直是我的福音,它讓我更深入地理解瞭馬爾剋斯的作品是如何根植於哥倫比亞的土地和文化土壤之中的。除瞭藝術,書中對哥倫比亞獨特的音樂、舞蹈以及豐富多彩的節日慶典的描述,也充滿瞭感染力,仿佛能聽到那充滿活力的節奏,感受到那熱情奔放的舞蹈。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文化的熏陶,它讓我對哥倫比亞的文化魅力有瞭更深刻的體會,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其藝術寶藏的欲望。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的救星!作為一個對拉丁美洲一直充滿好奇,但又不知從何下手的人來說,《哥倫比亞(第2版)》就像是一盞明燈,指引我穿越那片充滿魅力的土地。首先,它不像很多旅遊指南那樣浮光掠影,而是深入淺齣地介紹瞭哥倫比亞的曆史淵源、文化根基,以及它如何從過去的陰影中涅槃重生,如今展現齣如此多元且充滿活力的麵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哥倫比亞不同地區風土人情的細緻描繪,從加勒比海岸的熱情洋溢,到安第斯山脈的寜靜古樸,再到亞馬遜雨林的神秘莫測,仿佛都能通過文字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氣息。作者的敘述語言生動有趣,充滿瞭人文關懷,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讓我對這個國傢産生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共鳴。即使我還沒有踏上那片土地,這本書也已經在我心中勾勒齣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讓我對哥倫比亞的美麗風光、獨特文化以及人民的熱情好客充滿瞭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旅遊目的地的書,更是一次關於理解、關於探索、關於發現的精彩旅程。

評分

這本《哥倫比亞(第2版)》不僅僅是一本書,對我而言,它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我一直充滿好奇的國度。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以一種非常個人化且充滿情感的筆觸,描繪瞭哥倫比亞的方方麵麵。作者仿佛不是在寫一本指南,而是在分享自己在這片土地上的旅行見聞和感悟。書中穿插著一些當地人的故事和迴憶,這些真實的片段讓哥倫比亞的形象更加鮮活、立體,充滿瞭人情味。我能感受到作者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以及他對哥倫比亞人民樂觀堅韌精神的贊賞。從咖啡種植園的芬芳,到波哥大的城市脈搏,再到麥德林的轉型故事,每一處描寫都充滿瞭溫度和生命力。它讓我不僅僅是瞭解瞭哥倫比亞的地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仿佛與這個國傢建立瞭一種情感上的連接,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

評分

美國的後花園以及毒品的王國

評分

感覺很好,精美的包裝和外觀,質量都很不錯。

評分

書很專業 ,但內容實在是有些老

評分

書很專業 ,但內容實在是有些老

評分

書很不錯~~~~~~~~~~~~~~~~~~~~~~~~~~~~~~~~~~~~~~~~~~~~~~~~~~~~~~~~~

評分

書很不錯~~~~~~~~~~~~~~~~~~~~~~~~~~~~~~~~~~~~~~~~~~~~~~~~~~~~~~~~~

評分

書很專業 ,但內容實在是有些老

評分

評分

不是我買的,還不知道呢!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