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品京都
原價:39.00元
作者:謝其濬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108038302
字數:850000
頁碼:20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品味京都的寺院、庭園、佛像、繪畫、美術館。關於京都,28個美的邂逅~~京都是和風之美的****。 春櫻、夏綠、鞦楓、鼕雪,美不勝收。 品京都,你還能“品”什麽?謝其濬編著的《品京都》品味京都的寺院、庭園、佛像、繪畫、美術館以及春櫻、夏綠、鞦楓、鼕雪。品味京都就是品京都的和風之美。
內容提要
春櫻、夏綠、鞦楓、鼕雪,四季的流光飛轉;淺川、古寺、禪庭、詩境,寄情於山水的心靈風景。謝其濬編著的《品京都》帶你品“名所”:室町將軍足利義滿,權力、財富如日中天,打造金閣寺彰顯自身榮耀;智仁親王貴為天皇之弟,雖有壯誌,但與權力無緣,隻能寄情桂離宮,鬱鬱而終;品“庭園”:夢窗疏石在自然界中開悟而奠定京都庭園的典範,重森三玲從失意畫傢蛻變而為枯山水庭園注入新生命;品“佛像”:廣隆寺的微笑彌勒像是朝鮮半島送給聖德太子的禮物,東寺的不動明王像是空海從唐朝帶迴的密教文化;品“繪畫”:智積院,有長榖川等伯的“楓圖”,藏瞭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慟,南禪寺,有狩野探幽的“喝水的虎”,展現狩野傢族稱霸畫壇四百年的實力;品“美術館”:從山中桃花源的“MIHO美術館”,到藏在長巷中的河井寬次郎紀念館,京都不同美術館的空間與作品,提供瞭不同的美感體驗。在京都,時間變得緩慢,空間變得透明。濃淡枯榮,映齣韆年古都的前世今生。《品京都》,是“品”四季的風景,也是“品”人心的風景。
目錄
推薦序日本旅遊中毒者 林氏璧日本美學創意觀察傢 蒼井夏樹影像工作者 許培鴻前言 為什麼要品京都?印象詩 京都の水——京都水物語 京都の祈——京都療愈力 京都の憩——京都幸福感 京都の艷——京都色彩學 謎樣“石頭記”——龍安寺 重森三玲的石頭——東福寺佛像的低語 微笑的菩薩——廣隆寺 “數大”的力量——三十三問堂 3D版曼荼羅——東寺時代的映畫 父親的眼淚——智積院的《楓圖》 稱霸畫壇四百年——南禪寺《喝水的虎》美術館散步 繁華夢一場——細見美術館曆史的劇場 尋找飛鳥時代——法隆寺 大佛與小鹿的百年孤寂——東大寺 極樂淨土的風景——平等院 從清水舞颱跳下去——清水寺 炎上的鳳凰——金閣寺 失意將軍的月亮庭園——銀閣寺 貴族的黃昏——桂離宮庭園的密碼 開門見山的秘密——天龍寺 誤闖潘多拉星球——西芳寺(苔寺) 豐臣秀吉後的華麗緣——醍醐寺三寶院 禪之庭、詩之庭——大德寺 山中桃花源——MIHOO美術館 陶藝大師的真麵目——河井寬次郎紀念館 留得枯荷聽雨聲——大山崎山莊美術館平安風流 美麗與哀愁——《源氏物語》私房感官 共飲一杯綠——京都喝茶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謝其濬(VincentH),颱灣政治大學新聞係畢業,英國蘇格蘭斯特靈大學齣版研究碩士,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播碩士。曾經擔任媒體記者、並為諸多齣版物撰寫文字,偏愛京都風景,更多關於京都的文字可見於“京都鑒賞學”。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真的讓我對京都這座城市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為京都不過是曆史的遺跡和古老的寺廟,這次閱讀的經曆徹底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作者用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齣瞭京都各個角落的魅力,不僅僅是那些被遊客熟知的景點,更多的是那些隱藏在小巷深處、鮮為人知的生活氣息。我仿佛能聞到老街上飄來的烤年糕的香甜,聽到潺潺流水穿過石橋的聲音,甚至能感受到陽光透過楓葉灑落的斑駁光影。書中對季節變化的描繪更是絕妙,從春日櫻花的爛漫,到夏日祭典的熱鬧,再到鞦日紅葉的燃燒,最後是鼕日雪後的寜靜,每一個季節都仿佛被賦予瞭生命,在文字間鮮活起來。讀到那些關於京都人生活細節的描寫,比如他們對食物的講究,對工藝的執著,以及那種不緊不慢的生活節奏,我深深地被吸引。這本書讓我明白,京都不僅僅是一個旅遊目的地,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傳統與現代和諧共存的智慧。它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尋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雅緻。
評分我一直對京都抱有一種復雜的情感,既嚮往它的古韻,又擔心它是否已經被過度商業化所侵蝕。《品京都》這本書,在我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化解瞭我心中的疑慮,並用一種全新的視角,重新定義瞭京都在我心中的形象。作者並沒有迴避現代京都的活力與創新,反而將這些元素與傳統的魅力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讀到書中關於一些獨立咖啡館、設計小店的描寫,它們坐落在古老的街區,卻散發著獨特的現代氣息,這種反差讓人驚喜。書中還講述瞭一些關於京都音樂、戲劇等藝術形式的故事,讓我看到瞭這座城市在藝術領域的勃勃生機。最令我感動的是,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京都的深情厚誼,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愛,能夠深深地感染讀者。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京都的介紹,更像是一封寫給這座城市的情書,它讓我看到瞭京都的多麵性,既有古老的靈魂,又有年輕的脈搏,它依然是那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的城市。
評分閱讀《品京都》的過程,是一次非常舒緩而富有啓迪的旅程。我一直對日本的庭園藝術情有獨鍾,這本書裏對京都幾大名園的解讀,讓我看到瞭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植物景觀,更是經過精心設計,蘊含著哲學思想的藝術品。作者對於光影、空間、以及不同元素的搭配,都進行瞭細緻的描繪,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寜靜與和諧。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關於京都傳統建築的知識,那些木質結構的精巧,以及與自然環境的完美融閤,都讓我贊嘆不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刻意去渲染京都的“古老”,而是將它置於現代社會的語境中,展現瞭它如何在新舊交替中,依然保持著獨特的韻味。這本書讓我思考,一個城市如何纔能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守護好自己的根基和特色,不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它讓我對“傳承”有瞭更深刻的思考,也讓我更加珍視那些曆經歲月沉澱下來的美好事物。
評分我必須說,《品京都》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它就像一本精心編織的地圖,卻又遠不止是一張地圖。我以為自己對京都的瞭解已經相當深入瞭,但這本書裏充滿瞭讓我耳目一新的內容。書中對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介紹,比如傳統節日的神事活動,那些古老儀式背後蘊含的意義,以及它們如何一代代傳承下來,讓我感到非常震撼。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有時候像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分享著自己對京都的深厚情感;有時候又像是一位嚴謹的曆史學者,對某些細節進行深入的考究,但又不會顯得枯燥乏味。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京都美食的描寫,不僅僅是列舉菜肴,而是深入到食材的産地、烹飪的技巧,以及這些食物背後所承載的地域特色和季節性。我仿佛能嘗到那碗熱氣騰騰的拉麵,那份精緻的和菓子,那種淳厚的清酒。這本書讓我對京都的“品味”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隻關乎視覺,更關乎味蕾、聽覺、嗅覺,甚至是一種全身心的感受。
評分這本《品京都》帶給我的驚喜,是它在看似尋常的京都風物中,挖掘齣瞭那些動人心弦的故事。我讀到書中關於一些傳統手工藝的介紹,例如製作和紙的匠人,他們世代相傳的技藝,以及對材料近乎苛刻的追求,讓我對“匠人精神”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京都曆史人物的逸聞趣事,那些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文人墨客、藝術傢們,他們的生活哲學和創作靈感,通過作者的講述,變得生動而 relatable。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茶道的部分,它不僅僅是關於泡茶的步驟,更是一種精神的修行,一種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微妙的連接。作者的文字充滿瞭一種溫柔的力量,它不喧嘩,不張揚,卻能一點點滲透到讀者的內心,引發共鳴。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瞭解瞭京都,更像是和這座城市進行瞭一場心靈的對話,它教會瞭我如何去“品味”生活,如何去發現平凡中的不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