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民族服饰概论

欧洲民族服饰概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妍妍 著
图书标签:
  • 欧洲服饰
  • 民族服饰
  • 服饰文化
  • 历史
  • 文化
  • 欧洲历史
  • 传统服饰
  • 服装设计
  • 民俗学
  • 时尚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西单图书大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图书发行部
ISBN:9787518023024
商品编码:10267612450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欧洲民族服饰概论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图书发行部 出版时间:2016-03-01
作者:吴妍妍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 页数:0 印次: 1
ISBN号:9787518023028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吴妍妍,200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文化女子大学研究生院并取得硕士学位。现教学于天津美术学院服装染织系。曾出版《女性着装艺术》、《颠覆时尚--街头流行服饰风格》、《亚文化时尚》等专著,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设计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

目录

目 录第一章 东欧的民族服饰   2第一节 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服饰  2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2二、民族服饰  3第二节 匈牙利民族服饰  8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8二、民族服饰  8第三节 波兰民族服饰  13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13二、民族服饰  13第四节 前苏联地区民族服饰  19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19二、民族服饰  19思考与练习  25目 录第二章 南欧的民族服饰   27第一节 罗马尼亚民族服饰  27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27二、民族服饰  28第二节 保加利亚民族服饰  33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33二、民族服饰  33第三节 原南斯拉夫民族服饰  38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38二、民族服饰  38第四节 阿尔巴尼亚民族服饰  43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43二、民族服饰  43第五节 希腊民族服饰  46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46二、民族服饰  46第六节 意大利民族服饰  52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52二、民族服饰  52第七节 西班牙民族服饰  56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56二、民族服饰  56思考与练习  60第三章 西欧的民族服饰   62第一节 荷兰民族服饰  62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62二、民族服饰  62第二节 德国民族服饰  66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66二、民族服饰  66第三节 法国民族服饰  71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71二、民族服饰  72第四节 瑞士民族服饰  76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76二、民族服饰  76第五节 奥地利民族服饰  80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80二、民族服饰  80思考与练习  83第四章 北欧的民族服饰   85第一节 挪威民族服饰  85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85二、民族服饰  85第二节 瑞典民族服饰  90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90二、民族服饰  91第三节 芬兰民族服饰  94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94二、民族服饰  94第四节 丹麦民族服饰  97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97二、民族服饰  97思考与练习  99参考文献  100

精彩书摘

欧洲民族服饰是整个西方服饰文化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装专业教学中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欧洲各地民族服饰风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民族风俗与服饰特征都不同。《欧洲民族服饰概论》以欧洲地理区域的划分为线索,分别介绍了东欧、西欧、北欧、南欧各个国家不同的民族服饰风格与特点,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是一本理论体系较完整的教材。《欧洲民族服饰概论》可作为服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材,也可作为服装设计领域的专业参考书。


建筑之魂:从古至今的结构与美学演变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深度探讨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普遍性、也最富个体精神的艺术形式——建筑,追溯其从原始庇护所到现代摩天大楼的漫长演进历程。我们不将建筑仅仅视为工程技术的堆砌,而是将其视为特定时代社会结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以及气候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凝固音乐”与“物质化的人类精神”。 本书将结构清晰地划分为六个核心部分,辅以大量的历史图解、关键建筑师的访谈摘录(或其亲笔信件节选),力求构建一个全面而富有洞察力的建筑通史。 --- 第一部分:起源与奠基——从自然到人工的飞跃(史前至古典时期早期) 本部分深入分析了人类早期对空间和遮蔽需求的本能反应,重点考察了史前巨石阵(如斯通亨奇)的社会功能与天文定位,以及早期定居点(如杰里科)的防御性布局。 核心关注点: 1. 材料的觉醒: 粘土、木材、石块作为建筑基本元素的首次理性运用。探讨了材料的地域性如何塑造早期形态。 2. 纪念性与永恒性: 埃及金字塔群的建造哲学,研究其背后的神权体系、劳动力组织,以及对不朽的追求如何影响了体量与几何选择。 3. 秩序的诞生——古希腊: 雅典卫城的复兴,重点解析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的结构逻辑、美学比例(如黄金分割的早期应用)及其与城邦民主精神的内在联系。我们不只描绘帕特农神庙的外观,更会剖析其内部光影调度对宗教体验的塑造。 第二部分:帝国之规与信仰的塑形(罗马帝国至拜占庭) 本卷聚焦于罗马工程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及其如何为承载庞大帝国提供物质基础。 核心关注点: 1. 拱券与混凝土的胜利: 罗马式建筑的基石——火山灰混凝土的配方与应用。探讨万神殿(Pantheon)穹顶的结构力学奇迹,以及它如何象征着罗马对宇宙秩序的掌控欲。 2. 公共空间的定义: 浴场、巴西利卡(Basilica)和剧场的设计,分析这些空间如何服务于帝国公民生活、法律执行和社会控制。 3. 东方的光辉: 拜占庭时期,特别是圣索菲亚大教堂,研究其如何巧妙地将罗马的穹顶技术与东方对垂直上升的渴望结合,形成了“漂浮的穹顶”这一革命性特征。 第三部分:神性的攀升与地方的回归(中世纪:罗马式与哥特式) 从中世纪的黑暗与信仰的狂热中,本书探寻欧洲建筑如何从沉重的防御性结构转向对光明的极度渴望。 核心关注点: 1. 罗马式(Romanesque): 厚重墙体、圆形拱券的特点,及其作为朝圣路线中坚固“休息站”的功能性。探讨其在诺曼征服后在英格兰的扩散。 2. 哥特式的革命: 重点分析飞扶壁(Flying Buttress)、肋拱(Rib Vault)和尖拱(Pointed Arch)这“三位一体”的技术突破,如何使建筑得以“骨架化”,将墙体解放为巨幅彩绘玻璃的载体。以沙特尔大教堂为例,分析其色彩哲学对中世纪神学的影响。 3. 世俗建筑的萌芽: 城堡和大学建筑的演变,探讨防御功能与知识传播空间的结构差异。 第四部分:文艺复兴的理性回归与巴洛克的激情演绎 本部分探讨人类中心主义(Humanism)如何重新定义建筑的尺度、比例与美学表达。 核心关注点: 1. 文艺复兴的复兴: 对古典母题的精确回归。深入布鲁内莱斯基(Brunelleschi)对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修复,以及阿尔伯蒂(Alberti)对古典理论的系统化,强调“和谐、比例与韵律”。 2. 从古典到动态: 巴洛克(Baroque)风格的兴起,探讨其如何利用曲线、凹凸面和复杂的轴线变化来制造戏剧性的视觉效果,以回应宗教改革带来的情感张力。意大利的贝尼尼与法国的凡尔赛宫殿,代表了两种不同权力结构下对建筑“表现力”的极致探索。 3. 新古典主义的审慎: 对巴洛克过度装饰的反思,重新回归至更清晰、更具公共道德感的古典语言。 第五部分:工业革命的冲击与现代主义的诞生 工业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建筑的材料和建造方式,引发了对“什么是建筑”的根本性哲学辩论。 核心关注点: 1. 材料革命与结构解放: 铁、钢和玻璃的大规模应用如何打破传统承重墙的限制。考察水晶宫和埃菲尔铁塔作为新材料宣言的意义。 2. 学院派的挣扎与现代主义的萌芽: 城市规划的挑战与“功能主义”的提出。 3. 包豪斯与国际风格: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新建筑五点”如何将抽象的几何原则转化为可复制的城市住宅范本。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对“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极致追求,探讨其在极简主义中对技术纯粹性的颂扬。 第六部分:后现代的解构与多元化时代的探索(20世纪中后期至今)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审视了现代主义的同质化危机,以及建筑如何重新拥抱历史语汇、地方感和批判性思维。 核心关注点: 1. 对现代性的反思: 文丘里(Venturi)对“装饰即是罪恶”的反驳,后现代主义对符号、趣味和历史引用的重新启用。 2. 高技派(High-Tech)与结构暴露: 蓬皮杜中心等建筑如何将机械系统转化为外在的审美特征,模糊了工程与艺术的界限。 3. 当代趋势与可持续性: 探讨参数化设计、数字制造对建筑形态的潜在影响,以及在地性(Contextuality)和环境责任如何在当今的全球化建筑实践中寻求平衡。 --- 本书特色: 本书的叙述风格严谨而不失文学性,避免陷入纯粹的技术手册或浮华的图像集锦。它强调建筑作为“时间切片”的特性,旨在让读者理解:每一堵墙、每一道拱门背后,都蕴含着其建造者面对世界时的全部智慧与困境。通过对结构逻辑与美学表达的交织分析,读者将能更深刻地“阅读”我们所处的建筑环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我一直对欧洲的历史文化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根植于人民生活中的传统服饰。当我在书店偶然翻开《欧洲民族服饰概论》时,就被它庞大的内容和精美的插图深深吸引了。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服饰的罗列,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通过他们的衣着来表达身份、信仰、社会地位甚至地域特色的。从北欧维京人粗犷豪放的毛皮与皮革,到地中海沿岸人民色彩斑斓、飘逸灵动的丝绸与棉麻,再到东欧斯拉夫民族繁复精美的刺绣与装饰,每一个章节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引领我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感受。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不同服饰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意义的解读,比如某个领结的系法可能代表着家族的荣誉,而某种颜色的搭配则暗示着政治立场。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衣裳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欧洲社会变迁、文化融合与民族认同的生动史诗。它让我明白了,服装不仅仅是遮体保暖的工具,更是流动的历史,是无声的语言,是民族精神的缩影。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想象那些穿着这些服饰的人们,在他们的时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欧洲文明的全新视角,让我对这个大陆的多元与深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对于“民族服饰”的理解,常常过于片面和刻板。我一直以为它就是那些在节日庆典上才出现的、带有浓重地方色彩的“特色服装”,但《欧洲民族服饰概论》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极其严谨和开阔的视野,将欧洲各个角落,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在不同时代演变的服饰文化都一一呈现出来。它不再是简单的图录,而是像一部社会史的活教材,通过服饰的变化,讲述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贸易的往来,甚至战争与和平的影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看似微小细节的深入剖析,比如某种织法的演变如何反映了新的纺织技术出现,某个装饰物的材质如何暗示了商品的流通范围。书里的一些案例,比如阿尔卑斯山区牧民服饰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或是英国贵族服饰随着殖民扩张而吸收异域元素的演变,都让我看到了服饰背后那些复杂而迷人的社会动力。它让我意识到,民族服饰并非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展而不断“呼吸”和“成长”的生命体。这本书不枯燥,充满了发现的乐趣,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体会。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古老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衣物。《欧洲民族服饰概论》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温情与历史”的追求。它没有用冰冷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去描绘那些曾经鲜活地存在于欧洲大地上的民族服饰。我仿佛能感受到,在某个宁静的乡村,一位母亲正在为她的女儿缝制一件带有家族传承的刺绣裙;在热闹的集市上,商贩们穿着朴实而耐用的布衣,交流着一天的收获;在庄严的教堂里,虔诚的信徒们身着象征着信仰的特定服饰,低语着祈祷。书中所描述的服饰,不仅仅是织物和剪裁的组合,更是人们的情感、梦想、希望和习俗的载体。它让我看到了欧洲各地人民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智慧,看到了他们在简朴中追求的美,看到了他们在时代变迁中保留的传统。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及的那些关于服饰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它们让原本静态的服饰变得生动起来,充满了人情味。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即使是微小的服饰细节,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学和民族精神。它让我对欧洲的多元文化有了更细腻、更具象的感知。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前所未有的。我本来就喜欢旅行,对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但因为疫情,旅行变得不太方便,于是我选择了通过阅读来“云游”欧洲。当我看到《欧洲民族服饰概论》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这本书的图片质量非常高,色彩还原度极佳,细节之处也清晰可见。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古老的欧洲小镇,看到当地人在集市上、在教堂前、在田野间穿着各具特色的服饰。从西班牙南部火焰般热情奔放的弗拉门戈裙,到苏格兰高地粗犷而充满力量感的格子呢,再到波兰民间婚礼上闪耀着金银丝线的华丽头饰,每一张图片都像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审美情趣。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不仅仅展示了静态的图片,还通过文字详细介绍了服饰的材质、制作工艺、搭配方式,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穿着的习惯和禁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地区性服饰的深入挖掘,比如那些在特定节日或场合才出现的、充满象征意义的服饰,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都非常丰富。这本书就像一本精美的画册,又像一本详实的文化辞典,它用视觉语言和文字叙述,将欧洲民族服饰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评分

坦白说,在阅读《欧洲民族服饰概论》之前,我对欧洲的民族服饰并没有太多的概念,脑海里充其量只是一些零散的、有些模糊的印象,比如德国的皮裤,或是荷兰的风车帽。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系统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填补了我知识上的空白,并且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这是什么,那是谁穿的”,而是深入到服饰的“为什么”。作者通过详实的考据和敏锐的洞察力,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地区的服饰会倾向于使用特定的颜色,为什么某些款式的服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甚至为什么有些服饰的元素会跨越国界,在不同的民族之间流传。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服饰与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经济活动之间联系的探讨。比如,书中提到在某些历史时期,某种面料的使用或颜色的选择,对于区分贵族和平民,或是信徒与非信徒,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将服饰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解读的方法,让我对欧洲历史和社会结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的论述逻辑清晰,引用的史料详实,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趣味性,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