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兽医手册(第3版)》为了适应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迫切要求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愿望,我们对《中兽医手册(第3版)》第一版进行较大的修订,修订后的《中兽医手册》由原来的四篇增订为基础理论、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病证防治、阉割术等7篇。在编写形式方面,把中药药味和针灸穴位均改为表格形式编写。这样,既减少了篇幅,又便于阅读,并增加了病证防治内容和增补了方剂篇、阉割术篇及小动物病。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绪论
一、中兽医学概述
二、发展简史
三、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脏腑学说
第一节 概述
一、脏腑学说的概念
二、脏腑学说的内容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第二节 血
第三节 津液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
一、生理方面
二、病理方面
三、治疗方面
第五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
二、内伤
三、其他致病因素
第二节 病机
一、邪正消长
二、阴阳失调
三、气机升降失常
第二篇 辨证论治基础
第六章 诊法
第一节 望诊
一、望精神
二、望形态
三、望皮毛
四、望官窍
五、望饮食
六、望呼吸
七、望粪尿
八、望二阴
九、望四肢
十、望口色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发病情况
二、问发病经过
三、问饲养管理及使役情况
四、问既往病史和防疫情况
五、问繁殖配种情况
第四节 切诊
一、切脉
二、触诊
第七章 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阴阳虚实辨证
四、八纲辨证的特点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气血功能失调
四、津液病辨证
第三节 脏腑辨证
一、心和小肠病辨证
二、肝和胆病辨证
三、脾和胃病辨证
四、肺和大肠病辨证
五、肾和膀胱病辨证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证治
二、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
第五节 六经辨证
一、六经证治
二、六经病的传变与直中
第八章 防治法则
第一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 治则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四、三因制宜
……
第三篇 中药
第九章 总论
第十章 各论
第四篇 方剂
第十一章 总论
第十二章 各论
第五篇 针灸
第十三章 基础知识
第十四章 常用针灸穴位
第六篇 病证防治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一、中兽医学概述中兽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特点、以针灸和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理法方药具备的独特的医疗体系。它是产生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形成的中国传统兽医学。传统的广义中兽医学,应该是1904年以前的中国的畜牧兽医科学。自从1904年北洋马医学堂在保定成立,西方兽医科学系统传人中国,才有了中、西兽医之分。本书所说的中兽医学,是以针灸、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狭义的中兽医学。
二、发展简史(一)中兽医学的起源中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学者认为,中兽医知识起源于人类开始驯化野生动物并将其转变为家畜的时期。那么,中兽医已经有一万年的历史。例如,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距今11310±180-7580±410)就出土有家猪的骨骼,浙江河姆渡遗址(6310±100一6065±120)出土有猪、犬和水牛的骨骸。实际上这时出现的是早期畜牧知识。人类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逐步对动物疾病有所了解,并不断地寻求治疗方法,这就促成了兽医知识的积累。考古学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南仰韶遗址中,发掘出猪、马、牛等家畜的骨骼以及石刀、骨针和陶器等;在陕西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中,不但发掘出猪、马、牛、羊、犬、鸡的骨骼残骸及石刀、骨针、陶器等生活和医疗用具,而且还有用细木围成的圈栏遗迹。在内蒙古多伦县头道洼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砭石,经鉴定具有切割脓疡和针刺两种作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家畜的饲养已经非常普遍,而且人类为了保护所饲养的动物,已开始把火、石器、骨器等战胜自然的工具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对药物的认知,同样也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原始人集体出猎,共同采集食物,必然发生因食用某种植物而使所患疾病得以治愈,或因误食某种植物而中毒的事例,经过无数次尝试,人们对这些植物的治疗作用和毒性有了认识,获得了初步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知识。
前言/序言
为了适应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迫切要求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愿望,我们对本书第一版进行较大的修订,修订后的《中兽医手册》由原来的四篇增订为基础理论、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病证防治、阉割术等7篇。在编写形式方面,把中药药味和针灸穴位均改为表格形式编写。这样,既减少了篇幅,又便于阅读,并增加了病证防治内容和增补了方剂篇、阉割术篇及小动物病。
编写分工:河北中兽医学校张宝忠编写绪论,第一篇及第六篇的第三章;王正之编写第四篇;梁国英编写第五篇和第七篇;黄璨璇编写第六篇的第五章;北京农学院的谢仲权编写第二篇、第六篇的第一、第二、四、六章及小动物病。河北农业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蒋振国编写第三篇。
在修订工作中有关单位为本书提供了宝贵资料,给予了大力支持,河北中兽医学校刘永安为本书绘制了插图,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虽然修订再版,肯定还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恳切希望广大读者继续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再次修订。
中兽医手册(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