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集中讲解了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病因、自我诊断和居家治疗及护理的常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普遍存在的知识误区等。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科普的方式介绍专业耳鼻咽喉科知识,既可供广大读者了解耳鼻咽喉科疾病和日常保健之用,也可作为医院及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性读物。
精彩书评
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耳鼻咽喉护理秘籍”,它汇集了数名耳鼻咽喉科一线大夫几十年诊疗经验,以问答的形式将耳鼻咽喉的健康知识娓娓道来。相信本书能成为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耳鼻咽喉病的防治知识,培养自我护理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研究生导师房居高博士我是名耳鼻咽喉科大夫,从事临床工作十几年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医生的水平很高。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各种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同时也包括各式各样的深度护理的注意事项,作者很认真,也很细心。看似简单,却是最基本的硬道理。
——耳鼻咽喉科大夫陈思旭本书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导引作用,文中亦问亦答、简洁实用,将读者对耳鼻咽喉病方面的疑问尽囊其中。作者以其科学严谨的态度、通俗生动的语言,将精深复杂的医学专业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让读者读得懂,用得上。
——网友小D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部分耳
a区大家一起认识耳朵
b区耳外伤及外耳疾病专区
c区中耳疾病全解
d区耳聋、耳鸣、眩晕、面瘫专区
e区助听器及人工耳蜗专区
f区儿童听力康复指南
g区耳朵美容专区
第二部分鼻
a区鼻部日常护理
b区鼻出血专区
c区鼻炎及鼻窦炎专区
d区鼻息肉及鼻中隔疾病专区
精彩书摘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表现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之后,我们就应该了解一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都是有哪些耳朵局部的表现。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之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一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约约的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有的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分泌性中耳炎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的感觉。
分泌性中耳炎应该如何治疗
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应该对症积极治疗,首先要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按病因治疗。
(1)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部麻醉。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鼓膜切开术: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部麻醉下无法做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可在局部麻醉(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黏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3)鼓室置管术:分泌性中耳炎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应做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一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3-4次。
5)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1次,每次每侧1ml,共3-6次。
(2)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而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做扁桃体摘除术。
(3)抗生素消炎或其他合成抗菌药。急性期可用如头孢拉定0.5g,4次/天;氧氟沙星0.1~0.2g,3-4次/天。小儿可用氨苄西林50~150mg/kg/d,或羟氨苄西林口服,0.15g,3次/天,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美特酯0.25-0.5g/次,2次/天,小儿10mg/kg,2次/天。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较强,可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者。
(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口服,做短期治疗。
……
前言/序言
耳鼻咽喉疾病自诊自疗保健手册:专家教您耳聪鼻灵咽喉爽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