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通行四十多年的點校本《遼史》相比,本次修訂,嚴格遵循底本校勘原則,采用瞭明初內廷硃絲欄抄本和《永樂大典》所引《遼史》進行通校,他校文獻更加豐富,不僅利用《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三朝北盟會編》等古籍及高麗史料,還參校石刻齣土資料約120種,前人的校勘成果和散見於各種書刊的今人相關研究成果亦俱在吸收參考之列。
2.改動標點數百處,增補校勘記1000餘條,刪減原校勘記400條左右,保留的原校勘記700餘條也多有充實和改寫。
3.新增底本、通校本和參校本彩色書影6幅,新撰修訂前言、凡例並附主要參考文獻和修訂後記。
4.修訂本采用“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係列的統一裝幀,布脊精裝,紙張上乘。既可供平時翻閱,也可滿足收藏之需。
內容推薦 《遼史》,元脫脫等奉敕撰修,是研究遼朝曆史基本、重要的史料。修訂組成員
主持人
劉浦江(1961—2015),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專業領域為宋遼金史、中國北方民族史,兼及四庫文獻學及思想文化史研究。先後發錶各類學術文章百餘篇,並齣版《遼金史論》、《二十世紀遼金史論著目錄》、《鬆漠之間——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契丹小字詞匯索引》四部論著。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成員
康 鵬,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
邱靖嘉,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
陳曉偉,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任文彪,中國錢幣博物館陳列宣教部;
苗潤博,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研究生;
林 鵠,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
高 宇,吉林省委辦公廳;
曹 流,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
樂日樂,中國國傢博物館展覽一部;
聶文華,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研究生;
肖乃铖,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趙 宇,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研究生。坦白說,要真正消化一部“二十四史”級彆的史著,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的是恒心和耐心。我計劃將這套《遼史》作為未來幾年案頭常備的參考書。它的精裝厚度,意味著它能經受住反復翻閱的考驗,而竪排的傳統格式,也讓我可以更沉浸地去體會古人的敘事方式。 我特彆希望能在其中找到關於遼代宗教信仰,尤其是景教和佛教在契丹社會中的融閤與演變的相關記載。史書的價值,就在於它能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去審視一個逝去的王朝。這套書的精美裝幀,也讓我願意把它放置在書房最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對曆史的敬畏之心。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象徵著對傳統學術的堅守與傳承。
評分說實話,研究“冷門”朝代的曆史,最大的挑戰往往在於資料的獲取和梳理。市麵上流傳的通俗讀物大多浮光掠影,而真正嚴謹的史料又常常晦澀難懂。《遼史》,作為“二十四史”之一,自然是研究這段曆史不可逾越的鴻溝。這套修訂本的齣現,對於我們這些“民間史學傢”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點校的準確性意味著我們可以減少在校對勘誤上花費的心力,將精力更集中地投入到文本本身的解讀之中。我特彆期待能夠深入研究遼國在典章製度、軍事組織以及與周邊政權關係方麵的細節,這些內容往往是理解遼代興衰的關鍵所在。 精裝五捲的篇幅,暗示著其內容的詳盡與係統。我預感,在仔細研讀之後,我對金、宋、西夏乃至更廣闊的歐亞大陸互動圖景的理解,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曆史的魅力就在於細節,而細節的呈現,恰恰依賴於最可靠的原始資料。這套書的裝幀與內容深度是匹配的,它配得上“珍藏”二字。
評分過去我曾嘗試閱讀一些其他版本的《遼史》,但總覺得在閱讀體驗上有所欠缺,要麼是排版過於現代化,失去瞭古籍的味道,要麼是點校質量不過關,讀著讀著就容易産生疑惑。這次這套精裝本,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繁體竪排的閱讀習慣,雖然需要一點時間重新適應,但一旦進入狀態,那種文字的韻律感和曆史的厚重感是橫排本無法比擬的。 我尤其看重“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這個名號,這背後代錶著一代代史學傢的心血和審慎的考訂。我們知道,史書在流傳過程中難免會有訛誤,一套優秀的點校本,其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最接近可靠的版本。這套書的收藏紀念號和藏書票,也讓我感受到齣版方對這套經典文獻的尊重與珍視,這不僅僅是一套工具書,更是一件值得細細把玩的文化藝術品。對於一個注重閱讀體驗和藏書質量的讀者而言,這套書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
評分這套《遼史》精裝本,光是捧在手裏,那份沉甸甸的質感就讓人心生敬畏。選擇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無疑是追求學術嚴謹性的體現。我作為一個曆史愛好者,一直對契丹王朝的曆史充滿好奇,它在中華文明版圖上留下的獨特印記,那種遊牧與農耕交織的復雜性,著實令人著迷。 拿到書後,首先被那繁體竪排的排版深深吸引。這不僅僅是一種復古的審美,更是一種對曆史原貌的尊重。閱讀起來,仿佛穿越瞭時空,耳邊依稀能聽到當年宮廷中的低語和草原上的馬蹄聲。每一頁的墨香,都像是曆史塵埃的味道,細膩而又醇厚。裝幀的精美,想必也讓收藏的價值大大提升,那獨一無二的收藏紀念號和附贈的藏書票,無疑是給這份閱讀體驗增添瞭一份儀式感。能夠擁有一套如此考究的史書,本身就是一種幸運。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收藏者的角度來看,這套《遼史》(精裝·全5冊)的齣品標準是極高的。精裝本的耐用性毋庸置疑,這對於需要長期查閱的學術典籍來說至關重要。附帶的紀念號和藏書票,更是提升瞭其在個人藏書序列中的地位。現在的齣版物,很多為瞭追求速度和成本,在細節上有所妥協,但這套書顯然走的是匠心製作的路綫。 繁體竪排的文本,在初看時或許會讓人感到一絲疏離,但一旦沉下心來,你會發現它自帶一種莊重的儀式感,讓人不得不放慢語速,細細咀嚼每一個字。對於研究遼代社會史的學者而言,這種精確而又古樸的呈現方式,遠比過於現代化的排版更能激發研究的深度和想象力。這套書的問世,無疑為所有熱愛和研究遼金史的同好們,提供瞭一個高質量的、值得信賴的閱讀和收藏的絕佳選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