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希望,從這裏開始:腫瘤放、化療須知》對其相互配閤的方式進行瞭簡要介紹。任何一個療法,都需要有明確的診斷、治療的機理、療效的觀察,其療效必須有重復性。這些內容均貫穿在我們主編的《常見惡性腫瘤的診斷和綜閤治療》一書中。
作者簡介
孟東,伽瑪刀中心主任。1992年畢業於濰坊醫學院醫療係,從事腦外科工作十餘年,後在國內知名的醫療投資公司負責伽瑪刀中心的經營管理。
劉令儀,原天津第二中心醫院(現天津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長期從事腫瘤的臨床與科研工作,多次獲得科技奬、發明專利,論著多篇(部)。多次參加歐、亞、美的腫瘤學術會議,並發錶論文,因此以科技人纔獲得美國長期居住杈(綠卡)。一貫重視醫學科普,有多本此類著作。目前從事第四醫學的研究與實踐。
孫倩,天津人民醫院婦産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婦産科臨床、科研與教學工作,以婦科腫瘤和內分泌為熏點。論著多篇(部)。除鑽研專業內容外,同時重視醫學科普工作,有多本此類著作。
嶽嚮勇,河北省人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1997年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係,從事頭部伽瑪刀治療工作十餘年。
內頁插圖
目錄
一、惡性腫瘤的常識
1.什麼是腫瘤
2.什麼是良性腫瘤
3.什麼是惡性腫瘤
4.什麼叫癌
5.什麼叫肉瘤
6.什麼叫母細胞瘤
7.什麼叫癌前病變
8.為什麼有的病也是惡性腫瘤
9.為什麼惡性腫瘤病人越來越多
10.有人認為得瞭癌癥就是“挨著”,對嗎
11.人一生可以得幾種癌
12.我國每年有多少人得惡性腫瘤
13.我國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什麼
14.我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什麼
15.兒童也會得惡性腫瘤嗎
16.什麼年齡最易患癌
17.青年人常患哪種腫瘤
18.幼兒、嬰兒癌癥從何而來
19.年齡與腫瘤有關嗎
二、惡性腫瘤是怎麼引起的
1.腫瘤是地方病嗎
2.惡性腫瘤的病因有哪些
3.什麼是化學性緻癌因素
4.什麼是物理性緻癌因素
5.什麼是生物性緻癌因素
6.什麼是人體內在緻癌因素
7.什麼是癌癥性格
8.吸煙、被動吸煙和肺癌的關係
9.酗酒與癌癥的關係
10.吃進去的緻癌因素是什麼
11.接觸或沾汙瞭緻癌物質就會得病嗎
12.癌癥會遺傳嗎,會傳染嗎
三、怎麼診斷惡性腫瘤
1.什麼是“三早”
2.常見惡性腫瘤有哪些早期信號
3.診斷惡性腫瘤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4.什麼叫病史,有何重要性
5.為什麼要建立病曆,保存病曆有什麼重要意義
6.什麼是物理檢查
7.什麼是化驗檢查
8.X光檢查有哪幾種,能夠查齣哪些病
9.什麼是CT檢查
10.什麼是MRI檢查
11.B超在腫瘤診斷中有何作用
12.什麼是內窺鏡檢查
13.什麼是同位素檢查
14.什麼是ECT檢查
15.什麼是PET-CT檢查
16.什麼叫細胞學檢查
17.什麼是“活檢”
18.什麼是病理檢查,在腫瘤診斷中有何作用
19.什麼是“亞臨床病竈”
20.“活檢”會引起癌擴散嗎
21.一滴血、一滴尿能查齣惡性腫瘤嗎
22.什麼是免疫診斷
23.什麼是腫瘤的“高”、“中”、“低”分化
24.目前常用的腫瘤標誌物有哪些,意義為何
25.正確診斷在腫瘤治療中的意義
四、確診腫瘤以後怎麼辦
1.癌癥可以自愈嗎
2.什麼是3、5年生存率
3.惡性腫瘤是如何分期的,它有何用途
4.什麼叫綜閤治療
5.惡性腫瘤綜閤治療的順序
6.治療惡性腫瘤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利弊如何
7.得瞭惡性腫瘤亂投醫對嗎
五、外科治療
1.惡性腫瘤外科治療的原則是什麼
2.什麼是腫瘤手術的“無瘤操作”
3.什麼時候需要腫瘤外科急診
4.腫瘤手術治療後應當如何進一步治療
六、放射治療
1.什麼是腫瘤的放射治療
2.放射綫為什麼能夠治癌
3.哪些腫瘤適閤放射治療
4.什麼是直綫加速器
5.什麼是60鈷治療機
6.什麼是模擬定位機
7.什麼是外照射、什麼是腔內照射
8.加速器、60鈷治療機哪個好
9.什麼是伽瑪刀
10.伽瑪刀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11.什麼是靜態式頭部伽瑪刀、什麼是鏇轉式頭部伽瑪刀
12.頭部伽瑪刀能治哪些病
13.頭部伽瑪刀治療的效果怎樣
14.什麼是體部伽瑪刀
15.體部伽瑪刀能治哪些病
16.體部伽瑪刀治療的效果怎樣
17.伽瑪刀治療有哪些優越性
18.伽瑪刀治療前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19.什麼是X一刀
20.什麼是賽博刀
21.什麼是諾力刀
22.什麼是質子刀
23.什麼是放射粒子植入
24.放射治療前、中、後應注意什麼
25.放射治療的照野是怎麼確定的
26.照射次數的多少和照射劑量大小有關係嗎
27.放射治療有哪些反應
28.放射治療結束瞭,腫瘤未消怎麼辦
29.何謂適形放射治療
30.何謂調強放射治療
31.何謂術前放療,有何作用
32.何謂術中放療,有何作用
33.何謂術後放療,有何作用
34.放射治療期間為什麼每周要查一次白細胞和血小闆
35.放射治療和化療如何與中藥配閤
……
精彩書摘
8.為什麼有的病也是惡性腫瘤
這是根據以往的診斷習慣,如白血病。它是血液係統的惡性腫瘤,以白血球的異常增多與變態為主要病變。也有的是以最初發現此病的學者名字命名。如霍奇金病等,是淋巴係統的惡性腫瘤;尤文氏瘤是生長在骨骼係統的惡性腫瘤。
9.為什麼惡性腫瘤病人越來越多
惡性腫瘤病人越來越多有以下幾方麵原因:
(1)醫療水平提高瞭,診斷方法有很大進步,如B超、CTMRI、腫瘤標記物等的應用,可以早期對某些病有明顯的診斷。
(2)人的平均壽命延長瞭.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在70歲以上,而腫瘤多發生在老年人,因此顯得腫瘤為突齣的疾病。
(3)隨著工業的發展,各種廢棄的緻癌物質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是癌癥增多的原因。
10.有人認為得瞭癌癥就是“挨著”。對嗎
不對,根據目前的醫學水平,有1/3的癌癥病人,可以通過早期發現、早期確診、早期治療,達到治愈;有1/3的病人,通過適當的治療可以延長生命;有1/3的病人,在醫護的參與和照顧下,可以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因此早就醫、早治療是提高癌癥治療水平的有效方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材料,到2000年.癌癥的死亡率將下降50%,某些癌癥可下降75%;預計到2015年,癌細胞可轉變成正常細胞,這時癌癥可以完全治愈。
……
前言/序言
惡性腫瘤在我國已是常見多發病。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人約220萬人,現有癌癥病人約600萬人,並有發病年齡提前的趨勢。惡性腫瘤往往是在偶然或因其他檢查時被發現的,有的在發現時已經不是早期。這一診斷,對患者和傢屬都是突如其來的噩耗,在“談癌色變”的今天,無疑是沉重打擊。
目前有些惡性腫瘤固然是療效差、對生命有威脅的疾病,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材料,有仍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癥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治愈;1/3的癌癥患者通過治療可以改善癥狀、減少痛苦、延長壽命。因此“談癌色變”是不應該的。
預防癌癥是個復雜的問題.因為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水、食物都是來自外界的,減少和消除其中的緻癌因素,需要、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纔能做到。但是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習慣上避免接觸緻癌因素。如不吸煙、少飲酒及戒除其他不良嗜好等均可以減少腫瘤的發生。
得瞭癌癥。目前國內外均以綜閤治療為最佳治療方案。綜閤治療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治療方法。在不同治療階段或交替或反復應用。從而取得最佳療效。本書對其相互配閤的方式進行瞭簡要介紹。任何一個療法,都需要有明確的診斷、治療的機理、療效的觀察,其療效必須有重復性。這些內容均貫穿在我們主編的《常見惡性腫瘤的診斷和綜閤治療》一書中。
《腫瘤放、化療須知》:一份麵嚮患者的嚴謹科普讀物 本書旨在為接受放射治療(放療)和化學治療(化療)的腫瘤患者及其傢屬提供一份全麵、權威且易於理解的科普指南。本書不追求輕鬆愉快的敘述風格,而是以嚴謹、客觀的科學態度,深入淺齣地講解放化療的原理、過程、可能齣現的副作用以及應對策略,幫助患者建立科學認知,積極配閤治療,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 第一部分:腫瘤治療的基礎認知 在進入放化療的具體內容之前,本書將首先鋪墊腫瘤治療的宏觀視角。 腫瘤的本質與分類: 簡要介紹腫瘤的起源、生長特點以及常見的分類方式,使讀者對所患疾病有一個初步的認知。 現代腫瘤治療的多學科模式: 闡述手術、放療、化療、靶嚮治療、免疫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如何相互配閤,形成個體化的綜閤治療方案。強調放化療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理解放化療的目的: 明確放化療的多種治療目標,包括根治性治療、輔助治療、新輔助治療、姑息治療等,幫助患者理解醫生為何選擇此種治療方式。 第二部分:放射治療(放療)深度解析 本部分將詳細介紹放療的各個方麵,力求讓患者對這一治療手段有細緻的瞭解。 放療的原理: 深入淺齣地解釋高能射綫(如X射綫、伽馬射綫、電子束等)如何殺死癌細胞,以及其作用機製,同時也會提及放療對正常細胞的潛在影響。 放療的種類: 介紹不同類型的放療,如外照射放療(EBRT)和近距離放療(Brachytherapy),以及各自的適應癥和技術特點。 放療的流程: 診斷與評估: 詳細說明在放療前需要進行的各項檢查,包括影像學評估(CT、MRI、PET-CT等)、血液檢查、體格檢查等,以及這些檢查的目的。 定位與模擬: 解釋什麼是“定位”,以及如何通過模擬定位(或稱CT模擬定位)來精確確定放療區域,包括體位固定、標記等關鍵步驟。 治療計劃製定: 介紹放療計劃是如何由專業的放療團隊(包括放療科醫生、物理師、技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腫瘤大小、位置以及周圍重要器官而製定的,強調計劃的個體化和精確性。 照射過程: 詳細描述每次放療的具體過程,包括進入放療室、擺位、照射時間和患者的感受,以及如何確保照射的準確性。 療程安排: 說明放療通常需要多少個療程,每個療程的頻率和持續時間,以及可能存在的休息期。 放療可能齣現的副作用: 局部反應: 詳細列舉和描述不同部位放療可能齣現的局部副作用,如皮膚反應(紅、乾、脫屑、潰瘍)、黏膜反應(口乾、吞咽睏難、腹瀉)、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腸炎等。 全身反應: 解釋放療可能引起的全身性不適,如疲勞感、食欲不振、惡心等,並說明其發生機製。 遠期副作用: 簡要提及放療可能在治療結束後齣現的遠期副作用,如器官功能改變、繼發腫瘤風險等,並強調監測的重要性。 放療副作用的應對與管理: 提供實用的建議和護理方法,包括皮膚護理、口腔衛生、飲食調理、休息與活動等,以及何時需要尋求醫療幫助。 第三部分:化學治療(化療)深入解析 本部分將係統性地介紹化療的原理、流程、藥物、副作用及其管理。 化療的原理: 解釋化療藥物如何通過乾擾癌細胞的生長、分裂和繁殖來殺死癌細胞。同時,也會提及化療藥物對正常快速分裂細胞(如骨髓細胞、毛囊細胞、消化道黏膜細胞)的影響。 化療的種類與給藥方式: 化療藥物的分類: 介紹不同化療藥物的作用機製和分類(如烷化劑、抗代謝藥、抗腫瘤抗生素、拓撲異構酶抑製劑、植物類抗癌藥等),並說明為何會選用特定的藥物組閤。 給藥途徑: 詳細介紹靜脈滴注、口服、局部用藥等不同的給藥方式,以及其優缺點。 化療的流程: 化療前評估: 說明在開始化療前需要進行的身體檢查、血液學指標(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等評估的重要性,以及這些評估如何指導化療方案的選擇和調整。 化療方案的製定: 解釋醫生如何根據腫瘤類型、分期、患者身體狀況和既往治療史來設計個性化的化療方案,包括藥物種類、劑量、給藥周期和療程次數。 化療給藥過程: 詳細描述化療藥物的輸注過程,包括藥物的準備、輸液速度、輸液時間和可能齣現的即時反應。 化療周期: 說明化療通常是按周期進行的,以及每個周期之間會有一定的間隔,這個間隔是為瞭讓身體有時間恢復。 化療可能齣現的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 詳細列舉並深入解釋化療常見的副作用,如骨髓抑製(白細胞、紅細胞、血小闆下降)、惡心嘔吐、脫發、口腔黏膜炎、腹瀉、便秘、疲勞感、食欲減退、味覺改變、皮膚反應、神經毒性等。 特殊副作用: 提及一些特定化療藥物可能引起的特殊副作用,如心髒毒性、腎毒性、肺毒性、生殖毒性等,並強調監測的必要性。 化療副作用的應對與管理: 藥物乾預: 介紹如何通過止吐藥、升白細胞藥物、止瀉藥等來預防和緩解副作用。 生活方式調整: 提供針對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疲勞等的飲食、休息和活動建議。 自我監測與報告: 強調患者主動監測自身癥狀變化,及時嚮醫護人員報告的重要性。 感染預防: 詳細指導患者如何在高風險時期(如白細胞低時)做好個人衛生,避免感染。 第四部分:放化療期間的綜閤管理與支持 本部分將整閤放化療期間可能遇到的普遍性問題,提供全麵的支持性建議。 營養支持: 重要性: 強調營養在維持體力、促進康復中的關鍵作用。 閤理飲食原則: 提供易消化、高蛋白、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飲食建議,以及如何應對食欲不振、味覺改變等問題。 營養補充: 在必要時,介紹營養補充劑的選擇和使用。 心理支持: 認識心理壓力: 承認放化療過程可能帶來的恐懼、焦慮、抑鬱等心理負擔。 應對策略: 提供積極的心態調整方法,如與傢人朋友溝通、參加病友互助小組、尋求專業心理谘詢等。 疼痛管理: 疼痛的來源: 解釋腫瘤本身或治療過程可能引起的疼痛。 疼痛管理方法: 介紹藥物止痛(不同等級的止痛藥)、非藥物止痛(如放鬆技巧、物理治療)等。 康復指導: 早期康復: 鼓勵患者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活動,避免肌力下降。 長期康復: 介紹治療後可能的康復需求,如體能恢復、心理重建等。 醫患溝通的重要性: 強調與醫生、護士保持良好溝通,積極提問,充分錶達自身感受,是保障治療順利進行的關鍵。 患者權益與資源: 提供關於醫保、慈善機構、患者支持組織的資訊,幫助患者瞭解可用的資源。 第五部分:常見的疑問解答 本部分將針對患者及其傢屬在放化療過程中可能産生的具體疑問,進行集中解答。例如: 放化療是否一定會引起脫發? 化療期間是否可以正常飲食? 如何判斷放化療是否有效? 放化療期間是否可以進行其他治療? 如何保護傢人免受化療藥物的輻射? 本書的編寫遵循以下原則: 科學嚴謹: 內容來源於最新的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 客觀真實: 不迴避放化療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副作用,但同時提供有效的應對方案。 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過多的醫學術語,力求用簡單明瞭的語言進行解釋。 實用性強: 提供可操作的建議和指導,幫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腫瘤放、化療須知》是一本旨在賦能患者的指南,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幫助每一位勇敢麵對腫瘤的患者,在接受放化療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從容、更有信心,並最終走嚮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