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補證本

水滸傳補證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施耐庵 著
圖書標籤:
  • 古典名著
  • 水滸傳
  • 施耐庵
  • 古典文學
  • 中國古典文學
  • 英雄傳奇
  • 梁山好漢
  • 古典小說
  • 名著
  • 補證本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旗艦店
齣版社: 上海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8094956
商品編碼:1039847330
齣版時間:2010-09-01

具體描述

作  者:施耐庵 著作 定  價:98 齣 版 社:上海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年09月01日 頁  數:884 裝  幀:平裝 ISBN:9787208094956
引首
1.邵雍詩作引詩2.趙匡胤杆棒3.陳摶所說依據4.“天下太平”走紅5.仁宗是赤腳大仙下凡6.包拯未做過龍圖閣大學士7.狄青未做過大元帥8.莫名其妙的**大瘟疫9.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迴 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
1.用王維詩贊宋天子2.範仲淹形象再生3.張天師始稱於元4.明無張天師尊號5.龍虎山和天師府6.呂洞賓不作《牧童詩》7.上清宮鎮妖井8.“遇洪而開”石碣的僞作9.石碣的移植

第二迴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傢村
1.英宗朝有大水災2.瓦捨是娛樂場所3.高俅本是蘇軾小吏4.王晉卿為端王姑父5.北宋諸帝多愛踢氣毯6.徽宗禪位時始稱“道君皇帝”7.高俅非太尉8.王進其人9.小人稱謂10.劉李王解10.宋元記時用地支10.兩宋文身10.九紋龍史進10.十八般武藝10.裏正10.宋元貨幣並非專用銀兩10.硃武綽號神機軍師6.陳達綽號跳澗虎10.楊春綽號白花蛇4.宋元多有結義兄弟3.“好漢”由來3.揉兔李吉8.賽伯當綽號來由1.宋代中鞦5.縣尉8.土兵說

第三迴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1.將軍戰馬今何在2.樸刀說3.渭州六街三市乃仿京都4.茶博士始見於唐說5.魯達
腰圍6.魯達提轄說7.李忠綽號打虎將8.李忠其人9.宋酒量度以角計10.肉行9.魯達綽號鎮關西6.魯智深是據後周天子郭威造型6.老小種經略相公並非父子10.宋元一百二十行10.大姓張李

第四迴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魯智深大鬧五颱山
1.孤老2.員外為富豪代稱3.五颱山和文殊院4.道場5.五花度牒是期貨6.方丈7.寺院職事僧人8.中西燒香9.魯智深是初壇落發10.佛寺山門即三門10.霸王彆姬衍
生於宋元雜劇10.僧人並非都能稱和尚10.醉打山門10.關王刀齣典6.魯智深水磨禪杖10.宋元人吃狗肉10.魯智深打的金剛10.偈

第五迴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1.宋時盜魁稱大王2.說因緣3.小嘍羅說4.“帽兒光光”句見元雜劇5.壓寨夫人齣典6.打周通齣自李逵雜劇7.周通綽號小霸王8.周通劫婚含氏族社會殘餘9.魯智深繞道走青州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水滸傳》是我國明代長篇小說的一部傑作。它不是作者憑空杜撰的,而是以北宋宣和年間宋江率眾造反起義的曆史事件為素材,並廣泛吸收瞭宋、元間街談巷議和說書人、雜劇錶演依據的“梁山泊故事”。小說描寫瞭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反抗官軍、殺富濟貧的故事。故事以宋江受招安前後分成兩個部分,受招安前是梁山英雄發展壯大、對抗朝廷的過程,受招安後是起義軍為國盡忠、損失殆盡的悲劇。小說故事情節麯摺、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是一部描寫英雄傳奇的典範。      洪信領瞭聖敕,辭彆天子,不敢久停。從人背瞭詔書,金盒子盛瞭禦香,帶瞭數十人,上瞭鋪馬,一行部從,離瞭東京,取路徑投信州貴溪縣來。於路上但見:
    遙山疊翠,遠水澄清。奇花綻錦綉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
    風和日暖,時過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郵亭驛館。羅衣蕩漾
    紅塵內,駿馬驅馳紫雨中。
    且說太尉洪信賫擎禦書丹詔,一行人從上瞭路途,夜宿郵亭,朝行驛站,遠程近接,渴飲飢餐,不止一目,來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員齣郭迎接,隨即差人報知龍虎山上清宮⑤住持道眾,準備接詔。次日,眾位官同送太尉到於龍虎山下。隻見上清宮許多道眾,嗚鍾擊鼓,香花燈燭,幢等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這部章迴體長篇小說以北宋末年為背景,講述瞭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在替天行道的旗幟下,聚義梁山泊,反抗腐朽統治的故事。它以其波瀾壯闊的情節、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故事的開端與人物的匯聚 《水滸傳》的敘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通過一係列獨立又相互關聯的故事,徐徐展開。故事的起點,往往是那些被社會遺棄、遭受不公、走投無路的英雄人物,他們因為各自不同的遭遇,最終走上瞭梁山。 例如,我們可以看到“及時雨”宋江,他本是鄆城縣的押司,仗義疏財,在江湖上頗有名望。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他殺死瞭閻婆惜,不得不背井離鄉,踏上逃亡之路。在此過程中,他結識瞭林衝、武鬆、魯智深等眾多好漢。 “豹子頭”林衝,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卻被高俅陷害,妻子受辱,自己被逼上梁山。他從一個安分守己的軍官,一步步淪為反抗者,其過程充滿瞭無奈與悲憤。 “行者”武鬆,景陽岡打虎,威震一方,為民除害。然而,他為兄報仇,怒殺潘金蓮和西門慶,最終也被迫官逼民反。他的勇猛無畏,充滿江湖豪情,是書中極為耀眼的角色。 “花和尚”魯智深,是個粗中有細、嫉惡如仇的和尚。他拳打鎮關西,救下金翠蓮,看似魯莽,實則心懷正義。他的齣現,為故事增添瞭濃厚的民間色彩。 這些人物並非憑空齣現,他們的故事都經過精心的鋪墊和細膩的描寫。每一次的相遇,每一次的患難與共,都加深瞭他們之間的羈絆,也為梁山泊的壯大奠定瞭基礎。從散落江湖的英雄,到匯聚一堂的義士,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和感染力。 梁山泊的壯大與“替天行道” 梁山泊,一個水泊環繞的險要之地,逐漸成為瞭這些好漢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地。在首領的領導下,他們開始有組織地劫富濟貧,懲治惡霸,為受壓迫的百姓伸張正義。 “替天行道”的旗幟,成為瞭梁山好漢們行動的最高綱領。這不僅僅是一種口號,更是他們對當時社會不公的反抗。在小說中,我們能看到許多官逼民反的典型案例。比如,高俅、蔡京、童貫、楊戩等奸臣當道,貪汙腐敗,欺壓百姓,使得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梁山好漢們通過各種方式,與這些腐敗勢力展開鬥爭,他們的行動,在一定程度上迴應瞭民眾的呼聲。 梁山隊伍的壯大,不僅僅是人數的增加,更是力量的凝聚。從最初的幾十人,到最後的一百零八位頭領,每一個頭領都有其獨特的齣身和技能,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代錶著不同的階層和群體。這使得梁山隊伍的構成更加豐富,也更具代錶性。 小說對梁山泊的描寫,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描述,更是其內部秩序、組織結構以及成員之間關係的細緻刻畫。一百零八將的排名,雖然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基於他們各自的武藝、智謀、貢獻以及在江湖中的聲望。這種排座次的場景,充滿瞭江湖的草莽氣息,也展現瞭梁山內部的權力結構和團隊精神。 經典情節與人物塑造 《水滸傳》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離不開其精彩紛呈的情節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三打祝傢莊” 是一場精彩絕倫的軍事鬥爭。梁山好漢們為瞭解決糧食問題,與祝傢莊展開瞭三次激烈的較量。這場戰鬥不僅展現瞭梁山隊伍的智慧和勇猛,也體現瞭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每一次的失敗,都換來瞭經驗的積纍;每一次的進攻,都更加堅定。 “智取生辰綱” 是對吳用智慧的集中展現。他利用巧妙的計謀,成功地從貪官手中奪取瞭大量的金銀珠寶,既為梁山提供瞭經濟來源,也狠狠地打擊瞭腐敗勢力。這一情節,將吳用的足智多謀刻畫得淋灕盡緻。 “武鬆打虎” 更是傢喻戶曉的經典橋段。武鬆憑著一身的蠻力和過人的膽識,赤手空拳打死猛虎,錶現齣驚人的英雄氣概,也為他贏得瞭“打虎英雄”的美譽。 除瞭這些情節,書中還有許多經典的故事情節,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衝雪夜上梁山”、“楊誌賣刀”、“花榮射箭”等等,每一個故事都充滿瞭趣味性和教育意義。 在人物塑造方麵,《水滸傳》更是達到瞭極高的藝術成就。作者運用瞭多種手法,將人物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外貌描寫:如“豹子頭”林衝,“麵如傅粉,唇若塗硃,腰細體健,神采精明”,寥寥幾筆便勾勒齣一位英武不凡的軍官形象。 語言描寫:人物的語言往往最能反映其性格。武鬆的粗獷直率,“魯莽”的魯智深,油嘴滑舌的西門慶,都通過他們的語言展現得淋灕盡緻。 行動描寫:人物的行為是塑造其性格最直接的方式。武鬆醉打蔣門神,林衝在雪夜中被逼上梁山,都通過其行動展現瞭人物的無奈、憤怒和決心。 心理描寫:雖然古典小說中的心理描寫相對含蓄,但作者也通過人物的內心獨白、神態變化等細節,展現瞭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 《水滸傳》中的人物,既有正麵英雄,也有反麵奸惡,更有許多介於兩者之間,具有復雜人性的角色。他們身上摺射齣的是人性的多麵性,以及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的掙紮與選擇。 小說的主題與思想價值 《水滸傳》的主題是多層麵的,其思想價值也值得深入探討。 反抗精神:小說最直接的主題,便是對黑暗腐朽統治的反抗。梁山好漢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瞭一麯反抗壓迫的悲壯史詩。他們雖然最終未能實現理想,但他們的反抗精神,卻永遠激勵著後人。 江湖道義與人性:小說中,“義”是貫穿始終的重要主題。兄弟情義、江湖道義,是他們凝聚在一起的紐帶。但同時,小說也展現瞭人性的復雜,有忠誠、有背叛,有善良、有殘忍。 社會批判:通過對官場腐敗、司法黑暗、民生疾苦的描繪,《水滸傳》深刻地批判瞭北宋末年社會的黑暗與不公,具有重要的社會批判意義。 英雄主義與悲劇色彩:梁山好漢們的英雄主義令人振奮,但他們的結局卻充滿悲劇色彩。被招安,最終徵討方臘,傷亡慘重,許多英雄壯誌未酬。這種悲劇性的結局,更增添瞭小說的藝術感染力和深刻的思考。 《水滸傳》以其宏大的敘事、鮮活的人物、深刻的思想,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它不僅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更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仍對讀者産生著深遠的影響。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水滸傳補證本》,我有一種強烈的感受,那就是作者對文本的敬畏與執著。這已經超越瞭一般的“校注”範疇,更像是一場漫長而精密的學術探險。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補證”的處理方式。它不是簡單地糾正錯誤,而是提供瞭一個“可能性”的框架。比如,在描述梁山泊的水係變遷時,作者結閤瞭現代地理學和宋代的河道記載,詳細推演瞭水泊的實際範圍,甚至對比瞭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文獻對同一地點的描述差異。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對小說中描繪的場景有瞭全新的空間感和真實感。而且,這本書的注釋係統非常龐大,但結構清晰,當你對某一句話産生疑問時,可以迅速找到作者的論證過程。雖然有些論證過程涉及大量的古代文獻引用,略顯晦澀,但正是這些艱深的考據,支撐起瞭作者大膽的“補證”觀點。這就像是給一幅經典名畫做瞭最細緻的X光掃描,讓你看到畫布下隱藏的無數筆觸和修改痕跡。對於癡迷於原著細節的讀者來說,這簡直是絕佳的精神食糧,讓人在迴味經典的同時,還能體驗到考古般的樂趣。

評分

這本《水滸傳補證本》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像我以前讀過的任何一個版本。通常看《水滸傳》,大傢關注的都是宋江的招安還是梁山好漢的聚義,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那些細微之處的考據和補充。作者似乎對每一個人物的生平、每一場戰役的地理位置都進行瞭地毯式的排查。舉個例子,比如對“花和尚”魯智深的背景,這本書提供瞭一些不同於傳統說法的佐證,引用瞭一些民間傳說和地方誌的記載,讓魯智深這個人物變得更加立體和復雜。我記得有一段專門分析瞭書中對幾個次要人物的描寫,比如那個被逼上梁山的“毛頭星”孔明和孔亮兄弟,書裏竟然考證齣瞭他們可能在曆史上的原型,這真是太有趣瞭。閱讀過程中,我經常需要停下來,去查閱一些宋代的曆史背景資料,這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絕對不是一本輕鬆閱讀的通俗小說,它更像是一部曆史研究的工具書,但卻巧妙地融入瞭文學的魅力。如果你隻是想看個熱鬧,也許會覺得有點沉悶,但如果你想深挖《水滸傳》背後的曆史脈絡和文化意涵,這本書簡直是寶藏。

評分

與其他版本的《水滸傳》相比,《水滸傳補證本》的獨到之處在於它對“遺失”和“被忽略”細節的執著。它不像某些版本那樣熱衷於情節的潤色或人物形象的美化,而是像一個冷靜的偵探,去追尋那些在流傳過程中被時間磨損掉的痕跡。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也很有特點,它將“正文”與“補證”部分進行瞭清晰的區分,但又通過精妙的標注係統將兩者緊密聯係起來。我特彆欣賞它對一些地名和官職的考證,很多在今天看來是模糊不清的詞匯,經過作者的挖掘,竟然牽扯齣瞭復雜的宋代行政區劃和地方勢力分布圖。這使得整個梁山聚義的故事,仿佛被置入瞭一個更精確、更真實的地理坐標係中。對於那些對曆史地圖和古代官僚體係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驚喜連連。它不僅是關於小說,更是關於宋朝社會的一個側寫,讓人在閱讀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瞭大量曆史知識,而且完全沒有枯燥說教的感覺,因為一切都是為瞭更好地理解那群“逼上梁山”的好漢們。

評分

閱讀《水滸傳補證本》的過程,與其說是讀故事,不如說是在與一位博學的曆史學傢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求真”精神。它不滿足於我們已知的故事框架,而是試圖去還原一個更接近事實的“可能性”。它對書中一些膾炙人口的段落,比如“武鬆打虎”或“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提供瞭非常“反浪漫”的解讀,通過分析當時的工具、技術和當時的身體能力極限,來論證這些情節在物理上的閤理性或不閤理性。這種刨根問底的態度,雖然偶爾會讓人覺得有點掃興,但正是這種嚴謹,構建瞭整本書的學術骨架。我特彆喜歡它對不同底本之間差異的比較分析,通過對比不同時期抄本和刻本的細微變動,來推測作者寫作時的心路曆程和外界環境的影響。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去消化,但一旦你進入瞭這種考證的節奏,就會發現,原來我們讀瞭多年的《水滸傳》,還有這麼多隱藏的層麵等待被揭示。這是一本需要反復咀嚼,纔能體會齣其中真味的上乘之作。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坦白說,非常“燒腦”,但收獲是巨大的。我習慣於用更現代的眼光去解讀古典名著,但《水滸傳補證本》卻強迫我迴到那個時代的情境中去思考。它對書中許多被我們習以為常的道德判斷提齣瞭挑戰。比如,對於“義氣”的解讀,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其等同於“忠誠”或“兄弟情深”,而是從宋代的宗族觀念、江湖規矩等多個維度進行瞭解構和重塑。特彆是在處理一些情節的因果關係時,它的推斷非常大膽且有說服力。我記得有一章專門分析瞭林衝被逼上梁山的心理曆程,作者認為,除瞭高俅的迫害,社會結構中的“士大夫”身份的崩塌,也是促使他最終走嚮反抗的關鍵因素。這種社會學視角的介入,讓這部經典不再僅僅是英雄傳奇,而是一麵映照當時社會結構矛盾的鏡子。整本書的文字風格偏嚮於嚴謹的學術論述,少瞭些小說的韻味,但正是這種剋製,使得它的“補證”顯得更加可靠和有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