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古文觀止(上下冊)(中華經典藏書 升級版) | 作者 | 鍾基,李先銀,王身鋼注 |
| 定價 | 60.00元 | 齣版社 | 中華書局 |
| ISBN | 9787101113624 | 齣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數 | 700000 | 頁碼 | 1116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古文觀止》是清代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二人選編的一部古代散文集。 《古文觀止》編定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捲,以年代為經、作傢為緯,按照從古到今的順序排列,選錄自春鞦戰國至明末三韆多年間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瞭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脈絡與特點,體現瞭中國古代散文所取得的高成就。魯迅先生在《集外集?選本》一文中說:“以《古文觀止》和《文選》並稱,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卻一樣不可輕視。凡選本,往往能比所選各傢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冊數不多而包羅諸作,固然也是一種原因,但還在近則由選者之名位,遠則憑古人之威靈,讀者想從一個有名的選傢窺見許多有名作傢的作品。” 吳楚材和吳調侯選文的初衷是“雜選古文,原為初學設也”(吳楚材《例言》),因此選編時,他們“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選,而略者詳之,繁者簡之,散者閤之,舛錯者厘定之,差訛者校正之”(吳楚材、吳調侯《序》),吸收藉鑒瞭古人選文的經驗,避免瞭一些錯誤,所以他們自認為這本選文是“諸選之美者畢集,其缺者無不備,而訛者無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觀止矣”(吳調侯《序》)。“觀止”一詞,齣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季劄在魯國觀看周代樂舞,當看到《韶箾》時,便贊嘆道:“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觀止”就是好到極點的意思,吳楚材、吳調侯把“觀止”用來作書名。 《古文觀止》自問世以來,三百多年間以其選文名篇薈萃,篇幅適中,雅俗共賞,一直盛行不衰,是古文啓濛的必備書,也深受古文愛好者的推崇。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認為,好的經典讀本,其價值不僅僅在於收錄瞭多少篇目,更在於它如何引導讀者進入那個遙遠的文本世界。這本書的選篇廣度確實令人稱贊,幾乎囊括瞭各個曆史時期、各種文體的代錶作,從駢文的華麗到散文的雄健,再到哲理的深邃,都有所涉獵。但更讓我期待的是那些注釋和譯文的處理方式。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字詞解釋,而是能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作者的生平經曆,提供更深層次的文化解讀。如果注釋能夠兼顧學術性和可讀性,既能滿足研究者的需求,也能讓初學者不至於望而卻步,那纔算得上是一套真正的“良師益友”。期待能從中領悟到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智慧和曆史的沉澱。
評分說實話,我對“中華經典藏書”這個係列一直抱有好感,他們齣的書往往在選材上比較注重平衡性,既有傢喻戶曉的篇章,也有一些平時不那麼容易接觸到的精品。這次的《古文觀止》,我關注的焦點在於其注釋團隊的專業度。鍾基、李先銀、王身鋼這幾位名字,至少在學界是有一定分量的,他們的加入保證瞭學術上的嚴謹性。我尤其關注他們如何處理那些晦澀難懂的典故和特殊的語法結構。如果能有紮實的考據和清晰的邏輯推導,那我就願意為這份匠心買單。畢竟,古文閱讀最大的障礙往往就在於理解的偏差,一套好的注本能極大地降低我們親近經典的門檻。
評分最近一直在為孩子挑選一些能培養其文學底蘊的書籍,這套上下冊的分冊方式就顯得非常人性化。不必一次性麵對浩瀚的篇幅,可以分階段、有重點地去學習和消化。我注意到市麵上很多古文選本為瞭追求數量,內容往往顯得雜亂無章,缺乏體係感。而這套書既然定位為“觀止”,想必在篇章的組織和編排上會有一定的章法和側重。希望它能按照文體或者時代脈絡進行清晰的劃分,這樣在教學或者自學過程中,就能更好地建立起對中國古典散文發展的整體認知框架。一個好的脈絡,比零散的片段更有助於記憶和理解。
評分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如果內容質量真的如宣傳的那般優秀,那麼這個價格區間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不過,對於一本工具性的閱讀材料,我更看重的是它的耐用性和實用性。比如,裝訂是否牢固,長時間翻閱後內頁是否容易脫落?印刷的油墨是否容易蹭到手上?這些看似細節的問題,其實直接影響瞭閱讀體驗。我希望它是一本可以伴隨我多年、隨時可以翻閱查閱的“常青樹”式的工具書,而不是那種看完一季就束之高閣的“快消品”。如果實物能經得起反復摩挲和檢驗,那它就真正具備瞭收藏和學習的雙重價值。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實在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摸上去非常舒服,不是那種廉價的脆紙闆,而是帶著點韌性的米白色紙張,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太纍。特彆是內頁的排版,字號大小適中,留白恰到好處,看起來既大氣又不失古樸的韻味。裝幀設計上融入瞭古典元素,封麵那種淡雅的水墨風格,讓人一翻開就能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文化氣息。對於我這種喜歡收藏實體書的人來說,這樣的品質絕對是加分項,放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而且,聽說這個“升級版”在校注方麵做瞭很多細緻的打磨,這對於我們這些想深入理解古文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希望能真正做到精益求精,而不是徒有其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