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 DXP電路設計基礎教程(第2版)

Protel DXP電路設計基礎教程(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魯捷 等 著
圖書標籤:
  • Protel DXP
  • 電路設計
  • EDA
  • 電子工程
  • PCB設計
  • 電路原理
  • 軟件教程
  • 設計入門
  • 第二版
  • 實戰教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237396
版次:2
商品編碼:10463050
品牌:清華大學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 , , ,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10-01
頁數:36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贈送電子課件
第二屆江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奬

內容簡介

《Protel DXP電路設計基礎教程(第2版)》由多年從事Protel教學工作並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編寫,為參編教師們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工程設計經驗的結晶。《Protel DXP電路設計基礎教程(第2版)》內容的編排從好教、易學和實用的原則齣發,以圖文結閤的方式講解瞭Protel DXP的全部設計過程,收集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並在書中給齣瞭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Protel DXP電路設計基礎教程(第2版)》可作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成人高校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電類及機電類專業的教材,同時也可以作為崗前培訓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Protel DXP基礎知識 1
1.1 Protel DXP簡介 1
1.1.1 Protel的發展簡史 1
1.1.2 Protel DXP的組成 1
1.1.3 Protel DXP的特點 2
1.2 Protel DXP的安裝方法 3
1.3 Protel DXP的啓動方法 7
1.4 Protel DXP的主窗口 8
1.4.1 菜單欄 8
1.4.2 工具欄 9
1.4.3 命令欄和狀態欄 9
1.4.4 標簽欄 9
1.4.5 工作窗口 10
1.4.6 工作麵闆 11
1.5 上機指導 12
1.5.1 個性化設置 12
1.5.2 工具欄的設置 15
1.5.3 工作窗口的使用 15
1.5.4 狀態欄和標簽欄的設置 16
1.6 習題 16

第2章 Protel DXP設計快速入門 18
2.1 原理圖設計快速入門 18
2.1.1 新建PCB工程設計文件和原理圖文件 18
2.1.2 自帶庫內元件的查找 19
2.1.3 自帶庫外元件的查找 21
2.1.4 元件庫的刪除與添加 22
2.1.5 選擇元件的依據和布局原則 23
2.1.6 原理圖設計工具欄 24
2.2 電路仿真設計快速入門 24
2.2.1 仿真模塊簡介 24
2.2.2 仿真元件庫 24
2.2.3 仿真操作步驟 25
2.3 PCB設計快速入門 26
2.3.1 PCB的基礎知識入門 26
2.3.2 PCB的設計知識入門 27
2.3.3 PCB的工藝知識入門 28
2.4 上機指導 28
2.4.1 原理圖的快速設計 28
2.4.2 原理圖電路仿真 32
2.4.3 PCB的快速設計 36
2.5 習題 40

第3章 快速修訂PCB設計 43
3.1 對原理圖進行修訂 43
3.1.1 原理圖中元件的修訂 43
3.1.2 嚮PCB傳輸SCH的更新內容 44
3.2 對PCB進行修訂 45
3.2.1 在PCB中進行網絡設置 45
3.2.2 在PCB中添加裝配孔 47
3.2.3 在PCB中修訂封裝 47
3.2.4 嚮SCH傳輸PCB的更新內容 52
3.3 上機指導 52
3.4 習題 57

第4章 原理圖基礎 59
4.1 元件編輯 59
4.1.1 選取和取消操作 59
4.1.2 移動和鏇轉操作 60
4.1.3 剪切和刪除操作 61
4.1.4 復製和粘貼操作 62
4.1.5 排列和對齊操作 63
4.2 屬性編輯 64
4.2.1 元件屬性的設置 64
4.2.2 電源與接地屬性設置 66
4.2.3 端口屬性設置 67
4.2.4 網絡標號屬性設置 68
4.2.5 總綫和總綫分支綫屬性設置 69
4.3 圖片及文字編輯 69
4.3.1 插入圖片 69
4.3.2 插入字符串和文本框 70
4.3.3 圖形工具欄的使用 71
4.4 上機指導 71
4.5 習題 73

第5章 繪製原理圖 75
5.1 繪製原理圖的流程 75
5.1.1 常規設計流程 75
5.1.2 常規設計步驟 76
5.1.3 新建項目文件與原理圖文件 76
5.2 圖紙參數設置 78
5.2.1 圖紙頁麵設置 79
5.2.2 自定義圖紙 80
5.2.3 圖紙選項設置 82
5.2.4 圖紙網格設置 85
5.2.5 圖紙模闆設置實例 86
5.3 原理圖繪製實例 91
5.3.1 準備工作 91
5.3.2 選擇和放置元件 92
5.3.3 調整布局 92
5.3.4 放置導綫和端口 94
5.3.5 放置連接器和注釋 95
5.4 上機指導 97
5.5 習題 101

第6章 原理圖元件製作及修訂 103
6.1 原理圖元件基本知識 103
6.1.1 Protel原理圖元件庫基本知識 103
6.1.2 Protel原理圖元件基本知識 104
6.1.3 製作及修訂Protel原理圖元件的必要性 106
6.2 電氣符號庫的建立 106
6.2.1 直接新建電氣符號庫 107
6.2.2 生成當前原理圖文件的電氣符號庫 107
6.3 電氣符號編輯器的使用 108
6.3.1 Sch Lib Drawing(原理圖庫元件繪圖) 108
6.3.2 Sch Lib IEEE(原理圖庫元件IEEE) 109
6.3.3 庫元件列錶框及關聯按鈕 110
6.3.4 元件引腳列錶框及關聯按鈕 111
6.3.5 工具菜單 113
6.4 電氣符號的製作及修訂 114
6.4.1 電氣符號的製作 114
6.4.2 電氣符號的修訂 119
6.5 對Protel 99SE電氣符號庫的使用 121
6.5.1 用Protel 99SE將庫文件導齣 121
6.5.2 用Protel DXP實現導齣及轉換 122
6.6 上機指導 123
6.7 習題 124

第7章 原理圖設計相關技術 126
7.1 層次原理圖的設計方法 126
7.1.1 創建層次原理圖工程組 126
7.1.2 自上而下設計層次原理圖 127
7.1.3 自下而上設計層次原理圖 131
7.1.4 層次原理圖的操作 134
7.2 電氣規則檢查 134
7.2.1 設置工程選項 134
7.2.2 編譯工程及查看係統信息 135
7.3 網絡錶的生成和檢查 136
7.3.1 設置網絡錶 136
7.3.2 生成網絡錶 137
7.4 生成其他報錶 137
7.4.1 元件采購報錶 137
7.4.2 元件引用參考報錶 139
7.4.3 設計層次報錶 140
7.4.4 自動編號報錶 141
7.5 原理圖的打印 142
7.6 上機指導 142
7.6.1 編譯工程 142
7.6.2 生成網絡錶及各種報錶 144
7.7 習題 145

第8章 電路仿真設計基礎 148
8.1 仿真概念和仿真操作步驟 148
8.1.1 仿真概念 148
8.1.2 仿真操作步驟 148
8.2 常用仿真元件與激勵源 149
8.2.1 常用仿真元件 149
8.2.2 常用仿真激勵源 155
8.2.3 初始狀態的設置 158
8.3 仿真器的設置與運行 160
8.3.1 啓動仿真器 160
8.3.2 設置仿真器 161
8.3.3 運行仿真器 168
8.4 上機指導 168
8.4.1 帶直流偏置的兩級共射放大電路 168
8.4.2 RLC並聯諧振電路 173
8.4.3 數字電路仿真 175
8.5 習題 177

第9章 PCB設計基礎 179
9.1 PCB基礎知識 179
9.1.1 PCB的結構 179
9.1.2 PCB的基本元素 180
9.1.3 PCB工作層與管理 181
9.1.4 元件封裝 184
9.2 PCB編輯器 186
9.3 圖件放置與編輯 188
9.3.1 導綫的繪製與編輯 188
9.3.2 圓弧的繪製與編輯 189
9.3.3 焊盤和過孔的放置與編輯 190
9.3.4 元件的放置與編輯 191
9.3.5 字符串和尺寸標注的放置與編輯 193
9.3.6 矩形和多邊形填充區的繪製與編輯 194
9.3.7 包絡綫與補淚滴編輯 196
9.4 PCB設計流程 196
9.5 上機指導 198
9.6 習題 201

第10章 設計PCB 204
10.1 新建PCB文檔 204
10.1.1 創建新的PCB文件 204
10.1.2 將PCB文檔添加到設計項目 207
10.1.3 轉換設計 208
10.2 電路闆設計的規劃和環境設置 209
10.2.1 定義PCB工作闆層 209
10.2.2 PCB設計的環境設置 210
10.3 設計規則設置 211
10.4 元件的布局 215
10.4.1 自動布局 215
10.4.2 手動布局 216
10.4.3 元件對齊 217
10.5 PCB的布綫 217
10.5.1 手動布綫 217
10.5.2 自動布綫 219
10.6 更新與驗證設計項目 220
10.6.1 由PCB更新SCH 220
10.6.2 由SCH更新PCB 221
10.6.3 驗證PCB設計 222
10.7 PCB的設計 222
10.7.1 雙層PCB的設計 222
10.7.2 多層PCB的設計 223
10.8 用多通道電路設計PCB 225
10.8.1 設計多通道電路 225
10.8.2 由多通道電路創建網絡錶 228
10.8.3 設計PCB 228
10.9 上機指導 229
10.10 習題 230

第11章 PCB元件製作 233
11.1 對PCB元件的基本認知 233
11.1.1 對封裝形式復雜多樣性的認知 234
11.1.2 對封裝形式正確性和閤理性的認知 241
11.1.3 對封裝形式的重要性及元件製作/修訂必要性的認知 242
11.2 PCB元件庫的生成 243
11.2.1 通過菜單新建元件庫 244
11.2.2 從當前PCB文件生成對應元件庫 244
11.3 PCB元件編輯器的使用 245
11.4 上機指導 246
11.4.1 元件的製作 246
11.4.2 元件的修訂 254
11.5 上機指導 254
11.5.1 利用PCB元件製作嚮導製作元件 254
11.5.2 自由方式製作元件 257
11.6 習題 257

第12章 PCB文檔的打印及交付 259
12.1 PCB文檔的打印 259
12.1.1 雙層闆的打印 259
12.1.2 單層闆及多層闆的打印 269
12.2 PCB的交付 270
12.3 上機指導 270
12.4 習題 273

第13章 利用實物繪製原理圖 274
13.1 根據實物進行電路分析 274
13.2 根據實物規劃PCB 275
13.2.1 PCB的設置 276
13.2.2 PCB元件的封裝 276
13.2.3 在PCB中定義網絡節點 278
13.2.4 根據PCB文檔結閤實物繪製原理圖 279
13.3 上機指導 282
13.4 習題 290

第14章 綜閤實例 292
14.1 設計要求 292
14.1.1 電氣原理圖 292
14.1.2 外殼形狀尺寸 293
14.2 設計規劃 294
14.2.1 PCB設計的初步規劃 294
14.2.2 原理圖設計規劃 294
14.3 具體設計 295
14.3.1 新建項目 295
14.3.2 PANEL.PRJPCB的設計 295
14.3.3 MAINBOAED.PRJPCB的設計 305
14.3.4 POWER.PRJPCB的設計 311
14.4 上機指導 317
14.4.1 電氣原理圖 317
14.4.2 設計要求 319
14.4.3 主要元件的基本資料 319
14.4.4 幾點提示 324
14.5 習題 325
附錄A 係統文件菜單 327
附錄B 原理圖菜單 330
附錄C PCB菜單 339
附錄D Protel DXP部分快捷
命令及解釋 352
習題參考答案 355

精彩書摘

1.1 Protel DXP簡介
Protel DXP是一款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電子係統設計自動化)設計軟件,主要用於電路設計、電路仿真和印製電路闆(PCB)的設計,同時還提供瞭超高速集成電器硬件描述語言(VHDL)的設計工具進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設計。
1.1.1 Protel的發展簡史
Protel公司於1985年在澳大利亞的悉尼成立,同年推齣第一代DOS版設計軟件——1988年Protel 軟件的雛形TANGO軟件包問世,它支持原理圖及PCB的設計和打印輸齣。同年,Protel公司在美國的矽榖設立研發中心,開發的升級版Protel for DOS引入中國內地後,因其方便、易學、實用的特點得到瞭廣泛的應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個人計算機硬件性能的提高和Windows操作係統的推齣,Protel公司於1991年發布瞭世界上第一個基於Windows環境的EDA工具,奠定瞭其在桌麵EDA係統的領先地位。
1998年,Protel公司推齣Protel 98,將原理圖設計、PCB設計、無網格布綫器、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和混閤電路模擬仿真集成於一體化設計環境中。隨後又推齣瞭Protel 99及Protel 99SE?等産品。2002?年,該公司更名為?Altium?公司,又推齣?Protel DXP(Design Explorer)。Protel DXP與以前的Protel 99SE相比,在操作界麵和操作步驟上有瞭很大的改進,用戶界麵更加友好、直觀,使用戶操作更加便利。
1.1.2 Protel DXP的組成
Protel DXP主要由原理圖(Schematics)設計模塊、電路仿真(Simulate)模塊、PCB設計模塊和CPLD/FPGA設計模塊組成。
原理圖設計模塊主要用於電路原理圖的設計,生成.schdoc文件,為PCB的設計做前期準備工作,也可以用來單獨設計電路原理圖或生産綫使用的電路裝配圖。

前言/序言

  本教材是《Protel DXP電路設計基礎教程》的第2版。第1版自2005年齣版以來,以學生易學、教師好教、通俗易懂、入門容易、實用性強等諸多特點,廣受初學者歡迎。2006年獲得“江西省第二屆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一等奬;2008年初通過教育部專傢組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教材;同年鞦季,在已經齣版的“十一五”國傢級教材中再次通過教育部評審,被評為2008年度國傢級精品教材。
  盡管初學者的專業水平不足以順利使用英文版Protel DXP,但從實際設計工作中來看,使用英文版軟件的機會遠多於使用中文版,而且絕大多數反饋者認為,還是使用英文版軟件為好,因為這對今後的工作幫助更大。因此,本次教材改版依然采用英文版軟件。如果在學習過程中的確因專業英語水平的原因有睏難,我們還有一本使用中文版軟件的教材《Protel 2004電路設計》(ISBN:978-7-302-13375-9)供學習選用。
  職業教育說到底是就業教育,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學生以掌握專業技能為主要學習目標。本教材按照這一思路進行編寫,內容包含瞭作者多年的設計經驗和教學經驗。在第1版教材正式齣版使用的幾年中,不少讀者和我們聯係,徵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對教材也提齣瞭不少改進建議,同時我們徵求瞭不少使用Protel軟件的現場技術人員、有經驗的教師以及在崗位實習的學生的意見,根據他們在工作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及在軟件使用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內容補充和更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精通PCB設計:從原理到實踐》 作者:[作者姓名] 齣版社:[齣版社名稱] 齣版日期:[齣版日期] 內容簡介: 在當今電子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印刷電路闆(PCB)作為連接電子元器件的“骨架”,其設計質量直接關係到産品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從消費電子到工業控製,從通信設備到醫療儀器,PCB無處不在。然而,PCB設計並非易事,它需要紮實的電子學理論基礎、熟練的EDA軟件操作技能,以及嚴謹的工程實踐經驗。 本書旨在為廣大電子工程師、學生以及PCB設計愛好者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實用的PCB設計指南。我們不再將目光局限於某一特定EDA軟件的菜單操作,而是將重點放在PCB設計的核心理念、設計流程、關鍵技術以及優化策略上。通過學習本書,您將能夠構建起堅實的PCB設計知識體係,掌握從原理圖設計到PCB布局布綫,再到後期製造與組裝的整個生命周期管理,從而高效、高質量地完成各類PCB項目。 本書亮點: 係統性的設計流程解析: 我們將PCB設計過程分解為若乾關鍵階段,並對每個階段進行細緻入微的講解。從需求分析、原理圖設計、元器件選型,到PCB布局、布綫規則設置、信號完整性分析、電源完整性分析,再到 Gerber文件生成、可製造性設計(DFM)考量以及生産製造流程的對接,本書提供瞭一條清晰、可執行的設計路徑。 深入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結閤: 本書不僅教授您如何操作軟件,更注重解釋“為何”如此設計。我們深入探討瞭高速信號傳輸、阻抗匹配、差分信號處理、電源分配網絡(PDN)設計、電磁兼容(EMC)與電磁乾擾(EMI)抑製等關鍵理論,並結閤大量實際案例,展示瞭如何在設計中應用這些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 超越軟件操作的通用性: 盡管EDA軟件是PCB設計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我們深知軟件界麵和功能會不斷更新。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傳授普適性的設計原則和方法論,使您即使麵對不同的軟件平颱,也能迅速掌握其設計邏輯,並能夠靈活運用。 麵嚮未來的設計理念: 隨著電子産品集成度的不斷提高和性能要求的日益嚴苛,PCB設計的復雜度也隨之增加。本書特彆關注瞭當前和未來PCB設計領域的重要議題,如高密度互連(HDI)技術、三維(3D)PCB設計、柔性PCB設計、以及物聯網(IoT)設備中的PCB設計挑戰等,幫助您預見行業趨勢,提升自身競爭力。 強調實踐與優化: 理論學習終究要落腳於實踐。本書提供瞭豐富的實戰技巧和優化建議,包括如何提高布綫效率、減少信號串擾、優化散熱、降低功耗,以及如何與PCB製造商進行有效溝通,確保設計順利生産。 本書內容詳述: 第一部分:PCB設計基礎與流程 電子設計概述: 介紹PCB在現代電子産品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PCB設計的整體流程。 原理圖設計: 深入講解符號庫管理、電路邏輯繪製、總綫設計、層次化設計等關鍵技術。重點在於如何繪製清晰、準確、易於理解的原理圖,為後續PCB設計奠定堅實基礎。 元器件選型與封裝: 講解元器件選型應考慮的因素,包括電氣特性、物理尺寸、散熱要求、成本以及可獲得性。詳細介紹PCB封裝的類型、尺寸定義以及如何創建或導入自定義封裝。 PCB設計流程解析: 詳細梳理從原理圖到PCB的轉換過程,包括導入網錶、單位設置、闆框繪製、層管理等。 第二部分:PCB布局與布綫精要 PCB布局藝術: 講解影響布局的關鍵因素,如元器件的電氣連接、信號流嚮、散熱需求、機械結構限製、EMC/EMI考量等。介紹不同的布局策略,如按功能分區、關鍵元器件優先布局、信號路徑最短化等。 關鍵元器件的布局: 重點講解電源、時鍾、高頻、模擬、數字等不同類型元器件的布局原則。 布綫策略與技巧: 深入探討單層、多層PCB的布綫方法。講解差分對布綫、蛇形綫處理、等長綫處理、信號迴流路徑管理等。 電源與地網絡的優化: 詳細闡述電源分配網絡(PDN)的設計原則,包括去耦電容的選擇與放置、電源層和地層的劃分與連接,以及如何減小電源噪聲。 高速信號布綫: 重點講解阻抗匹配、信號完整性(SI)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布綫中實現阻抗控製、串擾抑製、時序要求滿足等。 模擬與數字信號的隔離: 講解在同一PCB上處理模擬和數字信號時,如何通過布局和布綫實現有效隔離,防止相互乾擾。 第三部分:高級PCB設計技術與考量 差分信號設計: 深入講解差分信號的原理、布綫規則(如緊耦閤、等長、綫寬等),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實踐。 射頻(RF)PCB設計: 介紹RF電路PCB設計的特殊性,如微帶綫、帶狀綫、傳輸綫設計、RF連接器布局等。 EMC/EMI設計與抑製: 講解EMI的産生機理,以及PCB設計中常見的EMI源。提供一係列PCB設計策略來抑製EMI,包括接地設計、濾波、屏蔽、布局布綫優化等。 散熱設計: 講解PCB闆上發熱元器件的散熱問題,介紹散熱孔、散熱焊盤、銅箔散熱、散熱器安裝等設計方法。 可製造性設計(DFM): 強調DFM在PCB設計中的重要性。講解焊盤設計、過孔設計、間距、綫寬/綫距的最小尺寸等,以確保PCB能夠順利、高質量地製造。 可測試性設計(DFT): 講解如何考慮PCB的可測試性,包括測試點設計、可測試性覆蓋率等。 第四部分:PCB生産製造與質量控製 Gerber文件生成與檢查: 詳細講解Gerber文件格式,以及如何生成準確的Gerber文件。介紹Gerber文件檢查工具的使用,確保文件完整性。 PCB製造流程概述: 簡要介紹PCB的生産製造過程,包括覆銅闆、鑽孔、電鍍、蝕刻、阻焊、絲印、金手指等,幫助讀者理解設計與製造的關聯。 PCB組裝(PCBA)考量: 講解PCB組裝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設計細節,如焊盤設計、元器件間距、迴流焊工藝等。 質量控製與失效分析: 介紹PCB設計中常見的質量問題,以及如何通過設計來避免這些問題。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與進階應用 [根據實際情況加入具體案例,例如:] 案例一: 設計一個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闆,重點講解高速信號布綫和電源分配。 案例二: 設計一個嵌入式係統闆,重點講解元器件布局、接口設計和EMC/EMI考量。 案例三: 設計一個小型化消費電子産品PCB,重點講解空間優化和HDI技術應用。 未來趨勢展望: 討論柔性PCB、剛撓結閤PCB、三維堆疊PCB等新興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前景。 本書特色: 語言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力求用清晰、準確的語言解釋復雜的概念。 圖文並茂: 大量采用插圖、錶格和流程圖,直觀地展示設計原理和操作步驟,便於讀者理解和記憶。 注重細節: 對每一個設計環節都進行深入分析,提供實用的技巧和經驗,幫助讀者避免常見的錯誤。 強調思維方式: 引導讀者建立正確的PCB設計思維模式,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論您是初涉PCB設計領域的新手,還是希望提升專業技能的資深工程師,本書都將是您寶貴的參考資料。通過學習本書,您將能夠自信地應對各種復雜的PCB設計挑戰,設計齣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電子産品。讓我們一起踏上精通PCB設計的學習之旅,創造屬於您的電子奇跡!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近期遇到的最“令人驚喜”的一本技術類書籍瞭!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沉甸甸的質感和厚實的篇幅所吸引,心想這下可有的學瞭。翻開第一頁,迎接我的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各種我從未見過的專業術語,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和敬畏感油然而生。我立刻沉浸其中,試圖理解那些關於“差分信號”、“阻抗匹配”以及“PCB布局”的宏大概念。作者仿佛是站在一個全新的大陸,嚮我展示著前人未曾踏足的電子設計奇景。我一邊閱讀,一邊在腦海中勾勒齣那些復雜的電路闆圖,想象著信號在銅箔上奔騰的景象。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瞭“基礎”二字的重量,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當我看到那些公式和定理時,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剛剛起步的探險傢,麵對著未知的星辰大海。我甚至開始嘗試在腦海中模擬一些簡單的電路,雖然我知道離實際操作還很遙遠,但這種知識帶來的力量感,已經讓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探索下去。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地圖,雖然我現在隻能看懂其中模糊的輪廓,但我已經能感受到隱藏在深處的巨大價值。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體驗,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次“沉浸式”的體驗。每次翻開它,我都會有一種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感覺,仿佛自己置身於一個充滿精密儀器和復雜綫路的實驗室。書中詳細的圖示和步驟,讓我仿佛親手操作一般,一步一步地跟著指導進行。我尤其喜歡那些關於“電源完整性”和“信號完整性”的講解,它們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更是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在設計中需要如此細緻的考量。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嚴謹的技術分析,又不乏一些生動的比喻,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至於感到枯燥。我常常會花很長時間去揣摩那些關於“接地策略”的論述,試圖理解不同的接地方式對電路性能的影響。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耐心地引導著我認識這個復雜的領域,讓我能夠從宏觀到微觀,一點一點地構建起對電路設計的理解。我常常會在閱讀時停下來,思考書中的案例,嘗試將書中的知識與我已有的經驗相結閤,這種融會貫通的感覺,是我在其他書中很少能體會到的。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電子設計。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本“思想的啓迪者”。我常常會在閱讀時,被作者的一些獨特的觀點所吸引,這些觀點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電子設計的理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設計流程優化”和“成本控製”的探討,它們讓我認識到,一個優秀的設計,不僅僅是功能的實現,更要考慮效率和經濟效益。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具有感染力,他能夠將抽象的理論與實際的案例相結閤,讓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奧秘。我發現自己開始能夠獨立地分析一些簡單的電路問題,並嘗試提齣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本書就像一位哲學傢,引導我思考電子設計的本質,讓我能夠從更深層次去理解這個領域。我常常會在閱讀後,對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反思和調整,這種自我提升的感覺,是我在其他書中很少能獲得的。

評分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麵,而是更加注重實踐的指導。我一直認為,學習電路設計,最終還是要迴歸到實際的操作。書中提供的案例分析和實踐建議,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貼近實際工作需求。我特彆欣賞關於“元器件選型”和“封裝庫的創建”的章節,它們直接解決瞭我在實際設計中常常遇到的問題。作者的講解方式非常直觀,他會通過具體的例子來解釋抽象的概念,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我發現自己能夠更加清晰地掌握那些關於“布綫規則”和“過孔設計”的要點,這對我今後的PCB設計非常有幫助。這本書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將復雜的工藝流程分解成易於理解的步驟,讓我能夠一步一步地學習和掌握。我常常會在閱讀時,想象著自己在電腦前操作,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設計,這種成就感是無法言喻的。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構建得非常紮實,它就像一個龐大的知識網絡,將各種看似獨立的電子設計概念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電子設計流程的書籍,而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從原理圖的繪製到PCB的布局,再到後期的生産製造,書中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我尤其對其中關於“EMI/EMC設計”的部分印象深刻,它讓我認識到,一個成功的電路設計,不僅僅是要讓電路工作起來,更要考慮它在實際環境中如何錶現。作者在講解時,總是能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概念講起,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議題。我發現自己能夠清晰地理解那些關於“濾波電路”和“屏蔽技術”的原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學者,將他畢生的經驗和智慧都傾注其中,讓我受益匪淺。我常常會在完成一個章節的學習後,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仿佛自己又離電子設計的世界更近瞭一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