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在第一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天堂序曲”,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
《浮士德》不是读一两篇就能透彻理解的。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外,更有形式上的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因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体裁几乎采用了每一种已知的西方格律。
##越到后面看起来越吃力。绿原的翻译很具有诗意,和阅读的美感。
评分##这本书我看到了歌德的智慧与才华,因为我一路惊喜地吐槽不停,非常开心呢,这么喜闻乐见的名著我第一次读
评分##你认识的妖魔都是浪漫,真正的妖魔必须古典
评分##我果然是受不了诗剧这种格式的,匆匆翻阅了几页,于我而言仿佛是在看痴人呓语,还好歌德是19世纪的德国作家,他倘若生在21世纪的天朝,成了一个义务制教育的学生,他若是再写下这样的文字,估计会被评为【内容空洞,纯粹堆砌华丽的辞藻】,哦不,他在看到作文要求【题材不限,诗歌除外】时就会被难倒了。
评分##梅菲斯特认为发生的一切终归要毁灭,所以什么也不发生最好。过去了和纯粹的无没有区别,永恒的创造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无论创造了什么都将化为乌有,所以他爱空无,这似乎表明人生不过是兜圈子。可浮士德最后之所以被拯救就在于行动,“凡人不断努力,我们才能济度”,活着就是每天重新争取生存和自由。
评分##虽然《浮士德》是欧洲的经典剧作,但不能不承认头一回看这么长的剧本还是挺痛苦的......歌德的风格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内在的张狂,不必说把灵魂交给魔鬼这样的情节,就是之后各种人物的台词、频繁出现的燃烧的烈火,都叫人无法平静,仿佛随从着浮士德和魔鬼梅菲斯特在某种神妙的气氛中遨游。高境界的反思我目前还不能参悟,也许我这个年纪还不到读懂《浮士德》的时候吧。不过最后貌似看懂了:浮士德明白他所“追求”的那些利益、金钱、爱情等等远非终极,只有人的无限自由(大概也包括对于彼岸世界永不满足的向往)才是真正的“人”的生命真谛。因而,试图让他耽溺于享乐和庸俗的魔鬼终于失败了。歌德的灵魂同浮士德一齐超升。
评分##总算赶在去德国前看完了,我觉得这本书前面对应的动词必须是“研究”,不能是“读”orz
评分##在幻灭的时代读浮士德已很难感受到18世纪的精神力量。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事业悲剧。梅菲斯特:关于太阳和大千世界我不知说些什么,我只知道,人类是怎样在把自己折磨。天主:人只要努力,犯错误总归难免。浮士德:停留一下吧,你多么美呀!欲望悖论。
评分##虽然《浮士德》是欧洲的经典剧作,但不能不承认头一回看这么长的剧本还是挺痛苦的......歌德的风格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内在的张狂,不必说把灵魂交给魔鬼这样的情节,就是之后各种人物的台词、频繁出现的燃烧的烈火,都叫人无法平静,仿佛随从着浮士德和魔鬼梅菲斯特在某种神妙的气氛中遨游。高境界的反思我目前还不能参悟,也许我这个年纪还不到读懂《浮士德》的时候吧。不过最后貌似看懂了:浮士德明白他所“追求”的那些利益、金钱、爱情等等远非终极,只有人的无限自由(大概也包括对于彼岸世界永不满足的向往)才是真正的“人”的生命真谛。因而,试图让他耽溺于享乐和庸俗的魔鬼终于失败了。歌德的灵魂同浮士德一齐超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