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创造与恩典
:20.00元
作者:陈驯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802545625
字数:160000
页码:1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历史上后一位教父,也是中世纪个基督教神学家。他一生经历丰富,著作甚丰,《创世记字义解释》是他历经15年才完成的心血力作,是他的晚年成熟之作,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神学注释学的佳作。《创造与恩典(奥古斯丁创世记字义解释中的神学人类学)》从基督教教义学的角度,对奥古斯丁关于“创造”与“恩典”的具体定义和慨念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本书由陈驯著。
目录
前言导读章 字义解释的原则 节 《创字解》的创作历程 第二节 字义解释的含义第二章 创造者与创造 节 创造者上帝 第二节 “三一”的创造者 第三节 创造的秩序第三章 神圣的护佑 节 “我父做事直到如今” 第二节 神圣的护佑统治万有 第三节 恶的问题 第四节 “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第四章 恩典的赐予者 节 恩典:一个广义的概念 第二节 上帝通过恩典对人工作 第三节 原罪的问题 第四节 上帝的恩典和人的自由结论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陈驯,生于1970年。赫尔辛基大学神学硕士、哲学博士。从事基督教神学研究和神学教育教学工作多年。著有英文著作:TheologicalExegesis in the Canonical Context(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2010)及中文论文十余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真是令人惊叹,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看似无关的线索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完全理解其中一些复杂的转折,但每一次“啊哈”的瞬间都伴随着巨大的阅读快感。它不像那种一目了然的小说,需要你投入心神,去品味那些隐藏在对话背后的深层含义。尤其是关于角色动机的刻画,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发现自己不止一次停下来,反复琢磨某个角色的选择,那种挣扎与矛盾被描绘得入木三分,让人感同身受,仿佛我们就在那个情境之中。而且,作者对场景的渲染力极强,闭上眼睛我都能清晰地“看”到那些异域风光和幽暗的室内场景,文字的画面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这本书不仅仅是讲了一个故事,它更像是一次对人性的深度探索,让人在合上书页后,仍旧久久不能平静,思考良久。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望并不高,以为它可能又是一部情节老套的文学作品,但接下来的阅读过程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节奏把控堪称完美,时而如疾风骤雨,高潮迭起,让人屏住呼吸;时而又像夏日午后慵懒的微风,让人物和情绪有充分的时间酝酿发酵。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叙事视角上的灵活切换,每一次视角的转换都带来了新的信息维度,使得原本清晰的事件脉络又增添了一层迷雾般的复杂性,但这种复杂却不令人感到混乱,反而愈发引人入胜。它成功地在商业小说的吸引力和严肃文学的深度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适合所有追求更高阅读体验的读者群体。这本书绝对值得被反复翻阅,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评分这本书的格局之大,实在超出了我的预料。它似乎不仅仅局限于讲述人类的故事,更像是在探讨一种更宏大的宇宙规律或历史进程。我感受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生命无常的敬畏感。那些关于选择与命运的探讨,是如此的深刻而富有哲理,以至于我开始反思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既定观念。作者构建的世界观是如此的自洽和严密,以至于当你完全进入其中后,会忘记现实的存在,完全被故事中的逻辑所牵引。坦白说,这本书的文字密度很高,初看时会觉得有些晦涩,但一旦适应了作者特有的语流和节奏,你就会发现自己正在被一种强大的、几乎是史诗般的力量所裹挟向前,直至最后一页,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怅惘和对作者才华的由衷赞叹。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分层的。初读时,你会感觉情节推进得有些缓慢,像是走在一条铺满鹅卵石的路上,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但这恰恰是作者高明之处,他没有急于抛出所有的信息,而是让你沉浸在氛围里。等到故事进行到中段,那些看似散乱的片段开始快速聚合,形成一个宏大而令人震撼的整体结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哲学思辨时的那种克制。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将问题抛给读者,引导我们自己去寻找那些关于存在、时间与意义的答案。这种互动性,让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参与和构建。这本书对语言的运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些句子读起来,就像是精心打磨过的诗歌,充满了韵律感和力量。
评分这部作品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它对于环境与内在世界的描摹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那些细节,比如光线穿过古老彩色玻璃窗时的斑驳效果,或者角色在面对巨大压力时手指轻微的颤抖,都被捕捉得极其精准。这种对微小之处的关注,恰恰构筑了整个故事的坚实基础。我特别喜欢作者对“沉默”的处理,很多时候,未说出口的话语比所有的对白都更有分量,这本书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阅读过程中,我仿佛成了一个潜行的观察者,窥视着角色最私密的情感角落。它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和智力上的挑战,需要读者调动所有的感官和思考能力去跟上作者的步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