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逻辑

佛教逻辑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舍尔巴茨基(Stcherbatsky.F.T) 著,舒晓炜,宋立道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19088
版次:1
商品编码:10554421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9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7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佛教逻辑》是由三部著作所组成的丛书的最后一部。这套丛书的目的在于说明亚洲史上堪称强有力的思想运动。这种思想运动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时的印度斯坦流域,逐渐地扩张到几乎整个亚洲大陆,以至日本和印度群岛。因此,这几部著作讨论的是中亚和东亚的主要思想的历史。《佛教逻辑》是关于佛教逻辑的一部著作。作者通过对梵、藏原典的研究,并借助西方政治理论,对代表印度逻辑高成就的晚期十乘佛教的逻辑理论作了系统的阐释和评价。

目录

书名缩写
前言
绪论
1.何谓佛教逻辑
2.逻辑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3.佛教哲学的第一阶段
4.佛教哲学的第二阶段
5.佛教哲学的第三阶段
6.佛教逻辑在印度哲学中的地位
1)唯物主义者2)耆那教3)数论4)瑜伽派5)吠檀多派6)弥曼差派7)正理一胜论派
7.陈那之前的佛教逻辑
8.陈那的生平
9.法称的生平
10.法称的著作
11.《量评释论》各品的顺序
12.释文派的诸注家
13.迦湿弥罗派或阐义派
14.第三派或明教派的注家
15.后佛教逻辑和印度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
16.中国和日本的佛教逻辑
17.西藏和蒙古的佛教逻辑
第一部分实在与知识
1.佛教逻辑的范围和目的
2.何谓知识来源
3.认识和识别
4.真理的检验
5.实在论与佛教的经验观
6.两种真实
7.知识来源的两重性
8.认识活动的界限——教条主义和批判主义
第二部分 可感知的世界
第一章 刹那存在论
1.问题的提出
2.实在是能动的
3.从时空同一性而来的论证
4.持续性与广延性是非实在的
5.直接感知(现量)的论证
6.识别并不能证明持续性
7.从分析存在概念而来的论证
8.从分析非存在概念而来的论证
9.寂护的公式
10.变化与消灭
11.运动是非连续的
12.消亡是先天规定的
13.从矛盾律演绎出来的刹那性
14.点刹那是一种实在吗——微分法
15.瞬时性理论的历史
16.欧洲的类似理论
第二章 因果关系
1.功能相依的因果关系
2.因果律的公式
3.因果性与实在性是同一的
4.两种因果性
5.因之多重性
6.因的无穷性
7.因果性和自由意志
8.缘起的四种意义
9.欧洲的类似理论
第三章 感觉认识(现量)
1.现量的定义
2.法称的实验
3.现量与虚妄(错乱)
4.现量(直觉)的种类a)意现量b)瑜伽现量c)自证现量
5.印度哲学中现量观的历史
6.欧洲的类似理论
第四章 终极实在
1.何谓终极实在?
2.个别者是终极的实在
3.实在不可言说
4.实在产生生动的表象
5.终极实在是能动的
6.单子与原子
7.实在即肯定
8.反对的意见
9.实在观的演化
10.欧洲的类似理论
第三部分 构造的世界
第一章 判断
1.纯感知向概念活动的过渡
2.知性的第一步
3.何谓判断
4.判断与概念的综合
5.判断及命名
6.范畴
7.被视为分析的判断
8.在客观上有效的判断
……
第二章 比量
1.判断与推理
2.三项
3.关于比量的种种定义
4.比量与比量果(推理与结果)
5.比量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知识
6.理由的三个方面(因三相)
7.法称论关系
8.两种依赖关系
9.分析的与综合的判断
10.最终的范畴表
11.范畴表中的各项是互相排斥的吗
12.佛教的关系表是穷尽的吗
13.共相一般与必然性判断
14.纯知性的使用界限
15.比量观的历史轮廓
16.欧洲的类似理论
第三章 为他比量(三段论式)
1.定义
2.为他比量的各支
3.比量形式与归纳
4.三支比量式的格
5.三支比量式的价值
6.对被视为为他比量的三支论式的历史简述
7.欧洲的与佛教的推论式
第四章 逻辑谬误
1.分类
2.与实在相违的谬误(不成因过)
3.矛盾理由的谬误(相违因过)
4.不确定理由的谬误(不定因过)
5.二律背反的谬误(相违决定因过)
6.法称的补充
7.历史
8.欧洲逻辑中的类似理论
第四部分 否定
第一章 否定性的判断
1.否定的本质
2.否定是一种比量
3.否定性三支论式的格和简单否定格
4.其他的十种格式
5.否定的意义
6.仅存于经验范围中的矛盾性与因果性
7.关于超感觉对象的否定
8.这种理论在印度的发展
9.欧洲的类似理论
第二章 矛盾律
1.矛盾的起源
2.逻辑矛盾
3.能动的对立
4.别性律
5.对矛盾律和别性律的不同表述
6.印度其他派别的矛盾观
7.欧洲的类似理论
第三章 共相(一般)
1.事物的静止的一般性被行动的相似性所代替
2.关于共相问题的历史
3.欧洲的类似理论
第四章 辩证法
1.陈那的名言论
2.胜主慧论名言的否定意义
3.寂护和莲花戒论语词的否定意义
4.佛教辩证法发展的历史简述
5.欧洲的类似理论
第五部分 外部世界的真实性
1.何谓真实
2.何谓外在
3.三个世界
4.批判的实在论
5.终极的一元论
6.观念论
7.陈那论外部世界的非真实性
8.法称破斥唯我论的短论
9.外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的历史
10.欧洲的类似理论
11.印度-欧洲关于外部世界实在性的讨论会
结论
专用名索引
逻辑主题索引
附录

精彩书摘

  先验对象可以例举的,首先有道德责任、最终解脱、业和涅架之法则等。这些对象不能由经验而认知,但它们是不矛盾的,所以佛陀关于它们所作的启示是可以接受的。
  伦理道德与解脱的确不能建立在经验知识之上,作为主动力制约整个世界过程的业的法则反作为此过程最终目标的涅架法则,都是关于存在整体的断定,但它们不是辩证的、不是矛盾的,并非“其所处地、所处时、所有性质”不可查明的。虽然它们是非经验的、先验的实在,然而是批判的认识理论所接受的。
  此外,虽然我们的知识局限于可能的经验范围内,但我们必须将经验知识本身同这种知识所以可能的先验条件区分开来。感性与知性鲜明地区分为两种单一的知识来源,这就直接导致我们设想有纯感性、纯对象和纯理性(知性)这些却是经验无法给予的事物,但它们又是无矛盾的,甚而作为我们知识全体的先验条件又是不可少的。若没有它,我们的知识也就崩溃了。因而我们必须区分先验的与形而上的对象。前者是“其所处地、所处时、所领有之可感属性不可确定的”对象,后者则相反,就其存在于我们的知识中的每一部分言,它是可以确定的,它是一般经验知识的所以可能的必要前提,但它自身却不可能以感觉表象再加描述。
……
佛教逻辑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佛教逻辑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佛教逻辑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佛教逻辑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学佛的途径有万千种,其中一种补充的方法就是看书——佛教不认为文字能说明一切,但是并不排斥文字。

评分

 学佛的途径有万千种,其中一种补充的方法就是看书——佛教不认为文字能说明一切,但是并不排斥文字。

评分

大海 21:11:10

评分

好好好好好

评分

突然对宗教感兴趣了,买来了解下

评分

很不错的书,值得读一读

评分

不错!!!、、、、、、

评分

虽然等了段时间但还是买到了,满意

评分

  除非我们对现象有某种概念,否则那种现象对我们而言根本不存在。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佛教逻辑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