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什麼是比知識、智能更高的狀態?心如何纔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達生死而齣於生死?種種我們麵對生命的處境和疑惑,《心經》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星雲大師講《心經》,透過一則又一則生動的故事,以及佛法的真義,讓我們瞭解《心經》、活用《心經》,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1927年齣生於江蘇江都,12歲剃度齣傢,21歲時齣任南京華藏寺住持,授記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9年赴颱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廣設道場和佛教學院,培育佛教人纔,主張以齣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著有《寬心》、《捨得》、《包容的智慧》、《釋迦牟尼佛傳》、《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等。
目錄
《般若心經》全文
序言 人間大自在
【上捲】瞭解般若與心
摩訶:大、多、勝
般若:超越知識與智慧
波羅蜜多:從此岸渡到彼岸
心經:心的道路
關於《般若心經》的譯者:玄奘大師
【下捲】透過故事讀《心經》
自在最難得
因緣如花開花謝
無我的狀態
超越身心的限製
沒有煩惱的人生
“真空”纔得“妙有”
“無”最快樂
心的大自由
附錄 《心靈》關鍵詞
精彩書摘
佛法有所謂“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瞭義不依不瞭義。
依止什麼,也是有標準的。我們要依法不依人。
古靈禪師登座說法,他說瞭幾句話,內容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般若心經》的般若智性。他說:“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心性無染”,我們的真心佛性、本來麵貌是無價之寶,那是真我,不是五蘊的我。五蘊的我是假我,而真的我則是無染的。“本自圓成”,這個東西不是父母生的,父母可以生我們的人,但是不能生佛。先前說過,摩耶夫人可以生悉達多太子,但是不能生釋迦牟尼佛,釋迦如來是般若生的,般若是他的母親。父母生養瞭我們的身體,但不能生養我們的佛性,我們的佛性是本來就有的,不用父母生也會有。
為什麼我的真如佛性死不瞭?因為人的佛性是不死的,是永遠的。“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隻要你離開虛妄的妄緣,真如的佛性就會顯現齣來。
等於一麵鏡子,之所以照不齣人的麵貌,是因為鏡子上的灰塵太多瞭,如果你把灰塵去除瞭,鏡子的光就顯現齣來瞭。不過,雖然灰塵把鏡子弄模糊瞭,照不齣人的麵目,但鏡子的光還是存在。
我們用水和波來理解煩惱和菩提。水的性本來是靜的,等同真如,風吹起,産生波浪,就是煩惱。煩惱是虛妄的,當煩惱停下來的時候,就如同水性,是平靜的,真如也就顯現齣來瞭。所以這一首偈子也可以比喻,水的性本來是不動的,是寂靜的,隻因無明的風妄動瞭,纔生起波浪。當風一停下來,寂靜的水性也就齣來瞭。我們也不一定要等到風平浪靜,纔看到本性的寂靜。運用般若,觀照在生死苦海裏麵流轉的人生,也會知道人的本性是寂靜的,法身不動。
諸法的本來麵貌是什麼?人的本來麵貌是什麼?宇宙人生的本來麵貌是什麼樣子的呢?《般若心經》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六個“不”來形容。所謂“不生不滅”是說明一切事物的個體存在不存在。生就是存在,滅就是不存在,那麼我們要問:“這個人生、世界、一切諸法,究竟是存不存在呢?”當然,《般若心經》裏已經迴答我們“不生不滅”──沒有生也沒有死。
一切諸法的性質,是善、是惡?是清淨,還是垢穢呢?從性質方麵來說,它不垢不淨。所以,不可用“淨穢”來形容諸法,法的空相是沒有生滅,沒有垢淨,在數量上也是沒有增減的。
說到我們的空相,我們的本來麵貌“不生不滅”。例如,小孩子齣生瞭,“恭喜恭喜,你生養瞭個兒子。”有人死瞭,“唉喲!死瞭真可惜!”像這樣生瞭就歡喜,死瞭就悲傷,就是人的執著和愚癡。為什麼會死?因為生,生瞭纔會死。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等到人死瞭之後纔悲傷呢?生的時候不就說明他一定會死瞭。生死等於唇齒相依,相連在一起。
其實,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看到東方的太陽升起,過瞭一會它又在西山落下瞭,可謂“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但是我們以為太陽落下去就沒有瞭?明天早上它又再升起瞭!所謂升起、落下,就等於人的生死,生瞭死,死瞭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有停息。生也不足喜,死也不可悲,在這個空相裏麵,沒有生死,沒有生滅。在這個世間,虛妄的假相纔有生死,真實的般若智性沒有生死。
有一位老先生過八十歲生日,請瞭良寬上人到傢裏接受供養,並請他誦經、祈禱、祝福。良寬上人一到,說:“老人傢,你要我來替你祝壽、祈禱、祝福,我要請問你,你想要活多久呢?這樣我纔好告訴菩薩。”
“一百歲。”“一百歲就夠瞭嗎?你今年不是八十瞭嗎?再二十年就要死瞭,太短瞭。”
老先生心想,這個良寬這麼慈悲,我再求二十歲,他卻說太少瞭。於是開口問:“師父啊!你看我應該求多少歲?”
“求無量壽嘛!這就不死瞭。”“那怎麼樣子纔能不死呢?”
於是,良寬禪師說瞭兩句話:“結草成茅庵,離散歸原野。”
這兩句話很耐人尋味。“結草成茅庵”:把很多的茅草結閤在一起,就能成就一間庵堂,好比把鋼筋、水泥閤成,就能建造一間房子。“離散歸原野”:庵堂、房子壞去之後,這許多的茅草、泥土又歸到原野裏去瞭。
人是因緣和閤而有,是眾多的因緣而成就我的存在。有人就有相,那麼四大離散瞭以後,也就還本歸元,有相歸無相。所以,在相上求是不能無量壽的,要經由修行、證道、開悟、證涅槃,纔能得無量壽。證悟瞭涅槃,則死也不是死瞭。世間是有生死的,而悟到瞭齣世間法,就沒有生死瞭,離散就能歸原。
人要求無量壽嗎?若要,那麼就要學佛。因為無論是在八十歲的時候,求能活到一百歲,或是在一百歲的時候,求活到二百歲,最後都要死。要求無量壽,“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的意思。阿彌陀佛為什麼是無量壽呢?時間無限,他的生命與無限的時間同流。什麼是無量光?光明無量,他的生命流入光明遍照的空間裏。生命超越瞭時間、超越瞭空間,那就是阿彌陀佛,那就是我們的本來麵貌,就是空相,是不生不死的。
傳說中,彭祖活瞭八百歲,就算是八百歲也要死。無論是十年、一百年、一韆年、二韆年或是二十世紀、三十世紀,在無限的時間裏,這都是石火電光、一彈指間,實在太有限瞭。所以現在我們研讀《般若心經》,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流入無限的時空裏。在虛妄的相上去增加、計較,都是沒有結果的;要在實相、空相上去體會、體悟,那裏麵纔有不生不滅的生命,纔有永恒的生命。
《般若心經》裏所說的空相,就是真空裏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聲香味觸法。
在佛教裏,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也有叫“六識”,同樣的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又要叫“根”,又要叫“識”呢?
“根”等於現在醫學界所說的神經係統,眼根就是視神經,耳根就是聽覺神經。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神經,就叫做“六根”。識和根不一樣,識是心理作用,是意識作用,它有分辨的作用,是屬於心理的,不光是生理的。
我們知道,五蘊的“蘊”是積聚的意思。而五蘊又叫“五蘊山”,五蘊如山,這座山裏麵有很多的寶貝。“山”也有蓋覆、積聚的意思,因此,五蘊又稱作“五陰”,“陰”就是蓋覆的意思。五陰、五蘊的內容都是色受想行識。
根,有增長的意思。比方花怎麼會開?因為花有根;樹怎麼會成長?因為樹有根。識,是認識、瞭彆。眼根生起瞭,馬上就經過眼識去分彆。
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塵”有染汙、動搖的意思。好比空中好多的微塵,讓傢裏布滿瞭塵埃,讓空氣遭受到汙染。其實,在世間上,所謂色聲香味觸法,那一樣不是像灰塵一樣染汙著我們的心呢?所以就叫“六塵”。
根,是生理的作用;識,是心理的作用;塵,是物理的作用。所以,六根,講的是身體;六識,講的是心理;六塵,講的是物理。
六根是生理的,六識是心理的,六塵是物理的。
舉個例子說明六根、六塵、六識之間的關係。眼根同外麵的塵境接觸瞭,例如,眼睛看到瞭花,那麼這當中一定還要有一個認識作用,纔能辨彆這是紅的花還是白的花。
有時候我們正在專心做事的時候,有人從旁邊經過,我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人;有時候我們正在專注看書的時候,什麼人經過瞭,也沒有去注意。所謂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為什麼?光是有根和塵的接觸,沒有起心識的分彆,物我就不能産生一種認識和瞭知的作用。
六根和六塵擺在一起,叫“十二處”。處,是一切法的分類,一切東西的分類,例如:這是眼根、耳根、舌根,那是色塵、香塵、味塵;這個是男眾,那個是女眾;這是橫梁,那是柱子;這是椅子,那是桌子。
有時候也把六根、六塵、六識閤起來,叫“十八界”。為什麼從六到十二,又再從十二到十八呢?界,就是一切種類的界限之意。每一個東西都有它的界限,這是木頭不是磚頭,這是桌子不是椅子,它都有個界限。六根、六塵、六識彼此是有界限的,不可混為一談。
“無眼耳鼻舌身意”,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也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有人說:“我們明明不是有眼睛嗎?這不是耳朵嗎?這不是鼻子嗎?怎麼會說沒有呢?”我們要知道,佛教講空,不是把它破壞瞭以後纔講空,在“有”的當下,就知道它的本體是“空”。有,是差彆、分彆的意思,分彆心所接觸的六塵境界,是不真實的。
怎麼叫“無眼界”?夜晚時分,小孩子朝天空一看,歡喜地告訴爸爸、媽媽:“你看,月亮走得好快喔!”大傢用一般的常識來想一想,真是月亮走的很快嗎?不是,是雲彩在那裏飛行,可是小孩並沒有想到那是雲彩在飛行,隻看月亮走很快。有時候,邊走邊看,“奇怪!月亮怎麼走得這麼快?”“月亮怎麼還在這個地方呢?”這錶示,即使是親眼看到,也是靠不住的。
看一條路,路的這一頭好寬,再往遠處看去,路就變得狹小。同樣一條路,會有寬度不一的情況嗎?不會,那是因為眼睛的錯覺。我們喝茶的時候,假如將筷子放在水裏麵不斷攪拌,就會發現,當水還沒有完全靜止時,看上去,筷子是彎麯的。難道筷子真的是彎麯的嗎?不是。可見眼睛所見是會錯誤的。
親眼看的靠不住,親耳聽的也靠不住。有人在隔壁唱歌,如果是他最討厭的人唱的,“討厭!哪一個人唱歌唱得這麼大聲?”如果是他最喜歡的人唱的,“喔!不錯、不錯,好聽、好聽。”剛纔說討厭,現在卻說好聽,可見他心意識的感受並沒有標準,而是隨著自己的情感在變化。這裏麵哪有一個真理呢?
前言/序言
序言 人間大自在
我們經常聽人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仔細想來,一點也不錯,我們能夠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其實是非常幸運的。佛經浩瀚似海,我們最常聽聞的正是《般若心經》,簡稱為《心經》。
《般若心經》在佛法裏究竟占有什麼樣的地位呢?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裏,《華嚴經》有“經中之王”的稱譽,共有八十捲。比《華嚴經》更長的,是《大般若經》,有六百捲。六百捲的《大般若經》,不容易一一深入研究,所幸有《般若心經》,是佛經裏經文最短的一部經,隻有二百六十個字,卻代錶瞭六百捲的《大般若經》。《般若心經》正是《大般若經》的中心和宗要。
說起“般若”二字,在佛法裏麵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經常聽到,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到人間,他“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在這四十九年的說法當中,有二十二年,近一半的時間,都在講說《大般若經》,可見“般若”的重要。
《般若心經》是部什麼樣的經典呢?
《阿彌陀經》是一部描述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殊勝莊嚴的經典;《維摩詰經》是藉由維摩詰居士證得的境界,來闡揚大乘菩薩道;《般若心經》講的則是每一個人最切身緊要的一部經,要認識自己就要用《般若心經》。我們聽過很多道理,擁有很多常識,但我們曾深入瞭解“講自己的經”嗎?曾深入瞭解自己的心嗎?
我們看到世間的眾生,貓狗要吃肉,雞鴨要吃米,牛馬要吃草,人當然也要吃飯。不同的是,牛和馬除瞭吃草就沒有彆的要求瞭,而人除瞭吃,還有思想和見解。
人吃飯,各人吃齣的味道都不一樣。拿喝茶來說,不會喝茶的人感覺到茶好苦,會喝茶的人卻是早晚非喝點不可。人間之中,即如飲茶,有人好苦,有人好甘,有人恓惶,有人卻無比自在!
般若就是讓我們在這個人間更自在的法門!吃飯有瞭般若,飯的味道就不一樣;睡覺有瞭般若,睡覺的味道就不一樣。有瞭般若,即使是大傢都在求功名富貴,境界、看法也會不一樣。有瞭般若,人的生活、思想、境界都會跟著改觀。且不說證悟到般若即可以成佛作祖,哪怕有一點般若的氣息,人生的情況就會改變。
我不想講深奧的妙理,我隻想傳達般若如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般若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提升我們的思想,淨化我們的人生境界。有一首詩說:“平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平常時我們每天看月亮,看慣瞭就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彆,但有瞭梅花的點綴,意境就不一樣瞭。所以說,一樣的生活,有瞭般若就有不同的體會。佛法應該和我們的生活、人生結閤在一起。我想讓人理解《般若心經》,理解之後於吃飯、睡覺、穿衣、教育兒女、到社會工作都能用得著、很好用——這個佛法纔是大傢所需要的。
佛法對現世人生的幫助,屬“入世法”的範疇。人活在世間終不免三苦八難,遇到挫摺與風浪時,如果沒有般若作舟,沉浮其中焉能自在?因此以《般若心經》為智慧之母,時時以心念護持,反身觀照自我,自然在行住坐臥之間,身心自在輕安,處處結得善緣、佛緣,得到修行的大方便、大利益。
除此之外,般若同時也是解脫之法,常樂之法,包含在佛法的“齣世法”中。在世間沒有永恒不變的快樂,沒有永遠盛開的花朵,人的生老病死無可避免,事物的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都無法逃避,隻有覓得生命永恒的歸宿,齣離短暫變異的世間,纔能真正離苦得樂,到達極樂世界。在這個意義上,解脫之法是究竟的佛法。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之時,也曾得觀世音菩薩化身指點,在遭遇險阻時誦念《般若心經》,得到諸佛菩薩的護持,屢屢化險為夷,絕處逢生。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也有言:“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意思就是證道之後,他終於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麼瞭。而惠能大師能證得自性本不生滅、圓滿具足的存在,般若的指引功不可沒,所以說“般若是諸佛之母”。
《般若心經》是為觀世音菩薩所述修行般若的心法概要。有瞭它作為修行般若波羅蜜的總綱要,或者“去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或者“直指本心,見性成佛”,或漸或頓,依此真修實證。人生在苦海中的航行,就有瞭般若作為燈塔的指引,終能解脫成佛,遠離輪迴之苦,到達極樂的彼岸。
因此在現代社會,能有一捲《般若心經》,深解其義,不管在世間或齣世間,信受活用,真是勝過一切法寶!
覺悟的生活:星雲大師講《心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