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论编辑的素养》是资深的编辑人、出版界的老前辈杨牧之先生近年写的一本谈论编辑修养的书,该书涉及到一个编辑从业人员的方方面面,如编辑的职业定位、社会责任、文化品格、政治意识、经营意识、工作技能、时代挑战和国际视野等。书中没有严肃枯燥的专门术语,也没有领导长辈的说教之气,每一篇都结合自己亲身的经历和见闻,现身说法,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编辑职业的崇敬和热爱,对编辑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和坚持,对编辑人员面临的挑战和使命的独立思考,以及对中国广大编辑从业者在市场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优秀文化的无限期望。书中也随处闪现出作者对立业、修身、出世的真知灼见。
《论编辑的素养》是作者一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总结。本人并非编辑出版专业出身,亦无编辑出版行业的从业经历,但细读之仍觉得如沐春风,如饮佳酿,感人至深,受益匪浅。不仅编辑出版人士值得一读,即使非业内人士亦不烦一读试之。
内容简介
《论编辑的素养》一书说明了要编辑素养涉及的方面太多了,有编辑专业知识,有编辑的学术造诣,有市场和经营问题,还有政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且,一个时代、一个时期有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特点,这样,我们每个人的体会、经验都是很个人的,或者说有很多局限。
作者简介
杨牧之,男,1942年7月4日生,汉族,吉林德惠县人,祖籍河北省宁河县,中共党员。1966年7月毕业
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中华书局担任编辑,1986年被评为副编审,1992年被评为编审;1980年在中华书局工作期间,曾参加创办并主持《文史知识》工作;1987年5月任新闻出版署图书司司长,1993年9月任署党组成员,1995年12月任副署长,兼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执行总主编,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委员。2002年,杨牧之出任中国出版业最大的“航空母舰”——拥有8000员工的中国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主抓现代文化产业。他带领出版集团进行了多项改革和探索。中国出版集团近年来通过改革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快速发展。
内页插图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题 编辑事业是立言、存史、资政、育人的事业
一、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哪里
二、编辑是文化进步的三大标志之一
三、对文化的“守卫”和对困境的“突围”
第二题 辨别的水平和坚持的勇气
一、光有热情不行
二、“士”要看清看透“知己”
三、还要有坚持原则的勇气
第三题 编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要有一个崇高的标准
二、牢记文化的传承和积累,牢记读者的欢欣与快乐
三、应该具备勇气,信任未经考验的作者
第四题 编辑的文化修养和提高的途径
一、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编辑
二、培养“T”型人才
三、怎样培养自己成为“T”型人才
四、在为他人做嫁衣的过程中,学会做衣服的本事
第五题 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
一、从一份评析报告说起
二、政策就是行动准则
三、提高政策修养的五个要点
第六题 编辑要懂点装帧艺术
一、文字编辑要给美术编辑提出好的建议
二、字体、版式、开本都是表达人的情感的
三、美是因人而异的
第七题 今天的编辑要有经营意识
一、我们过去怎么看
二、什么叫编辑的经营意识
三、培养经营意识的三个要点
第八题 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具有新的本事
一、出版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二、无所不在的网络
三、四大新模式
四、为什么崛起的是他,不是我?
第九题 编辑应该注意的几件“小事”
一、不用的书稿快退
二、新书出来后,要第一个送给作者
三、编辑也要参与校对
四、要切实做到图书成批装订前的样书检查
五、要和发行部门多沟通
六、责任编辑不要忘记写书评
七、要把自己放到恰当的位置
八、编辑要常逛书店
九、不要迷信名人
十、学会勤用工具书
第十题 编辑要有国际视野
一、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
二、我们也在急着赶
三、国外出版同行的思考
还要谈两件轶事
外编
一、创新激情源自远大抱负在“图书选题 创新论坛”上的致辞
二、1994年全国图书选题 评析
三、标题 、目录、要目的设计艺术
四、《香格里拉的追寻》后记
五、把编辑工作作为一门艺术去追求
《编辑艺术》再版前言
《编辑艺术》再版后记
精彩书摘
几年下来,我的写作就算没有多大成绩,但它最起码要求我学习,迫使我读书。这也是一种“带着问题学”,比泛泛地读书见效多了。这一点,我写有关意大利的几篇文章体会最深。上中学时,学习世界史,知道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上大学时,学习中国历史,研究中国文化,知道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历史中去比较研究,知道了佛罗伦萨和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神曲》、《十日谈》……但自己真正写有关意大利的文章时却不敢动笔了,因为有关意大利的哪一个人物、哪一件事情我都说不准确,讲不充分。我记得那一年春节长假,除了除夕夜,七天假,我差不多就看了六天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文艺复兴史和一大批人物传记。读完了这些书,当年那些巨人在佛罗伦萨创造奇迹的盛况仿佛就在眼前。几篇文章,加起来不过两万来字,但为写文章阅读的那些鸿篇巨制,摞起来却有一米高。这些鸿篇巨制使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最近写的几篇关于印度的文章,又促使我读了十几部有关印度的著作,眼前展现的瑰丽的印度文化让我很想再去印度访问。倒不是说书读多了,就一定会下笔如有神,但胸中有了一桶水,从中掬出一碗水来,那不是深厚浓郁多了吗?而且一个人胸中有了“百万雄兵”,走起路来都会稳当多了。
回头看看,我写了一些肤浅更谈不上艺术效果的文章,但都真实地记录了让我感动的事和人物,更为重要的是,写作、读书,使我丰富和充实,让我得到快乐。
……
前言/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很长时间以来就想谈谈编辑的素养问题,可是一想到题目涉及方面太多,恐怕没有能力写好,就放下了笔。但心里总有这件事,特别是每当碰到编辑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这个念头又会油然而生。不久前,我看到大家谈发展出版主业的文章,颇受启发。出版社也好,出版集团也好,既然叫“出版”产业,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出书。没有好书,没有好书的不断涌现,就算赚一百个亿也没有尽到职责。这又让我想到编辑的素养,发展主业,深化出版改革,编辑缺乏基本素养,书怕也做不好。于是,就想把自己的体会和编辑朋友谈一谈,也是对出版工作的一点贡献。
回想我从1966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67年进人中华书局,从助理编辑做起,编过书稿、编过期刊,也做过总编室工作,编过社内简报和通讯;1987年到新闻出版署(2001年改为新闻出版总署)做出版管理工作;2002年做中国出版集
团的领导工作,主要是集团的经营和管理工作,2007年结束集团工作,前后41年。这41年,我做了20年编辑(中间部队农场、“五七”干校二三年),16年政府出版管理工作,5年集团经营管理工作,虽然每个阶段都有很多遗憾,但作
为一个编辑,我为有这样一个经历而感到幸运。
今天,在我写这一组文章时,也许我的经历还是一个优势。我知道编辑的辛苦,了解党和政府的宏观要求,也明白经营者的艰辛,我强烈地意识到,要出好书,首先是要当一个好编辑,要提高编辑自身的素养。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编辑素养涉及的方面太多了,有编辑专业知识,有编辑的学术造诣,有市场和经营问题,还有政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且,一个时代、一个时期有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特点,这样,我们每个人的体会、经
验都是很个人的,或者说有很多局限。因此,我的这一组文章,只是一得之见,只是初步的探讨,只是供大家参考,和大家一起讨论,如果能引起编辑朋友的一点思考就很满意了。
2008年5月
论编辑的素养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