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代自然辯證法》,教材包括瞭以往一般自然辯證法教材的主要內容,並且根據科學技術發展的時代要求,增加瞭關於生態文明、科技倫理、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創新型國傢等內容。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一、自然辯證法的創立與現代演進
二、《當代自然辯證法》教材的邏輯體係
三、學習自然辯證法的意義和要求
第一篇 自然觀與生態文明
第一章 自然觀的曆史變遷
第一節 古代樸素自然觀
一、古代樸素自然觀的基本特點
二、古希臘自然哲學
三、古代中國自然哲學
四、古希臘自然哲學與古代中國自然哲學的差異
第二節 近代機械自然觀
一、神創論自然觀嚮機械自然觀的轉變
二、機械自然觀的主要觀點
三、機械自然觀評價
第三節 現代辯證自然觀
一、辯證自然觀是近代科學與哲學發展的必然産物
二、辯證自然觀的主要觀點
三、辯證自然觀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二章 自然存在觀
第一節 係統觀是辯證存在觀的現代形態
一、係統觀的科學基礎
二、係統的界定及其構成
第二節 物質係統的基本屬性
一、整體性
二、開放性
三、層次性
第三節 物質係統存在的若乾哲學問題
一、物質與時空
二、有限與無限
三、虛擬與現實
第三章 自然演化觀
第一節 自然界的演化及其方嚮
一、從研究存在的自然到研究演化的自然
二、自然界的演化及其基本特徵
三、自然界演化的兩個相反方嚮
第二節 自然係統的自組織奧秘
一、自組織理論概述
二、漲落是自組織的微觀基礎
三、非綫性正反饋是自組織的作用機製
四、開放遠離平衡是自組織的外部條件
五、自組織進化的隨機性與多樣性
第三節 自然界的重要演化現象
一、宇宙的創生與演化
二、太陽係與地球的演化與進化
三、生命的起源與進化
四、人類的起源與進化
第四章 自然生態觀
第一節 生態觀的曆史演進
一、原始社會的生態觀
二、農業社會的生態觀
三、工業社會的生態觀
四、馬剋思主義的生態觀
第二節 現代社會的生態危機及其思想根源
一、新世紀生態危機的加劇
二、造成當前生態危機的思想根源
第三節 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
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想
二、生態文明的特徵與理念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維度分析
第四節 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
一、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曆史進程
二、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特殊意義
三、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
第二篇 科學觀與科學方法
第五章 科學發展與科學革命
第一節 現代以前的科學發展
一、古代科學及其特點
二、近代科學及其特點
第二節 科學革命與現代科學發展
一、世紀之交的物理學革命
二、現代科學的全麵發展
三、現代科學的特點
第三節 科學發展模式的若乾理論
一、邏輯經驗主義的積纍式觀點
二、波普爾的“四段圖式”論
三、庫恩的科學革命論
四、科學發展模式理論的討論
第六章 科學問題與科學事實
第一節 科學研究的結構與程序
一、科學研究係統的結構
二、科學研究的程序
第二節 科學問題與科研選題
一、科學問題是科學研究的邏輯起點
二、科學問題的類型及其來源
三、科研選題的原則
第三節 科學事實及其獲取方法
一、科學事實及其性質
二、科學觀察方法
三、科學實驗方法
四、科學事實獲取中的認識論問題
第七章 科學抽象與科學思維
第一節 科學事實走嚮科學假說的重要環節
一、兩種互相關聯的科學理性活動
二、科學抽象與科學思維的主要形式
三、科學抽象和科學思維在科研中的作用
第二節 科學研究中的邏輯思維
一、邏輯思維的含義及其主要類型
二、形式邏輯的主要方法及基本規則
三、辯證邏輯的主要原則與分析維度
四、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的相輔相成
第三節 科學研究中的非邏輯思維
一、非邏輯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區彆與聯係
二、科學研究中的想象
三、科學研究中的直覺與靈感
四、非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八章 科學假說與科學理論
第一節 科學假說
一、科學假說的特徵和作用
二、科學假說的形成和建立
三、科學假說的確證和證僞
第二節 科學理論
一、科學理論的結構和特徵
二、科學理論的功能和評價
三、科學理論的發展
四、科學理論與科學假說的關係
第三節 科學解釋
一、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解釋觀
二、當代科學哲學的科學解釋理論
第三篇 技術觀與技術方法
第九章 技術演進與技術革命
第一節 古代手工技術的演進
一、原始社會的技術發展
二、奴隸社會的技術發展
三、封建社會的技術發展
第二節 近代工業化技術的革命與演進
一、近代技術的三個轉變
二、蒸汽技術革命
三、電力技術革命
四、工業化大生産技術體係
第三節 現代科學化技術的革命與演進
一、現代技術的科學化特徵
二、“二戰”期間興起的現代技術
三、當代高新技術群
第十章 技術本質與技術結構
第一節 技術概念和技術本質
一、技術概念的多重定義
二、技術本質
第二節 技術屬性和價值負荷
一、技術的雙重屬性
二、技術的價值負荷
第三節 技術要素和技術結構
一、技術要素
二、技術結構
三、技術體係與技術結構
四、技術聯係方式與技術結構
第十一章 技術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節 技術研究過程與技術方法特點
一、技術研究的一般過程
二、技術方法的特點
第二節 技術研究的一般方法
一、技術預測方法
二、技術評估方法
三、技術發明方法
四、技術設計方法
五、技術試驗方法
第三節 技術研究的係統方法
一、係統論與係統工程
二、係統工程與方法
第四篇 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第十二章 科學技術的社會建製
第一節 科學技術的社會體製化
一、作為社會建製的科學技術體製
二、科學技術社會體製化的進程
第二節 科學技術的社會組織
一、科學技術界的社會分層和互動
二、科學技術的社會組織
三、科學共同體與技術共同體
第三節 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
一、科學技術的體製目標
二、科學技術的社會規範
三、科學技術的奬勵製度
第十三章 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
第一節 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
一、科學技術的認識功能
二、科學技術的物質生産功能
三、科學技術的教育功能
四、科學技術的政治功能
第二節 社會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一、經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
二、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三、文化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四、政治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科學技術的負麵影響及其反思
一、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的負麵影響
二、對科學技術負麵影響的反思
第十四章 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
第一節 科技工作的職業道德
一、科技工作職業道德的原則
二、科技工作職業道德的規範
三、科技行為的道德選擇與評價
第二節 現代科技倫理的若乾重要領域
一、核倫理
二、太空倫理
三、網絡倫理
四、基因倫理
第十五章 科學技術與創新型國傢建設
第一節 創新型國傢的內涵及其形成
一、創新型國傢的內涵與評價
二、創新型國傢的形成與經驗
第二節 科學技術與創新型國傢建設
一、科學技術是創新型國傢建設的關鍵
二、創新型國傢建設推動科學技術發展
第三節 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傢的道路
一、建設國傢創新體係
二、實施自主創新戰略
三、深化科技體製改革
後記
精彩書摘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技術要素可以劃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有人認為,“技術具有多種要素,機器、工具、設備、製作、發明、設計、製造、維護、使用技藝、規則、技術理論等。這些要素可以概括為實物形態的技術要素、操作形態的技術要素和知識形態的技術要素。”②也有人認為,“技術具有多種要素,可以概括為:經驗形態的技術要素、實體形態的技術要素和知識形態的技術要素。”①實際上,這些技術要素的劃分,也是一種高度的抽象,現實中的技術要素總是包括在一個靜態和動態結閤的復雜體係中,它們往往難以從技術過程的復雜體係中剝離齣來。
後現代現象學的研究錶明,過去經典現象學的觀點和方法需要變化,那種包含主觀主義、基礎主義、相對主義方法的實體本體論應當為關係本體論所代替。從關係本體論的視角看技術的要素和結構,就不能把技術還原為機械式的零件,而應該把技術看成一個特定時空中存在著的事件或現象,這個事件或現象不單純是一個物理實體或精神現象,而是一個由人、物、環境、事件、心理和行為構成的復閤性的關係網。
這裏介紹一種把理論知識、經驗技能和物資設備三者作為技術基本要素的觀點。三個基本要素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人的因素,體現為理論知識和經驗技能;另一類是物的因素,主要指物資設備,如工具、機器等。在技術活動過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又是相互影響的。
……
前言/序言
當代自然辯證法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