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牡丹譜》是宋代歐陽修《洛陽牡丹記》,周師厚《洛陽牡丹記》,張邦基《陳州牡丹記》,陸遊《天彭牡丹譜》四本書的閤輯,是中國古代關於牡丹分類、欣賞與栽培技術最早的幾本經典代錶作。宋代哲學傢周敦頤說過“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以“國色天香”的尊貴身份在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生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中國古人也留下瞭大量有關牡丹欣賞與栽培藝術的著作,而以宋代人的作品最為有名。作者將這四種有關牡丹的經典作品閤成一本,對原文進行精要注釋與流暢翻譯,並在各段之後附有點評,對牡丹的植物學特性和栽培原理等進行充分的現代發掘解讀,使讀者能在領略古人審美情趣的同時,也能獲得牡丹栽培與欣賞的實際技藝,全書並配有近百幅精美插圖,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古代花鳥畫大師惲壽平、蔣廷锡等人的經典作品,生動易讀之餘能讓讀者在國畫水墨神韻中體會牡丹的富貴風姿。
目錄
洛陽牡丹記
花品序第一
花釋名第二
風俗記第三
洛陽牡丹記
各種牡丹
陳州牡丹記
天彭牡丹譜
花品序第一
花釋名第二
風俗記第三
精彩書摘
牡丹齣丹州、延州①,東齣青州②,南亦齣越州③,而齣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洛陽所謂丹州花、延州紅、青州紅者④,皆彼土之尤傑者,然來洛陽纔得備眾花之一種,列第不齣三已下⑤,不能獨立與洛花敵。而越之花以遠罕識,不見齒,然雖越人,亦不敢自譽,以與洛陽爭高下。是洛陽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注釋】
①丹州:西魏廢帝三年(554)改汾州而置,治所在義川郡義川縣(今陝西宜川東北),以丹陽川而得名,轄境相當於今陝西宜川。宋時改名宜川縣。延州:西魏廢帝三年改東夏州而置,治所在廣武縣(今陝西延安東北甘榖驛),轄境相當於今陝西延安、延川、延長大部分地區。隋大業年間改為延安郡,唐初復改為延州。北宋元祜四年(1089)升為延安府。
②青州:古“九州”之一。漢武帝置青州刺史部,東漢時治所在臨淄,十六國時期移治廣固城(今山東青州西北),北齊置益都縣(今山東青州),隋時改為北海郡,唐初復為青州,轄境相當於今山東濰坊、青州、臨朐、廣饒、博興、壽光、昌樂、濰縣、昌邑等地。
③越州:隋大業元年(605)改吳州而置,治所在會稽縣(今浙江紹興),轄境相當於今浙江浦陽江、曹娥江、甬江流域。後改為會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復改越州。
④丹州花:後文作“丹州紅”。
⑤不齣三已下:據周本校,又有“終列第三”之說。
⑥齒:重視。
【譯文】
牡丹原産自丹州和延州地區,嚮東在青州地區有生長,嚮南在越州地區也齣産牡丹。而産自洛陽的牡丹,品質現今號稱天下第一。至於洛陽城所謂的丹州花、延州紅、青州紅等牡丹品種,雖然它們都是其他地區牡丹品種裏的佼佼者,但是到瞭洛陽城,這些花隻不過充得上是眾多牡丹中的某一種。若是排列品第,它們不會超齣三等以下的範圍,根本不能單獨與洛陽牡丹相匹敵。而且,越州地區的牡丹因産地遙遠,欣賞識見的人不多,得不到世人重視,況且即便是越州本地人也不敢自誇,拿越州牡丹與洛陽牡丹一爭高下。因此,洛陽牡丹就享有瞭“天下第一”的美譽。
【點評】
牡丹原産自中國,是我國特有的名貴木本花卉,在我國有著悠久綿長的栽培曆史。據說,早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有瞭把牡丹獻給戀人以錶達純真愛情的動人詩句,由此算來,我國栽培牡丹的曆史至少已有三韆年瞭。
其實,上古時期並無牡丹之名,牡丹與芍藥經常混淆在一起,通稱為芍藥。後來,隨著生産的發展和生活經驗的積纍,人們逐漸發現瞭牡丹的藥用價值,開始給予其更多的關注。到瞭秦漢時期,牡丹Il芍藥中分離齣來,以木芍藥稱名於世。曾經有人指齣,在西漢時期,牡丹的根皮就已經被納入瞭藥材的行列。但是,截至目前,漢字中關於牡丹的最早記載齣現於東漢時期。1972年,在甘肅省武威市柏樹鄉下五畦村旱灘坡發掘的一座東漢早期墓葬中,齣土瞭一批漢代醫學簡牘,其中就保留有用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處方。到瞭南北朝時期,牡丹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唐代著名筆記《劉賓客嘉話錄》中記載:“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極分明。子華,北齊人,則知牡丹久矣。”這是說在北齊時期,楊子華以擅長畫牡丹而聞名於世,說明牡丹已經成為當時國畫的重要題材之一。另據宋代《太平禦覽》記載,山水詩人謝靈運曾經說:“南朝宋時,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永嘉就是今天的浙江溫州附近地區,在南朝劉宋時期,水潦畔和竹林間多植有牡丹,這是人們有意識地人工栽植牡丹,將牡丹視為觀賞花卉的顯著例證。進入隋代,人們開始大量繁育牡丹品種,特彆是到瞭唐代開元年間,牡丹名品迭齣不窮,盛於長安。從現存文獻來看,也正是在隋唐時期,“牡丹”之稱纔始見於典籍圖冊之中,並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象徵符號。
那麼,牡丹的原産地究竟在中國的何方呢?中國古代的中醫藥典籍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瞭一條重要綫索。《彆錄》中記載說,牡丹“苦,微寒,無毒。……生巴郡山榖及漢中”。《圖經》中雲:“牡丹,生巴郡山榖及漢中,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從這兩則記載來看,野生牡丹最早分布於巴郡山榖和漢中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東部、重慶和陝西秦嶺以南的漢中地區。後來,隨著人們對野生牡丹藥用價值的開發和利用,牡丹逐漸由野生而得到馴化。尤其是牡丹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得到認可以後,它的分布範圍更是擴展到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丹、延、青、越、滁、和等地區,並與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經過人工培育,繁育齣各具特色的優良品種。
如今,中國的牡丹大體可以分為四個主要的品種群:一是中原品種群,花型最豐富,花色最絢麗,種植麵積也最大,大約有七八百個品種;二是以蘭州為中心的西北品種群,約有200餘個品種,甘南迭部的牡丹培植曆史很悠久;三是四川彭州為中心的西南品種群,有幾十個品種;四是安徽銅陵、上海、浙江溫州等地的江南品種群。祖國黃河上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以及港澳颱地區,都有牡丹的種植和分布,牡丹已經成為中國分布最為廣泛的名貴花卉品種。
最初,牡丹是以藥用價值而受到人們的矚目,然而饒有意味的是,自從其觀賞價值被開發以後,其藥用價值卻大打摺扣。《圖經》中記載,牡丹“一名木芍藥,近世人多貴重,圃人欲其花之詭異,皆鞦鼕移接,培以糞土,至春盛開,其狀百變。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藥中不可用,其品絕無力也”。由於人們過度追求牡丹的姿色百態,濫施移接,廣用勁肥,導緻這類牡丹的藥性盡失,不足以生血去瘀滯。目前,在名目繁多的牡丹品種中,唯有生長在安徽省銅陵市鳳凰山的“鳳丹”牡丹,藥用價值最高,是馳名中外的藥用牡丹,它的根和皮都是名貴的中藥材。藥用牡丹稀缺,這不能不說是人類在馴化牡丹過程中的些許遺憾吧!
……
前言/序言
“無雙國色,獨步天香。”素以“國色天香”、“花中之王”著稱的牡丹,是原産於中國的名貴花卉。其絢麗多彩之色,紛繁幻化之形,沁人心脾之香,傾國傾城之姿,雍容華貴之態,藝壓群芳,獨領風騷,博得瞭“竟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的美譽。自盛唐兩宋以後,牡丹逐漸被視為國傢富強、繁榮昌盛的象徵,至清末遂有“國花”之名。同時,牡丹還寄托著普通民眾追求富裕尊貴、安泰祥和生活的美好夙願,又以“富貴花”聞名天下。因此,曆代中國人對牡丹都抱有極大的尊崇,傾注極大的熱情。每當暮春牡丹開放之時.曆史不斷地上演“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相同盛況。在這持久騷動與膜拜之風的助推之下,“佳名喚作百花王”的牡丹更以一種王者之姿,滲透於中國的思想、藝術、宗教、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之中,在詩詞戲麯、繪畫雕刻、建築裝飾、花卉園藝、工巧紋樣,乃至人名地名等眾多領域都嶄露瞭華麗身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華美富強、蓬勃興旺的重要精神象徵之一。
……
本書在整理點校的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以現存最早的刊本為底本,以後世較好的刊本或點校本為參校本。即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以宋刻成淳左圭《百川學海》本為底本,周師厚《洛陽牡丹記》以《古今圖書集成》本為底本,張邦基《陳州牡丹記》以宛委山堂《說郛》本為底本,陸遊《天彭牡丹譜》以明末毛晉汲古閣刻《陸放翁全集》本為底本;
二是底本缺文之處,以“口”符號標齣;
三是諸譜內容編排皆按解題、原文、注釋、譯文、點評等五部分排列,段落劃分保留底本原貌.對於資料甚少的條目不強行臆測點評;
四是部分注釋內容參考瞭《辭源》、《漢語大字典》、《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工具書。
五是存疑之處,皆以“楊按”按語形式注明。
由於鄙人知識和水平所限,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特此請方傢不吝賜教!本書在整理和寫作的過程中,得到瞭中華書局張彩梅副編審、王水渙編輯和美術設計部毛淳主任等其他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錶示感謝!
“國運昌時花運昌”,本書結稿之時,古老的東方大國正走在富強崛起的路上。而於鄙人內心則有深刻之洗禮,效之宋入吟齣一句與讀者共勉:
黽勉為學求精進,誠正修身苟日新。
謹誌之。
楊林坤
於蘭州大學萃英門
2011年辛卯夏月
中華生活經典:牡丹譜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