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肝病学 [Practice of Hepatology]

实用肝病学 [Practice of Hepatolog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孟超,李梦东 编
图书标签:
  • 肝病学
  • 肝脏疾病
  • 临床医学
  • 消化内科
  • 肝炎
  • 肝硬化
  • 肝癌
  • 诊断
  • 治疗
  • 实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48948
版次:1
商品编码:10895198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Practice of Hepatolog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98
字数:18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实用肝病学》由国内从事肝脏疾患诊疗工作的专家撰编而成。内容包括肝脏的生理、病理知识,感染性肝病,代谢性肝病,遗传性肝病,肝胆系统肿瘤等,及其相关综合征诊断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实用肝病学》内容新颖,资料详实,理论实用,系统完整,可作为全科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必备的基本读物。

作者简介

吴孟超,吴孟超教授是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一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临床医学研究博士后流动站导师。1922年8月出生,福建闽清县人,码来西距归侨。1949年毕业于卜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先后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德医学协会副理事长、中日消化道外科学会顾问、第三届CSCO委员会荣誉委员等职务。
1956年起,吴孟超教授从事肝胆外科临床诊疗及理论研究已50余年,是我国肝脏外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60年,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1963年,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脏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20世纪70年代,成功切除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kg的肝脏特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仍健在。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90年代,在肝癌综合免疫治疗、生物治疗、肿瘤生物信号转导研究、病毒与基因治疗和肝移植领域以及早期发现肝癌的检测手段和技术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逐步提高(80年代38.1%,90年代末48.6%.最近53.2%),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79.8%,最长存活45年,患者仍健在。至今,吴孟超教授已实施各类肝脏手术1万4千多例。此外,他还主持建立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上海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
吴孟超教授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4项,出版《肝脏外科学》、《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黄家驷外科学》、《肝癌与肝病》等医学专著18部。在国内外许多著名医学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自1978年以来,在他指导下全院共培养博上后研究员18名、各类研究生200余名。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获国务院颁发的科学技术突出贡献证书并终身享受特殊津贴。1996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4年12月荣获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特殊贡献奖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成就金奖。2006年1月9日荣获2005年度日家最高科技技术奖。2011年5月3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第17606号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1年7月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1997年3月他将所获奖金和社会捐赠共500万元成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2004年6月更名为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以奖励我国在肝胆外科领域做出杰出成绩的专家,以促进我围肝胆外科事业的发展,现已颁奖四届,共奖励肝胆外科专家27名。
李梦东,河南省浚县人,1948年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毕业于第七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历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儿科、传染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81年任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病科副教授、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0年任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
先后曾任第三军医大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常务编委,兼任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分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传染病寄生虫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任《重庆医学》副主编及《临床肝胆病杂志》、《四川医学》、《中华肝脏病杂志》等编委。同时曾兼任西南四省五方传染病专业协作组组长、全军传染病专业组顾问,并曾受聘为国际肝病研究协作组交流中心学术委员(1994年7月收到证书)。
在长期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实践中,对病毒性肝炎、小儿传染病、感染与免疫等方面有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先后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综述、讲座等60余篇。先后获军内及省、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二十多项。主编《实用传染病学》(第1版1995年,第2版1998年,第3版2004年,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主编出版传染病学教材两部,《传染病学新进展》(第一、二卷,分别于1986年.1991年由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副主编出版《中华肝病专家论坛》(吴孟超主编,2006年出版)。此外,先后参加编写专著十多部,如《实用临床肝病学》(池肇春主编,1994年第1版,2000年第2版)、《肝炎学大典》(叶维法、钟振义主编,1996年出版)、《临床感染病学》(田耕善、贾辅忠主编,1998年出版)、《临床新传染病》(范学工、欧阳颗主编,1998年出版)、《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彭文伟主编,2000年出版)、《感染性腹泻》(聂青和主编,第1版2000年,第2版2011年出版)。

目录

第一篇 肝脏的发生、结构和功能
第一章 肝脏的构成及超微结构
第二章 生理及生化功能

第二篇 常见肝、胆疾患的临床
第三章 病毒性肝炎
第四章 其他病毒感染
第五章 细菌感染
第六章 真菌感染
第七章 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相关感染
第八章 原虫、蠕虫感染及虫蚴移行症
第九章 肉芽肿性肝病
第十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
第十一章 酒精性肝病
第十二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第十三章 血管病变所致肝病
第十四章 先天性及代谢障碍所致肝病
第十五章 中毒性肝损伤
第十六章 肝脏良性肿瘤
第十七章 肝脏恶性肿瘤
第十八章 胆道疾病

第三篇 全身特殊条件下的肝病
第十九章 肥胖症与肝病
第二十章 糖尿病与肝病
第二十一章 妊娠时的肝病
第二十二章 胃肠外营养与肝病
第二十三章 老年性肝病
第二十四章 小儿肝胆病
第二十五章 心源性肝硬化

第四篇 肝脏病时的综合征
第二十六章 黄疸及淤胆
第二十七章 水肿及腹水
第二十八章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
第二十九章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第三十章 肝功能衰竭
第三十一章 肝性脑病
第三十二章 门静脉高压及消化道出血
第三十三章 肾脏并发症和肝肾综合征
第三十四章 造血系统并发症及止血障碍
第三十五章 肝肺综合征

第五篇 肝脏病的诊断方法及肝功能检测
第三十六章 肝胆疾患的病史特点及体检重点
第三十七章 腹腔镜的应用及肝活检技术
第三十八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三十九章 常用肝功能检测方法及评价
第四十章 超声扫描技术对肝胆疾患的诊断价值
第四十一章 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四十二章 肝脏影像学各论

第六篇 肝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第四十三章 中医对肝的认识
第四十四章 中医药对常见肝病及肝病证候的辨证论治
第四十五章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细胞疗法
第四十六章 人工肝的发展与现状
第四十七章 肝(干)细胞移植疗法的现状及其展望
第四十八章 肝移植概况及手术前后的处理
第四十九章 基冈治疗的策略及其在肝病领域中应用概况
第五十章 胆道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
附录 肝病常用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正常值
中文索引

前言/序言


《疑难杂症临床解析:从病因到治疗的深度探索》 本书并非专注于肝脏疾病的某一特定领域,而是致力于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深入剖析一系列常见且棘手的内科疑难杂症。我们旨在揭示疾病发生的深层机制,整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提供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第一部分:复杂性病变的诊断思维框架 本部分将打破传统疾病分类的束缚,侧重于建立一套通用的诊断思维模式,以应对那些症状不典型、病程迁延、或涉及多系统受累的复杂病例。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症状谱的深度解读: 并非简单罗列症状,而是深入分析不同症状组合背后的潜在病理生理变化,探讨症状的发生机制、演变规律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例如,针对“不明原因发热”,我们会从感染、免疫、肿瘤、药物反应等多个角度,结合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要点,引导读者进行系统性排查。 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的精细解读: 介绍各类辅助检查的原理、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在不同临床情境下的解读策略。重点强调如何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检查结果,以及如何将多项检查结果有机结合,做出更精准的判断。例如,在解读肿瘤标志物时,我们会深入分析其假阳性和假阴性原因,以及在早期筛查和疗效评估中的局限性。 鉴别诊断的策略与技巧: 强调“从宽到窄,从简到繁”的诊断思路,以及如何利用关键的鉴别点快速缩小诊断范围。我们将通过大量临床实例,演示如何通过细致的问诊、精巧的体检和有针对性的检查,快速锁定最可能的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延误病情。 第二部分:常见疑难杂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解析 本部分将精选一批临床上常见且诊疗具有挑战性的疾病,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鼓励读者理解疾病的“为什么”,而非仅仅记住“是什么”。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动态平衡: 聚焦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深入剖析免疫系统失调的分子机制,以及环境因素、遗传易як和激素水平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治疗手段的作用靶点,并预测未来的治疗方向。 代谢性疾病的内分泌交互: 深入解析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重点关注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尿酸生成与排泄异常等核心环节。我们将讨论不同类型糖尿病的治疗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有效控制病情。 感染性疾病的复杂性演变: 关注那些病原学诊断困难、或治疗方案复杂的感染性疾病,如耐药菌感染、机会性感染、慢性病毒感染等。我们将介绍最新的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及针对不同病原体和宿主状态的个体化抗菌治疗策略。 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的联动: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之间的复杂联系。我们将解析这些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的相互促进作用,以及如何采取整体性的治疗方案,同时管理多个系统问题。 第三部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基于对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刻理解,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如何为患者设计和优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强调如何批判性地评估临床研究证据,理解证据的级别和局限性,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化的治疗决策。我们将演示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性别、合并症、过敏史、经济状况等),选择最适合的治疗药物、剂量和方案。 药物治疗的理性选择与风险管理: 详细介绍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我们将强调多药联合治疗的原则,以及如何监测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的价值与整合: 充分认识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心理支持、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治疗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将这些干预措施有机地整合到整体治疗方案中。 治疗效果评估与动态调整: 强调治疗过程中持续的监测和评估,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反应、不良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我们将介绍常用的疗效评估指标,并讨论在特殊情况下(如妊娠、肝肾功能不全)的用药考量。 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 强调在处理复杂疑难杂症时,多学科会诊(MDT)的重要性。我们将探讨如何与其他专科医生(如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等)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第四部分:前沿进展与未来展望 本部分将对内科疾病诊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分子靶向治疗与精准医学: 介绍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 人工智能在临床决策中的潜力: 探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在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疾病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新兴诊疗技术的探索: 介绍微创治疗、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疑难杂症临床解析:从病因到治疗的深度探索》将是一部集理论深度、实践指导和前沿视野于一体的临床工具书,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提升复杂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在介绍某种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时,列举了非常详尽的鉴别要点和鉴别方法,并且还对比了不同疾病之间的相似之处和细微差异。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对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似症状的患者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同时,书中也引用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其论点,这使得书中的内容更加权威和可信。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临床医生而言,能够拥有一本这样扎实、全面且具有实操性的参考书,无疑是极大的福音。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之间过渡自然流畅,仿佛是在娓娓道来一个关于肝脏健康的完整故事。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到诊断的步骤,再到治疗的策略,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我甚至觉得,即使是没有深厚医学背景的读者,只要有心去了解,也能从书中窥见肝脏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疾病防治的复杂性。这种科学性与通俗性的巧妙结合,是很多专业书籍所难以企及的。我期待着能够深入研读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灵感。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学术气息浓厚,但同时又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了过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作者在阐述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时,常常会辅以清晰的图表和示意图,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抽象的概念。例如,在解释病毒性肝炎的复制过程时,书中提供的免疫学机制图解就非常直观,让我能够清晰地把握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作者在介绍各种治疗方案时,也考虑到了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临床经验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温润而厚实,印刷的字体清晰,排版疏朗有致,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书页的边缘切割整齐,散发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感,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封面的设计也很有巧思,没有使用过于复杂或写实的图案,而是选取了一幅抽象却富有深意的艺术画作,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整体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可以被珍藏的艺术品。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无论是作为个人学习的工具,还是送给同行的礼物,都显得非常体面和有品位。这样的细节处理,足以说明出版方在图书品质上的用心,也更能激发读者对书中内容的期待。

评分

我尝试着翻阅了一下这本书的目录,发现它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基础的肝脏解剖生理学,到各种常见及少见的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再到肝移植、肝脏影像学等专科内容,可谓是涵盖了肝脏病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精准地概括了其内容,让人一目了然。更吸引我的是,它似乎还包含了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进展,这一点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尤为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掌握最新的诊疗技术。我特别注意到其中有几章专门探讨了疑难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这种实践性的内容对我来说极具价值,因为理论知识的学习终究需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评分

十分详尽的肝病大部头,好好仔细研究

评分

吴孟超---这三个字就值钱了。。值得学习,好书

评分

院士主写,书很好,对于肝病写的全面之极!

评分

吴孟超---这三个字就值钱了。。值得学习,好书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内容一般吧,呵呵,学习中

评分

还不错,正版,比实体店卖的便宜。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书印刷质量很好,内容很新、很全,总之非常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