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终站的陪伴:临终关怀百题

人生终站的陪伴:临终关怀百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施永兴,罗维 著
图书标签:
  • 临终关怀
  • 生命教育
  • 心理健康
  • 安宁疗护
  • 生死观
  • 情感支持
  • 陪伴
  • 医疗伦理
  • 家庭关怀
  • 自我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078230
版次:1
商品编码:1090628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1
字数:2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临终关怀6条标准:
肯定生命、认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历程。
并不加速和延长死亡。
尽可能减轻痛苦及其他身体不适症状。
支持病人,使他在死亡前能有很好的生活质量。
结合心理社会及灵性照顾。
支持病人家属,使他们在亲人的疾病期间及病人去世后的悲伤期中能作适当的调整。

内容简介

人的全优生命质量系统工程是由优生、优活和优死环节所构成的。真实面对人生终站、倾听内心的声音,关怀生命终点的每分每秒,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人生终站的陪伴:临终关怀百题》针对人们关心的临终关怀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生命尊严、身心关爱、家庭慰藉、生命末期感悟和优逝教育等方面科学、实用、普及、全面的知识和方法。在讲究科学性的基础卜,强调实用指导与普及性,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内容新颖丰富,操作性强,为人生终站的临终关怀服务提供参考,可供病人及其家属,广大中老年人和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施永兴,1946年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调研部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0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闸北区优秀拔尖人才和首席社区医学专家。
17年前开始推动社区临终关怀的安宁护理运动。著有《安宁护理与缓和医学》、《缓和医学理论与生命关怀实践》、《让生命享受最后一缕阳光》、《最后的陪伴》、《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等书。
罗维,1972年生。毕业于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闸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院长。
主编、参编专业书籍4部,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生命尊严篇
01 我的生命我做主
02 临终病人的权益
03 听着音乐离世
04 提高临终生命质量
05 临终病人
06 临终关怀
07 临终关怀的客观需要
08 临终关怀的理念和目的
09 临终关怀安宁病房特征
10 有尊严的临终幸福
11 维护临终病人尊严
12 尊重临终病人意愿
13 被尊重,拥有选择权,是临终病人需要的基本关怀
14 临终关怀类似于“社会子宫”的母体呵护
15 面对生命的终点安详离去
16 医生到底该不该告诉他实情?
17 家属不同意告诉病情怎么办?
18 如何告知病情
19 告知者遵循的原则
20 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交流
21 知青同意
22 放弃,还是抢救?
23 临终病人危机时要不要急救?
24 放弃治疗
25 医生主动放弃治疗的法律问题
26 病人及家属放弃治疗的法律问题
27 对患绝症的临终者的治疗是“无效治疗”
28 为什么不能放弃临终病人支持治疗
29 安宁死不是安乐死
30 我国目前不能实行安乐死
31 生前预嘱
32 生命预立指示和预立代理人
33 遗嘱
34 有效遗嘱必须具备的条件
35 交代后事
36 生命纪念册

身心关爱篇
37 临终病人喜欢的颜色
38 临终阶段的颜色光疗法
39 探视临终病人的注意事项
40 如何给临终病人送鲜花
41 临终病人与音乐
42 绘画疗法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法
43 爱的表达——触摸
44 临终病人更需性爱抚
45 临终病人的人生回顾干预措施
46 家属在临终关怀中的角色
47 家属的权利与义务
48 家属的心理安抚
49 临终病人的日常生活
50 做好临终病人的个人卫生
51 临终病人不吃不喝怎么办
52 给予良好的饮食
53 临终病人能否服用人参或两洋参
54 临终病人选择的饮料
55 临终病人药膳
56 临终病人膳食的营养误区
……
人生终站 应知篇
人生终站 感悟篇
优逝教育篇
无私奉献篇

精彩书摘

幸福是个深刻而复杂的多元概念。幸福是享有人生重大的快乐和免除人生重大的痛苦,是人生重大的需要、欲望;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主观形式;物质幸福是人的物质性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精神幸福即人的精神方面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人在临终幸福即临终阶段尊严,需要无痛苦和无遗憾。心愿已得到实现,能够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即是一种幸福。临终幸福是创造性幸福,更是人生幸福中的结果。临终病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偏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影响临终病人幸福的主要因素包括身体健康状况、生存的目标和期望、感情态度这3个方面。临终病人身体的生理机能几乎丧失,他们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缓解身体的病痛状况无疑是他们获得幸福的最基本需求。当病人罹息绝症时,对疾病的沮丧、失落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情绪,常常使他表现出消极态度,使其产生生命尊严已经丧失的错觉,从而失去了生存的期望。
当有尊严的幸福涵盖了所有人群,并包容了每个人生命的全过程时,这样的临终生活会更美好,更和谐。总之,人有生必有死,而临终有幸福,死得有尊严,是正常人所祈求的末路愿景。
11 维护临终病人尊严
临终病人的痛苦,不仅在于肉体的剧烈疼痛,更在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失去的最后尊严。死亡正以日、以小时的速度向他(她)逼近,此刻生命的尊严对临终者来说是最后的防线,如果连这个防线也崩溃的话,那么生命便失去了意义。对于临终病人而言,生命的尊严成为他们意识中的第一的要求,生命越接近终点,人对尊严和爱的渴求越是强烈,有位患了晚期癌症的临终女病人,枯瘦的手指戴着爱的定情钻戒,病床旁摆放着毕业照和她年轻时漂亮的照片。虽躺在床上,仍每天涂唇膏淡妆,非常注意仪容,每当子女和亲朋好友探视,她总是扶正假发,擦上粉妆。有人问她为什么不让家人分担现在的真实感受?她答道:我永远不希望孩子和亲人看到我痛苦的形象。她渴望保持尽可能的美好姿态,维护人生终点的尊严,至死保持人的尊严。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是人生落幕完美的结局,它是崇高的精神,不仅是一种风度、豪情,而且是神圣而实在的表现。
……

前言/序言


人生终站的陪伴:生命旅程的温柔落幕 生命,是一场由出生开始,最终抵达终点的奇妙旅程。沿途有阳光灿烂的风景,也有风雨交加的挑战,有相遇的欢声笑语,也有别离的淡淡忧伤。当我们站在旅程的尽头,面对着不可避免的落幕,我们渴望的,或许不是轰轰烈烈的告别,而是一份宁静、尊严,以及身边始终有人温柔陪伴的温暖。 《人生终站的陪伴:临终关怀百题》一书,正是以此为核心,深入探讨了在生命最后阶段,我们如何能够拥有一个充满爱与尊严的告别。它并非一本冰冷的说教手册,也不是一本空洞的哲学论述,而是以一种贴近生活、饱含情感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临终关怀的全面视角和实践指南。这本书触及了生命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也展现了人性中最坚韧、最光辉的一面。 一、 理解与接纳:告别恐惧,拥抱平静 对于许多人来说,“死亡”二字总是伴随着恐惧、未知和抗拒。我们习惯了谈论生长、发展、成功,却很少有人愿意正视生命终将走向的那个彼岸。《人生终站的陪伴》首先尝试做的,便是拆解这份恐惧,引导读者以一种更平和、更积极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生命的自然规律。 它会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探讨生与死的辩证关系,说明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形态的一种转变,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通过分享真实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这本书鼓励我们认识到,生命的长度固然重要,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以及我们如何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刻,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珍视的。 书中会深入剖析临终者可能面临的心理困境,包括对疾病的焦虑、对未完成心愿的遗憾、对亲人的不舍、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它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心理疏导方法,教导我们如何与临终者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倾听他们的心声,如何回应他们的恐惧,如何帮助他们整理思绪,放下包袱,平静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告别。 二、 关怀与支持:身心并重,抚慰灵魂 临终关怀,绝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治疗和护理,它更是一门关于“如何更好地结束生命”的艺术。这本书详尽地阐述了临终关怀的各个维度,强调了身心并重的护理理念。 在身体层面,它会详细介绍如何缓解临终者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例如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皮肤问题等,并提供专业的缓解方法和护理技巧。这部分内容不仅仅面向专业的医护人员,也为在家中照顾亲人的家属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让那些在生命最后一程的亲人,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身体的痛苦,获得舒适和安宁。 更重要的是,书中将大量的篇幅聚焦于精神和情感层面的关怀。它强调了“陪伴”的力量,这种陪伴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存在,更是情感上的连接和支持。它教导我们如何通过言语、眼神、肢体接触,传递爱、温暖和理解,如何创造一个充满关怀和尊重的环境,让临终者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是被重视的,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依然拥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书中会探讨如何帮助临终者实现他们的“遗愿清单”,无论是与久未谋面的亲人联系,还是完成一项曾经的梦想,这些看似微小的愿望,都可能成为支撑他们走完最后一段路程的重要力量。它也深入探讨了如何处理与临终者相关的伦理问题,例如是否需要进行积极治疗,如何尊重他们的医疗自主权,以及如何在必要时做出艰难的决定。 三、 沟通与连接:最后的对话,生命的传承 生命最后的阶段,往往是与亲人进行深刻沟通的宝贵时机。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因为忙碌、尴尬或是不知如何开口,而错失了与亲人进行真正对话的机会。《人生终站的陪伴》将沟通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提供了实用的沟通技巧。 它会指导我们如何与临终者谈论死亡,如何表达爱与感激,如何请求原谅,如何给予原谅。这些“最后的对话”,不仅仅是为了让临终者安心,更是为了弥合亲人之间的隔阂,清理未竟的情感,为未来的生活留下少许遗憾。书中会分享许多感人的案例,展现了通过坦诚和勇敢的沟通,如何让离别变得不那么沉重,如何让生命在爱与理解中升华。 此外,本书还会探讨如何处理临终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平衡不同家人的情感需求,如何在共同面对悲伤的过程中,加强家庭的凝聚力。它也触及了“临终关怀”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四、 告别与纪念:铭记过往,展望未来 生命的结束,并非意味着一切的消失。死亡,也可能是生命新篇章的开始,是生命价值的传承。《人生终站的陪伴》并不止步于对死亡的关注,它更引导我们思考如何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告别,并如何铭记逝去的亲人。 书中会介绍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从传统的追思会到更具个人化色彩的纪念方式,鼓励人们通过回顾与分享,来纪念逝去的生命,并从中汲取力量。它会强调,对逝者的思念,不应该是沉重的负担,而应该成为激励我们更好地生活的动力,是生命延续的一种方式。 更深层次地,这本书会探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将关于生死、关怀、爱与陪伴的理念,融入我们的日常教育中,让下一代能够更早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坦然地面对生与死。 五、 资源与支持:专业的力量,温暖的港湾 《人生终站的陪伴:临终关怀百题》深知,临终关怀并非个体可以独立承担的重任。因此,书中也会为读者提供关于临终关怀的专业资源和支持信息。 这包括介绍各类临终关怀机构、志愿者组织、心理咨询服务、安宁疗护中心等,帮助读者了解在哪里可以获得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它也会分享一些关于临终关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相关的权益和保障。 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位温暖的倾听者,它用真诚的文字,为所有面临生命终点的人,以及他们身边的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慰藉和实践指导。它让我们相信,即使在生命最黯淡的时刻,也总有光芒闪耀,总有爱与陪伴,能够让生命的终站,成为一次宁静、庄严而充满尊严的温柔落幕。它不仅仅是关于死亡的讨论,更是关于如何更好地活着的深刻启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抱持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翻开。我一直对生命中的“终点”充满好奇,并非出于病态的猎奇,而是想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完整性。我们常常避而不谈死亡,仿佛它是不祥之兆,是需要刻意回避的现实。然而,生命的河流总会流向大海,而“终站”并非终结,更像是一种转折,一种升华。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沉静而温暖的力量,色彩柔和,标题却掷地有声。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视角,帮助我理解生命最后阶段的意义,以及在那个阶段,我们能给予和接受的陪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希望它不是一本冰冷的技术手册,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能够抚慰那些对未知感到恐惧的心灵,也能启发我们如何更有尊严、更有爱意地面对生命的终章。我尤其好奇,在这样一种普遍被忽视的领域,会有怎样的新鲜见解,能打破我们固有的认知,带来新的思考。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内容触及了我内心最柔软也最敏感的部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常常在想,当我们面对亲人或朋友走向生命终点时,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我们所做的,是否真的能给他们带来安慰?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且富有智慧的指引。它没有回避那些尖锐的问题,也没有过分渲染悲伤,而是用一种平静而有力的方式,探讨了如何与临终者沟通,如何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如何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支持。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尊重”的强调,无论是对生命本身,还是对临终者选择的尊重。这让我意识到,临终关怀不仅仅是一种“服务”,更是一种“关怀”,一种对生命最后尊严的守护。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平时是否足够关注身边那些正在经历人生重大转折的人们,是否足够有耐心去倾听和理解。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生命最后的旅程,也可以如此被温柔对待。我一直以为临终关怀更多的是医学上的延缓痛苦,是身体层面的照顾。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更深层的内涵在于精神层面的支持,在于如何让生命在最后时刻依然保有尊严和意义。书中对于“陪伴”的解读,不再是简单的“在场”,而是上升到了心灵的共鸣,是倾听、是理解、是接纳,是共同面对生命最后的波澜。我被那些故事所打动,那些普通人在生命尽头展现出的坚韧与爱,以及那些付出陪伴的人们,他们的付出是多么的伟大而平凡。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活着”的意义,也让我对“死亡”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理解。它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内心一直以来对这个话题的模糊和不安,让我明白,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依然可以有温暖,有爱,有希望。

评分

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我一直觉得,面对死亡,我们都是无能为力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命凋零。但是,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明白,即便在生命的尽头,我们依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让我认识到,临终关怀并非只是专业医护人员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命旅程中的温暖陪伴者。书中那些关于沟通技巧、情感疏导、甚至是如何为临终者营造舒适环境的细节,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如何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去一份力量。它改变了我对“送别”的看法,从一种悲伤的告别,转变为一种充满爱与尊重的陪伴,一种对生命圆满的祝福。

评分

这本书,它就像一本厚重的日记,里面承载着无数关于生命、关于爱、关于告别的故事。我被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所深深吸引,那些真实的、鲜活的生命体验,让我感同身受。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临终关怀,更是在讲述如何更好地去爱,如何更深刻地去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我读到了一些让我鼻尖发酸的章节,也读到了一些让我心头涌起暖流的篇章。它让我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在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去体验,如何去给予,如何去连接。这本书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宏大的视角,它教会我,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可以绽放出独特的光芒,依然可以被爱包围,被尊重。

评分

题材不错,写作要再细点,还有错别字

评分

人性关怀

评分

人性关怀

评分

收到了

评分

收到了

评分

这本书真不错

评分

还不错,挺好的推荐大家,这是捐给生命有爱计划的

评分

这本书真不错

评分

送给朋友的,感觉还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