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医古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全国许多省市也一直把医古文作为中医职称晋升考试中与英语等同的必考科目。但是长期以来医古文缺少职称考试的专门用书,从中级到高级(副高、正高)各个级别的考试多用本科教材替代,其不合理性显而易见,也为参试者诟病。根据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相关要求,《医古文高等教程》为本科医古文课程后续深造而编,既可作为参加中医职称考试的专门用书,也可为研究生学习及中医药继续教育之用。
《医古文高等教程》紧紧围绕提高中医药古籍阅读能力及从业人员的临床实践与应用这一核心,注意与本专科阶段学习和职称考试之间的知识衔接。立足于学习者在临床工作中自学提高。
《医古文高等教程》所选篇目,参阅了历年各省医古文职称考试试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选组合,最后确定了25篇文章,分为5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医家传记和各家书信,第二单元为中医经典的序言与医论,第三单元为《黄帝内经·素问》选文,第四单元为《黄帝内经灵枢》选文,第五单元为《伤寒论》、《脉经》和《中藏经》选文。每单元各选文5篇,篇目适度,既考虑知识的衔接性,又注重中医经典著作的阅读,便于学习者温故而知新,通过学习对中医古籍的文体结构、表达方式、行文特点及语言规律能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掌握学习方法,真正为自学打下基础。
目录
序
前言
总摘要
第一部分中国的气候变化
摘要
第一章 科学认识气候变化
提要
1.1 天气、气候和气候系统
1.2 气候变化的驱动力
1.3 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和预估
1.4 IPCc评估报告的影响和未来工作
第二章 辐射强迫与气候变化归因
提要
2.1 辐射强迫、全球增温潜能与温变潜能
2.2 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
2.3 大气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
2.4 大气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
2.5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辐射强迫
2.6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归因
第三章 观测的中国气候和东亚大气环流变化
提要
3.1 近百年中国的温度变化
3.2 近百年中国降水量的变化
3.3 东亚大气环流变化
3.4 云、辐射与对流层温度变化
3.5 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的联系
第四章 现代极端气候事件变化
提要
4.1 极端降水事件
4.2 极端气温事件
4.3 热带气旋和台风
4.4 低能见度事件
4.5 极端气候事件的综合评估
第五章 冰冻圈变化
提要
5.1 冰川变化及影响
5.2 冻土变化及影响
5.3 积雪变化及影响
5.4 河冰、湖冰和海冰变化及影响
第六章 陆地水循环与近海变化
提要
6.1 降水、蒸发与土壤湿度
6.2 湖泊与湿地
6.3 径流
6.4 近海气候
6.5 近海海洋灾害
6.6 沿岸海平面
第七章 历史气候变化
提要
7.1 近2万年的气候变化
7.2 过去200年的气候变化
7.3 近500年的气候变化
7.4 历史极端气候事件
第八章 大气成分变化及碳氮循环与气候变化
提要
8.1 大气温室气体
8.2 大气气溶胶
8.3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成分变化
8.4 对流层臭氧
第九章 全球气候系统模式评估与气候变化预估
提要
9.1 气候系统模式发展概况
9.2 20世纪气候模拟评估
9.3 20世纪年代际变化的模拟
9.4 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
9.5 不确定性分析
第十章 中国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提要
10.1 区域气候模式的评估
10.2 区域气候模式预估中国气候变化情景
10.3 区域预估中的不确定性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摘要
……
第十一章 气候与环境变化对中国影响的综合分析
第三部分 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第四部分 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评估方法的分析
第五部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采取的行动及成效
参考文献
名词解释
后记
精彩书摘
气候模式建立在公认的物理原理基础上,能够模拟出当代的气候,并且能够再现过去的气候和气候变化特点,是进行气候变化预估的首要工具,可以得到较可靠的预估结果,但其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具体到区域气候模式,和全球气候模式类似,在进行气候变化预估时,其不确定性首先来源于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方法、政策因素、技术进步和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其次是气候模式发展水平限制引起的对气候系统描述的误差,以及模式和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等(第九章)。在区域尺度上,气候变化预估的不确定性则更大,一些在全球模式中有时可以被忽略的因素,如土地利用和植被改变(第二章)、气溶胶强迫(第二、八、九章)等,都会对区域和局地尺度气候产生很大影响,而目前气候模式对这些强迫的模拟结果之间差别很大。区域模式降尺度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模式提供的侧边界场的可靠性,全球模式对大的环流模拟产生的偏差,会被引入到区域模式的模拟,在某些情况下还会被放大。此外目前观测资料的局限性,也在区域模式的检验和发展中增加了不确定性,如当前区域气候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在向15~20km及更高发展,而现有观测站点的密度及格点化资料的空间分辨率都较难满足评估这些模拟的需要。
在使用区域模式进行中国气候变化预估方面,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完成的模拟比较少,并且采用的全球模式驱动场、排放情景以及分辨率等都存在较大差异,难以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并给出未来的变化范围,与此同时,模拟一般进行的是当代1961~1990和未来2071~210年时段,未来20~50年时间段空缺。此外与统计降尺度方法问的比较也进行得很少,在对现有的区域模式结果分析方面的_[作也有待进一步深入,如缺乏对未来热带气旋和台风活动变化的分析等。
……
前言/序言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内容很全,数据丰富,就是有点贵
评分
☆☆☆☆☆
还没有看,希望能用上
评分
☆☆☆☆☆
不错
评分
☆☆☆☆☆
不错
评分
☆☆☆☆☆
书的内容没什么说的,对有用的人有用……京东速度不错!
评分
☆☆☆☆☆
内容十分丰富,我原想获得关于农业未来种植业区划的信息也有相当的阐述,对于我来说目的达到了。 对于气象应用的专业来讲真是必备资料啊。
评分
☆☆☆☆☆
内容很全,数据丰富,就是有点贵
评分
☆☆☆☆☆
内容很全,数据丰富,就是有点贵
评分
☆☆☆☆☆
经典中的经典。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