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丁肇中教授是杰出的华裔物理学家,他在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的成果,并因粒子物理领域的新发现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他是一位用中文发表获奖演说的人,赢得了全世界华人的敬重。《丁肇中传》在大量素材的基础上,以生动的笔触,翔实地再现了丁肇中曲折地成长经历,刻画了他勇于攀登、敢于创新的大师风采,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丁肇美,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中学时代是在中国台湾度过的。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任教,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因发现了J粒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是备受瞩目的华人科学大师,受到全世界华人的敬重。在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他是一位在颁奖典礼上用中文发表演说的人华裔科学家。过去,人们对丁肇中的了解大多仅限于诺贝尔奖得主这一方面。事实上,作为一代科学大师,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思想和个性。
《丁肇中传》以生动的笔触,翔实地在现了丁肇中传奇的成长经历和勇于创新的人生风采,给人以巨大的激励和启迪。
目录
第一篇 碳酸盐岩岩石学
第一章 碳酸盐岩概论
第一节 碳酸盐岩的成分
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及其组成特征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沉积构造
第四节 碳酸盐岩的颜色
第二章 碳酸盐岩分类及主要岩石类型
第一节 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第二节 石灰岩的结构分类
第三节 石灰岩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白云岩的分类及生成机理
第三章 碳酸盐沉积物(岩)的沉积后作用
第一节 碳酸盐沉积物(岩)沉积后作用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碳酸盐沉积物(岩)沉积后作用的环境及特征
第三节 成岩序列和成岩阶段
第四章 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方法简介
第一节 碳酸盐岩的肉眼观察和镜下鉴定
第二节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分析技术和研究方法
第二篇 碳酸盐岩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第五章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第二节 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
第六章 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
第一节 沉积环境的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 台地沉积模式
第三节 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及其与油气关系
第七章 生物礁和礁相
第一节 生物礁相概述
第二节 生物礁相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第三节 生物礁相与油气的关系及我国生物礁研究现状
第八章 海相深水碳酸盐沉积
第一节 海相深水碳酸盐沉积环境与沉积作用
第二节 正常沉积作用
第三节 事件沉积作用
第四节 远洋碳酸盐沉积模式
第九章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
第一节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条件与分布规律
第二节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类型与沉积环境
第三节 湖相碳酸盐岩的鉴别标志与石油地质意义
第十章 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现代滨岸碳酸盐沉积
第三节 现代台地碳酸盐沉积
第四节 现代深海碳酸盐沉积
第五节 非海洋碳酸盐沉积
第六节 白云石的现代沉积环境
第七节 我国南海现代生物碳酸盐沉积分布特征
第十一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研究方法
第一节 资料的收集
第二节 有关沉积环境参数的确定
第三节 地震相分析
第四节 地震沉积学分析
第五节 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第三篇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
第十二章 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层序地层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十三章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
第一节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
第二节 缓坡-陆棚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
第三节 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层序地层模式
第四节 斜坡-盆地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
第十四章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
第二节 地震地层学研究
第三节 钻井层序地层学研究
第四节 层序地层学在碳酸盐岩体系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高等学校教材:碳酸盐岩沉积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