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當代中國社會學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當代中國社會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孫本文 著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84444
版次:1
商品編碼:10944266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第三輯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1-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1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當代中國社會學》齣版於1948年。全書分上、下編,共22章,係統論述瞭中國社會學的起源與發展,中國社會學派及其特點,是對中國社會學自勃興以來學術研究成果與學科發展的一次係統總結。書後附有“中國社會學重要文獻分類簡錶”、“中國各大學社會學教授姓氏錄”,以助讀者一覽當時中國社會學發展的概貌。

內頁插圖

目錄


凡例
第一章 緒論
上編 中國社會學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章 中國社會學的萌芽
第三章 普通社會學的研究
第四章 社會進化與社會變遷的研究
第五章 社會問題的研究
第六章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
第七章 社會思想與社會學史的研究
第八章 農村社會學與都市社會學的研究
第九章 社會學方法的研究
第十章 社會事業與社會行政的研究
第十一章 其他社會學研究
第十二章 實地調查的推廣與發達
第十三章 社會學課程的擴充與專係的設置
第十四章 社會學團體組織與刊物的發行

下編 中國社會學的流派及其特點
第十五章 注重社會的心理因素者
第十六章 注重社會的文化因素者
第十七章 注重社會的生物因素者
第十八章 注重社會的經濟因素者
第十九章 注重社會整體或綜閤的觀察者
第二十章 注重社會問題的研究者
第二十一章 注重社會實地研究者
第二十二章 結論——迴顧與前瞻

附錄
一、中國社會學重要文獻分類簡錶
二、中國各大學社會學教授姓氏錄
孫本文先生學術年錶
孫本文與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社會學

精彩書摘

最後請一述本書著者所著的《近代社會學發展史》。此書於民國三十六年一月由商務印書館齣版。全書分8章227頁,內人名漢譯錶6頁。著者曾於民國二十四年成《現代社會學的起源、發展及其最近趨勢》一文,刊入《社會學刊》第五捲第一期,此文長約五萬言,近數年中獲讀歐美新書新論文,乃逐漸擴充而為十四萬言之此書。內容偏重孔德以來社會學發展的狀況,與著者的《社會思想》一書,適相銜接。“自序”中曾說:
初學社會學之人,除熟習社會學原理與社會問題外,尚應明瞭社會思想之變遷及社會學之起源與發展之狀況。餘既撰《社會學原理》與《現代中國社會問題》二書,近又有《社會思想》一書問世。但是書僅述上自柏拉圖下逮孔德,其間賢人哲士所發錶社會思想之概略,似猶需一書,敘述自孔德以來各種社會學理論之起源、發展,以及近今社會學領域以內各部門分工閤作之情狀,以資銜接,此本書之所由作也。
……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當代中國社會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當代中國社會學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當代中國社會學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當代中國社會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啊。發人深思。

評分

商品還不錯商品還不錯

評分

孫本文先後受教於美國社會學傢F.H.吉丁斯、R.E.帕剋、W.F.奧格本等人,深受心理學派和文化學派的影響。他側重於社會文化因素與心理因素的研究,著力闡釋文化與態度的交互作用,運用文化與態度二因素(積極活動的要素)剖析社會現象,說明社會問題。他以“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觀點研究個人行為所受的社會影響和個人行為對於社會的影響,認為人類心理特質是在文化環境中陶冶而成的,是文化的一種反映,文化達何種程度,心理即生何種變化。強調無文化即無社會,欲改造社會即在改造文化,並力主用文化社會學的觀點來具體解釋人口現象。認為文化是人口現象的基本因素,人口發展的狀況,須視文化的狀況而定。他綜閤國內外社會學的研究成果,建立瞭綜閤學派的社會學體係,即從社會整體的觀點、結閤的觀點、有機的觀點、演進的觀點綜閤觀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行為。認為個人在社會中的行為,或社會中個人的行為是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社會行為則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也是社會學體係的齣發點。社會行為大緻包括:①人與人之間性質最單純的社會行為,即基本的社會行為,如交互行為、集體行為;②人與人之間性質復雜的社會行為,即復閤的社會行為,如團體行為、社區行為。他認為,從社會行為齣發,可引發齣有關社會行為的 5類重要的問題,即:①社會行為的因素問題(或社會因素問題);②社會行為錶現的過程問題(或社會過程問題);③社會行為錶現的機構問題(或社會組織問題);④社會行為錶現的功能或控製問題(或社會控製問題);⑤社會行為變遷的內容與方嚮問題(或社會變遷問題)。前4類為靜的問題,最後一類為動的問題。從上述5類問題齣發,可展開社會學的主要內容。他藉鑒社會學創始人的分類法,依各種科學的性質,分一切科學為物質科學、生物科學與社會科學。每類科學又各分具體與抽象兩類。具體科學中又分為普通、特殊、敘述、應用4小類。他把社會科學分為普通的與特殊的兩類,認為社會學研究社會的共通現象與共同原理,所以是一種普通的科學,而研究社會的特殊方麵的則為特殊的科學。後來學術界把這種分類稱為摺衷的科學分類。孫本文的研究領域還包括經濟學、人口學等學科,曾提齣過8億人口是中國“適度人口”的主張。

評分

早期中國社會學的經典

評分

書還可以 就是包裝馬虎 價格優惠一般

評分

社會學在中國早就已經開始,可惜中斷瞭幾十年

評分

幫彆人買的,應該還不錯

評分

很好的書,正版價格也劃算,滿意!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纍,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好讀書是好事。讓我們都來讀書吧。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 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充實,學習到不同的東西。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還能帶給你許多重要的好處。 多讀書,可以讓你覺得有許多的寫作靈感。可以讓你在寫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往往可以運用一些書中的好詞好句和生活哲理。讓彆人覺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讀書,可以讓你全身都有禮節。俗話說:“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彆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讓彆人看齣你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答禮,頗有風度。 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增長瞭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瞭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嚮。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多讀書,可以讓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書讓你變得更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麵對睏難。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你又嚮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齣瞭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樂。讀書也是一種休閑,一種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紮實的基礎!讀書養性,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溫文爾雅,具有書捲氣;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纔思敏捷;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可以提高理解能力,隻要熟讀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瞭;感受世界的不同。 不需要有生存的壓力,必競都是有父母的負擔。 雖然現在讀書的壓力很大,但請務必相信你是幸福的。 在我們國傢還有很多孩子連最基本的教育都沒辦法享受的。 所以,你現在不需要總結,隨著年齡的成長,你會明白的,還是有時間多學習一下。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讀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每個人都做過的事情,有許多人愛書如寶,手不釋捲,因為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讀一些有關寫作方麵的書籍,能使我們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從而提高瞭我們的習作水平.讀書的好處還有一點,就是為我們以後的生活做準備.那麼,讀書有哪些好處呢?1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量.多讀一些好書,能讓我們瞭解許多科學知識.2讀書可以讓我們擁有韆裏眼.俗話說的好;秀纔不齣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決勝韆裏.多讀一些書,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蔔先知.3讀書可以讓我們勵誌.讀一些有關曆史的書籍,可以激起我們的愛國熱情.4讀書能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評分

商務的這套數 質量均一般 內容卻極其的精彩 買書就要這樣的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當代中國社會學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