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书史会要·续书史会要(繁体竖排版)》九卷,补遣一卷,陶宗仪撰。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黄岩人。近代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论此书甚详,曰:“是编起自三皇,迄于元季,摭采至为繁富,文笔筒当,间加评论,褒贬颇得其平。……其于元、辽、金、外域书家,亦为著录,且详及其国特有文字,亦颇足资考证。”《绩书史会要》一卷,作者朱谋垩。朱氏字隐之,号八桂,明宗室。该书仿《书史会要》史会要体例而作,补有明一代书家423人,颇为完备,评语亦简明可观。余绍宋评曰:“是编续陶书而作,采辑明代书家亦颇周详。惟九成于诸家得失直抒己见,隐之则多托于评者之言,评者为谁遂无可考。或因事属本朝,时代较近,有所顾忌而然也。”此次整理,《中国艺术文献丛刊:书史会要·续书史会要(繁体竖排版)》以上海书店影印洪武刻本为底本,参校上图藏清抄本、日本清家文库本、《四库全书》本。《续书史会要》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抄本。
目录
书史会要卷一
三皇
五帝
三代
列国
秦
书史会要卷二
汉
东汉
蜀汉
魏
吴
书史会要卷三
晋
书史会要卷四
宋
齐
梁
陈
后魏
北齐
后周
隋
书史会要卷五
唐
五代
书史会要卷六
宋
书史会要卷七
元
书史会要卷八
辽
金
外域
书史会要卷九
书法
书史会要补遗
三皇
汉
吴
晋
宋
齐
梁
后魏
北齐
后周
隋
唐
五代
宋
元
金
外域
续书史会要
明
附录
一、序跋
二、书史会要引用诸书
三、陶宗仪传记
四、四库提要
五、人名索引
精彩书摘
王恬,字敬豫,导次子。官至散骑常侍,赠中郎将军,谧曰宪。傲诞不拘礼法,气岸浚软,流辈轻之。然晚节好士多能,善隶书,于草字尤妙。时张翼以书得名,议者谓不能过恬。
王洽,字敬和,导第三子,官至中书令。洽于导诸子中最为白眉,理识明敏,书兼众体,于行草尤工,挥毫落纸有郢匠运斤成风之妙。羲之尝谓洽曰:「弟书遂不减吾。」王僧虔亦谓洽与羲之书俱变古形。
王劭,字敬伦,导第五子。官至尚书令,谧曰筒。袭父兄之教,书法调涉浮艳。
王珣,字符琳,洽子。官至尚书令,谧献穆,能草圣。然当时以弟琨书名尤着,故有「僧弥难为兄」之语。僧弥,琨小字也。
王琨,字季琰,洽少子,官至中书令,有才艺,工隶及行草。世所宝者特是草圣,名出兄殉右,时人为之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法护,殉小字也,自导至琨,三世以书名着,人以方杜度、卫璀二氏焉。尝以四疋缣素,自旦及暮,操笔一挥,首尾如一,亦无误字。羲之见而戏之曰:「弟书如骑驴,骚骚欲度骅骆前。」故当时遂与羲之齐名。以琨当代献之兼中书令,世谓献之为大令,琨为小令。论者谓琨书弓善矢良,兵利马疾,突阵破敌,难与争锋。其亦知言者也。
王旷,导从弟。与卫世为中表,故得蔡邕书法于卫夫人,以授子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旷之子。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工谈辩,以骨鳗称。善篆、隶、行草、飞白,隶、草为今昔之冠,然其得名乃专以草圣。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羲之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衡,比张芝犹当雁行也。」然初以为不迨庾翼、郗情。及其暮年造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见之,辄叹伏。因与羲之书曰:「忽见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会稽佳山水,羲之有终焉之志。尝与名士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梁武帝评羲之书,以为势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其亦善于拟伦也。羲之少学卫夫人书,自谓深穷,及过江游名山,见李斯、曹喜、钟繇、梁鹄等字,又去洛见蔡邕《石经》于从弟洽处,复见张昶《华岳碑》,始喟然叹曰:「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或谓其得笔法于白云先生,即紫真也。
……
前言/序言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书史会要·续书史会要(繁体竖排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书史会要·续书史会要
评分
☆☆☆☆☆
¥62.00
评分
☆☆☆☆☆
越做越好。
评分
☆☆☆☆☆
这本书装帧很漂亮,印刷质量也很好
评分
☆☆☆☆☆
图书很好,包装也好.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浙江美术出版社这套书真不错,双十一优惠
评分
☆☆☆☆☆
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力量,是人生之必需。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以便将来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 读书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这种兴趣的阅读,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小学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各种各样的“闲书”,从爸爸妈妈给订阅的儿童杂志,到一些文学名著,我都照单全收。即使是上中学以后,也是依然爱读书,也要在繁忙间隙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些许的休憩。拿起一本喜爱的书籍,就好像随手推开一扇窗户,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这风景或粗犷豪放,或细腻委婉,或雄伟磅礴,或感人肺腑,令我浑然忘却了学习中的烦恼与不快,仿佛排徊在青山绿水之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挥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捧一帧书册,看史事五千;品一壶清茗,行通途八百。无须走马塞上,你便可看楚汉交兵;无须程门立雪,你便可听师长之谆谆教诲。莘莘学子,自幼苦读经书,不惜为此头悬梁,锥刺骨,为的是什么,就是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开卷”。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红楼巨著”;纪晓岚“饱览群书,徜徉书海”,方得“天下第一才子”称号……他们都是从“开卷”那里得到了最大的益处。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书,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书,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书,可以使我们变得有修养。书,还可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其实读书的好处有很多,就等着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同书一样,报纸上形形色色的消息,五花八门的知识,都像磁铁般吸引着人们。世界天天在变化,社会天天在发展,新人新事新科技层出不穷。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启发,新的感受。忠实的读者因经常读报,不仅乐趣无穷,而且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有的人因此而走上了成功之路。毫无疑问,报纸是千百万人终身的良师和益友。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勤读报,会读报,你就会和大千世界息息相通。这样的好机会,我们从小就因该抓住;这样的好习惯,我们从小就因该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