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者周作人生前亲自编定,学者止庵穷数年之力精心作校,增补从未出版作品,为市场上全面专业的周氏文集。
鲁迅评价,周作人的散文为中国第1。
胡适说,大陆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
内容简介
《周作人自编集:药堂语录》收入周作人一九四○年前后所作文章五十篇,是其散文创作文体的一种新尝试,同《书房一角》为一类,文章篇幅短小,近于“前人所作的笔记”。作者自述为文经过是一部书“读过之后或有感想,常取片纸记其大概,久之积一二百则”,《药堂语录》就是其中一部分。题曰“语录”并不是想效仿儒释,记录自身言行以传世,而取其“说的更简要”,择取一点切入,抓住思想的某种闪现。
书中所“抄”所谈之书都是中国古籍,其中又以笔记为多。作者自称这些文章意不在针砭,只是“摊数种草药于案上”,“摆列点药”,但行文处处透着“疾虚妄”“爱真实”的精神。以《女人三护》为例,文章从《茶香室三钞》中女人三护一条,谈及佛家三护与儒家三从之不同,进而深及到对佛道儒的讨论,可谓对中国思想文化的点评式梳理。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1967),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等。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时期任教北京大学,在《新青年》《语丝》《新潮》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论文《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诗《小河》等均为新文学运动振聋发聩之作。首倡美文,《喝茶》《北京的茶食》等创立了中国美文的典范。在外国文学艺术的翻译介绍方面,尤其钟情希腊日本文学,贡献巨大。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太上感应篇
文海披沙
科目之蔽
女人三护
习苦斋画絮
鼠数钱
琐事闲录
跨鹤吹笙谱
九烟遗集
如梦录
存拙斋札疏
姚镜塘集
汴宋竹枝词
五祖肉身
七修类稿
辛卯侍行记
舌华录
夷坚志
麻团胜会
划水仙
张天翁
洞灵小志
耳食录
洪幼怀
药酒
落花生
入都日记
许敬宗语
销夏之书
绕竹山房诗稿
宋琐语
南园记
郢人
燕窗闲话
七夕
朱詹
澹盦文存
松崖诗钞
武藏无山
指画
如梦记
日本国志
钱名世序文
曲词秽亵
读诗管见
曾衍东诗
右台仙馆笔记
方晓卿蠹存
夜光珠
中秋的月亮
后记
精彩书摘
太上感应篇
近来买几种天津的总集,得到郭师泰编《津门古文所见录》四卷,亦颇可喜。卷一有董梧侯著《重修天津文昌庙碑记》,中有云,世所传《帝君阴骘文》,大者皆六经之渣滓,微者如老妇之行仁,报应多端,义利所不能析也。编者注曰,吾见败德之人,妄希福泽,曰吾能诵《阴骘文》数百遍矣,曰吾能施《阴骘文》几百本矣,此记正为吾辈当头棒喝。案《轩语》卷一有戒讲学误入迷途一条,云有一士以所著书来上,将《阴骘文》《感应篇》世俗道流所谓《九皇经》《觉世经》,与《大学》《中庸》杂糅牵引,此大为人心风俗之害,当即痛诃而麾去之。此诸人意见皆明白难得,读书人志切科名,往往迷惑,所尊奉者在世俗所谓四书五经外,又有《感应》《阴骘》《明圣》三书,如惠定宇且不免,他可知矣,董君以为文昌可祀,而文不必诵,其有识盖不亚于张香涛也。唯鄙人重读《太上感应篇》一过,却亦不无恕词,觉得其乌烟瘴气处尚不甚多。篇中列举众善,能行者是为善人,其利益中只有福禄随之一句稍足动俗人歆羡,而归结于神仙可冀,即说欲求天仙或地仙者立若干善,为恶的罚则是夺算。由是可知此文的中心思想,本是长生,盖是道士的正宗,并不十分错,其后经士人歪曲,以行善为弋取科名之手段,而其事又限于诵经戒牛肉惜字纸等琐屑行为,于是遂益鄙陋不足道矣。鄙人素无求仙的兴趣,但从人情上说,见人拜北斗,求延年,此正可谅解,若或以此希冀升官,自不免看不入眼,至于照原来说法北斗本不管铨叙事务,那还是别一件事也。
文海披沙
《文海披沙》八卷,明谢在杭撰,有《申报》光绪丁丑活字本,今尚易得。《申报馆续书目》,《文海披沙》项下云,惟闻先生脱稿后并未问世,继乃流入东瀛,得寿梨枣,近始重返中华。案活字本有万历辛亥焦竑序,宝历己卯幡文华及宽延庚午鱼目道人二序,焦序中有诸子取《文海披沙》刻之南中之语,故并未问世,殊非事实,唯中土传本罕见,申报馆乃据日本刻本而重印之耳。寒斋所有日本刻本无幡文华序,而别多万历己酉陈五昌序文一篇,卷末墨笔书曰,天明丙午岁八月二十八日,则是购藏者题记也。计宽延庚午为清乾隆十五年,宝历己卯是二十四年,天明丙午则五十一年矣。鱼目道人不知为谁,序中有云,校先师遗书,载宁馨儿,引《文海》说。查伊藤东涯著《秉烛谈》卷三,宁馨条下引有《文海披沙》语。然则当是东涯之弟子也。序文又云,“余喜在杭者,盖喜其气象耳。夫训诂文辞可以工致,微言妙语可以深造自得,唯是气象自然佳处难以力致耳。”此语甚有理解,在杭见识思想并不一定高超,《诗话》之谈文学,《麈余》之记因果,尤多陋见,唯《五杂组》《文海披沙》故自可读,正因其气象可喜,明末有些文人多是如此,鱼目道人之言可谓读书得间,殊有启发的价值也。
科目之蔽
《复堂日记补录》,同治七年十二月下云:初十日阅《夷坚志》毕,文敏喜记科举小吉凶,宋时科目之蔽已深,士大夫役志于此,可想见也。案谭君所语甚有见识。大抵中国士人之陋习多起源于科目,观于韩愈可知唐时已然,至今乃历千余年,益积重而难返矣。看近代人笔记,所举之人必称官衔,所记之事多是谈休咎因果,而归结于科名之得失,热中之态可掬,终乃至于戒牛肉惜字纸,以求冥佑,卑鄙已甚,真足为人心世道之害也。凡笔记如能无此数者,便已足取,虽是谈酒色财气,作市井语,亦总尚胜一筹耳。余尝谓读书人笥中不妨有淫书,但案头不可有《阴骘文》,《棘闱夺命录》一类善书,盖好色尚是人情,只须戒邪淫便是合法,若归依道士教,已止去白莲教一间,无以愈于吃菜事魔人矣。孔子论人事只讲仁恕,正是儒家的本色,孟子说义,便已渐近法家了,老庄觉得仁恕也济不得事,凡事想到底自都不免消极。总之古来圣人何尝说及那些怪语,而后来士人津津乐道,此正是儒之道士化,盖历汉唐宋明而遂完成,其源流不自外来,其影响亦不及于外国,与女人缠足的历史很有点相像,此一节亦甚可注意者也。
女人三护
《茶香室三钞》卷五女人三护一条云:“唐沙门慧苑《华严经音义》卷四云:女人志弱,故藉三护,幼小父母护,适人夫婿护,老迈儿子护。案儒书所谓三从,佛书谓之三护。”曲园先生谓三护即三从,形迹虽似,精神却实甚不同。印度女子的地位在社会上本甚低微,未必能比中国更好,在宗教上被视为秽恶,读有些佛教经传,几乎疑心最澈底的憎女家是在这里了。但是佛教的慈悲的精神有时把她们当做人类来看,对于人或物又总想怎么去利济他,那么其时便很不同,三护可以算作一个例。这里所谓护正是出于慈悲,是利他的,《庄子》里述尧的话,嘉孺子而哀妇人,可说是同一气息,此外我竟有点想不起来了。中国的三从出于《仪礼》,本是规定妇人的义务,一面即是男子的权利,所以从男人的立场说这是利己的,与印度的正是对蹠的态度。我常觉得中国的儒家是一种化合物,根本的成分只有道家与法家,二者调合乃成为儒,而这化合往往未能完成,遂多现出本色,以法家为甚,如三从殆其明征也。信如吾言,则我所佩服的尧的话大抵当出于道家,而黄老之学乃为中国最古老的传说,很可尊重。佛道至今称为二氏,唯其好处颇不少,足补正儒家之缺失,识者当不以为妄言也。
中秋的月亮
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凋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账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娑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斲开,乃能取出宝物也。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他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曰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见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回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嗥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他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等到月亮渐渐的圆了起来,他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账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
前言/序言
关于《药堂语录》
止 庵
一九四一年二月八日周作人日记云:“下午整理《庸报》旧稿。”此即《药堂语录》,一九四一年五月由天津庸报社出版。集中五十篇文章,大部分发表于一九四○年,个别篇目(《药酒》、《洪幼怀》、《张天翁》和《洞灵小志》)则前此一年问世,写作大约就在这时,抑或更早一些。在《庸报》连载时,曾用“药草堂随笔”及“药草堂语录”作为总的题目,《序》(该篇最初发表即名为“药草堂语录”)中所谓“至于药草堂名本无甚意义”云云,即此之谓也。
一九三七年四月周氏在《自己所能做的》中说:“我自己想做的工作是写笔记。”将近五年之后为《药味集》作序,也说:“近来觉得较有兴味者,乃是近于前人所作的笔记而已。”所说“笔记”均有特指,即《药堂语录》及《书房一角》,在周氏散文创作历程中,是为文体上一种新的变化。正如《书房一角原序》所说:“现在文章更琐屑了,往往写不到五六百字,但我想或者有时说的更简要亦未可知。”笔记与此前的“文抄公”之作都是“披沙拣金”式的摘录,区别在于文章的切入点和感受范围,二者之间并无高下之分。“说的更简要”的确意味着一种新的切入方式,就对象而言,是只择取或优或劣的一点;就主体而言,也仅仅把握思想的某种闪现,或者说是记录彼此间一次碰撞,而舍弃了通常构成随笔主体的那个思想过程。虽然切入点和感受范围都小了,背后的意蕴仍相当广阔深厚。即便是《郢人》和《中秋的月亮》这样一时感兴之作,作者的感受也很敏锐丰富,更不要说以“疾虚妄”与“爱真实”为主旨的各篇了。笔记以关乎中国古籍(尤其是笔记作品)者为多,《药堂语录》几乎全数如此,所以虽然篇幅远逊《书房一角》,却显得更纯粹些。《书房一角原序》说:“近来三四年久不买外国书了,一天十小时闲卧看书,都是木板线装本,纸墨敝恶,内容亦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偶然写篇文章,自然也只是关于这种旧书的了。”用在这里更为恰当。
《药堂语录》、《书房一角》在形式上与中国古代之笔记和题跋颇有相似之处。周氏对古人此类作品一向留意,可谓烂熟于心,然而此番大规模写作之前,尚做过认真而系统的准备工作,见《一蒉轩笔记序》(载《风雨谈》杂志一九四三年第四期):“丁丑(按即一九三七年)秋冬间翻阅古人笔记消遣,一总看了清代的六十二部,共六百六十二卷,坐旁置一簿子,记录看过中意的篇名,计六百五十八则,分配起来一卷不及一条,有好些书其实是全部不中选的。”其间自有一副鉴别取舍的眼光,即:“文章的标准本来也颇简单,只是要其一有风趣,其二有常识。”这涉及文章与思想两方面,如果说有所承继,也是承继了这样一路,具体说来,与所提到的刘献廷、俞正燮、郝懿行、王侃、李元复、玉书、马时芳等人作品关系可能更大一些。《后记》又讲“此种文字新陈两非”,虽是谦辞,文白夹杂而又和谐一体,确是周氏散文新的语言特色,而且除《药堂语录》、《书房一角》外,此后一段时间所作随笔也往往如此。作者在《药堂杂文序》中所说,可以代表他的用意:“写的文章似乎有点改变,仿佛文言的分子比较多了些。其实我的文章写法并没有变,其方法是,意思怎么样写得好就怎么写,其分子句法都所不论。假如这里有些古人的成分出现,便是这样来的,与有时有些粗话俗字出现正是同一情形,并不是我忽然想做起古文来了。”凡此种种,都说明作者以其学养胸襟,最大限度地汲取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有益养分。而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前一方面是进一步拓展现代散文的体式,同时赋予笔记和题跋以新的生命;后一方面则对于现代散文语言之丰富完善,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了。
周作人写的笔记原不止《药堂语录》和《书房一角》所收这些。一九四五年五月下旬的日记中,多有写作笔记的记载,六月四日云:“下午写笔记,成一卷,共约三万三千字。”八月三日云:“收亢德寄还笔记稿廿页,即寄读书出版社。”此书未能出版,或已亡佚。一九四九年后在《亦报》、《大报》发表的七百余篇短文,其实也近乎笔记之作。
此次据庸报社一九四一年五月初版本整理出版。原书前有照片一帧,为“著者周作人先生之近影”,序二页,目次三页,正文一百一十页。“序”原作“药堂语录序”,目次中亦如此。
周作人自编集:药堂语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很好很完美,很喜欢!!
评分
☆☆☆☆☆
周作人幼年在家乡的私塾书屋(三味书屋)里接受传统的汉学教育,后来在国内新学的风潮中,于1901年到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民国后改海军军官学校),在管轮班(轮机专业;轮机科)读了6年,当时专业科目都用英文书,他因此有了相当的英文基础,后来考取官费生,和哥哥鲁迅、好友许寿裳(季茀)等人留学日本。
评分
☆☆☆☆☆
尤其特别喜欢女人三护这篇文章!
评分
☆☆☆☆☆
京东买书感觉一直很好!
评分
☆☆☆☆☆
此书所收,均是知堂的笔记体式短文
评分
☆☆☆☆☆
课余和哥哥翻译出版了著名的《域外小说集》一、二部分,这两部译作以东欧弱小民族文学为主,也包括王尔德等名家名作,但初版只卖出20多本。胡适曾说这个例子宣告用中文古文翻译外文作品的失败(《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虽然《域外小说集》无论是古文的文采还是译者对外文的理解都很杰出。周氏兄弟、许寿裳、钱玄同等
评分
☆☆☆☆☆
好
评分
☆☆☆☆☆
印刷 用纸比较好 印刷 用纸比较好
评分
☆☆☆☆☆
《周作人自编集:药堂语录》收入周作人一九四○年前后所作文章五十篇,是其散文创作文体的一种新尝试,同《书房一角》为一类,文章篇幅短小,近于“前人所作的笔记”。作者自述为文经过是一部书“读过之后或有感想,常取片纸记其大概,久之积一二百则”,《药堂语录》就是其中一部分。题曰“语录”并不是想效仿儒释,记录自身言行以传世,而取其“说的更简要”,择取一点切入,抓住思想的某种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