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急危重癥血液淨化問題與解答》一書共有六個部分,內容涵蓋瞭血液淨化的工作原理、基本技術、實際操作以及監測和護理等幾個方麵,采用問與答的編寫方式,結閤臨床實踐,深入淺齣地解答急危重癥患者血液淨化治療中遇到的常見問題,內容詳實、貼近臨床、實用性強,尤其是“病例分析”章節,通過對臨床病例的分析,使讀者能更加形象直觀的瞭解此項技術。同時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加入瞭“CRRT時不同藥物的劑量調整”的附錄,具有很強的臨床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本書的特色和新穎之處之一。
目錄
第一章 CRRT的原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治療模式
第二章 基本技術
第一節 設備
第二節 濾器
第三節 血管通路
第四節 置換液
第五節 抗凝技術
第三章 實際應用
第四章 監測和護理
第五章 CRRT對藥物的清除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CRRT在藥物過量/中毒中的應用
第六章 病例分析
附錄 CRRT時不同藥物的劑量調整
精彩書摘
八、置換液的輸入方式有哪些?
(1)前稀釋(predilution):置換液輸入點在濾器前的動脈管路,優點是減少濾器凝血,超濾率大;缺點是經過濾器的血液被稀釋,置換液用量需增加15%。
(2)後稀釋(postdilution):置換液在濾器後靜脈管路輸入,優點是無血液稀釋,可以減少置換液量,溶質清除率高。缺點是可能增加凝血危險。
第五節 抗凝技術
一、血液淨化中常用的抗凝劑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
血液淨化中常用的抗凝劑和特點如下:
(1)常規肝素抗凝法:①持續肝素注入法:可將凝血時間穩定在某個水平;②間歇肝素注入法:無須特殊輸液泵,給藥簡便,但易發生凝血功能的波動。
(2)小劑量肝素抗凝法:首劑肝素僅用750U,在3分鍾後KPTT或ACT未延長到基礎值的140%情況下,追加劑量600U/h直到將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或活化凝血時間(ACT)維持在基礎值的140%。若間歇給藥,則首劑100U,追加劑量500U/h。適用於有低、中危齣血傾嚮的患者。
(3)低分子肝素抗凝法:低分子肝素抑製凝血因子Xa活性而對凝血時間影響小,齣血風險相對較小、相對生物半衰期長、引起骨質疏鬆的副作用小,能良好降脂、保護細胞,對血小闆影響小。主要的副作用有:使用不當亦有齣血、血小闆減少癥和過敏反應。
(4)局部體外肝素抗凝法(肝素一魚精蛋白):理論上體外抗凝不至引起體內凝血異常。但實際肝素的純度以及其和魚精蛋白半衰期的差異、兩者間結閤並不穩定等引起的實際效果並不理想,那些尚未被完全結閤或與魚精蛋白脫離後的遊離肝素再次作用,而齣現的“反跳現象”,多在透析結束後3~4小時發生。
二、什麼是肝素相關性血小闆減少癥?
由肝素類藥物引起的以血小闆減少為特徵的並發癥,如伴有血栓則稱為肝素一血小闆減少血栓形成綜閤徵(HTT),多見於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有速發型和遲發型兩種。
三、哪些情況下推薦普通肝素抗凝?不同模式下抗凝推薦劑量一般為多少?
對於臨床上沒有齣血性疾病的發生和風險;沒有顯著的脂代謝和骨代謝的異常;血漿抗凝血酶Ⅲ活性在50%以上;血小闆計數、血漿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INR)、D-Dimer正常或升高的患者,推薦選擇普通肝素作為抗凝藥物。
(1)血液透析、血液濾過或血液透析濾過:一般首劑量0.3~0.5mg/kg,追加劑量5~10mg/h,間歇性靜脈注射或持續性靜脈輸注(常用);血液透析結束前30~60分鍾停止追加,應依據患者的凝血狀態個體化調整劑量。
……
前言/序言
急危重癥血液淨化問題與解答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