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自從《21世紀中國象棋布局》前兩輯問世後,讀者反響熱烈,認為這套書有特色,實用性強,希望我們繼續推齣第三輯,以瞭解大師們2008年以後的新作品。在此,作者利用捲首有限的空間略加詮釋,希望對讀者閱讀這本書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1)新潮前衛,與時俱進。《21世紀中國象棋布局叢書:21世紀中國象棋布局(第3輯)》收集瞭2008~2011年全國所有大型比賽的十五種主流布局,如為廣大棋迷熟知的中炮進三兵對屏風馬挺3卒、五七炮對屏風馬進7卒、中炮急衝中兵對屏風馬平炮兌車等。
(2)時間為序,追根溯源。每種布局均以時間為序,獨立成章,較為詳盡地嚮讀者展示其演變過程。換言之,也就是問世、否定、蟄伏、修正的發展軌跡。
(3)文武兼收,相得益彰。對每種布局演變過程中的曆史背景、棋手風格、臨枰心態都采用瞭同步的方式進行“現場直播”,力爭讓廣大象棋愛好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感其言、如臨其境。這一點有彆於一般象棋書籍偏重技術,而忽視瞭必要的文字說明。
(4)棋圖跟蹤,便於閱讀。按照對局的步數變化,相應地增加瞭棋圖,用圖示代替運子變化過程中的記憶。力爭讓讀者不用實盤打譜,而僅憑持書閱讀,就能掌握書中的內容。
作者簡介
梁文斌,1945年生於遼寜安東,後移居吉林遼源。1977年獲得全國象棋個人賽第3名,被國傢體委授予首批象棋大師稱號。1990年退齣一綫戰場後,任火車頭隊教練,帶領該隊獲得兩屆全國男子團體賽冠軍、一屆全國女子團體賽冠軍以及一屆全國男子個人賽冠軍,有七名隊員晉升為象棋大師或特級大師,被棋界譽為“金牌教練”。
退休後轉嚮培養少年棋手,最早開展網上全國遠程電腦視頻教學。象棋大師曹岩磊、劉歡等人均是現屆網班學生。
由於長期擔任教練,對象棋理論,尤其是布局理論的研究頗有造詣,是多傢象棋雜誌的專欄作者,其前衛深邃的論點得到眾多讀者好評。
張誌強,1973年生於哈爾濱市,黑龍江大學新聞係畢業。與特級大師王嘉良閤作齣版瞭《中國象棋大師之路自學叢書》,與特級大師王嘉良、趙國榮、陶漢明閤作齣版瞭《東北三虎》。1999年在黑龍江省第五屆期刊優秀文章編輯奬評選中,編輯的文章《雲破風起滿泰州》榮獲一等奬。現任當代體育雜誌社棋藝編輯部主任。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中炮進三兵對屏風馬挺3卒
第一節 2009年大棋聖賽新變例
第二節 首屆茅山寶華山杯冠軍賽新變例
第三節 2009年全國個人賽新變例
第四節 2011年珠暉杯大師賽新變例
第五節 2011年廣西大地杯新變例
第六節 2011年象甲聯賽新變例
第七節 第2屆全國智運會新變例
第八節 其他比賽新變例
第二章 五七炮對屏風馬進7卒
第一節 2009年大棋聖賽新變例
第二節 2009年第六屆全國一級棋士賽新變例
第三節 2010年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新變例
第三章 中炮急衝中兵對屏風馬平炮兌車
第一節 2009年全國首屆智運會新變例
第二節 其他比賽新變例
第四章 中炮過河車高左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
第一節 第11屆世界錦標賽和2009年鳳崗鎮季度公開賽新變例
第二節 2009年廣東高校精英賽和廣東省賽新變例
第五章 中炮過河車其他類對屏風馬
第一節 2009年大棋聖賽新變例
第二節 首屆茅山寶華山杯冠軍賽新變例
第三節 2010年全國冠軍賽新變例
第四節 2011年象甲聯賽新變例
第五節 2011年首屆重慶黔江杯全國冠軍爭霸賽新變例
第六章 中炮直車七路馬對屏風馬單雙炮過河
第一節 2010年象甲聯賽和2010年全國個人賽新變例
第二節 2010年第16屆亞錦賽新變例
第三節 第3屆淮陰韓信杯國際名人賽新變例
第七章 中炮直橫車對屏風馬兩頭蛇
第一節 第3屆楊官璘杯和2008年環渤精英賽新變例
第二節 2008年全國個人賽和第3屆楊官璘杯新變例
第三節 深圳福永廣東高校對抗賽和2009年亞洲室內運動會選拔賽新變例
第四節 2009年全國團體賽和蔡倫竹海杯精英賽新變例
第五節 第2屆全國智力運動會新變例
第八章 順炮
第一節 2011年象甲聯賽新變例
第二節 其他比賽新變例
第九章 仙人指路
第一節 2010年大庚園杯冠軍賽新變例
第二節 第16屆亞運會選拔賽和2010年象甲聯賽新變例
第三節 2010年伊泰杯精英賽和象甲聯賽新變例
第四節 2010年後肖杯大師賽新變例
第五節 2011年廣西大地杯新變例
第六節 2011年象甲聯賽新變例
第十章 飛相局
第一節 第3屆句容杯冠軍賽和第17屆迎春杯公開賽新變例
第二節 2011年象甲聯賽新變例
第十一章 其他布局
第一節 起馬局
第二節 中炮直車對反宮馬
第三節 中炮橫車七路馬對屏風馬
第四節 仕角炮對疊炮
第五節 中炮對左三步虎
前言/序言
棋盤上的時代脈搏:21世紀中國象棋布局的革新與發展 中國象棋,一項承載著韆年智慧與戰略的古老棋種,在進入21世紀之際,正經曆著一場深刻而富有活力的變革。當舊有的定式與理論在現代棋手層齣不窮的創新麵前顯露齣些許滯澀,當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不斷挑戰著人類的思維極限,當競技的激烈程度與信息傳播的速度日新月異,一場關於“布局”的革新勢在必行。 《21世紀中國象棋布局叢書:21世紀中國象棋布局(第3輯)》,並非對既有理論的簡單復述,而是以一種前瞻性的視野,顛覆性的視角,係統性的梳理,深入性的剖析,實戰性的指導,全麵展現瞭當下中國象棋布局的最新發展態勢,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嚮。本書如同一個精密的放大鏡,將21世紀中國象棋棋盤上湧動的時代脈搏,化為一招一式、一步一計的深刻洞察。 破局立新,時代呼喚新的布局智慧 21世紀,信息爆炸,知識迭代加速。中國象棋的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在全球範圍內都達到瞭新的高度。一方麵,網絡普及讓棋譜、理論、戰例的傳播變得空前便捷,這極大地促進瞭棋手的學習與交流,但也導緻瞭許多經典布局的“透明化”,在實戰中對手的準備往往更加充分,單純依賴守舊的套路已難以取勝。另一方麵,計算機的崛起,特彆是強大的象棋軟件,以其超乎想象的計算深度,對傳統布局理論進行瞭無情的檢驗,甚至提齣瞭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麵對這些挑戰,傳統的布局理論麵臨著“被超越”的危機。 本書的齣現,正是對這種時代呼喚的迴應。它不拘泥於傳統的框架,敢於挑戰既有的定式,打破常規,重塑認知。編著者們深入一綫,傾聽頂級棋手的聲音,觀察新生代棋手的創新思路,同時汲取計算機分析的精華,從一個全新的維度審視中國象棋的布局藝術。他們不再滿足於“是什麼”,而是深究“為什麼”,並進一步探討“如何做得更好”。 核心理念:靈活、主動、立體,打造“活棋”的藝術 與強調靜態平衡和固定模式的傳統布局不同,21世紀的中國象棋布局更注重動態的平衡,主動的創造,以及立體化的空間運用。本書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麵: 靈活應變,拒絕僵化: 21世紀的棋手需要具備更強的適應性和應變能力。麵對對手的非常規招法,傳統的“應對之策”可能已經失效。本書強調,真正的布局智慧在於,在理解基本原則的基礎上,能夠根據棋局的實時變化,靈活調整,創造齣最適閤當前局麵的應對方案,而不是機械地套用模闆。這需要棋手擁有深厚的功底和敏銳的判斷力。 主動齣擊,掌控節奏: 傳統的布局有時偏重於防禦和等待機會。然而,在快節奏的現代棋局中,主動齣擊,掌控棋局節奏,往往能占據先機。本書深入探討瞭各種主動性布局,例如如何通過兵力調動、子力協同,在開局階段就形成攻勢,或者迫使對手進入自己熟悉的戰場,從而在心理和棋勢上占據優勢。 立體思維,多維空間: 中國象棋的棋盤雖小,但其蘊含的空間維度卻是多重而復雜的。21世紀的布局研究,更加注重對整個棋盤空間的立體化利用。這包括如何更好地協調中路、邊路、底綫的攻防,如何利用對方的弱點,如何創造“棄子搶先”的戰術機會,以及如何在復雜的戰局中保持棋子之間的聯動和配閤,形成強大的整體優勢。本書在分析布局時,不再孤立地看待某一路的攻防,而是將其置於整個棋盤的宏觀視野下進行考察。 內容精要:四大支柱,構建21世紀布局理論的宏偉大廈 本書的內容體係圍繞著幾個關鍵的支柱展開,每一個支柱都代錶著21世紀中國象棋布局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嚮,共同構成瞭對這一領域最全麵、最深刻的解讀。 一、經典布局的“再解讀”與“再進化” 即便在21世紀,許多經典的布局依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然而,它們不再是“不可逾越的神諭”。本書並非簡單介紹這些經典布局的走法,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戰略思想,分析其在現代棋局中的優劣勢,並著重探討如何根據當前棋壇的最新發展,對這些經典布局進行“升級”和“改良”。 以“進馬炮”為例: 傳統上,進馬炮(或稱“飛相局”)注重中路控製和子力推進。但在21世紀,麵對更精密的防守,如何通過馬的靈活調動,炮的精確打擊,以及車、兵的配閤,形成更具穿透力的攻勢?本書將展示如何通過調整齣子順序、運用“棄子”戰術、或是在特定階段采取“迂迴包抄”等策略,讓進馬炮煥發新的生機。 “中炮對屏風馬”的變奏: 這幾乎是中國象棋中最經典的對局之一。然而,在21世紀,雙方都對這一布局進行瞭無數次的研究與創新。本書將聚焦於那些在實戰中齣現的、打破傳統認知的變奏,例如在屏風馬一方采取更積極的“反擊”策略,或者在中炮一方運用更加“迷惑性”的進攻套路,分析這些變奏的閤理性與可行性。 冷門布局的“復興”: 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曾經被認為是“冷門”或“劣勢”的布局,在新的戰術思想和計算能力的加持下,重新被棋手發掘並運用。本書也會關注這些“復興”的布局,分析它們為何能夠重現江湖,以及在現代棋局中的獨特價值。 二、新興布局的“誕生”與“發展” 21世紀的棋壇,從來不乏具有顛覆性創新的新銳棋手。他們的齣現,不僅帶來瞭新的戰術思想,更孕育瞭全新的布局體係。本書對這些新興布局的介紹,是其最重要的亮點之一。 “計算機輔助”的布局: 藉助強大的象棋軟件,棋手能夠進行海量的模擬對局,發現人類難以察覺的微小優勢。本書將呈現一些由計算機分析啓發而産生的、甚至是由計算機直接“創造”的新型布局。這些布局往往在兵力配置、子力協同、以及對局勢的判斷上,有著與傳統理論截然不同的思路。 “非對稱”布局的探索: 傳統的布局往往追求某種程度的對稱性或平衡性。然而,21世紀的棋手更加樂於嘗試“非對稱”的布局,即在開局階段就製造齣局部的兵力不均,以此來誘導對手犯錯,或是在另一方形成更大的優勢。本書將詳細分析這些“非對稱”布局的邏輯與操作方法。 “跨界”布局的融閤: 隨著國際象棋、圍棋等其他棋種的交流日益增多,一些棋手也開始嘗試將其他棋種的布局理念融入中國象棋。雖然這種融閤仍處於探索階段,但其潛在的可能性不容忽視。本書將對這些“跨界”的初步嘗試進行觀察與分析。 三、實戰化布局的“精煉”與“優化” 理論再精彩,終究要迴歸實戰。本書的另一大特點是其高度的實戰性。編著者們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探討,更注重將復雜的布局理念,轉化為棋手在實戰中可以直接運用、甚至能夠立即見效的技巧。 “微調”與“進階”: 很多時候,一個細微的布局調整,就能帶來完全不同的棋局走嚮。本書將指導棋手如何對已有的布局進行“微調”,使其更適應自己的風格,或者更好地剋製對手。同時,也會提供“進階”的思路,讓棋手能夠在熟悉一個布局後,繼續深入挖掘其潛力。 “布局陷阱”的設置與破解: 布局的本質,不僅僅是占領先機,更是為自己創造有利的對局環境,甚至為對手設下“陷阱”。本書將深入剖析各種隱藏在布局中的“陷阱”,以及如何識彆和化解對手的“陷阱”。這對於提升棋手的實戰能力至關重要。 “心理戰”與“節奏控製”: 布局往往也是一場心理戰。一個齣人意料的開局,可以瞬間打亂對手的部署。本書將結閤心理學原理,分析如何在布局階段就營造齣有利於自己的心理氛圍,以及如何通過布局來精確控製棋局的節奏,讓對手始終處於被動。 四、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機對話”與“未來展望” 人工智能的崛起,為中國象棋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本書並非簡單地將AI視為對手,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強大的輔助工具,以及新的研究夥伴。 AI在布局研究中的作用: 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利用AI進行大規模的對局模擬、棋譜分析、以及對特定布局的深度計算,從而發現人類大腦難以觸及的戰略奧秘。 “人機協同”的布局思路: 即使AI強大,人類棋手的創造力、臨場應變能力和對局麵的整體把握,依然是AI所難以完全替代的。本書將探討如何將AI的計算結果與人類棋手的直覺和經驗相結閤,形成一種全新的“人機協同”的布局模式。 麵嚮未來的布局猜想: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的中國象棋布局會是怎樣的?本書將基於當前的趨勢,對未來的布局發展方嚮進行大膽的猜想與預測,為有誌於推動中國象棋發展的棋手提供啓示。 本書的價值: 《21世紀中國象棋布局叢書:21世紀中國象棋布局(第3輯)》不僅是一本棋譜,更是一部關於中國象棋“現在進行時”的百科全書,是一份麵嚮未來的“發展藍圖”。 對於職業棋手: 它提供瞭最前沿的布局理念和實戰技巧,幫助他們保持在競技場上的領先地位,突破瓶頸,不斷創新。 對於業餘愛好者: 它將復雜的布局理論,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讓愛好者們能夠快速掌握最新的布局知識,提升實戰水平,體驗中國象棋的無限魅力。 對於象棋研究者: 它提供瞭大量寶貴的一手資料和深入的分析,為進一步的理論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對於中國象棋的未來: 它承載著推動中國象棋在21世紀持續發展和創新的重要使命,激勵一代又一代的棋手,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走進本書,您將看到一個更加鮮活、更加多元、更加充滿智慧的中國象棋布局世界。它不僅僅是棋盤上的黑白乾坤,更是21世紀中國文化與智慧在古老棋盤上的生動體現。閱讀此書,就如同聆聽中國象棋在時代洪流中的澎湃心跳,感受其在不斷探索中煥發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