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兽医中药学》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分为7章,着重阐述了兽医中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下篇各论,按中药的功效分为17章,分别介绍了17类449味中药的性状与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与用量、配伍与禁忌、应用鉴别、巧用新用、传统方例、临床应用、中西药联用及中药的现代研究等。为查阅方便,还附有中药名索引和拉丁文药名索引。
《兽医中药学》立足全面,重在应用,是各级兽医与兽药技术人员,特别是中兽医与中兽药技术人员的必备工具书,亦可供农业院校师生和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与推广人员学习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兽医中药学源流
第一节 起于尝草实践
第二节 源于诸子百家
第三节 兴于大唐盛世
第四节 盛于宋元明清
第五节 繁富现代科技
第二章 兽医中药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药物与阴阳五行
一、药物与阴阳
二、药物与五行
三、药性与阴阳五行
第二节 药物与四诊八证
一、四诊
二、八证
第三节 药物与辨证施治
一、标与本的概念
二、治疗八法
第四节 药物的性能与归经
一、性能
二、归经
第三章 脏腑用药规律与常用对药
第一节 脏腑用药规律
一、五脏用药规律
二、六腑用药规律
第二节 脏腑常用对药
一、对药的作用范式
二、五脏常用对药
三、六腑常用对药
第三节 常用引经药物
一、引药与药引
二、引药的作用类型
三、引药与药引的效应样式
四、引药的基础与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五、常用引药与药引
第四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保存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一、道地药材
二、人工驯化培植
三、中药的命名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一、采集中药的原则
二、小样标本的采集
三、大量药物的采收
第三节 中药的保存
一、中药的干燥方法
二、中药的贮藏方法
第五章 中药的毒副作用与炮制
第一节 中药的毒副作用
一、中药毒性的含义
二、不良反应的样式
三、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二、炮制的方法
第六章 中药的方剂与配伍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变化和种类
一、方剂的组成
二、方剂的变化
三、方剂的种类
第二节 方剂的配伍
一、七情合和
二、配伍禁忌
第七章 中药的剂型、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 中药的剂型
一、汤剂
二、散剂
三、冲剂
四、丸剂
五、膏剂
六、坐药
七、浸出剂
八、熏剂
九、气雾剂
十、灸剂
十一、熨剂
十二、曲剂
十三、胶剂
十四、丹剂
十五、胶囊剂
十六、片剂
十七、注射剂
第二节 中药的剂量
一、用药剂量
二、影响药物用量的因素
第三节 中药的用法
一、给药途径
二、应用形式
三、煎煮方法
四、灌药方法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
细辛
羌活
白芷
紫苏
藁本
苍耳子
辛夷
柽柳
生姜
葱白
第二节 辛凉解表
薄荷
柴胡
升麻
葛根
桑叶
菊花
牛蒡子
蝉蜕
淡豆豉
浮萍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芦根
天花粉
淡竹叶
寒水石
鸭跖草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连
黄芩
黄柏
龙胆草
……
附录一 药名索引
附录二 拉丁文药名索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二)相须 就是将2种以上的药性、功效类似或相近的药物配合同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而互相加强疗效的方剂。如治疗阴火时用知母与酒炒黄柏,佐以木香,则疗效比单味药更好;如同为泻下药中的大黄配芒硝,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活血药中的红花伍桃仁,活血化瘀作用得以加强;石膏与知母同用,明显增强了清热泻火的治疗作用;全蝎与蜈蚣配伍,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三)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联系,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且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渗湿的防己配伍,前者可加强后者的利水作用而治脾虚水肿;还有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清热泻火的石膏配伍散寒止痛的细辛,可泻火止痛而治胃火牙痛;清热泻火的黄芩与攻下泻热的大黄配伍,能提高清热泻火的作用;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泄痢,腹痛里急,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主,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雷丸驱虫,配伍泻下通便的大黄,可增强雷丸的驱虫效果;在治疗眼病时,以青葙子为主,而用石决明、菊花为使,以增强疗效。
两种性味、功效不尽相同的药物配伍,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增强其疗效,这种新功效与其本身的功效也不相同,这种配伍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意义。如黄芪配当归(气、血),有助于补气生血,达到气血双补;黄连配肉桂(寒、热),能交通心肾,水火互济;白术配枳实(补、消),健脾消痞,补消结合;桔梗配枳壳(升、降),调胸膈气滞;半夏配黄连(辛、苦),除烦止呕;附子配茯苓(温、利),温阳有助于利水;黄柏配苍术(清、燥),在清燥的基础上,增加了燥湿功能。
(四)相畏 就是两种药物合用后,其中一种药物会受到另一种药物的制约,其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其毒副作用的目的。如半夏或天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所减弱,就称为半夏或南星畏生姜,如十九畏。
(五)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防风能解砒霜毒,绿豆能减轻巴豆毒性,防风杀砒霜毒,绿豆杀巴豆毒和棉籽毒;生姜能减轻半夏、天南星的毒性等,就称为生姜杀半夏、南星毒。由此可见,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关系相对而言的。
……
前言/序言
兽医中药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东风在春季产生,通常引发肝的病变,病邪从颈部侵入。南风在夏季产生,常常引发心的病变,病邪从胸胁侵入。西风在秋季产生,常常引发肺部的病变,病邪从肩背侵入。北风在冬季产生,多引发肾的病变,病邪从腰股侵入。长夏属土,土位于中央,病变多发生在脾,病邪常从背脊侵入。
评分
☆☆☆☆☆
好,非常好。。。。。。
评分
☆☆☆☆☆
还行。
评分
☆☆☆☆☆
很好····用起来效果还是不错!
评分
☆☆☆☆☆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评分
☆☆☆☆☆
岐伯说:自然界的八方之风会产生八种不同的风邪,中伤经脉,形成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随着经脉而侵犯五脏,使五脏发病。四季的气候是相互克制的,即春季属木,克制长夏;长夏属土,克制冬水;冬季属水,克制夏火;夏季属火,克制秋金,秋季属金,克制春木,这就是四时气候的相克相胜。
评分
☆☆☆☆☆
黄帝问道:什么是天有八风,经有五风?
评分
☆☆☆☆☆
书还挺好的 内容丰富
评分
☆☆☆☆☆
印刷和质量还存在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