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在工程领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师,平时工作中偶尔会涉及到流体仿真的需求,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学习过Fluent。这次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项目问题,我购买了这本《Fluent流体计算应用教程(第2版)》。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非常注重实际操作和经验的分享。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多的是将作者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浓缩在书中。例如,在网格质量控制方面,书中的建议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很多常见的网格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调试成本。 另一个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湍流模型选择的讨论。在实际工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湍流模型往往是决定仿真结果准确性的关键。这本书对不同湍流模型的适用范围、物理基础以及在不同流动情况下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这让我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进阶的技巧,比如如何进行参数化研究、如何耦合多物理场等,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希望进一步提升仿真能力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这本书的实践性非常强,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Fluent的教程确实不少,质量也参差不齐。但这本书一拿到手,我就被它的厚度和内容的详实程度给震撼到了。它不仅仅是一本软件操作手册,更像是一本能够带领你深入理解CFD思想的百科全书。 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并没有把Fluent当成一个纯粹的“黑盒子”,而是尽可能地将其背后的物理模型、数值离散方法等核心概念进行了介绍。虽然这些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稍显晦涩,但正是这些“硬核”的内容,才让我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游刃有余。理解了模型背后的原理,我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更准确的判断和分析,而不是盲目地相信软件给出的数据。 书中对前处理、求解以及后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并且给出了大量的优化建议。比如,在网格划分方面,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网格,还给出了如何根据流体特性选择合适的网格密度和质量的技巧。在求解器设置方面,更是详细讲解了各种数值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这些细节上的打磨,无疑极大地提升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评分这本《Fluent流体计算应用教程(第2版)》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CFD(计算流体动力学)领域非常感兴趣,但又觉得它门槛很高,理论知识庞杂,实际操作起来更是摸不着头脑。市面上也看过一些教程,但总是感觉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直到我遇到了这本教程,我才真正找到了打开CFD大门的钥匙。 首先,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掌握Fluent软件的操作。我特别喜欢它的案例分析部分,每一个案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工程应用,比如航空器的气动设计、化工过程的模拟等等。书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步骤,还对每一个步骤的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让我不仅学会了“怎么做”,更理解了“为什么这样做”。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扎实的,而不是死记硬背。 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示也非常清晰,很多复杂的概念通过图示一下子就变得容易理解了。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还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操作点和常见问题都进行了重点提示,这大大减少了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摸索的时间。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对CFD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进行一些基本CFD仿真的使用者,这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CFD技术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快速入门并深入理解Fluent软件的教材。《Fluent流体计算应用教程(第2版)》这本书可以说是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的“实战性”。它并非仅仅罗列一些枯燥的命令和参数,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完成完整的仿真流程。从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到求解器设置、结果后处理,每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到位。而且,书中的案例涵盖了工业和科研中常见的流体问题,这让我感觉自己学到的知识可以直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的“循序渐进”和“知识的连贯性”。作者很清楚初学者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因此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讲解,并且在后面的章节中不断地巩固和拓展前面学到的知识。这种结构化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非常顺畅,不会感到迷茫。 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友好,即使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概念,作者也能用相对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并配以丰富的图示。这使得我对Fluent软件的掌握越来越熟练,也对CFD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所有想要学习Fluent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评分我是一个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急需掌握Fluent这个工具来完成我的研究课题。在找了很多资料后,最终选择了《Fluent流体计算应用教程(第2版)》。这本书真是解了我燃眉之急,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从这本书的学习过程来看,它真的做到了“学以致用”。书中的案例设计非常贴近学术研究的需求,涵盖了许多常见的工程问题。我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模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流程。特别是后处理部分,书中提供了多种可视化的方法,让我能够清晰地展示我的仿真结果,这对于我的论文撰写非常有帮助。 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亲切,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作者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概念,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说明,这让我觉得学习过程很轻松愉快。我经常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翻阅这本书,总能找到相关的解答或者启发。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学习和研究的“贴身助手”。
评分不错,很全面。内容丰富
评分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一看这出版日期以为大师又出新书了,拿回来发现还是07年那版,不明白出版日期为啥写13年。
评分《数学专业英语(第2版)》可作为数学学科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适用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师生和科研人员阅读和参考。
评分质量非常好,正品,发货.送货速度快,在京东买东西就是图速度快。
评分好好~~~~~~~~~~~~~~~~~~~~~~~~~~
评分3的分析过程 1.4 小结第2章 前处理 2.1 前处理软件 2.1.1 ICEM CFS 基本功能 2.1.2 ICEM CFS 11.0的基本用法 2.1.3 ANSYS ICEM XFD 11.0的使用步骤 2.2 Ganbit——专用的CFD前处理器 2.2.1 Ganbit软件的几何处理能力 2.2.2 Ganbit功能强大的网格生成技术 2.2.3 Ganbit基本用法 2.3 Ganbit操作步骤及应用实例 2.3.1 Ganbit操作步骤 2.3.2 Ganbit应用实例 2.4 ANSYS ICEM XFD 11.0应用实例 2.4.1 网格划分思路 2.4.2 ANSYS ICEM 操作步骤 2.5 小结第3章 FLUENT基本模型及理论基础 3.1 FLUENT软件中博采众长的物理模型 3.1.1 FLUENT软件中的动网格模型 3.1.2 FLUENT软件中丰富的传热和辐射类型 3.1.3 FLUENT软件中的气动噪声模型 3.1.4 FLUENT软件中高精度的自由表面模型 3.1.5 FLUENT软件中的离散相模型 3.1.6 FLUENT软件中的欧拉多相流模型 3.1.7 FLUENT软件中的混合分数多相流模型和空泡模型 3.1.8 FLUENT软件中的湍流模型 3.2 传热计算基础 3.2.1 求解传热问题的能量方程 3.2.2 辐射传递方程 3.3 求解传热问题的基本步骤 3.4 辐射模型类型设置过程 3.4.1 DTRM模型的设置 3.4.2 S2S模型的设置 3.4.3 DO模型的设置 3.4.4 定义物质的辐射特性 3.4.5 辐射边界条件的设置 3.4.6 辐射模型的求解策略 3.5 化学反应
评分内容还可以吧!当基础学习啦
评分作者吴炯圻将《数学专业英语(第2版)》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数学英语的特点和阅读翻译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为精读课程,分为12课,每课含3篇短文,附有生词与词组、预习要求、注释与说明和课外作业;第三章是阅读提高课程,根据内容分为6节,共含30篇短文,取材于各个数学分支英文版的本科、研究生教材和参考书;第四章是英语数学论文写作基础;第五章是查阅(包括上网查阅)英语数学文献的基本知识;第六章是数学文献常用词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