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5-19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浙江人民美術齣版社
ISBN:9787534033162
版次:1
商品編碼:11161753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5
字數:9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鐵函齋書跋》,作者楊賓(1650-1720),字可師,號耕父,彆號大瓢山人,又號小鐵,生於順治七年。少穎悟,八歲能作擘窠書,後遭傢變,終身不仕,貧無所得,則挾筆墨以遊。其人善書,工八分,不染宋元習氣,為時所稱。是書凡六捲,捲一商周秦漢三國碑帖跋,捲二晉王羲之碑帖跋上,捲三晉王羲之碑帖跋下,捲四兩晉南北朝碑帖跋,捲五隋唐五代碑帖跋,捲六宋元明清碑帖跋。是書所論各碑帖均為楊氏傢藏或目見之作,其辯論是非,言必有據,多有道甘苦之言。敘明以後新摹碑本,亦甚詳晰,足資考證。其書詳明淹博,足成一傢之言。此次整理以清鳥絲欄天尺樓鈔本為校勘底本,參考楊霈道光間刻四捲本編排方法,按所跋書傢時代排列,重編為六捲。參校多種清鈔本、刻本,並附錄各本序跋。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自序
函齋書跋捲一
商周秦漢三國碑帖跋
比乾銅盟銘
壇山石刻
石鼓文
北監連江石鼓文閤帖跋
連江石鼓文跋
再跋連江石鼓文
李斯泰山碑
西安峰山碑
郭林宗碑
魯峻碑並陰
尹宙碑
白石神君碑
曹全碑並陰
傢藏五鳳磚跋
甘泉宮瓦跋
林同人甘泉宮瓦跋
天發神讖碑跋
天璽碑
林同人天發神讖碑跋
跋餘氏翻刻宣示帖
宣示帖跋
餘氏宣示跋
勸進碑
受禪碑
薦季直錶
魏孔羨碑
鐵函齋書跋捲二
晉王羲之碑帖跋上
定武蘭亭考
開皇楔帖跋
萬歲通天蘭亭
跋東陽何氏蘭亭帖
又跋東陽蘭亭帖
陳彥輿東陽蘭亭跋
跋陳秉之東陽蘭亭帖
石公東陽蘭亭
薑熙文定武蘭亭跋
李鳳陽何氏蘭亭第一本跋
李鳳陽何氏蘭亭第二本跋
鳳陽定武第三本跋
李棐公何氏蘭亭跋
棐公東陽蘭亭第二本跋
瀋芷岸定武蘭亭跋
跋定武彆本
題定武穎上蘭亭閤帖
跋婺女褚摹蘭亭
……
函齋書跋捲三
函齋書跋捲四
函齋書跋捲五
函齋書跋捲六
附錄
序跋
精彩書摘
終南山說經颱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自逸少換鵝之後,見諸記載者有八:一在邢州龍興觀,為唐玄宗禦注而刺史李質摹敕者也;一在明州,不知何人書;一在閔鄉縣祥符觀,唐元宋書;一宋蒲雲雙鈎本;一岑宗旦書,並見《宣和譜》;一張即之書,見《方洲集》;一硃希真書,見《晦庵題跋》;一元趙孟俯書,昊門現有刻本,獨此前人記載所無,字近陶隱居《館壇碑》而多雜隸體。末雲「終南山古樓觀,立石於道祖說經颱」,而無朝代年月姓氏。
按老子李姓,唐時尊為遠祖。高祖武德三年立廟羊角山,高宗乾封元年尊為太上玄元皇帝。雖僻遠皆知之,豈有近在畿輔尚敢稱為道祖者?此必為宋真、徽時人所書,而書法乃能近古。如是,真可寶也。遂裝而藏之,以廣《道德經》之類雲。
張素行閣帖跋
禾中素行張君,得宋拓《閣帖》四捲,有雅宜、玉遮兩山人跋。兩山人皆指為泉州拓本。
按王竹齋《續格古要論》:「洪武四年,泉州知府常性,以劉次莊釋文敘《淳化帖》,翻刻泉州郡庠。」則《泉帖》刻於明初,而有釋文也,明甚。
今是帖紙墨甚舊,斷非碉崖以後物,而又無釋文,烏得以《泉州》指之?
張君又以他帖二捲補人,且以不全為恨。夫王輔道刻《汝州帖》,一人但割數字,或三四行,多不可讀。又晉江《馬蹄帖》第五捲,止於智果、大令,《諸捨》、《敬祖》等帖皆缺尾行,而世不以為嫌。則張君此帖,何不可以四捲、六捲傳耶?
因識數語,以廣其意雲。
……
前言/序言
中國藝術文獻叢刊:鐵函齋書跋(繁體竪排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藝術文獻叢刊:鐵函齋書跋(繁體竪排版)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藝術文獻叢刊:鐵函齋書跋(繁體竪排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藝術文獻叢刊:鐵函齋書跋(繁體竪排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用戶評價
評分
☆☆☆☆☆
康熙十七年,清廷開博學宏詞科,巡撫張鵬翀預薦楊賓。楊賓故意逃逸,拒不應試。康熙二十年,齣遊山西、安徽、浙江、貴州、福建等地,充任幕僚,以為生計。康熙二十八年春,康熙帝南巡蘇州,楊賓率弟楊寶往叩行在,泣請與妻子代父戍邊。康熙聽說其父是因“逆案”遣戍,沒有答允。楊賓兄弟二人隨禦舟行數百裏,呼號籲請,被衛士鞭打得遍體鱗傷,幾乎死去,其籲請並沒有上達。鑒於代父戍邊不成,弟妹均已婚嫁,祖母也已病故,楊賓決定親自齣塞省親。
評分
☆☆☆☆☆
據《寶晉齋帖》影印本前“說明”,知此帖曾經元趙孟頫,明顧從義、吳廷遞藏,並有明馮夢禎、吳時宰、許誌古及清王澍(虛舟)等題識。與張伯英、容庚等先生同嗜碑帖並具研究心得的林誌鈞(宰平)先生,在其《帖考》一書的《寶晉齋帖考》中,有這樣的記載:“一九三九年二月,琉璃廠墨因簃有某君(售帖者諱其名),寄售舊拓《寶晉齋帖》十捲,裝十冊,索價五韆元。不數日即收迴,不復售。餘匆匆得一觀,略記其目,惜未能詳。此拓本有王虛舟跋,定為宋拓。案《寶晉》所收二王、謝安等帖,皆《閣帖》無,與宋人刻法帖多承襲《閣帖》者,大異其趣。故雖有陳繹曾之貶辭,而渴望寓目,未嘗一日忘。”並據楊大瓢所記明時此帖曹氏原刻惟見董其昌、葉芳杜各有一部,及範大澈“雲間顧汝和有全部”之語,謂“明代曹刻此帖,吾人所知全部者凡三本。墨因簃所見,或在此三本之外(帖中未見董、葉、顧印記題字)耶?”林氏據此考訂,所得結論,於有關此帖刊刻年代、捲數、序次、內容等,多與徐森玉先生所述,大體相閤,惟於其形成過程之考察,似不如徐氏明瞭,猶未及米芾舊刻寶晉齋三帖(即王羲之《王略帖》、謝安《八月五日帖》及王獻之《十二月帖》)毀於兵火之後,曾經葛祐之重刻之事。林氏於1960年3月辭世,作為其遺稿的《帖考》,當時由陳叔通先生作序後,請徐森玉先生謀為刊行。曾為徐森玉先生碑帖研究助手的汪慶正先生,在其《淳化閣帖存世最善本考》一文中,有這樣的迴憶:“1961年陳叔通先生攜宰平先生的《帖考》手稿來,希望在滬齣版。先師徐森玉先生命我以他的名義,多方奔走。由於當時的環境,未能如願。《帖考》手稿置我案頭半年以上,其內容之豐富,考訂之周詳,讀之使我終生受益。1962年,徐森老作一短序後,連同原稿退還北京,最後由宰平先生的傢屬和友人自印行世。”至1999年5月,此自印本又得上海教育齣版社正式齣版,而陳叔通、徐森玉二先生之序,仍載捲首。徐序雖僅一百多字之題,但道林氏《帖考》之學術評價、作序緣起及曾經校讀全稿等,均原原本本,因知其於《寶晉齋帖考》在《文物》正式發錶之前,已經讀過林氏的相關考證,故彌足珍貴。
評分
☆☆☆☆☆
還算可以。。。。。。
評分
☆☆☆☆☆
繁體竪排有感覺。
評分
☆☆☆☆☆
好不錯
評分
☆☆☆☆☆
服務態度好,送貨相當快,包裝仔細!這個也值得贊美下。希望京東這樣保持下去,
評分
☆☆☆☆☆
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
☆☆☆☆☆
體的血管流動,使你感到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
評分
☆☆☆☆☆
內容可以,裝幀印刷不錯,布麵精裝手感好,價格過分瞭,浙江幾個齣版社的書定價都偏高,這麼定價然後拼命打摺賣沒意思瞭。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藝術文獻叢刊:鐵函齋書跋(繁體竪排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