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美国文化已经堕落成物质与消费
身体、心灵、家庭、社区、环境,一切都可以购买
“美国”已经成为一个价值千亿的商标
商标化的美国,还能走多远?
美国政府究竟代表谁的利益?
作者卡勒·拉森和他的“文化干扰者”伙伴们认为“美国不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价值千亿的商标。”作为《广告克星》杂志创建人,卡勒·拉森致力于用改变信息流的方式阻止“美国”的品牌知名度;机构行使权力的方式;电视台运行的方式;事物、时尚、汽车、运动、音乐和文化产业设置的方式;拉森用勇气和强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解构了广告文化和我们对偶像的过度关注。他也展示了如何组织对权力的抵抗,如何打破“电视瘾时代”的“媒体瘾”,撕下捆绑在时尚和名流上的标签等……
卡勒·拉森(Kalle Lasn),《广告克星》杂志创建人。该杂志和Blog post组织了2011年9月的“反华尔街运动”。这本刊物主旨在于推动大众认清各种现实问题的真相,不受潮流、幻觉或者媒体的蒙蔽。刊物的任务是帮助人们了解现今美国文化,为各地关注精神生活的人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者说新的通道,走出消费主义至上的现状。
我们这类人必备的、杰出的一本手册。
──《企业理想国》作者,大卫·C.科腾(David C. Korten)
这是文化干扰者们在呼吁,乘我们还有时间,扭转自杀性的消费行为。
──文化环境运动发起人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
卡勒·拉森是在挑战广告文化导致的精神束缚。
──《复活》杂志,波莉·加兹(Polly Ghazi)
第二次美国革命正在进行中,卡勒·拉森就是托马斯·潘恩。
──《富足人生》合著人,薇琪·鲁宾(Vicki Robin)
引言
秋季篇
心境障碍
心灵生态
媒体病毒
被洗脑的消费者
后人类
冬季篇
异端崇拜
美国梦的终结
非官方“美国TM”历史
公司与你
全球经济的金字塔骗局
春季篇
革命的冲动
新行动主义(胸中的火苗)
文化基因之战
文化基因斗士
夏季篇
愤 怒
第二次美国革命
让公司搁浅!
反营销
媒体宪章
国际发展重新定义组织
结语:千禧年的真理时刻
引言:文化干扰(Culture Jamming)
你掌中的这本书正向你传递着一条信息,本能反应告诉你它完全不可信, 因为这条信息是——我们能改变世界。这年月许下这类承诺风险极大,因为它听起来就像那些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什么“唤醒体内的巨人吧”,“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万丈高楼平地起”等。
但是,这句话是真的!“我们”是认真的!我们自称文化干扰者(culture jammer),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全球性网格,活跃于各类媒体中,我们将是下一个二十年内最重要的社会活动的先头部队。我们致力于打倒已有的权力结构,改变二十一世纪的生活方式。“人权运动”代表六十年代,“女权主义”代表七十年代,“环保主义”代表八十年代,我们相信,“文化干扰”将被用来代表我们的时代。它会改变人们生活和思考的方式,改变信息流通的方式,改变社会机构的权力范畴,改变电视台的运作方式,改变食物、时尚、汽车、运动、音乐以及文化行业的工作流程。最重要的是,它将改变大众与媒体的互动方式,改变社会意义的产生方式。
我们是一个部落,成员形形色色。有再生的激进势力,有绿色环保企业家,也有原教旨主义基督徒(他们不喜欢电视对孩子的恶劣影响);有朋克无政府主义者,有研究通信技术的教授,也有广告制作人(他们不断寻找生命中的新角色)。我们之中有许多人兢兢业业,长期活跃于某个领域,却突然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无所依托。对我们来说,女权主义的浪潮已经退却,环保运动不再令人振奋,左翼势力胸中的熊熊烈火已经熄灭,青年人的叛逆越发空洞,他们的叛逆,在我们眼中不过是阵“耐克热”而已。我们已然迷失。
然后,我们灵机一动:或许,只要把各种社会活动家捆成一团,集思广益,打碎现有力量,重新分配,然后展开一场全新的社会运动,我们就有机会改变现状,赢得胜利。
我们并非刻意寻找,但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政治觉醒,那是一连串私密的“真理时刻”,关于自身,也关于世界。有时,这种觉醒就是刹那间的顿悟,它来得猛烈,如同圣主显灵,其实跟神明没什么关系;还有的时候,人们无意间听到了什么、读到了什么、碰到了什么,却像被击中了一般,顿时开窍;有时我们自以为了解某事,现在,内心突然有声音说,并非如此。这些真相深深震动了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些意识觉醒。
美国不再是个国家,它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品牌。美国的重要性,跟“麦当劳”、“万宝路”、“通用汽车”这些品牌的重要性没什么区别。它是个品牌形象,其“销售”对象不仅为美国公民,也包括全世界的消费者。“美国”这个品牌代表“民主”、“机遇”、“自由”,或是其他类似的口号,但是,这个品牌的实质却与其兜售的形象相去甚远。就像香烟,尽管广告词里都是诸如“生命力”或是“年轻叛逆”一类的口号,但这不过是种标榜而已。“美国”牌形象已经被各个公司彻底颠覆。参加竞选的政客对大公司俯首称臣,以换取政治生涯。政客们自认没有实权,幻想破灭后,另有一种更深的背叛感在他们心中滋长。
美国文化不再由人民创造。我们的故事,曾经由父母讲给儿女、邻居讲给邻居、老师讲给学生,现在则由一些陌生的公司来讲。所谓“讲故事就是卖东西”。品牌、产品、时尚、名流、娱乐——所有围绕文化制造的景观——就是文化。我们的任务,是听和看,然后根据我们听到和看到的,买!
今天,在美国TM,自由、真实的生活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一直以来,有人用极为阴险狡诈的方式操纵着我们。情感、性格、核心价值观都被媒体和文化力量围攻。这股力量非常复杂,寻常人压根不能破解其间的密码。一波又一波产品信息织就我们的生活。大多数北美人现在都按别人设计好的方式过日子——睡、吃、坐车、工作、购物、看电视,然后又睡。我怀疑,在那样循环往复的生活中,人们是否还能握住一段自由时光。我们自身也早已被品牌化了。人类的天性本应高傲、矛盾、独立自主,奇怪的是,现代人却被驯化得服服帖帖,并且逐渐演变,陷入一种按钮式的文化中,一按就笑。人们穿着时髦的衣服,开最好的轿车,做出超级富人的派头——酷人们把生活活到极致。但是,在幸福的面具下,藏着一张丑陋的面孔。发展中国家的朋友一看到这张脸,就会吓得屁滚尿流。他们本以为能见到电视上描绘的那种让人眼花缭乱的美国人,事实上却看到了一部恐怖片——杂乱无章、混乱无序。
大众媒体给我们配了一种药,类似赫胥黎作品中所说的“苏麻”(译者注:《美丽新世界》一书中,市民使用的毒品的名称)。世界上最厉害的麻醉剂就是“承诺这东西归你所有”。想要将承诺变为现实,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守美国TM开的处方。正是用这种方法,扭曲的“酷”感控制了儿童的想象力。“酷”不能少——这药很好配,药材源源不断。任何地方你都能找到这味药(而且价格合适),但是“酷”很容易让人上瘾,但药效很短。也许你今天还挺“酷”,明天就已经落伍了。
美式的“酷”全球流行。不同的社会团体、社会传统、文化遗产、独立主权,所有的历史都已被单一的文化所取代,那就是,贫瘠的美国文化。
我曾住在日本,那时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快速地向西式生活转变。看到美国品牌在那里迅猛生根发芽,我无比震惊。我看着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的文化在两代人之间消失瓦解。突然间,高中女生下课后变成了应召女郎,每笔生意要价一百五十美元,就为了挣点钞票购买美国牛仔裤和美国手提包。
地球再也不能支撑美国式的追求酷感的生活方式。我们寻找、购买,吐出来,又吞下去。吞得太多、吃得太快,厚颜无耻、肆无忌惮。现在,是时候付出代价了。经济“进步”正在毁灭这个星球。
这些想法以前并未触及我的痛处,直到1989年,关于环境恶劣的新闻报道如洪水般涌现:酸雨、北海的濒死海豹、纽约海滩上的医药废品、从一个港口辗转到另一个港口的垃圾船、越来越大的臭氧层空洞,还有就是关于美国妈妈母乳的调查报道——母乳中的DDT(滴滴涕杀虫剂)含量是牛奶中的四倍。那一年,无数人恍然大悟,成为“环境保护主义者”。我们见证了让这个星球走向毁灭的恐怖根源。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人生就像是一列永远开动的火车,人们上车下车,七十年后,茫然无知,走到了终点站。但是,就在那一年,人生中第一次,生物灭绝、星球死亡——这种不祥的预感变得真实起来。我被吓坏了,到现在依然担惊受怕。
只要经历过几次“真理时刻”,一切都会变得不同。生活偏离航向,走向奇怪的新方向。这种变化既令人兴奋,又让人害怕。新的想法着魔一般涌现。“想要过不一样的生活”,这种愿望不停驱使你向前,直至某天喷涌而出,打破平静的水面。
这一刻来临时,我正在家附近的某个超市的停车场。当时我正把一枚硬币往购物推车投币口里塞。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就是个蠢货。为什么每周都要来这样一家店塞上二十五美分,换取“特权”来这儿花钱?这家连锁店死气沉沉,基本不卖本地生产的鲜货,还得排长队付账!而且,买完东西以后,我还得把手推车推到指定地点——那可是他们的效率专家明令规定的——然后再把它和其他推车钩在一起,按下红色按钮,取回那该死的二十五美分。
体内的保险丝烧了起来。我停下动作,环顾四周,确定没人看我。然后,我摸到钱包里那枚大大的变形的硬币,用力地往投币口里塞。还好钥匙扣上的佛祖保佑,我终于把硬币塞了进去,堵住了投币口。我没有停下来想这么做究竟是对是错,只是觉得自己的怒气总算发泄出去了。然后,我走出超市,走向路口那家专卖蔬菜水果的小店。与过去的几个月相比,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有生气得多。
后来,我意识到,自己无意中发现了在现代都市生存的一大秘密:尊重直觉。宣泄自己的愤怒吧。倘若某天怒火从你的灵魂深处涌了上来,别压制它——引导它、信任它、运用它。你不用时时刻刻都做文明人。如果体制的大磨要把你碾碎,那就把磨的轮子给卸掉。
一旦你开始用这种方式思考和行动;一旦你意识到这种消费者资本主义(consumer capitalism)从本质上讲是多么不道德,堵住它又是多么“非不道德”;一旦你了解到这种文明的不服从方式有一段多么长、多么令人尊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甘地、马丁·路德·金以及亨利·大卫·梭罗;一旦你开始相信自己,并把自己看作这个世界上被赋予权力的“人”,而不是只知消费、成天混日子的倒霉蛋,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的愤世嫉俗之情不药而愈。
美国是一个商标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美国是一个商标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非常值得一读!通过看美国,可以对当前消费主义有些了解。其实现在中国也在梳理自己的品牌,不光是国家,任何一个企业、个人都需要通过树立品牌效应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美国是一个商标,从这个商标里面,我们得到的信息,就是美国想要传达给世界的东西
评分经调查,今年8月14日,迪庆香格里拉中青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委派迪庆卡瓦格博旅行社导游张涛从丽江古城接待前往香格里拉散客拼团39人(39大两小),途经拉市海、雄古光景台、第一湾观景台,游览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晚上自费参加碧纳藏民家访。15日游览香格里拉县纳帕海湿地公园等后返回丽江,结束行程。
评分在上学之后,学校里面巴不得孩子整天都在看课文,而根本很少有老师关心孩子读不读其他的图书,学校也没有能提供孩子丰富选择的图书馆,所以在选择这个环节,我们的孩子就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自己做主的余地了。 到了阅读这个环节,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上学了,他们怎么读书就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回家来之后,更是很少还有家长像对待没上学的幼儿那样,和他们一起读书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钱伯斯特别提到过,在这个环节,是需要阅读时间的,但是当孩子所有的时间都被老师布置的作业占据了的时候,他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阅读自己选择的书? 而且有的孩子一旦没有把大量时间用在做作业上,而是用在了阅读上的时候,家长就会出来干预了,说孩子太贪玩,不用功读书,所以在这个环节,孩子仍然是不自由的,既没有多少时间去阅读,也没有多少人支持他阅读。 最后一个环节,读后的交流,不仅仅是最不受大人重视的环节,而且还往往成为扼杀孩子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的环节,因为孩子读了书,就会有各种想法自然地冒出来,但是在我们的学校里面,他只能按照一个标准答案去理解书本。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家长在他的博客里面写,孩子读三国演义后,老师出题让学生回答,这本书里最聪明的人是谁?孩子答了自己觉得最聪明的人是孔明和庞统,但是老师就在批改的时候打了叉叉,说标准答案是:诸葛亮。 我相信任何一个成年人都知道,文学阅读和数理化考试是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中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林妹妹,所以,我们才能在文学中收获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创造的果实。但是现在这种消灭个性、扼杀创造力的教育模式,根本已经让文学阅读变成了文字背诵。所以,在钱伯斯描述的这个儿童阅读循环圈里面,中国孩子最缺少的东西——就是自由。 有一本书叫“谁偷走了我的奶酪”,我想每一个中国家长也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是“谁偷走了我孩子的自由”?我不想在这里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了,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能想得出这个答案的。 而在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里面,还有一个最最大的疏漏,就是儿童文学的创作者,也是这个循环圈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他之所以会有这种疏漏倒也并不奇怪,因为在他的国家里面还不存在我们国家目前的这么多文学创作的怪圈。在自然的状态下,文学创作当然是作者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写出来的作品也自然是百花齐放的。但是,在中国,首先,作者能写什么,是受到很多的因素制约的。其次,因为长期以来教辅的独霸市场,以儿童文学为专职的作者非常少。仅有的几个能以创作养活自己的作者,都是如郑渊洁、杨红樱那样的,完全走通俗低俗路线的作者。 现在正在征集意见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里面有一条就是,教科书的编写可以随意拿别人的作品使用,不需要经过著作权人许可。所以可想而知,还有什么头脑清醒的人会愿意进入儿童文学这个领域来任书商宰割呢?更何况,大家很可能还不知道的一点是,中国的教辅读物基本上是民营书商通过买书号、然后东拼西凑一些文字,粗制滥造出来的,而大部分教辅读物的收入是给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因为不打通这些关节,他们的书就不可能有市场。 所以实际上这个修改法保护的就是——民营书商、教育部门这两方面的利益,如果这样的草案得到通过,我们还能指望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有什么发展?当中国独立的儿童文学撰稿人都不存在了,我们在选择童书的时候,就只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国外引进的儿童图书,一个是由教育部制定的儿童图书。当我们选择的自由就剩下这一点点的时候,无论有多少有思想的成人阅读者,想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自由阅读的空间,都将是不可能了。
评分 评分 评分书不错,卖家的服务也不错
评分 评分 评分美国是一个商标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