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西方经济学“圣经”(全译本)(附书1本)

国富论:西方经济学“圣经”(全译本)(附书1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亚当·斯密 著,高格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327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23298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32
字数:8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书
附件数量:1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财富从何处来?又根据什么在人群中自发分配?《国富论》为你全面解读财富增长的奥秘与根源。该书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惊世之作,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综合在一起的书,是一部在任何时代都被经济学家推崇备至的经济学巨著。
  亚当·斯密有着强大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他对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取其所有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国富论》不只是为图书馆馆藏而写的,而是对经济理论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身处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
  《国富论》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不同的人读《国富论》会有不同的收获,而且往往还会有意外收获。无论作为经济学的经典读本,还是作为语言学习的课外读物,对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对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内容简介

  《国富论:西方经济学“圣经”(全译本)》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因此,该书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西方经济学圣经”。200多年以来,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在《国富论》的架构上做一些修补工作,完善、细化其分析,基本是沿用斯密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国富论》还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实践计划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著作。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另一部影响极为深远的伦理学著作,与《国富论》并称为“两只看不见的手”:后者讲的是市场这只手,它影响着经济;前者讲的是伦理这只手,它影响着人心。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国富论》的内涵,更全面地了解亚当·斯密的思想,我们随书附赠了《道德情操论》的经典篇章。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人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
  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教授期间,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获得了学术界的极高评价。而后,他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已基本完成,但他又多花了3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国富论》出版后,引起了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他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起因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货币效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和货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
第一节 基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平等
第二节 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一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二节 论间或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间或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二者
价值比例之变动
本章的结论

第二篇 论资产的性质、积累与使用
序论
第一章 论资产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产的一部分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费用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的积累及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放贷取息的资产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的财富发展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抑制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章 城市商业如何对农村改良做出贡献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引言
第一章 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输入本国能生产的商品
第三章 论对那些贸易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通商国家的所有商品实施的输入限制
第一节 即使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第二节 根据其他原则,这种异常的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励金
顺便谈谈谷物贸易及谷物条例
附录一
附录二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一节 论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美洲和经好望角到达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给欧洲带来的利益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即政治经济学中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学说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
第一节 论国防经费
第二节 论司法费用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
第四节 论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
本章的结论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国家收入的来源
第一节 专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来源
第二节 论赋税
第三章 论公债

精彩书摘

  “迁入教区会以种种理由要求迁入者交出证书。人住教区的证书持有人,不管是做雇工、当学徒、递交报告书还是缴纳教区税,他们都不会给与新户籍。他们不会给学徒和雇工新户籍。如果这些人成为累赘,所在的教区很清楚要把这些人赶到哪里去,又让哪个教区来承担这些人的迁徙费用和相关的生活费用。如果这些人生病,无法迁移,颁发证书教区有义务担负这些费用。所有的这一切,离开了证书都万万不可。新教区迫使迁入者交出证书的这些理由,同时也是原教区拒绝颁发证书的理由。因为那些领证人很可能被驱赶回来,而当他们回来时,境况只会更糟。”伯恩博士这段话似乎意在表明新教区通常要求迁入者必须持有证书,而原教区通常不肯发放证书。这个聪明的作家在他的《济贫法史》一书中又说:“发放证书这个办法背后隐藏着多少残酷的真相,因为它,教区职员简直可以说有权将贫民终身幽禁,哪怕贫民继续在原籍居住是多么不适宜,而他意欲移居的地方又是那么有利于他。”
  虽然证书所确认的只是领证人的所属教区,而对持证者的品行操守毫不涉及,但证书的颁给与否,完全操纵在教区职员手里。据伯恩说,有一次,政府谕令高等法院,命教区委员与贫民管理人给人签发证书,但高等法院视其为荒诞提议,竟然拒绝了。
  在英格兰,相距很近的地方,其劳动价格可能很不均等,其根本缘由大概就是英格兰的居住法阻止没有证书的贫民到别的地方劳作吧。强壮又勤奋的单身者或许能够得到宽容,就算没有证书却也可在以其他教区获得户籍,但已婚者也想这样,就肯定会被大多数教区驱逐。等到单身者结了婚,恐怕也难逃这样的处境。因此,苏格兰以及所有无户籍障碍的国家那种一个教区劳力不足,可由其他教区过剩的劳力补偿的情况,绝对不会在英格兰出现。在这些国家,尽管大城市附近或是对劳动有特别需要的地区工资高一点,而远离这些地方的工资则处在一般水平,但是绝对不会像英格兰这样,就连邻近地区的工资都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英格兰贫民要打破教区间的人为隔离,往往比翻越由高山或海湾构成的国家之间的自然隔离还困难。
  将一个连轻微罪行都没触犯过的人强制驱逐出教区的做法,明显违背自由和正义。尽管英格兰的群众如此渴望自由,但他们跟其他大部分国家的普通民众一样,从来不也没有真正理解自由的含义。近百年来,他们一直甘愿忍受这种压迫而不予反抗。一些有思想的人有时也会抱怨《户籍法》,可是,它从来没像搜查证那样,引起群众热议和公愤。搜查证虽说也是一种流弊,但它造成的压迫毕竟不像《户籍法》那样普遍。我敢说,英格兰现今40岁以上的贫民,没有任何一人能够逃脱这项荒谬法律的残酷压迫:
  我将用下面的话,来为这冗长的一章作结。在过去,要规定工资,首先得参照王国的一般法律,然后再依从各郡治安官的特殊规定。但现在,这两个要求都被废弃了。伯恩博士说:“400多年来,种种经验告诉我们,企图强行精确规定那些性质上无法加以准确限定的事物的愚蠢做法,到了该废止得时候了。假如让相同职业的工人领取同等的工资,就会扼杀一切竞争。
  ……

前言/序言

  《国富论》是具有“现代经济学之父”美誉的亚当·斯密的一部经济学专著,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该书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原名《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3年时已基本完成,但作者又多花了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国富论》正式出版,一度引起了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遍布英国本地及整个欧洲大陆和美洲。
  《国富论》出版时,正值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该书及时地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提出了一套系统全面的经济学说。从作为国富基础的劳动,到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分工,到分工带来的交换,交换带来的媒介——货币,再到商品的价格,以及构成价格的基本要素——工资、地租和利润,文中都有详细精辟的论述。
  该书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早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它主张自由市场,反对政府干预垄断,但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肯定的;在赞扬对物质追求的同时,又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它的理论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国富论》仍然可以看作是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写作的第一步著作,对经济学研究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今天,《国富论》中的许多学说虽然已经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突破,但亚当·斯密所确立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影响深远,他富有预见性的洞察和诸多明确、实用的见解也总能引起后人的重新思考。
  《国富论》共分五篇,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因此该书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西方经济学圣经”。200多年以来,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在《国富论》的架构上做一些修补工作,完善、细化其分析,基本是用亚当·斯密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
  《国富论》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经济实践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著作,还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市场经济学的“圣经”。无论作为经济学的经典读本,还是作为语言学习的课外读物,对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对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同的人读《国富沦》会有不同的收获,而且往往还会有意外收获。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另一部影响极为深远的伦理学著作,堪称《国富论》的姊妹篇,与之并称为“两只看不见的手”:前者讲的是伦理这只手,它影响着人心;后者讲的是市场这只手,它影响着经济。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国富论》的内涵,更全面地了解亚当·斯密的思想,我们还随书附赠了《道德情操论》的经典篇章。
国富论:西方经济学“圣经”(全译本)(附书1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国富论:西方经济学“圣经”(全译本)(附书1本)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国富论:西方经济学“圣经”(全译本)(附书1本)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国富论:西方经济学“圣经”(全译本)(附书1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给单位统一买的,正品,点赞?

评分

但是很有必要去看,有空多看看书

评分

还可以,就是送的也太那个了吧

评分

经典中的经典,特别是送的小书

评分

朋友代领的,应该还行

评分

  在英格兰,相距很近的地方,其劳动价格可能很不均等,其根本缘由大概就是英格兰的居住法阻止没有证书的贫民到别的地方劳作吧。强壮又勤奋的单身者或许能够得到宽容,就算没有证书却也可在以其他教区获得户籍,但已婚者也想这样,就肯定会被大多数教区驱逐。等到单身者结了婚,恐怕也难逃这样的处境。因此,苏格兰以及所有无户籍障碍的国家那种一个教区劳力不足,可由其他教区过剩的劳力补偿的情况,绝对不会在英格兰出现。在这些国家,尽管大城市附近或是对劳动有特别需要的地区工资高一点,而远离这些地方的工资则处在一般水平,但是绝对不会像英格兰这样,就连邻近地区的工资都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英格兰贫民要打破教区间的人为隔离,往往比翻越由高山或海湾构成的国家之间的自然隔离还困难。

评分

这是一本经济学的几乎是最有名的著作了,我大学四年了,还是学经济营销的,要是真的没有看过这本书的话,岂不是对不起自己的专业??故而必买而读之,以慰心也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国富论:西方经济学“圣经”(全译本)(附书1本)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