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战时笔记(1914-1917)》是维特根斯坦写作《逻辑哲学论》时所作的笔记。包括哲学笔记和私人笔记两个部分。哲学部分主要探讨了语言、心灵和世界的关系;私人部分主要记录了写作期间维特根斯坦的心路历程及其人生经历。
内页插图
目录
哲学部分
MS101
MS102
MS103
私人部分
MS101
MS102
MS103
精彩书摘
4.弗雷格说:每一个合法地构造起来的命题都必有一个意义”;而我则说:每一个可能的命题都是合法地构造起来的,而如果它没有一个意义,则这只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给予它的某些构成成分以任何所指。即使我们认为已经这样做了。
14.9.3
5.逻辑应该照料自身这一点如何与哲学的任务协调一致?如果我们提出比如如下问题:如此这般的事实是否具有主语一谓语形式,那么我们当然必须知道我们用“主语一谓语形式”所表示的意思。我们必须知道究竟是否存在着这样一种形式。我们如何能够知道这一点?“从符号之中!”但是如何从符号之中知道这一点?我们根本就没有具有这样的形式的任何符号。虽然我们可以说:我们具有这样的符号,其表现和具有主语一谓语形式的符号一样,但是这证明了如下之点吗:必定真正存在着具有这样形式的事实?也即:当那些符号得到完全的分析的时候。在此便产生了如下问题:存在着这样的完全的分析吗?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分析:哲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
6.因此,我们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吗:存在着主语一谓语形式吗?存在着关系形式吗?罗素和我曾经一再地谈论的那些形式中的任何一种终究是存在的吗?(罗素会说:“当然了!因为这是自明的。”哈哈!)
7.因此:如果所有需要显示的东西都经由主语一谓语命题等等的存在而得到显示了,那么哲学的任务便不同于我原来所认为的那样了。但是,如果情况并非如此,那么所缺失的东西必须经由某种经验来显示,我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
8.显然.不清楚之处在于如下问题:符号和所表示的东西的逻辑同一性真正说来在于什么!这个问题(再一次)成为整个哲学问题的主要方面。
9.假定人们给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比如“A是好的”是否是一个主语一谓语命题?或者“A比B明亮”是否是一个关系一命题?那么我们到底能够如何来决断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证据能够使我心安理得地接受这样的结论:——比如——第一个问题必须得到肯定的回答?(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此,唯一的证据还是那种极其可疑的“自明性”吗??让我们考虑一个完全类似但是更为简单、更为基础性的问题,即这个问题:我们视觉图像中的一个点是一个简单对象、一个物吗?到现在为止我一直把诸如此类的问题看成是真正的哲学问题一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当然是这样的一一但是我们要再一次地问:究竟什么样的证据能够决断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里的提问方式中没有包含着一个错误吗?因为在这个问题中没有任何东西对于我来说是自明的。我似乎可以确定地说,这些问题从来不会得到决断。
14.9.4
……
战时笔记(1914-1917)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