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史译丛:书籍的秩序

书史译丛:书籍的秩序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法] 罗杰·夏蒂埃 著,吴泓缈,张璐 译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7543
版次:1
商品编码:11284854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书史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在书籍的历史中发现作品形成的进程,或者更广泛地说,在书写的实践中,弄清楚这些进程怎样和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这是本书的作者罗杰?夏蒂埃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他通过调查研究对文化实践的历史研究方式进行了革新。作者揭示了“书籍的秩序”的不连续性(这一秩序包含了米歇尔?福柯所谓的“论述的秩序”):作者的创作、主导着文本和知识传播的素材转化、王公贵族保护者们大显身手的多重舞台、作者、出社和书商、还有读者。书写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看不到边的海洋,它有着自己的界限、规则、范围和技术,改变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如今,使书写的世界发生重大变化的那些变革经常服从于一些无法破解的规律。在引导读者游历这五个世纪的同时,罗杰?夏蒂埃让人们能够与一些当今的辩论保持一段有益的距离。他的观点既不怀旧、也不空想,他认为这五个世纪的历史能够让人们更加理解当今在书籍领域发生的众多转变,避免作品纯社会学或纯形式主义的局限。

作者简介

  罗杰·夏蒂埃(1945-),圣克卢高等师范学院毕业,曾任巴黎第一大学助理教授,1975年起任职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1984年担任指导教授一职至今。2006年获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罗杰·夏蒂埃是法国第四代年鉴学派、新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阅读史研究一般被视为新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结合,扩大了书籍史的外延。他更关注一种文化实践的阅读,他认为正是阅读的发生,书籍的真正意义才会产生。他的关于书籍史的横跨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的研究使他成为当代最为重要的史学大师之一。
  主要著作有:
  《法国编辑史》(主编)4卷(1989-1991)
  《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2000)
  《阅读的实践》(1993)
  《革命书籍》(1997)
  《西方世界的阅读史》(1997)
  《悬崖边缘:历史、语言和实践》(1998)
  《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2010)
  他1990年获美国印刷史学会年奖,1992年获法国科学院的历史学大奖,他还是英国科学院的通讯研究员。
  
  吴泓缈,1993年获巴黎第八大学语言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回武汉大学任教至今。现为武汉大学法语系教授,法语系主任,语言与语言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法国语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学、结构语义学、语言哲学、计算语言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张璐,武汉大学法语系与巴黎东方语言学院联合培养的在读博士生。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本书讨论的焦点,放在14到18世纪之间,书写文字如何分门别类、编目归档,以及所有牵涉其中的人员和机构,包括作者、出版商、印刷商、印刷作坊和图书馆,对文字和印刷品的领会和感受之上。
  ——罗杰·夏蒂埃
  
  作者、文本、书籍、读者——夏蒂埃在书籍史和阅读史框架内的研究工作正是在这四极之间展开,他试图将自己的著述与文化史和社会史联系起来。
  ——多罗西娅·克劳斯
  
  本书充溢着思辨性,以及分析上的前卫特征,无论在书籍的文化史及文化史相关的理论上都堪称力作。
  ——奥利斯特·雷纳姆

目录

序言
一、文字的表现形式
二、作者的角色
三、赞助与题献
四、无墙的图书馆
五、读者群体
六、从宫廷到民间
七、“大众”阅读
注释
索引

精彩书摘

  第三个提示,即作者功能并不是现代性的伴生物。为了说明“作者功能对于话语来讲并非普遍恒常的要素”,福柯揭示了一种据他说是“发生在17或18世纪的”交错现象,即指定文本归属的体系在“科学”文本和“文学”文本间交替互换。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自此后,科学话语若想成立,就必须从属于一个已然存在的命题的“系统集合”,而不是依靠某个专门作者的权威性;而“文学”话语则反之,“没有作者功能就不再被接受”。此前的情况恰好相反:“那些我们今天称作‘文学’的文本(故事、童话、史诗、悲喜剧),在被接受、被传播、被重视的过程中从未有人提过作者问题;无名之作从未造成过困难,只要年代久远,真假勿论,它们的价值就有了足够的保证。反之,今人所说的科学文本,即那些谈论宇宙和天体、医学和疾病、自然和地理的文本,在中世纪若想被视为真言,就必须标明作者的姓名。”福柯所提供的这种历史轨迹是否合理,我们在此不想讨论,只想强调他所发现的运行模式:某些类别的文本在中世纪后就开始需要作者之名了。因此,对福柯的思想要避免肆意乱解,过分简化:他从不认为,在著作所有权和作者功能之间,在“现今社会所特有的产权体系”和建立在主体范畴上的文本归属体制之间,存在着绝无仅有的决定性关系。上溯作者产生之源,并将其与控制文本传播或赋予文本权威的种种手段联系在一起,福柯的文章通过回顾考察,向我们揭示了文本在生产、传播和领属上的极大相关性。
  福柯的思想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文学产权概念产生的背景,近来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著述。10第一项重要修正:确认文学产权,远非是出于实施某项个人财产权的特别需要,而是为了捍卫出版界的著作所有权,该特权让书商一旦获得某书版权便能独家发行。书商以为,承认作者对作品的拥有权,也就等于默认书商自作者处购得的版权不容剥夺。而实际上,君主制国家曾多次尝试取消这一传统上的无限期特权。
  ……
书史译丛:书籍的秩序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书史译丛:书籍的秩序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书史译丛:书籍的秩序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书史译丛:书籍的秩序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快递非常快!

评分

罗杰•夏蒂埃1945年12月9日生于法国里昂,1967年获索邦大学硕士学位,1969年,他取得法国的大学历史学教师资格,1969-1970年,他任巴黎Lycee Louis-le-Gand的助理教授,同年为巴黎第一大学的现代史助理教授,后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高级讲师,后担任该院所长。2006年始任法国学院教授,执掌“现代欧洲的书写文化”教职。

评分

评分

关注书籍的印刷出版历史,给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论域。文学的发展演变并非仅仅取决于文学活动本身,书籍的印数出版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评分

很有帮助的书

评分

  汝之美味,吾之毒药 社会认知心理学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在整个心理学领域方兴未艾。简而言之,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旨在阐述情绪性与社会性体验与行为的心理与神经基础。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之一便是人类的情绪。本书作者蕾切尔·赫兹女士正是选取了人类情绪中,最为复杂的情绪之一——厌恶——来阐述这一情绪体验及其产生的行为背后的心理与大脑神经机制。本书深入浅出地向人们揭示了“厌恶”这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情绪背后的故事。此外,本书作者将主题从情绪本身进一步引申到人类发展中进化以及文化因素的重要意义,通过“厌恶”这一独特视角,阐明了对“先天与后天”这一由来已久的心理学辩题的看法,使得读者在深入理解“厌恶”心理学之余,对于心理学乃至神经科学能有更加宏观的认识。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书中涵盖主题之广,几乎涵盖了与厌恶相关的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到政治、法律与道德,让读者深入彻底地了解“厌恶”,使人读起来有畅快淋漓之感。此外,作者援引了大量的案例以及实证性研究,使得本书既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又不乏趣味。加上作者幽默而又略带戏谑的行文风格,使得原本略显枯燥的心理学以及神经研究妙趣横生、引人人胜。  我们获得关于某种事物的态度或者信仰的主要途径是文化学习。父母用特定的餐具教育后代吃某些特定的食物,例如一勺冰淇淋;同样地,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化遗传习得何种食物为恶心。“有什么吃什么”,之所以食物的地方性如此强,是因为它们往往来自于当地的同一植物群、动物群以及微生物群,如制作韩国泡菜所用的微生物与制作洛克福羊干酪用的微生物是截然不同的。此外,文化对食物的定义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我们用食物对敌友进行区别,并以食物作为种族分界的标准:“我吃这样的东西,而你不吃;我来自这里,你来自别的地方。”由此,我们不仅从文化中习得食物的含义,食物也同样可以划分文化之间的边界。

评分

评分

评分

于善待“差生”,宽容“差生”。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书史译丛:书籍的秩序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