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性发展(第2版)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性发展(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俞国良,辛自强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72606
版次:2
商品编码:1129153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社会性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性发展(第2版)》详细论述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方面,以及国内外在社会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性发展(第2版)》的论述深入浅出,可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以及发展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心理研究所所长。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副会长、武汉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多项,在SCI、SSCI收录和《心理学报》等发表论文100多篇,著有《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前沿》和《探微集》(5卷)等。曾获国家图书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
  辛自强,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该校被评为教授、博导。2010年调入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担任教授、副院长、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从事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发展研究,获得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12年入选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若干,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包括SSCI论文近20篇),出版《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性发展概述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二、社会化的概念和类型
三、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第二节 发展观与理论问题
一、两种发展观
二、有关发展的理论问题
三、发展思想的演进

第二章 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临床取向
一、临床取向的渊源
二、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三、新精神分析学派
四、人本主义理论
五、临床取向的方法与理论特点
第二节 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相关取向
一、相关取向的方法特点
二、相关取向的渊源
三、人格特质理论
四、社会性发展中的相关取向研究
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实验取向
一、实验取向的方法特点
二、实验取向的渊源
三、行为主义对社会行为的解释
四、社会认知取向
五、实验取向的理论特点
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发展取向
一、皮亚杰与发展取向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四、社会认知发展
五、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六、皮亚杰的贡献与争议
第五节 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生物和文化视角
一、生物进化的视角
二、文化背景的视角

第三章 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科学研究概述
一、科学研究的本质与任务
二、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科学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四、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的内容与效度
二、研究设计类型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一、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二、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三、微观发生法
四、横断历史研究

第四章 社会认知发展
第一节 社会认知发展概述
一、社会认知与社会认知发展
二、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观
三、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及其原因
四、皮亚杰学派的社会认知发展研究
五、社会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六、智力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一、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观点
二、观点采择理论:结构的观点
第三节 不同领域社会认知的发展
一、印象形成的发展理论
二、儿童对社会性概念的理解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 自我发展
第一节 自我研究的理论
一、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观
三、罗杰斯的现象学理论
四、自我的社会认知观
五、智能三层次理论对自我的理解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为什么要研究自我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与阶段
第三节 自我概念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的界定
二、自我概念的测量
三、自我概念的发展
四、自我概念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五、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一、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二、自我同一性的理论
三、自我同一性的测量
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自我发展的其他领域
一、自尊的发展
二、自我效能感
三、自我控制
四、自我实现

第六章 性别角色发展
第一节 性别角色和双性化
一、性别角色的社会文化意义
二、性别角色定型
三、双性化
第二节 性别角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性别角色的发展
二、性别差异问题
三、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
三、认知发展理论
四、生物学的解释

第七章 道德发展
第一节 道德认知发展
一、道德发展的内容
二、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四、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道德情感的发展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道德发展观及其批判
二、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
三、移情的发展
四、羞愧感的发展
第三节 亲社会行为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概念分析
二、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一、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二、亲社会行为培养和道德教育

第八章 攻击行为及其发展
第一节 攻击行为概述
一、什么是攻击行为
二、攻击行为的类型
三、攻击行为的实验研究技术
第二节 攻击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二、动物习性学的观点
三、生理学的观点
四、挫折-攻击说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六、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第三节 攻击行为的发展
一、儿童早期攻击行为的发生
二、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
三、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第四节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
一、导致攻击行为的直接外因
二、影响攻击行为的背景因素
三、影响攻击行为的个体因素
四、攻击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第九章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 同伴关系概述
一、同伴关系的类型与成因
二、同伴关系的功能
三、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四、从游戏和小团伙来看同伴关系发展
五、同伴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
第二节 同伴群体的形成与功能
一、同伴群体的概念
二、同伴群体的形成
三、同伴群体的结构与功能
四、同伴群体中的同伴接纳
五、同伴群体中的合作与竞争
第三节 青少年的友谊发展与同伴关系
一、友谊的发展及儿童对友谊的理解
二、友谊的功能
三、异性友谊

第十章 依恋的发展
第一节 依恋概述
一、依恋研究的起源和概念界定
二、依恋的特征
三、依恋形成的标志
四、依恋的测量
五、依恋的类型
第二节 依恋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行为主义理论
三、认知发展理论
四、习性学理论
第三节 依恋的发展及其意义
一、依恋的发展阶段
二、有关依恋意义的理论解释
三、依恋的现实意义
四、依恋的长期影响
五、父子依恋及其意义
第四节 依恋的影响因素
一、亲子早期接触
二、婴儿的特点
三、教养方式
四、母爱剥夺与社会剥夺

第十一章 家庭对社会化的影响
第一节 家庭与社会性发展
一、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意义
二、家庭结构特征的影响
三、家庭系统的观点
第二节 父母的教育观念与教养行为
一、父母教育观念的内涵
二、父母教育观念的来源与影响
三、教养方式的理论
四、教养方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
五、父母的惩罚
六、父母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机制
第三节 家庭功能及其影响
一、家庭功能理论
二、家庭功能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婚姻冲突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一、婚姻冲突的特征及其影响
二、婚姻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
三、对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解释
四、以往理论的问题与方向

专栏1-1 狼孩的故事:社会化的重要性
专栏1-2 双生子研究
专栏1-3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独立于实验心理学
专栏2-1 彻底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
专栏2-2 皮亚杰(们)不做实验
专栏2-3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
专栏2-4 文化决定记者本尼迪克特
专栏2-5 维果茨基的洞见:人类发展的相互依赖模型
专栏3-1 研究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
专栏3-2 普莱尔的观察原则
专栏3-3 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专栏3-4 研究的生态化趋势
专栏3-5 滞后相关的逻辑
专栏4-1 社会知觉:穷人孩子估计硬币更大
专栏4-2 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
专栏4-3 意图线索对儿童理解说谎概念的影响
专栏5-1 罗杰斯:人本主义的代表
专栏5-2 自我复杂性
专栏5-3 发展心理学家卢文格
专栏5-4 10~15岁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
专栏5-5 青春期仪式:原始的过渡
专栏5-6 对于自我控制概念的两种理解
专栏6-1 贝姆:女权运动的参与者与研究者
专栏6-2 青少年偏爱的媒体、性别态度与性别刻板印象
专栏6-3 儿童对性别规范的认知
专栏7-1 道德心理三分法的由来
专栏7-2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
专栏7-3 三种道德学说
专栏7-4 情境对旁观者效应的影响
专栏8-1 儿童作为现实和虚拟暴力的旁观者或卷入者
专栏8-2 关注校园欺负现象
专栏8-3 关于挑衅情境的研究
专栏8-4 暴力游戏在现实中上演
专栏8-5 暴力游戏时的大脑活动
专栏9-1 同伴是集中营孤儿健康成长的动因
专栏9-2 谢里夫关于群体形成的研究
专栏9-3 两性关系的"远远近近"
专栏10-1 依恋研究的开拓者:鲍尔贝和哈罗
专栏10-2 从亲子依恋到地方依恋
专栏10-3 缺席的父亲
专栏11-1 情感社会化:情绪表达规则的发展
专栏11-2 离婚家庭的儿童
专栏11-3 教育观念和教养实践的文化建构
专栏11-4 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专栏11-5 家庭适应性、亲密度与青少年抑郁、自尊的关系
专栏11-6 认知评价作为婚姻传统与儿童内部问题行为关系的中介
专栏11-7 婚姻冲突与青少年的正向和负向情感
……

精彩书摘

  社会性发展亦称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前者因通俗易懂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后者因更具“学院味”、“学究气”尚在过渡、完善中。惟其如此,我们思虑再三,本书的书名拟取“社会性发展”为宜。
  以“社会性发展心理学”而言,它是心理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也是介于社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亦即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人类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社会性发展心理学”这个学科坐标系中,社会心理学是横坐标,发展心理学是纵坐标,交叉点就是其研究对象。本书作为心理学基础教材,主要供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和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及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领域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学习参考用书。
  由于国内外心理学界尚无对“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全面的、系统的诠释,这里有必要先对“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概念及我们的理解做一个交代。
  要了解社会性的概念,我们有必要从个体社会化的概念分析开始。社会化属于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的性质和任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化。社会学偏重于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互动,人类学则偏重于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传承。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则偏重于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关注社会认知与自我发展及一般的社会学习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特质,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规范与行为方式。然而,上述各学科对社会化的理解基本上强调的是个体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和顺从,个体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将社会化的主体视为单个人。我们认为,人不仅是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的消极接受者,也是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的积极利用者、创造者。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不仅其社会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会以不同的方式主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使个性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把社会化理解为在人的主动参与下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及获得个性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的重要意义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社会性”一词开始频频见诸心理学界、教育界。在国外,一些西方学者试图给“社会性”下定义,但由于他们研究内容的微观化和研究方法的操作化,他们更倾向于分析社会性的结构。相比之下,我国研究者对社会性这个概念的关注程度要高于西方学者。在我国,对社会性的理解,大致有下列几种说法:
  一是把社会性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一切特征,包括人的社会心理特征、政治特征、道德特征、经济特征、审美特征和哲学特征等等,它是和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物性相对而言的,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
  二是把社会性视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品德、情感、性格等心理特征,与人格、非智力因素等具有相类同的意义,意谓除生理和认知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
  三是指个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与人交往,在其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特征,使个体能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自我完善过程中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
  以上几种对社会性的界定,内涵和外延都有一定的差别。可以归纳为:一种理解是相对于个体的生物特征而言的一切特征,另一种理解是相对于人的认知特征而言的心理特征。我们所认同的社会性是指后者,其结构主要包括社会认知( 知觉、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与之伴随的合群、依恋、从众、适应、利他性、攻击、挫折)、自我意识、道德发展、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个体通过社会认知,觉察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向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过自我意识、人际关系、道德发展和社会情感的影响,逐步掌握该社会约定俗成的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从而表现出被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行为以适应自己生存的环境。
  究竟何谓社会性(sociality)?在本义上,社会性意谓动物个体倾向与同类,甚至异类动物亲近和相互交往的特性。人类的社会性则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在这个意义上,与前述人的社会化概念大致相当。社会使个体由一个生物人或自然人变成了社会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这便是人的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宏观环境发挥了主要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必须通过个体才能实现。因此,我们还需要从个体微观环境出发,来思考这种内化的过程,这便是人的社会性发展。
  诚如所言,社会性发展(social development)这个概念,正被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和其他学者广泛使用着。关于什么是社会性发展或许可以罗列出许多观点,然而,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正确理解“社会性发展”这一概念,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考虑“社会性”是什么。首先,它与个体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如道德规范、交往规则)和社会关系(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有关,而与人的自然性(如身体结构、运动能力)不同。其次,它与个体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有关,如道德认知、权威观念,而与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无关,如空间知觉、记忆容量、数概念。再次,它与个体认识和适应社会时所应具有的内在特质、知识、能力有关,但并非社会现实本身。最后,它应该发生在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特别是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虽然它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不能通过遗传的方式直接传递。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会性是指个体与社会关系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个作用过程中对社会中人和事物的认识与适应的过程及其结果。这个定义包括如下要点:(1)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主要指人际关系(如个体与父母、朋友、同学、教师以及其他重要他人的关系),这既是社会性的内容,也是社会性发展的背景;(2)社会性在过程层面体现为社会认知过程(如社会信息加工的流程、社会学习的步骤)和人际互动过程(如自我知觉、亲子沟通、榜样模仿);(3)这些过程的结果包括与社会认知有关的知识(如权威概念、性别图式、游戏规则等)、特质(如人格、自我概念)、情感(如成就动机、社交焦虑、孤独、主观幸福感)、行为(如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它们既是社会认知和人际互动的结果也是条件。由此可见,社会性至少应该包括社会性关系(人际互动)、社会性认知、社会性知识、社会性特质、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在个体毕生发展过程中,所有这些层面的发展规律与年龄特征就是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涵。
  然而,如果简单地说社会性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那么这个“结果”既应该有个性的成分,也应该有共性的成分。社会化的过程,从个体角度考察,也就是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它既是个体获得其个性的过程,也是个体获得其共性的过程。个性或人格是每个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体现着作为社会成员的独特价值;而社会性是社会成员应该具有的一般特征,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基础。作为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共性就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如果做进一步的理解,可以笼统地把人格也放在社会性的范畴里。因此,我们认为,社会化是在社会宏观环境中完成的,而社会性发展则是在个体微观环境中实现的,两者殊途同归,统一于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毫无疑问,心理发展显然是比社会性发展更大的概念,或者说社会性发展仅仅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属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后者是社会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也通常会把社会性发展视为个体心理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自我发展、社会情感发展、社会认知发展、社会行为发展、人际关系发展、道德发展、性别角色发展等,都属于社会性发展的范畴。我们在本书中,把社会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确定在社会认知、自我发展、道德发展、性别角色、同伴关系、依恋关系、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以及父母、家庭和学校对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前言/序言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性发展(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性发展(第2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性发展(第2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性发展(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性发展(第2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